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次教學之前測結果分析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第一次教學之前測結果分析

壹、整體性描述

共有 37 位學生接受第一次教學、前測、後測與延宕問卷測驗,總題數為 31 題,平均答對題數(答對率)及其標準差如表 4-1-1 所述。前測、後測和延宕之平 均答對率分別為 65.9%、84.4%和 77.3%。前測答對率低於 60%有 12 題,後測答 對率低於 60%剩 3 題,前測答對率高於 90%有 3 題,後測答對率高於 90%達 14 題。教學後就學生在後測答對題數的表現,34 位進步、2 位持平僅有 1 位學生退 步,大多數學生在後測答對題數有進步。

表 4-1-1 第一次教學前測、後測與延宕測驗描述性統計

前測 後測 延宕

平均答對題數(答對率) 20.4(65.9%) 26.2(84.4%) 24.0(77.3%)

答對題數標準差 4.1 3.5 4.2

進一步以成對樣本 t 檢定分析前測、後測與延宕測驗答對題數之間的差 異。由表 4-1-2 的分析結果顯示,前測與後測達顯著差異(P<.01),顯示語言遊 戲教學對概念改變頗具成效。雖然後測與延宕測驗達顯著差異(P<.01),顯示教 學完延宕一個月後,概念保留情況並不明顯,但延宕與前測比較仍達顯著差異 (P<.01),可見教學仍有一定成效。

貳、教學前學生之迷思概念探討

由於前測迷思概念的多樣性,故本研究整理成四類型,對應如表 3-3-1,此

四類型題數分別是 7、7、5、12,以下分別對各類型迷思概念加以分析:

一、 「以物理性質(密度或輕重)判斷可否互溶」的迷思概念

在本類型中包括「以密度大小判斷可否互溶」、「以輕重判斷可否互溶」

兩項迷思概念,答對率列於表 4-1-3。

表 4-1-2 第一次教學前測、後測與延宕測驗答對題數成對樣本 t 考驗

比較 平均數差異 自由度 t 值 前測-後測 -5.730 36 -8.336**

前測-延宕 -3.541 36 -4.798**

後測-延宕 2.189 36 3.909**

**P<.01;*P<.05

表 4-1-3「第一類型迷思概念」之前測答對率分析(第一次教學)

題號 答對率百分比

「以密度大小判斷可否互溶」的迷思概念評量試題

03 汽油不會溶於水,是因為汽油密度比水小的關係(ㄨ) 35.1 08 清潔劑(例如:洗碗精)倒入水中,會互相溶解,是因為洗碗精密

度比水大的關係(ㄨ) 46.0

20 丙酮溶解於水,是因為丙酮和水密度接近的關係(ㄨ) 29.7 28 因為酒精的密度小於水,所以不會溶於水(ㄨ) 62.2 30 不溶於水的酯類,是因為酯類密度比水小的關係(ㄨ) 54.1

平均 45.0

「以輕重判斷可否互溶」的迷思概念評量試題

06 汽油不會溶於水,是因為汽油比水輕的關係(ㄨ) 59.5 12 氧氣比冰糖不易溶於水,是因為氧氣比水輕的關係(ㄨ) 62.2

平均 60.9

「以物理性質(密度大小或輕重)判斷可否互溶」的迷思概念平均答對率為 49.8%

本類型試題共 7 題,平均答對率為 49.8%,其中答對率最高為62.2﹪,

最低為 29.7﹪。「以密度大小判斷可否互溶」的迷思概念平均答對率為 45.0%,「以輕重判斷可否互溶」的迷思概念平均答對率為 60.9%。由前測答 對率結果發現,有超過 5 成以上的學生存有「以密度大小判斷可否互溶」的 迷思概念,有近 4 成的學生存有「以輕重判斷可否互溶」的迷思概念,由此 顯示學生存有以物理概念(密度大小或輕重)來推論化學現象(溶解)的迷 思概念。

二、「以物質的狀態判斷可否互溶」的迷思概念

在本類型中包括「認為只有固體可溶於液體」、「汽油與水可互溶,因為 都是液體」兩項迷思概念,答對率列於表 4-1-4。

表 4-1-4「第二類型迷思概念」之前測答對率分析(第一次教學)

題號 答對率百分比

「認為只有固體可溶於液體」的迷思概念評量試題

01 汽油不會溶於水,是因為汽油是液體的關係(ㄨ) 78.4 02 只有固體才能溶於水(ㄨ) 94.6 11

氧氣比冰糖不易溶於水,是因為只有固體會溶於水的關係

(ㄨ) 83.8

26 因為「氨」是氣體,所以不會溶於水(ㄨ) 89.2 27 因為酒精是液體,所以不會溶於水(ㄨ) 81.1 29 因為二氧化碳是氣體,所以不會溶於水(ㄨ) 73.0

平均 83.3

「汽油與水可互溶,因為都是液體」的迷思概念評量試題

31 因為汽油和水兩者都是液體的關係,所以會互溶(ㄨ) 75.7

「以物質的狀態判斷可否互溶」的迷思概念平均答對率為 82.2%

本類型評量試題共 7 題,平均答對率為 82.2%,其中答對率最高為 94.6

﹪、最低為 73.0﹪。「認為只有固體可溶於液體」的迷思概念平均答對率為 83.3%,「汽油與水可互溶,因為都是液體」的迷思概念答對率為 75.7%。由 前測答對率結果發現,有近 1 成 7 的學生存有「認為只有固體可溶於液體」

的迷思概念,有近 2 成 5 的學生存有「汽油與水能互溶,因為都是液體」的 迷思概念,由此顯示「以物質的狀態判斷可否互溶的迷思概念」似乎並不明 顯。

三、「以物質的類別判斷可否互溶」的迷思概念

在本類型中包括「以『油』字判斷可否互溶」、「以油性判斷可否互溶」、

「認為所有酸皆可溶於水」三項迷思概念,答對率列於表 4-1-5。

表 4-1-5「第三類型迷思概念」之前測答對率分析(第一次教學)

題號 答對率百分比

「以『油』字判斷可否互溶」的迷思概念評量試題

04 只要有「油」字的物質(例如沙拉油)都不會溶於水(ㄨ) 64.9 07 清潔劑(例如:洗碗精)倒入水中,會互相溶解,是因為洗碗精

不含「油」字的關係(ㄨ) 83.8

21 丙酮溶解於水,是因為「丙酮」不含「油」字的關係(ㄨ) 83.8

平均 77.5

「以油性判斷可否互溶」的迷思概念評量試題

05 油性的物質(例如甘油)都不會溶於水(ㄨ) 37.8

「認為所有酸皆可溶於水」的迷思概念評量試題

09 所有的酸(例如戊酸)都可以溶於水(ㄨ) 91.9

「以物質的類別判斷可否互溶」的迷思概念平均答對率為 72.4%

本類型評量試題共 5 題,平均答對率為 72.4%,其中答對率最高為 91.9﹪、

最低為 37.8﹪。「以『油』字判斷可否互溶」的迷思概念平均答對率為 77.5%,

「以油性來判斷可否互溶」的迷思概念答對率為 37.84%,「認為所有酸皆可溶 於水」的迷思概念答對率為 91.9%。由前測答對率結果發現,有超過 2 成以上 的學生存有「以『油』字判斷可否互溶」的迷思概念,有超過 6 成以上的學生 存有「以油性判斷可否互溶」的迷思概念,不到 1 成的學生存有「認為所有酸 皆可溶於水」的迷思概念。由 4、7、21、5、16 題答對率發現,雖有近 8 成學 生了解「不可以『油』字判斷可否互溶」,但了解「不以油性判斷可否互溶」的 學生比例降低為不足 4 成。

四、「無法同時應用巨觀、微觀來理解溶解」的迷思概念

在本類型中包括「溶質(例如:糖)溶解後消失了」、「解離不是溶解」、「熔 解就是溶解」、「混淆了質量守恆的觀念」、「食鹽溶解無產生新物質」、「糖溶解 會產生新物質」六項迷思概念,答對率列於表 4-1-6。

表 4-1-6「第四類型迷思概念」之前測答對率分析(第一次教學)

77.5%,「食鹽溶解無產生新物質」的迷思概念平均答對率為 58.2%,「糖溶於 水會有新物質生成」的迷思概念平均答對率為 57.7%。由前測答對率發現,有 不到 1 成的學生存有「溶質(例如:糖)溶解後消失了」的迷思概念,有超過 4 成以上的學生存有「解離不是溶解」的迷思概念,超過 6 成以上的學生存有「熔 解就是溶解」的迷思概念、超過 2 成以上的學生存有「混淆了質量守恆觀念」

的迷思概念、超過 4 成以上的學生存有「食鹽溶解無產生新物質」的迷思概念、

超過 4 成以上的學生存有「糖溶解會產生新物質」的迷思概念。由 17、13、

14、15、16 題答對率發現,雖有超過 9 成學生了解「糖在水中溶解成為糖水,

糖仍然存在,並未消失」,但更深入探討微觀現象時,了解「質量守恆觀念」

的學生比例不到 8 成,了解「糖溶於水沒有新物質生成的概念」的學生比例不 到 6 成。由 22、23、24、25 題答對率發現,雖有超過 8 成學生了解「食鹽在 水中溶解成為食鹽水後,總重量並無減少」,但更深入探討微觀現象時,了解

「食鹽在水中解離成鈉離子和氯離子就是溶解」、「食鹽溶解有產生新物質」的 學生比例皆不到 6 成,由此顯示學生存有「無法同時應用巨觀、微觀來理解溶 解」的迷思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