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ᄬ֏͛фߏޥ҂۞͹ࢋ̍׍Ăߏ͕ី߿જ۞ಫ̬Ą!

...Wzhputlz!

莊子天道篇:「世之所貴道者,書也。書不過語,語有貴也。語之所貴者,

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而世因貴言傳書。」正說明了語 言表達的難處。而教室是一個充滿語言和文字的環境,任何學科的教學活動,不 管是單向的傳遞訊息,或是雙向、多向的溝通,都必須透過語言、文字來進行。

就參與溝通的雙方而言,困難之處在於是否能表達想法、進而理解彼此的想法(李 暉,2000)。本研究擬以溶解為主題設計三個科學語言遊戲,以此加深學生對文 本語意的理解,探討語言遊戲教學對溶解概念改變之成效如何。本章將就研究背 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名詞解釋、研究範圍與限制分四節討論說明。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溶解」是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材內容,也是 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過去有許多文獻研究有關學生對溶解所存有的迷思 概念。例如:許良榮(2002)研究結果發現,學生在溶解性質普遍存有:「汽油 不溶於水,是因為汽油密度比水小」、「汽油與水可以互溶的,因為二者都是液 體」、「不同液體之間能否互溶可以密度判斷」、「認為有『油』字的物質(如甘油)

都不溶於水,因為油都比水輕」、「不同的物質不會互相溶解」、「丙酮與水不會互 溶,因為丙酮和水的密度不同」等六個迷思概念。研究者在閱讀國內外學者的相 關研究後發現,學生尚有許多對於物質溶解的迷思概念。Andersson(1990)以研究

15歲青少年的概念,結果超過半數有相同的迷思概念,他們所根據的理由有:糖 溶解後消失了、混淆了體積和質量的觀念、糖仍然存在,但是變輕了。Nakhleh &

Samarapungavan(1999)對7-10歲學童關於物質的信念之研究中,曾將兒童的「解 釋框架」(explanatory frameworks)分為:巨觀連續(macrocontinuous)、巨觀粒子 (macroparticulate)、微觀粒子(microparticulate)三類,在研究的對象中,持「巨觀 連續」解釋框架之學生,均視溶解為巨觀現象;持「巨觀粒子」解釋框架之學生,

則能以粒子觀點來說明溶解,但也有以巨觀的觀點來說明溶解;持「微觀粒子」

解釋框架之學生,在說明物質相變化時,均能以微觀的觀點來說明,但在解釋溶 解時,則仍有學生持巨觀觀點。Nieswandt(2000)的研究指出,對物質性質變化的 理解,學生常認為溶解產生了新物質。Driver(1985)研究發現15歲青少年會將「溶 解(dissolving)」與「熔解(melt)」當為同義字,而且將"糖"這個詞當為巨觀的性質,

亦即當"糖"於水中溶解後,就不再是"糖"。

Halliday(2004)指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須先將符號轉化成有意義後他們 才能理解,理解之後學生才能內化;而轉化成有意義的過程,我們往往需要語言。

楊文金(2006)指出科學是一種語言,同時學習科學也必須透過語言,也就是說,

科學內容的學習與語言的學習同步,這種情形稱為科學學習的雙重性(the duality of science learning)。對初學者來說,既缺乏科學學科背景,再加上漢語的特性,

科學的學習可謂是「雙重學習」—既要學習科學內容,同時也得學習科學漢語。

林文杰(2006)則指出學生對科學語言的困擾,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被 這些科學的專門語言所困擾,日常語言與科學語言之間構作方式的差異使得科學 知識遠離了日常經驗,造成像學生這樣的科學生手對於科學知識的畏懼、排斥與 不解。

由以上文獻研究顯示,學生對溶解存有許多迷思概念且不易改變,促使研究 者產生極大的興趣,期望能改變學生之迷思概念,故應用科學語言具有「技術性 建構」及「語法隱喻」的特性,選定三個科學文本常見的語法資源:打包 (packing) 、拆解(unpacking) 和命名(naming)來設計以溶解為主題的教材。結合 科學語法與科學內容,強化學生對科學語言的整合經驗,協助學生建構新的概 念、改變迷思概念,延伸許良榮研究群對學生溶解迷思概念的探討,深入研究科 學語言遊戲融入教學後對學生溶解概念的影響。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一、研究目的

根據前述的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以溶解為主題設計三種科學語言遊

戲,以此加深學生對語意的了解,期協助學生改變上述之迷思概念、建構正確 的概念,以提供教師教導科學術語、察覺學生想法、設計教材時之參考。

二、待答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目的,研究者提出下列待答問題:

(一)學生於教學前的溶解迷思概念為何?

(二)「科學語言遊戲」教學策略對於學生概念改變為何?

(三)「科學語言遊戲」教學策略對於學生概念保留為何?

第三節 名詞解釋

本節將界定研究中所使用之相關名詞,期能使參考者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一、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

迷思概念是由英文的「misconception」一詞翻譯而來,係指學生對於某一 科學概念有不完整、甚至是錯誤的想法,與現今科學社群所接受的科學概念不 相符合者。

二、溶解迷思概念:

本研究的主題溶劑皆為水,且探討以下四類型溶解迷思概念:

(一)「以物理性質(密度或輕重)判斷可否互溶」的迷思概念。

(二)「以物質的狀態判斷可否互溶」的迷思概念。

(三)「以物質的類別判斷可否互溶」的迷思概念。

(四)「無法同時應用巨觀、微觀來理解溶解」的迷思概念。

三、科學語言遊戲:

本研究的科學語言遊戲是指應用三種語法資源:打包(packing)、拆解

(unpacking) 以及命名(naming)所設計的教學活動。說明如下:

(一)打包(packing):在本研究中,把那些可以將多事件「濃縮」為一事 件的方法,稱為「打包」。例如:(1)酒精的密度小於水。(2)酒精可溶

於水。此兩句可打包為:酒精的密度小於水而且酒精可溶於水。

(二)拆解(unpacking):拆解是事件之間的分解,也就是打包的反向過程。

例如:糖溶解後,糖的性質並無改變。此「糖的性質」可拆解為:

糖分子、糖的結構式或糖的重量…等。

(三)命名(naming):利用語法將一小句改成名詞的方式,在本計劃中稱為

「命名」。例如:利用語法將一小句「糖可溶於水」轉變為「糖水溶液」,

轉變之後的「糖水溶液」變成一個名詞就稱命名。

四、溶解概念評量試題:

研究者依據語言遊戲教學設計中期望改正之迷思概念而擬定,目的在測出

學生教學活動前後之迷思概念改變情形。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一)概念內容:

本研究採非隨機立意取樣,所探討之概念範圍為國民中學自然科學課 程中有關「溶解」方面的概念,其針對概念為:「1.不可以密度(或輕重)

判斷可否互溶。 2. 不可以物質的狀態判斷可否互溶。3. 不可以物質的類 別判斷可否互溶。4. 應同時用巨觀、微觀的觀點來理解溶解。」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受限於研究者的地域與經費,本研究擬選取國中二年級兩個班的學 生,由研究者進行語言遊戲教學,探討此教學策略對學生溶解概念改變 之成效。

二、研究限制

由於研究對象只包括國中二年級兩個班的學生,受地區、年級、學校規模 等其他因素影響,研究結果僅適用於解釋研究範圍內的研究對象,在多種因素 的限制下,不宜推論至其他對象與科學概念,僅供類似研究情境時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