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水平及垂直方向電洞遷移率之量測與分析

第四章 實驗數據及討論

4.2 水平及垂直方向電洞遷移率之量測與分析

一般常用來測量電子遷移率的方法有利用time-of-flight(TOF)(20),或者是利用 電流與電壓具有SCLC的關係,而計算出遷移率。TOF這項技術是利用脈衝光在一 側的電極處產生出載子,經由外加電場使電洞飄移至另一側的電極,飄移的時間 若為τ,電極之間的距離為L,則電荷的遷移率為

E L

µ =τ [4.1]

由於脈衝光需要準確的聚焦在一側的電極,因此 time-of-flight 只適用於垂直結構

中旋轉塗佈時的離心力是唯一會破壞對稱性的步驟,在介電常數上就反映出了不 coefficient ),μ*為遷移率前係數(mobility prefactor),Δ為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

KB為波斯曼常數。 我們再度藉由J-E關係(圖 4.5、圖 4.6),利用SCLC計算出電洞

0.0 2.0x107 4.0x107 6.0x107 8.0x107 1.0x108 1.2x108 10-12

10-11 10-10 10-9

µ(m2 /V.s)

E(V/m)

250K 200K 150K 100K 50K

圖 4.6 垂直結構 μ-E 圖

1.5x107 2.0x107 2.5x107 3.0x107

101 102 103 104

J(A/m2 )

E(V/m)

140K 180K 220K 260K 290K

圖 4.7 水平結構 J-E 圖

1.6x107 2.0x107 2.4x107 2.8x107 3.2x107 10-9

10-8 10-7 10-6

µ(m2 /V.s)

E(V/m)

140K 180K 220K 260K 290K

圖 4.8 水平結構 μ-E 圖

由於在低場之下元件的I-V特性仍是由界面特性所主導(11),所以利用SCLC計算出 的電洞遷移率在低場並不準確,因而造成圖 4.8 中電洞遷移率隨著電場先下降後 上升的情形。為了更清楚看出兩者間的差異我們使用Pool-Frenkel form的式子去 分析,將式 4.3 二邊同時取對數得到

E +r

=ln 0 )

ln(µ µ [4.5]

則取ln μ 對 E1/2作圖(圖 4.9,4.10),斜率就是γ,截距則為lnµ0,就可以得出不 同溫度下的γ(圖 4.11)及μ0(圖 4.12)。

3x103 4x103 5x103 6x103 7x103 8x103 9x103 1x104 1x104 1x104

4.0x103 4.5x103 5.0x103 5.5x103 6.0x103 -21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再將式 4.4 取對數可得到

所以利用圖 4.11,畫出斜率可計算出hopping barrier(圖 4.13),由圖中我們可看出 水平及垂直方向上的斜率幾乎相同,所計算出的垂直方向barrier約為Δv0.20eV,

水平方向Δh約為 0.23eV,和文獻中所測量的LED結構相近(18),這可以說明水平結 構的電洞遷移率之所以較大,並不是因為水平方向的傳輸過程中,所需要克服的 能障較小。在Poole-Frenkel detrapping model中,電場係數γ是由於外加電場的影 響,而等效降低能障高度,使載子能夠跳出位井,圖 4.12 說明電場係數γ在水

每一次hopping所能跑的距離,在水平方向上較大的μ*使得每一次跳躍的傳輸可 以超過共軛長度,我們利用微觀機制來說明,當載子在垂直方向傳輸時,每經過 一個單元,就必須要跨越能障才能繼續傳輸,若是沿著水平方向傳輸,由於共軛 高分子是沿著水平方向排列,所以載子可以跑一段很長的距離,都不需要跨越能 障,直到遇到缺陷或是共軛鏈的邊界才需要跨越能障。

4.3 集聚體與載子遷移率

高分子排列的方向對於載子遷移率有相當大的影響,那麼高分子薄膜的表面 型態是否也會影響載子遷移率呢?相鄰的共軛高分子有些鏈段會糾結在一起形成 集聚體,這些集聚體對於高分子薄膜型態(morphology)上的影響是確認的(25),因而 我們認為集聚體也是影響遷移率的一個重要因素。一般MEH-PPV的螢光光譜其峰 值位在 580nm,若是具有集聚體的MEH-PPV則會在 630nm多出一個峰值,形成一 個肩帶結構(shoulder) 在此我們利用此特性,做為偵測集聚體的工具。在實驗中 我們發現時間是影響集聚體的一個重要因素,圖 4.14 為MEH-PPV薄膜的光激螢 光光譜圖(PL) ,其中A是液泡好後靜置於室溫中 3 天,再旋轉塗佈成薄膜的螢光 光譜,B則是於室溫中靜置 7 天後的螢光光譜,其中B很明顯的具有較多的集聚 體,圖 4.15 則是利用水平電極量測並以SCLC計算A及B的電洞遷移率,我們發現 具有較多集聚體的樣品遷移率可以大上一個數量級,這說明了集聚體確實會影響 載子遷移率。

480 500 520 540 560 580 600 620 640 660 680 700 720 0.0

0.2 0.4 0.6 0.8 1.0

Intensity(a.u.)

wavelength(nm)

A B

圖 4.14 水平結構之光譜圖

0.0 2.0x107 4.0x107 6.0x107 8.0x107 1.0x108 10-8

10-7 10-6

Mobility (m2 /V.s)

E(V/m)

A B

圖 4.15 不同集聚體樣品之 μ-E 圖

然而Blom等人則認為載子密度(charge density)才是決定遷移率的關鍵(216,所以在此 而FET的載子密度為σ在增強型模式(accumulation mode)操作下有 g

ox

= ,accumulation layer

s 飽和區(saturation region)的汲極電流(drain current)I

3

其中W為通道寬度(channel width) ,L是通道長度(channel length) ,Cox是柵極電容 (capacitance of gate dielectric) ,而此時通道中的平均電場則為Vds/L,我們可以利用 Id與Vg的關係得出和電場相關的水平方向電洞遷移率μh(E) ,圖 4.16、圖 4.17 為 FET的特性圖,其中FET A的 L = 4μm,W = 400μm,FET B 的L= 5 μm,W = 400μm,

-40 -30 -20 -10 0

0.0 2.0x107 4.0x107 6.0x107 8.0x107 1.0x108 1.2x108 horizontal A horizontal B vertical

圖 4.18 FET 與水平結構的 μ-E 圖

480 500 520 540 560 580 600 620 640 660 680 700 720 0.0

由圖 4.18 我們可以發現 FET 的遷移率確實比垂直結構大上幾個數量級,但是比 水平結構略小,而此時 FET 的載子濃度卻比水平結構大上5個數量級,所以我 們可以確信載子濃度不是影響遷移率的關鍵。圖 4.19 中的光譜圖即對應到圖 4.18 中的 FET A 及 FET B,其中 FET B 具有較大的遷移率,其所對應的光譜顯示出 有較多的集聚體,這又再次說明集聚體是影響遷移率的關鍵。

4.4 轉速對集聚體及遷移率的影響

在文獻中也指出旋轉塗佈是一個影響高分子薄膜型貌(morphology)的重要因 素(27),因此我們也就轉速對遷移率的影響做探討,其中drop cast指的是在零轉速 下的樣品,由於其膜厚造成難以定義出電流的截面,因而採用FET做量測,我們 發現由於較高的轉速會破壞集聚體(圖 4.21),因而造成遷移率的下降(圖 4.20),而 drop cast雖然有較多的集聚體,但是由於缺乏離心力使其排列,所以本質上仍是 均向性的薄膜,其遷移率和垂直結構相當,在轉速為 2000RPM時,具有最高的遷 移率。

0 1x107 2x107 3x107 4x107 10-10

10-9 10-8 10-7 10-6

Mobility (m^2/V.s)

E(V/m)

2000 RPM 6000 RPM Drop cast

圖 4.20 不同轉速樣品之 μ-E 圖

500 550 600 650 700

0.0 0.2 0.4 0.6 0.8 1.0

Intensity(a.u.)

wavelength(nm)

2000 RPM 6000 RPM Drop cast

圖 4.21 不同轉速樣品之光譜圖

第五章 總結

(1) 經由變溫量測電洞遷移率,再以Poole-Frenkle分析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傳 輸特性,我們發現活化能Δ極為接近,約為 0.2~0.23eV,電場係數γ也不是 主要差異(103 ~2×103 m /V ),μ*才是水平方向遷移率較垂直方向大幾個 數量級的關鍵。

(2) 藉由 FET 元件及水平電極元件的比較,我們發現載子密度也不是影響遷移率 的主要關鍵。

(3) 在具有較多的高分子集聚體的樣品,其電洞遷移率可以增加一個數量級。

(4) 旋轉塗佈的轉速會影響集聚體排列的方向,進而影響遷移率,在較高轉速時 會破壞集聚體,使遷移率下降,過低的轉速則無法使集聚體有共同的排列方 向,因而遷移率也會下降,若是不旋轉的薄膜,其遷移率接近垂直方向。

參考文獻

[1] C. K. Chiang, C. R. Frincher, Jr., Y. W. Park, A. J. Heeger, H. Shirakawa, E. J.

Louis, S. C. Gau and A.G. MacDiarmid, Phys. Rev. Lett. 39, 1098 (1977) [2] Tsumura, H. Koezuka and T. Ando, Appl. Phys. Lett. 49, 1210 (1986)

[3] J. H. Burroughes, D. D. C. Bradley, A. R. Brown, R. N. Marks, K. Machey, R. H.

Friend, P. L. Burn and A. B. Holmes, Nature 347, 539 (1990) [4] D. Bruaun and A. J. Heeger, Apply. Phys. Lett. 58, 1982 (1991)

[5] R. H. Friend, R. W. Gymer, A. B. Holmes, J. H. Burroughes, R. N. Marks, C.

Taliani, D. D. C. Bradley, D. A. Dos Santos, J. L. BreÂdas, M. LoÈgdlund and W.

R. Salaneck, Nature 397, 121 (1999)

[6] M. Berggren, O. Inganas, G. Gustafsson, J. Rasmusson, M. R. Andersson, T.

Hjertberg, and O. Wennerstrom, Nature 372, 444 (1994)

[7] A. Charas, N. Barbagallo, J. Morgado and L. AlcaÂcer, Synthetic metals 122, 23 (2001)

[8] A. S. Wood“Tapping the power of intrinsic conductivity", Modern Plastics Int.

33 (1991)

[17] Yu. N. Gartstein and E. M. Conwell, J. Chem. Phys. 100, 9175 (1994)

[18] Yu. N. Gartstein, S. Jeyadev and E. M. Conwell, Phys. Rev. B 51, 4622 (1995) [19] S. V. Rakhmanova and E. M. Conwell, Appl. Phys. Lett. 76, 3822 (2000)

[20] I. H. Campbell, D. L. Smith, C. J. Neef and J. P. Ferraris, Appl. Phys. Lett. 74, 2809 (1999)

[21] Michael Tammer and Andy P. Monkman, Adv. Mater. 14, 210 (2002)

[22] P.W.M. Blom and M.C.J.M.Vissenberg,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7, 53 (2000)

[23] P. W. M. Blom, M.J.M.de Jong and M.G. van Munsternylene, Phys.Rev. B 55, 656 (1997)

[24] C. Y. Yang, Fumitomo Hide, Maria A. Diaz-Garcia, Alan J. Heeger and Y. Cao, Polymer 39, 2299 (1998)

[25] J. W. Blatchford, T. L. Gustafson, A. J. Epstein, D. A. Vanden Bout, J. Kerimo, D. A. Higgins, P. F. Barbara, D.-K. Fu, T. M. Swager, and A. G. MacDiarmid, Phys. Rev. B 54, 3683 (1996)

[26] Tanase, E. J. Meijer, P.W. M. Blom and D. M. de Leenw, Phys. Rev. lett. 91, 216601 (2003)

[27] Y. Shi, J. Liu, and Y. Yang, J. Appl. Phys. 87, 4254 (200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