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浮力迷思概念

根據建構主義與社會建議主義的脈絡,個體會主動的在經歷的認知過程之中 建構知識,且是由個體本身加以組織,而不是發現客觀事實,且在建構的歷程中,

社會性互動佔有一席之地(Treagust, Duit & Fraser, 1996),而學習者的舊概念會影 響新概念的形成(Schroeder, Sihm, Thygesen, Pedersen & Lederballe, 1996)。故個體 從過往的成長經驗對自然界建構的概念若非社會公認的科學知識,意即擁有迷思 概念,則會增加個體後續學習正確的科學知識的困難度。茲將介紹迷思概念及常 見的浮力迷思概念。

一、 迷思概念

個體在學習科學知識前,從原先的學習與日常生活的經驗、與同儕互動等方 式,產生一套自己對於自然界現象的解讀,這些想法和公認的科學知識不同,且 頑固不易改變,稱為迷思概念(郭重吉,1992)。

和迷思概念時常一起提到的名詞如「先存概念(preconception)」、「另有概念

(alternative conceptions)」,三者的意義略有不同。個體在參與新的學習情境之前 就已有的概念為「先存概念」,假若該概念與科學家普遍認為正確的科學概念有所 出入則稱為「迷思概念」(Eaton, Anderson & Smith, 1983),意旨個體持有的概念是 錯誤的;若個體持有的先存概念與公認的科學概念不互相違背、能共存則稱之為

「另有概念」。

過去不同的學者對於造成迷思概念的來源持有不同的看法:

1. Gilbert & Watts(1983)

(1) 以自我中心的觀點觀察世界

(2) 兒童不考慮自己對科學所做的解釋是否與公認的科學相符 (3) 日常用語與科學用語不同

23

2. Driver, Guesne & Tiberghien(1985)

(1) 知覺支配科學思考

學生在推理時,會集中注意力在感官能見的部分,而非全面關注 (2) 有限的焦點

在問題情境中,注意力會集中在部份明顯的特徵 (3) 忽略穩定狀態,只注意變化

傾向忽視穩定的狀態而以關注隨時間變化的狀態 (4) 線性的因果推理

解釋變化時僅用簡單線性的因果,而沒有考慮交錯的關係 (5) 未分化的概念

概念互相混淆 (6) 情境的依賴性 (7) 受先存概念的影響

3. Head(1986)和 Wandersee, Mintze & Novak(1994)

(1) 源自日常經驗與生活觀察 (2) 錯誤類比產生混淆

(3) 隱喻的使用 (4) 同儕文化 (5) 本能性的概念

4. 郭重吉(1988)

(1) 生活經驗、日常用語與科學用語的混淆 (2) 對理想化情境的誤解

(3) 自我中心與擬人化觀點

5. 邱照麟(2000)

(1) 日常生活與親身經驗

(2) 以教科書為基礎進行不當推論 (3) 考慮不周

24

(4) 望文生義,擷取片面資訊 (5) 名詞歧義

(6) 以偏概全

(7) 受原有的迷思概念影響

由上述可以發現,迷思概念的源由可以分成個體和社會兩個區塊,個體從自 我出發建構認知,過程之中不斷的和社會環境交互作用,進而內化(internalization)

成為個體認知結構的一部份,此與 Vygotsky 的社會文化認知發展論(1962)的看 法一致。迷思概念的起因也可能是個體認知結構發展尚未完善,此則與 Piaget 的 認知發展論相符合。

國內外有許多學者研究迷思概念,研究者將其針對迷思概念的性質整理如 下:

1. Driver 等人在研究學生對於光、電、力以及運動的想法時,認為迷思概念 具有四種特性(1985):

(1) 個人化 (2) 不一致性

(3) 穩定性(頑固)

(4) 動態發展

2. 邱照麟探討國小六年級學童對空氣概念的迷思(2000)發現:

(1) 適用性

迷思概念有時可以合理解釋日常現象 (2) 主觀

迷思概念與個體的先備知識有關 (3) 不穩定性(矛盾)

相同的問題在不同的情境之中會互相矛盾 (4) 多樣性

不同個體對同樣的問題情境擁有不同的迷思概念

25

(5) 可歸類

雖然迷思概念具有多樣性,但仍可以加以分類 (6) 分佈性

個體大多持有多類別的迷思概念 (7) 獨特性

少數個體的迷思概念集中於同一類別

個體帶著迷思概念學習正式的科學知識,兩者會發生交互作用,造成預期之 外的學習結果(楊坤原、張賴妙理,2004;Wandersee et al., 1994),迷思概念一旦 形成,因其固著性而使概念改變變得困難,教師如何針對不同的學生,透過適當 的教學策略讓學生順利的概念改變則是一大課題,故本研究的重點在於確認對何 種類型的學生而言,何種概念改變模型較佳。

二、 浮力迷思概念

力學的概念因為抽象因素而使學生容易產生迷思概念,其中又以浮力最為困 難(江慶育,2011),且國內外有很多的研究指出,學生對浮力有許多的迷思概念

(Mullet & Montcouquiol, 1988;Smith, Snir, & Grosslight, 1992;Camacho & Cazares, 1998 江新合、許榮富、林寶山,1992;許嘉玲,1997;林福榮,2001;吳昆勇,

2002)。從浮力的公式可以得知,物體所受浮力受到物體沒入液體的體積以及液體 密度的影響(浮力=V 物沒入×D),且質量與密度、體積密不可分(M=V×D),研 究上也指出許多學生擁有的浮力相關迷思與重量有關,如:認為重量是判定物體 是 浮 或 沉 的 因 素 ( Rowell & Dawson,1977 ; Dentici, Grossi, Borghi & De Ambrosis,1984;許嘉玲,1997;林俊義,2002;陳志偉,2004;黃尹貞,2004)、

無法區分重量與密度的差別(Smith, Snir, & Grosslight, 1992)則會導致公式使用錯 誤,故本研究將浮力相關的迷思概念分為體積、密度、重量、公式以及其他,共 五種類別,並將前人相關的研究發現整理於表 2-4-1:

26

表 2-4-1

浮力迷思概念整理表

浮力迷思概念

重量(Camacho &

Cazares, 1998)

1. 物 體 重 量 大 , 便 會 沉 浮 ( Rowell & Dawson,1977 ; Biddulph & Osborne,1983;Dentici, Grossi, Borghi & De Ambrosis,1984;王龍錫,1991;許嘉玲,1997;林俊義,

2002;陳志偉,2004)

2. 物體重量大,所受浮力大(林福榮,2001;吳昆勇,2002)

3. 物體重量小,所受浮力大(鄭文彥,2006)

(Mullet & Montcouquiol,1988)

2. 物體密度大,所受浮力大(吳昆勇,2002)

& Grosslight, 1992)

2. 物體密度比液體小則所受浮力較大(侯佳典,2007;鄭

27

Cazares, 1998)

1. 物體整個體積大,所受浮力大(林福榮,2001)

3. 物體的形狀中空則會浮起(Biddulph& Osborne,1983;王龍錫,1991)

4. 水深則物體會沉(Biddulph& Osborne,1983)

由文獻探討中可知,浮力相關的迷思概念多而頑固,且儘管學生經過學習後 仍擁有許多浮力迷思(吳昆勇,2002),故本研究選擇浮力作為研究主題,以期有 更佳的概念改變課程。

2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