• 沒有找到結果。

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的衝突

第四章 十九大後的政治繼承

第一節 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的衝突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49頁

第四章 十九大後的政治繼承

2017 年秋天,中國共產黨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中共十九大)在北京 揭開序幕,與會的中央委員投票時一致通過同意以習近平提到的「新時代中國 特色社會主思想」納入中國共產黨黨章,並用他的名字將其主張作為篇章命名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使之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核心。在 此同時,習近平也在中共十九大上再次獲選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再次成為代 表國家的元首,開啟了他的連任之路。95

第一節 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的衝突

2016 年蔡英文政府就任後,兩岸關係的轉變和中共對臺政策調整,漸漸地 嗅出一些煙硝味,這說明了改變中共對臺政策原因,臺灣當權者對國家定位的 態度是影響的關鍵因素。特別是總統大選由那個黨派推舉的侯選人勝出,對於 兩岸政策的主軸及中共對臺政策操作的方向,有很高比例部分的關鍵因素,會 因為臺灣政治局勢的發展方向而有所調整。

臺灣自1987 年解除戒嚴令之後,己經歷多次民主洗禮,選舉讓人民日常生 活和政治參與結合,民主化已經變成一種生活常態。在臺灣侯選人或政治人物 會因為要搏取民眾支持在政策導向上較為聳動或挑釁中共,這種情況在選舉前 後特別明顯,因為他們想藉由同儕心態來讓民眾選擇支持96。這也包括選舉的 結果會變成政策風向球,不同黨派會有不一樣的兩岸政策及立場,不論是中央 或地方,只要是政黨輪替就可能調整兩岸政策,進而牽動兩岸關係。

95 CCTV 央視網(2017),央視新聞客戶端,新華社,「當選黨代表、黨選中央委員、當選總書 記,習近平都是全票」,2020 年 3 月 7 日下載。

96 關弘昌(2017),臺灣國內選舉對其大陸政策之影響,重新檢視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臺 北:五南出版社,頁217~23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52頁

對領導者較無法提出異議的聲音,政治參與的程度相較於民主社會少。在民主 社會的體制之下,法律透過政治運作、成為公共政策,而人民也可以透過公民 參與來監督政府。在臺灣,負責制定法律的是立法委員,而立法委員是人民透 過直接選舉而產生;在中國,司法機制是由公安部、檢察院、人民法院三大系 統負責制定,再由中國共產黨法政委員會主導及協調。在臺灣,人民可以透過 公民參與對政策制定產生影響,政黨為了顧及執政穩定,會在制定政策或立法 時將社會氛圍一併納入考量,人民也可以用選票來選擇政府;但是在目前的中 國,中國共產黨的威信不容挑戰,政策制定由國家說了算。對習近平來說,臺 灣社會目前仍存有太多的雜音,干擾了和平統一的進程,他認為中國不需要西 方世界的民主,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讓中華民族復興,所以必須早日做 到心靈契合才能完成大業。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