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溶解迷思概念之相關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溶解迷思概念之相關探討

!

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指出,知識是由個體自行建構而來,學生是學習的主 體。教師想要瞭解學生對學習內容概念的理解,就必須掌握學生的先前知識 (Driver & Oldham, 1986)。在這麼多迷思概念的研究中,常常提到先前的經驗,

不管是來自教學的,或是日常生活中的…等。在我們還沒教這個科學概念時,學 生可能對此科學概念就有一些想法,若這些想法是錯誤的,對學習的成效將有很 大的影響,所以在教學前便先知道學生在想什麼是很重要的。若學生的迷思概念 已經根深蒂固,而若用此錯誤概念去解釋又剛好行的通,則更難去改變他的迷思 概念。學生的先備知識對學習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性,一旦學生有另有概念,勢 必影響學生往後的學習(蔡明儒,2003)。

黃台珠(1984)指出,概念是人類思考和了解的工具,亦是學習的基本單位,

經由有意義的學習而獲得的概念,使得人類能夠具有深入思考的能力。我們所能 接受的知識,可以說是透過許多經由經驗及有意義學習而來的概念結構之過濾。

而在概念發展的過程中,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也會有一些迷思概念

(misco-nception)產生。但因各學者的論點不同,或因研究方法而異,所以有關迷 思概念的各種名詞紛紛出現,如「錯誤概念」、「另有概念」、「另有架構」等;

而英文則有「alternative framework」、「preconception」、「misconception」等,

其中又以misconception一詞最為常見(裘維鈺,1995)。根據Gilbert和Watts (1983) 的觀點,大多數學生對自然現象所抱持的看法、原則或信念,可能與課本或專家

的看法、原則和信念有所不同,便稱為學生的迷思概念。陳淑筠(2002)則指出 迷思概念是指學生的概念,隱含著錯誤的概念,且此概念與現行廣受接納的科學 知識相互衝突或有所差異。綜合上述學者研究的結果,迷思概念可以簡單歸納為 學生在對於一些常出現的自然現象形成原因,有他們自己一套的想法,常常異於 教科書所寫的或是學校所要教的正統科學想法。「迷思概念」的研究通常都用在 科學教育或數學方面,用來診斷學生的學習狀況及困難,並加以改進,使學習障 礙降到最低,學習效果提升到最高(陳紫婕,2004)。研究者針對迷思概念的特 性、溶解迷思概念加以探討,整理如表2-3-1、2-3-2。

一、迷思概念特性

表 2-3-1 國內外迷思概念特性的相關研究

研究者 迷思概念的特性

Gilbert&Watts(1983)

(1)兒童傾向以自我中心的觀點看世界(2)兒童似乎對於為科學事物 作特殊解釋感興趣,而不會考慮是否與正統的科學概念相符(3)日常生 活用語和科學用語的混淆。

McCloskey(1983) 學童所發展出來的另有概念在科學發展史上也曾有類似的先例產生。

Driver(1985)

孩童在與別人互動中有可能從其他孩童中學習到一些上正確的概念,也 有可能是在日常的生活經驗中觀察一些自然現象,所自我建構的一些自 以為正確的錯誤概念。

Fisher(1985)

提出迷思概念的特性:(1)他們的想法和同領域專家不同。(2)單一 或少數的具有普遍性(即很多不同個體都擁有之)。(3)許多迷思概念無 法靠傳統教學方法改變。(4)迷思概念有時涉及另有信仰系統(alternative belief system),這些系統是學生把命題邏輯地連結組合的方法。可能原 因:(1)神經系統或基因的問題。(2)日常生活的經驗。(3)學校或 其它情境的教學。

續表2-3-1國內外迷思概念特性的相關研究

Nussbaum (1985) 另有概念存在不同國度的學童及年齡層中。

Carey(1985) 傳統教學法(教師中心教學法)不易改變另有概念。

Head(1986)

認為迷思概念的來源,可能和學生的生活經驗、日常生活用語與科學用

Wandersee, Mintzes &

Novak(1994)

(1)學習者帶著各種不同的錯誤概念來到教室。(2)學習者的錯誤概

續表 2-3-1 國內外迷思概念特性的相關研究

鄭一亭(2004)

(1)依賴直觀的觀察。(2)科學知識不足。(3)相似概念的混淆。(4)

日常生活經驗。(5)語言的因素。(6)視聽媒體的傳播。(7)師長的 誤導。(8)教科書的影響等。

綜合上述學者研究的結果,可知迷思概念的因素所涉及的層面相當廣泛,

研究者根據上述文獻綜合歸納因素如下(因「語言應用」導致的迷思概念為本 研究探討和關心的重點):

(一)、語言應用的因素:日常用語的誤導、隱喻的使用、不適當的科學名詞、

類比的聯想易導致迷思概念的產生;在日常生活用語中,有許多是過去 所延用的習慣用語,或是因為相近的字義而使學生混為同類事。例如,

在日常生活用語「奶粉『溶』於水」,和化學上用語「糖『溶』於水」

此『溶』在意義上是有所差別的,化學上的意義是較為嚴謹的。

(二)、與外在環境互動的因素:學生本身的生活經驗,靠著似是而非的生活經 驗,自行發展出一套合理的解釋,或是個人直覺式的想法。例如,溶解後 看不見溶質,以為是消失了。

(三)、個人因素:學生認知發展不成熟,起點行為不足導致迷思概念產生。學 生認知發展尚未到達學習某一概念層次,對於抽象概念的不瞭解,以致於 無法達成有效的學習遷移。例如,學生尚未學習過原子、分子與離子概念,

無法理解溶解過程的微觀變化。

(四)、教學過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學科知識不足或錯誤、教師未留意學生 的想法、教科書上的錯誤或不當的比喻,皆可能造成學生的錯誤想法。例 如,以「水流」來類比「電流」作為教學,或當電池耗盡時,會用電池「沒 電」來形容,若解釋不當可能造成學生的迷思概念。而且「比喻」與「事

實陳述」本質上已有相當差別。

二、溶解迷思概念的相關研究:

「溶解」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也是科學教育上重要的科學概 念之一。大英百科全書以水為溶劑來說明「溶解」:「水有許多功能,當它溶解 某些物質時,它才算是一種溶劑;被溶解的物質稱為溶質(solute),所形成的混 合液稱為溶液(solution);其中所有物質都是均勻混合。未完全混合的顆粒,經 一段時間會分離出來,稱為懸浮態,與溶解正好相反。」簡明大英百科全書解 釋「溶液」是:「兩種或多種化學性質不同的物質,在分子尺度上的均勻混合物。」

而中國大百科全書解釋「溶液」:「溶液的組成比有一定的連續變化範圍,溶液 的性質隨組成比而連續變化,均勻是指在這個單一相中物質的分散程度達到分 子水平。具有上述特徵的實體可能是氣態的固態的或液態的。」而大美百科全 書定義溶液:「溶液為兩種或多種物質均勻的分子或原子混合成的液體。」Bull 和 Girard(2003)則指出,如果溶質和溶劑的極性相近可互溶形成溶液。王佩蓮

(1991)則認為溶液是一種由兩種或更多種的分子、原子、離子或不同物質所 組成的均勻混合物,溶液可分成三種狀態:氣態溶液、液態溶液、固態溶液。

由上述定義可知溶解為溶質溶於溶劑而產生溶液,且溶液為一在分子尺度上的 均勻混合物。

在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在國中階段就有不少與溶解相關的概念,例如能 力指標「2-4-4-3 知道溶液是由溶質與溶劑所組成的,並了解濃度的意義」、

「2-4-5-1 觀念溶液發生交互作用時的顏色變化」。又例如交互作用主題中之次 主題「224 水與水溶液」,其中內容細目「4b 能了解溶液是由溶質與溶劑所組成,

以及濃度的意義與日常生活的應用,並藉由實驗了解飽和溶液的意義與配製」

(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綱要,2003)。茲將國內外溶解迷思概念相關研究整理如 表 2-3-2。

表 2-3-2 國內外溶解迷思概念相關研究

研究者 研究對象 溶解迷思概念內容 Driver & Russell

(1982)

Prieto,Blanco &

Rodriguez

(1989)

6~8 年級 學生

(1)約有四分之三的兒童認同溶液的同質性。

(2)約有二分之一的學生說溶液是一連續體(continuous)。

(3)即使研究者使用更多科學性單元來教學,學生還是常用他們所熟悉 的術語而不是科學性的術語,來描述溶解過程。

(4)學生對溶液的例子常只想到固體溶解於液體中。

Abraham,

Williamson &

Westbrook

Ebenezer &

Gaskell(1995)

11~12年 級學生

學生傾向認為糖放入水中,糖不見了,糖不再是固體,而比較像液體;

對一些學生而言,糖的粒子(particles)是表示糖的顆粒(granules),

但對教師而言,糖的粒子代表的是糖的分子(molecules)。

Ebenezer &

Erickson(1996)

12~15歲

(3)學生認為「洗碗精可以溶於水,是因為洗碗精不含『油』」的人數 百分比依小四、小六、國二、高二學生為:18.3%、18.4%、27.1%、

7.2%。

許良榮、劉政

華(2004) 中小學生 (1).學生認為甘油不溶於水的學生,主要的理由是甘油為「油性」的,

學生由生活經驗或學校經驗吸取「油浮在水面」、「油不溶於水」的知識 後,由此推論或由學校學習產生油比水輕或由密度比水小的概念,並進 而過度推論產生「油都不溶於水」以及「密度影響溶解」的迷思概念。

(2)因為生活或學校經驗,過度推論認為所有酸皆可溶於水。

鄭一亭(2004) 國小學生 學生對水溶液的迷思概念大致可以歸類為八個模式:(1)依賴直觀的觀 察。(2)科學知識不足。(3)相似概念的混淆。(4)日常生活經驗。(5)

語言的因素。(6)視聽媒體的傳播。(7)師長的誤導。(8)教科書的影 響等。

綜合上述學者研究的結果,因與溶解迷思概念相關的文獻層面相當廣泛,研 究者參考上述文獻後,根據許良榮、劉政華(2004)發現的溶解迷思概念為基礎,

選擇四類型溶解迷思概念加以深入探討:

(一)、「以物理性質(密度或輕重)判斷可否互溶」的迷思概念。

(二)、「以物質的狀態判斷可否互溶」的迷思概念。

(三)、「以物質的類別判斷可否互溶」的迷思概念。

(四)、「無法同時應用巨觀、微觀來理解溶解」的迷思概念。

!

續表 2-3-2 國內外溶解迷思概念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