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漢人寺廟的建立及其演變

在文檔中 板橋地區的宗教變遷 (頁 51-68)

第一節 漢人的墾殖與土地公信仰

18 世紀中隨著陳賴章墾號在北台灣的開墾,漢人移民入墾者漸多。在漢人的信仰 中,認為地有地靈。因此在第一個鋤頭動土之前,必祭土,一方面告之土地,一方面 祈求其保佑墾殖順利,農穫豐收。開墾之初,各種物質條件匱乏而簡陋,最初的土地 神的形式,主要是兩個立石上覆蓋一長石,呈現ㄇ字型的型式,但在臺灣其他地方迄 今仍可發現。

1

土地公是漢人最底層聚落的神明,就像今天漢人社會的鄰長或村長,其神力有限。

隨著開發有成,土地公廟的規模漸大,建築也漸華麗。有的也有立碑載 明興築沿革以及捐款人姓名及金額。這些都成了解讀漢人最底層聚落歷史最重要的史 料,如聚落成立的年代、初期聚落居民的姓氏結構、捐款人捐款金額大小與社會地位 之意涵。

因此,隨著聚落的擴大,人口的增加,也會有新的土地公廟的成立;就像行政組織一 樣,人口增加後會有新的村鄰里成立。漢人入墾之初,這些移民來自不同的原鄉,雖 然,板橋的移民,以福建漳州府籍為多,也有一些汀州府籍,以及少數泉州府籍的。

即使同為漳州府籍或為同縣籍移民,但彼此間也不見得有親密的血緣或地緣關係。來 到開墾地之後,土地公廟變成移民最早形成的在地的社會網絡平台。透過捐款,共同 建立了土地公廟,土地公變成聚落居民的守護神,居民也在土地公神誕時舉行祭典答 謝土地公庇佑之恩。民國 83 年,板橋的土地公廟分佈如下:

1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豐原市:台中縣文化中心,1999。

板橋地區的宗教變遷 第四章 漢人寺廟的建立及其演變

42

表 4-1 板橋區的土地公廟

2

編號 寺廟名稱 創建

年代 地址 組織型態

1 板橋市港仔嘴

福德宮 1914 八德路 3 段 56 號 管理人制 2 歡子園福德宮 1923 大觀路 1 段 38 巷 156 弄 39 號 管理人制 3 浮洲福德宮 1972 大觀路 2 段 163 號 管理委員會制 4 神桌洲福德宮 1958 大觀路 2 段 174 巷 129 弄 70 號邊 管理人制 5 三抱竹聚安宮 1918 大觀路 2 段 143 號 管理人制 6 潤德宮 1960 大觀路 3 段 36 巷 84 號 管理人制 7 深丘福德宮 1882 民安街 19 號 管理人制 8 埔墘福德宮 1754 中山路 2 段 250 巷 1 號 管理人制 9 板橋市聚靈宮 1970 中山路 2 段臨 303 號 管理人制 10 板橋市正聖

福德宮 1982 自由路 26 巷 30 號 管理人制 11 板橋市廣厚宮 1886 信義路 164 之 1 號 管理人制 12 福興宮 1780 南雅西路 1 段 134 號 管理人制 13 板橋市福德祠 1796 重慶路 269 巷 13 號 管理委員會制 14 後埔福德宮 18 世紀 重慶路 67 巷 1 號 管理人制 15 埤墘福德宮 18 世紀 莊敬路 179 號 管理人制 16 福安宮 1961 溪崑二街 73 巷 1 號 管理人制 17 福星宮 1912 篤行路 2 段 77 巷 33 之 1 號 管理人制 18 新海福德宮 1985 德翠里綠堤街 38 號 管理人制 19 港尾福德宮 1962 中正路 254 之 1 號 管理人制 資料來源:《臺北縣寺廟名冊》,臺北,臺北縣政府,1994。

土地公廟分佈在板橋各村落,其中以南雅西路一段 134 號的福興宮最為重要,(圖 4-1、4-2)一般稱為湳仔港土地公。(圖 4-3)湳子地區在板橋開發較遲,乾隆四十三年

(1778 年)才有江璞亭到此開墾,今仍遺留有悠雅的江家古厝、老街型態的長條形連

2 根據蔡錦堂,《續修臺北縣志卷三住民志》,臺北縣文獻委員會,2005,頁 175~179、江惠貞,《板橋市 志三編》,臺北縣板橋市公所,2009,頁 492~494 資料整理得到。

板橋地區的宗教變遷 第四章 漢人寺廟的建立及其演變

43

棟式街屋、福興宮等見證了湳子地區的歷史發展。3湳仔指的是在小河旁邊常受溪水入 侵而土質不堅固的低窪溼地,遇大雨時會淹水,全台叫湳仔的地名很多;4由於湳仔地 區土地環境並不穩定,也因此湳仔溝兩岸的開發受到溼地環境的限制很大,其中福興 宮所在位置是早期湳仔一帶地勢較高的地方,很早就有人們前 來居住,並且形成聚落,

並建立福興宮這個土地公廟。臨近湳仔溝的福興宮,早期為人潮熙來攘往的渡船頭,

是渡船停泊載客的地方,貨物、乘客都在這裡裝載,非常熱鬧。湳子溝渡船頭前的福 興宮,榕樹如蔭,根據廟身左側石碑顯示該宮於乾 隆四十五年(1780 年)完成,由於 臺灣早期之廟宇石材多由大陸隨著貨船壓艙而來,名之為「壓艙石」,日治以後才逐漸 使用本地石材,故福興宮建廟初期為石廟,因香火鼎盛,在舊廟龕上加蓋,擴建為廟 中廟,廟前即為通往新莊、臺 北古渡口,對面是浮州地區。5最近新北政府在此處施工,

預備打造全新的渡船頭,以開拓地方上觀光商機,民國 60 年這兒舉辦過賽龍舟活動,(圖 4-4)6熱鬧非凡,地方人士都引頸期盼樂觀其成。7

福興宮本為地方的角頭廟,庇佑著當地的居民,成為他們的守護神。土地神與居 民間形成地緣上最親密的神明。土地公神誕時,附近居民準備祭品供奉,感謝神明庇 佑之恩,其他的土地公,皆有類似的情形。比較特別的是,福興宮後來位在板橋與新 莊的渡頭。成為眾多人們來往的必經之處,順便祈求神明庇佑乃自然之事,因而擴大 了庇佑的信徒,而有建廟立碑事。

3 王淑慧《走踏臺北縣──親近板橋市》,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9,頁 150。

4 林衡道,《尋根探源》(臺北:黎明文化,1991 年),頁 29。

5 板橋社區大學舉辦「板橋湳仔溝之旅」簡介說明,2007.06.30。

6 《珍藏板橋印象記》,臺北縣:板橋市公所,2009,頁 100。

7 筆者口訪管理委員會江委員,2013.08.06。

板橋地區的宗教變遷 第四章 漢人寺廟的建立及其演變

44

圖 4-1 民國 60 年湳仔港賽龍舟

資料來源:《珍藏板橋印象記》,臺北縣:板橋市公所,2009,頁 100。

圖 4-1 福興宮地址:南雅西路 1 段 134 號

資料來源:google map

圖 4-2 福興宮 1

資料來源:本人自行拍攝 2013.08.06

圖 4-4 民國 60 年湳仔港賽龍舟 資料來源:《珍藏板橋印象記》 臺北縣:板橋市公所,2009,頁 100。

圖 4-3 福興宮 2

資料來源:本人自行拍攝,

2013.08.06

板橋地區的宗教變遷 第四章 漢人寺廟的建立及其演變

45

第二節 板橋信仰中心的形成與發展—接雲寺與慈惠宮

隨著漢人的開墾,聚落逐漸增加,人們生活所需要的空間地名也遍佈板橋。在信 仰上,除土地公廟首先成為板橋底層聚落的信仰地標外,來台移民有的也攜帶原鄉的 神像或香袋,祈求保佑。不過,剛開始以在自家的祭拜為主。隨著鄰人的需要,以個 人居處祭拜的神明,因靈驗事蹟或傳說而逐漸傳揚後,信徒也會逐漸增加,最後促成 個人居處的私神,最後在附近信徒的要求下,同心協定,捐地捐錢建立寺廟供奉神明,

而有各地聚落的寺廟的出現,社會的整合成為大於土地公廟的信徒範圍。終而有以板 橋為範圍的信仰中心出現,即接雲寺與慈惠宮的建立,說明漢人社會的重要發展。

一、接雲寺

有關接雲寺的發展、分源起、觀音信仰,以及祭祀圈三方面來觀察。

在接雲寺的碑誌中記載著:

我先世篳路藍縷,拓墾拜爵地方創設十三莊,於是興建慈雲岩於柯子 崙,奉祀觀音佛祖,咸豐間因亂寺廢,佛祖遷於板橋,屢顯靈異,十 三莊士紳推舉林本源唱首,建寺於城之西北隅,改稱為接雲寺…

8

從碑誌中知道,接雲寺興建於板橋,係因為中和慈雲巖在咸豐年間,因戰亂板橋 地方人士推舉林本源,在枋橋城西北隅建寺,並改稱為接雲寺。

(一)擺接堡的觀音信仰中心

觀音是救苦救難的大神,板橋並未有供奉觀音之寺廟,板橋的漳州籍民人,如 果要祈求觀音佛祖庇佑,都到枋寮(今中和)慈雲巖去祭拜。因此當時枋寮慈雲巖可

8 位於接雲寺三川殿左廊中壁上的碑文。

板橋地區的宗教變遷 第四章 漢人寺廟的建立及其演變

46

以說是擺接漳州人的觀音信仰中心。後來枋寮慈雲巖於漳泉械鬥中毀壞,接雲寺因為 承接了慈雲巖的觀音香火,而取代了枋寮慈雲巖的地位,因此成為擺接堡的觀音信仰 中心(圖4-5、4-6)。

9

(二)接雲寺的祭祀圈

臺灣為一邊疆移民社會,移民渡過險惡的台灣海峽,來到蠻荒之地從事開墾,死

9 鄭詠韓,〈板橋接雲寺之研究〉,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11,頁 48。

圖 4-5 接雲寺地址:西門街 69 號 資料來源:google map

圖 4-6 接雲寺

資料來源:本人拍攝,2013.06.09

板橋地區的宗教變遷 第四章 漢人寺廟的建立及其演變

47

亡時時刻刻對他們構成威脅。因此為了要解除其恐懼的心理及祈求平安,移民來台時 經常攜帶其地方的保護神,祈求保護。定居之後建設寺廟,永遠供奉,聚落的形成與 保護神的寺廟所在地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形成許多祭祀圈。10

接雲寺祀觀音佛祖,祭祀圈為擺街十三莊,包括今板橋、中和、土城一部分。接 雲寺亦從祀開漳聖王、定光古佛,因祭祀以漳州人與汀州永定人為主。接雲寺每年七 月十九日的中元祭典,擺接地區的漳州人,包括遠在新店對面的安坑漳州人,皆準備 犧牲祭祀。

11

中元節在中國其他地方常只限於七月十五日,但在臺灣則綿亙一個月之久,從七 月一日鬼門開至七月三十日鬼門關,一月內皆可舉行盂蘭盆會。(附錄 4-2-1 接雲寺中 元普渡盂蘭盆法會程序、附錄 4-2-2 接雲寺盂蘭盆法會(超薦拔渡))對此盛況,連馬偕 傳教士都印象深刻,在其著作《臺灣六記》中詳細描述著:

我所見過最盛大的祭典是『中元祭典』。中國人要在七月半祭祀一切亡魂,這種 風俗流行於台灣北部的城市和鄉下。其辦法是在廣場上用竹桿造成尖塔,其底 部直徑約一公尺半至三公尺,高往往達十五至十八公尺。在這些尖塔的四周,

從底到頂一排排地繫著許多食物,有雞、鴨、豬肉、魚、餅、香蕉等等,到處 掛著成百的大花爆。……道士們立在台上拍手,打一面大銅鑼,召所有亡魂都

從底到頂一排排地繫著許多食物,有雞、鴨、豬肉、魚、餅、香蕉等等,到處 掛著成百的大花爆。……道士們立在台上拍手,打一面大銅鑼,召所有亡魂都

在文檔中 板橋地區的宗教變遷 (頁 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