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潛在寫作」與「民間意識」

第四章 1980 年代中期以來的文學史觀的建構

第三節 「潛在寫作」與「民間意識」

「潛在寫作」與「民間意識」是陳思和在《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上海:復旦大學出 版社,1999 年 9 月)(以下簡稱《教程》)提出的一個全新的文學史概念。「潛在寫作」

是《教程》用來「重寫文學史」的一個基本範疇,它指的是 1949 年至 1976 年間的一 種特殊現象:由於政治的原因,一些作家的作品在寫作其間得不到公開發表的機會,「文 革」結束後才公開出版發行。《教程》指出這些作品分成兩種:一種是作家們自覺的創 作,如「文革」期間豐子愷的〈緣緣堂續筆〉,食指在地下廣泛流傳的詩;另一種是作 家們在非常時期不自覺的寫作,如日記、書信、讀書筆記等,如沈從文在 1949 年以後 的家書。「潛在寫作」的相對概念是公開發表的文學作品,「在那些公開發表的創作相 當貧乏的時代裡,不能否認這些潛在寫作實際上標誌了一個時代的真正的文學水平。

潛在寫作與公開發表的創作一起構成了時代文學的整體,使當代文學史的傳統觀念得 以改變。」71

以《教程》第一章「迎接新的時代到來」為例,在此著重介紹了胡風的長詩〈時間開 始了〉,巴金的散文〈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故事〉和沈從文 1949 年的一篇隨筆〈五月卅 下十點北平宿舍〉。這篇文章當初並未發表,初刊於沈虎雛編《從文家書——從文兆的 書信選》(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年)。沈從文在 1949 年前後的政局大變動中一度 受到粗暴打擊,1948 年,郭沫若直斥他的作品為「反動文藝」,他被迫中止文學事業,

走下了北大中文系講台,1949 年 1 月起,即陷入精神失常,這篇手記式的散文,正是 沈從文在病中的「囈語狂言」,但《教程》指出:「它富有象徵意味地記錄了知識分子

69 同注 13,頁 4。

70 同注 13,頁 16-17。

71 思和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 年 9 月),頁 12。

在一個大轉型的時代裡呈現出來的另一種精神狀態。」72陳思和在《教程》前言中,

談及「潛在寫作」的目的,一是嘗試改變單一的文學觀念,顯示一個時代多層次的精 神現象,二是以作品的創作時間而不是發表時間為軸心,使原先顯得貧乏的五、六十 年代的文學創作豐富起來。

不過,「潛在寫作」都是在「文革」後才獲得正式出版的機會,這些作品的真實創作時 間到底是不是作者原標示的時間?在正式發表或出版前,有沒有經過修改,甚至有沒 有事後創作卻標示「文革」結束前的日期?這些問題都極為複雜。李楊在〈當代文學 史寫作:原則、方法與可能性——陳思和主編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談起〉一文,

即批評:「按照這些作品正式出版時標示的創作時間來確定其文學史意義,顯然過於簡 略地處理了這個對文學史寫作而言非常重要的問題。」73李楊的文章指出:目前已知 的「潛在寫作」的作品至少可以分為三類,一類作品曾以手抄本形式廣為流傳,作品 發表的時間往往不是由作者本人提供,如「文革」中流行的食指的詩,「白洋淀詩歌」

中的根子(岳重)的僅存的兩首詩〈三月與末日〉、〈白洋淀〉亦可以歸入此類。這一 類作品較為可信,但在「潛在寫作」中數量很少;第二類作品也曾在一定範圍內流傳,

「文革」後由作者本人修改正式出版,如張揚的《第二次握手》、趙振開(北島)的《波 動》、靳凡的《公開的情書》等作品可歸入此類。這些作品在 1970 年代末期至 1980 年 代初期正式出版時已經過作者不同程度的修改,很難將其視為「文革」時期流傳的原 作;第三類作品則完全沒有「地下」傳播史,至發表之日沒有任何見證者,我們只能 任由作者標示的創作時間來確立其「潛在寫作」的身份。

李楊發現近年來大陸當代文學史的研究和寫作中,一直存在一種與《教程》類似的以 這種「未正式出版物」重構文學史的努力,「潛在寫作」、「地下文學」的發掘引發了持 續的熱情,緩解了學者的「文學史焦慮」,但這些作品的真實性若無法得到證實,「潛在 寫作」便缺乏真正的文學史意義。

「民間意識」(有時也稱為「民間文化形態」、「民間隱形結構」等),是《教程》中另 一個關鍵詞,陳思和在〈民間的浮沉——從抗戰到文革文學史的一個嘗試性解釋〉中,

對「民間文化形態」所下的定義有三個特點:一、它是在國家權力控制相對薄弱的領 域產生的,保持了相對自由活潑的形式,能夠比較真實地表達出民間社會生活的面貌 和下層人民的情緒世界;雖然在政治權力面前,民間總是以弱勢的形態出現,但又總 是在一定限度內被接納,並與國家權力相互滲透。二、自由自在是它最基本的審美風 格。三、它既然擁有民間宗教、哲學、文學藝術的傳統背景,用政治術語說,民主性 的精華與封建性的糟粕交雜在一起,構成了獨特的藏污納垢的形態,因而要對它作一 個簡單的價值判斷是困難的。74陳思和在《教程》前言中,還加入了作家的寫作立場、

價值取向、審美風格、文化修養等。

陳思和所謂的「民間隱形結構」,主要是指五、六十年代的文學作品,往往由兩個文本 結構所構成——顯形文本結構與隱形文本結構。顯形文本結構通常由國家意志下的時代 共名所決定,而隱形文本結構則受到民間文化形態的制約,決定著作品的藝術立場和 趣味。《教程》對李準根據自己小說《李雙雙小傳》改編的電影《李雙雙》評價很高,

從其顯形文本結構來看,它是一個歌頌大躍進運動的政治宣傳品,但其隱形結構是來

72 同注 23,頁 29。

73 李楊:〈當代文學史寫作:原則、方法與可能性——從陳思和主編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談起〉《文學評論》2000 年第 3 期,頁 53。

74 陳思和:〈民間的浮沉——從抗戰到文革文學史的一個嘗試性解釋〉《還原民間——文學的省思》(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7 年 6 月),頁 84。

自民間表演藝術的「二人」模式,在這種表演藝術中通常是一旦一丑,旦主丑從,丑 角繞著旦角轉,著名的東北二人轉藝術即是這樣。隱形結構實際上沖淡了顯形結構的 政治說教,使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時代而獲得民間藝術的審美價值,陳思和通過 對民間隱形文本結構的發現,來解釋五、六十年代描寫階級鬥爭的作品裡通常出現的 落後人物和反面人物寫得比正面人物更動人的原因,「因為落後人物和反面人物身上往 往不自覺地寄托了民間的趣味和願望,而正面人物則是時代共名的傳聲筒。」75

《教程》提醒讀者注意主流意識形態與民間意識的差異,這種民間意識視角的確使我 們看到了一些長期忽略的文學史要素,但過份強調民間意識的獨立性,可能會忽略民 間意識與主流意識形態之間的同構關係,進而忽略了民間意識在近現代中國變化與發 展的過程。李楊對《教程》的「民間文化」論述有不同的看法,他指出:「民間文化」

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歷來是特定的經濟基礎的產物,並隨著經濟基礎的變化而改變著 自己的形態。《教程》賦予「民間意識」自由的本質,但李楊懷疑「民間的傳統」是否 真正具有超歷史、超語境的自由本質?是否能真正獨立於主流政治?他的答案顯然是 不樂觀的:「事實上,民間文化從來沒有發展出超越儒家文化的能力,它的所有運作都 是在中國傳統文化這個固有的框架中進行的,成為封建文化的重要補充。」他也指出:

無論在「十七年文學」,還是在「文革文學」中,「民間意識」都始終與主流意識形態 相輔相成,不可分離,成為主流意識形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76李楊建議可嘗試借 鑑福柯(Michel Foucault, 1929-1984)的「考掘學」(archaelogy),去挖掘那些因年代 久遠或因為想當然而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的機制。這種方法將致力於還原歷史情境,

通過「文本的語境化」與「語境的文本化」,使文學史的研究轉變為一個時代與另一個 時代的平等對話。

75 同注 23,頁 13。

76 同注 25,頁 59。

第五章 結論:中國現當代文學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