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海外直接投資理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海外直接投資理論

海外直接投資的研究經過學者們不斷深入分析探討,已形成堅實理論,並進一步

成為了解國際企業從事跨國投資行為的基礎。MNE 往往會因為不同的原因、動機而向 海外市場前進,藉由進入其他國家投資而滿足需求並強化自身不足之處。

Hymer(1960)於探討跨國公司之投資決策,發現位於相同產業間之企業,當其擁有 較強大之專屬優勢(firm- specific advantage),如管理技能、雄厚資本、技術優勢、整合 能力等有形無形資產或核心能耐,則這些擁有專屬優勢之企業將有更強大之競爭力與對 手抗衡,同時將可能透過跨國的國際投資行為以增加其利潤,這便是著名的產業組織理 論(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O)。理論中指出 MNE 必須擁有強大且難以替代的專屬優勢,

才能與熟悉當地市場、環境、文化、政令法規的地主國企業競爭。Hymer 認為當企業擁 有專屬優勢時,才有機會在地主國的市場尋找出獲利的機會,故企業將盡力去尋求並開 發自身優勢,透過這些優勢去克服與地主國企業競爭時的不利條件。Hymer 的產業組織

理論,解釋了企業為何選擇以海外直接投資的方式去取得經營活動之控制權,而不採取 技術移轉或國際貿易等行為進行海外投資,同時,此一理論為許多後來的國際企業理論 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產品生命週期理論(Product Cycle Theory)為 Vernon(1966)所提出。Vernon 指出傳統 的國際貿易理論較屬於靜態之分析模型,不足以說明創新及規模經濟對貿易型態與海外 投資的影響性,因此提出「產品生命週期理論」。此理論依據「比較利益原則」之概念,

認為產品和人的生命一樣,要經歷形成、成長、成熟、衰退之週期,故產品將經歷從新 創(new product)、技術成熟(maturing product)並達到生產標準化(standardized product)的 階段,其生產地點也將隨產品生命階段之不同而持續移轉,即產品之生產地點會隨產品 發展階段及產地比較利益的改變而變化。處新創產品階段時,產品的研發及銷售之市場 多位於技術先進且高所得的國家,因新產品的開發需要依賴創新研發能力強大國家之先 進技術,而所得水準高、消費能力強,可能會對新產品的需求量較大,且對產品品質更 為要求,進一步刺激新產品之開發和技術創新。當技術先進之高所得國家其市場獲得滿 足且逐漸飽和,且製造技術趨於成熟並逐漸擴散,同時產品功能和樣式逐漸定型,此時 將進入技術成熟產品階段。此階段之產品將轉入其他工業化國家生產,由前一階段之技 術密集生產型態轉變為資本密集生產。最後產品將進入標準化階段,此時企業所關心的 是尋找成本低廉的生產區位,以降低市場因價格競爭與成本壓力所帶來的影響,故生產 重心將轉移到勞動力資源豐沛且工資低廉的開發中國家生產,而產品生產型態也將轉變 為勞力密集型態,而最早開發此一產品之先進國家,也將由原先的產品出口國轉變為自 開發中國家輸入該產品之進口國,如此將完成產品生命週期之循環。故產品生命週期理 論反映了企業海外投資的動機及變化歷程,可以看出隨著技術無法繼續壟斷、內需市場 飽和、產品價格難以壓低等情況下,企業進而投資海外市場尋找有利區位以獲取利潤極 大。

內部化理論(Internalization Theory)為 Buckley & Casson (1976)所提出,認為企業 透過組織內部體系,以較低成本在組織內部轉移所擁優勢之能力,並以此能力作為企業 海外直接投資的真正原因。企業在市場不完全的情況下,為謀求組織整體利潤的極大

化,傾向於將中間產品如管理技術、營運能力、專業知識等知識性的無形能耐於企業內 部轉移,由母公司轉讓至地主國的子公司,以內部市場來代替外部市場,如此可替代國 與國間的交易並同時降低交易成本。如當企業進行海外直接投資行為時,其可以選擇以 直接投資方式或授權方式生產,若廠商於地主國生產之成本低於授權所生之成本,則於 內部化後所獲之利益大於所花費之成本,廠商將進行海外直接投資並自行生產。

小島清(Kiyoshi, K.; 1978)提出邊際產業擴張理論,他認為各國整體經濟環境不盡相 同,故根據美國海外直接投資所研究出的理論,難以解釋日本企業的海外直接投資行 為。文中提到日本海外投資活動之所以成功,主要因為企業進行海外投資活動時,依照 國際分工原則,將國內失去優勢的部門轉移到國外,同時在海外市場建立新的出口基 地,並於國內集中發展那些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使國內產業結構更趨合理,促進對外 貿易的發展。故他總結出日本式的海外直接投資理論,即海外直接投資活動應該從母國 已經或即將陷於比較劣勢的產業依次進行。小島清指出,企業海外直接投資行為應從本 國的邊際產業開始依次進行。所謂邊際產業也稱作比較劣勢產業,是指於母國國內已經 或即將喪失比較優勢,但在地主國卻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或領域。與大企業相比,中小 企業更易趨於比較劣勢,成為邊際性企業,因此中小企業更需要進行海外直接投資;又 廠商可能會透過海外投資行為去尋求母國缺發比較利益之資源或產品,並於地主國生產 後再回銷母國,進而獲取因生產上的比較利益所得之利潤;而已開發國家的勞動成本不 斷提高,成本壓力漸增,如此將使得勞力密集之低技術產業,移往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國 家繼續生產;再者,地主國政府為了扶植本國產業發展,故會對同質性產品的進口課徵 較高的關稅,最終將促使 MNE 直接進入地主國設廠生產,以符合地主國政府進口替代 的政策目的。

折 衷 典 範 理 論 (Eclectic Paradigm) 為 Dunning(1993) 所 提 出 , 亦 可 稱 為 OLI (ownership- location- internalization paradigm) 理論。他認為海外直接投資為一複雜之活 動,難以由單一構面解釋,故此一理論結合國際貿易及國外生產之觀點,探討了國際間 之技術移轉、出口貿易、對外投資之決策行為。Dunning 指出當廠商能同時具備所有權 優勢、區位優勢、內部化優勢,同時加上企業海外投資淨現值為正並大於以其他形式內

部化生產時,才可能以海外投資型態前往他國生產。所謂的所有權優勢為企業所有之無 形資產,如商標、專利技術等優勢;區位優勢,指某些國家或區域存有出口阻礙如關稅 或貿易障礙等,使企業必須選擇直接投資。而當部分區域或國家存在某些特定因素,使 直接投資較技術移轉或出口更為有利,如天然資源豐富、廉價勞動力、政經環境良好、

稅賦優惠等,亦會吸引廠商前往直接投資;內部化優勢,則指出廠商為避免不完全市場 帶來之影響,而將企業優勢保持於企業內部。Dunning 將此三項優勢透過不同組合方式 說明了跨國公司於技術移轉、出口、海外直接投資等不同方式的選取。當 MNE 擁有技 術優勢但缺乏內部化能力且無法利用海外之區位優勢,則可能選擇技術移轉;若企業擁 有技術優勢及內部化能力但無區位優勢時,則可選取直接出口;當企業三種優勢兼備 時,此時將可選取海外直接投資。故可知折衷理論欲將先前之國際企業理論作一融合,

期能以更完備的觀點對企業之海外投資行為作一更深入的分析。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