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炫耀性消費(conspicuous consumption)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概念

一、 炫耀性消費(conspicuous consumption)

炫耀性消費是美國社會學家范伯倫(Thorstein Veblen)3於 1899 年出版的著 作《有閒階級論:一種制度的經濟研究(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An

3 關於美國社會學家 Thorstein Veblen,在本論文參考的三本書籍當中有不同的譯名:由李華夏翻 譯、臺灣左岸出版的《有閒階級論:一種制度的經濟研究》譯作「范伯倫」;張君玫翻譯、臺灣 巨流出版的《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譯作「索斯丁‧衛伯倫」;任海音翻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 有限公司出版的《炫耀性消费:英汉双语》則是譯作「托斯丹‧凡勃伦」。考慮到左岸出版的《有 閒階級論》為原作者專著之全書翻譯,且臺灣出版社用語較貼近大眾,故本論文採用其「范伯倫」

的譯名。

12

Economic Study of Institutions)》中,討論都市中產階級文化消費新模式的核心概 念。

范伯倫認為,社會中有一群人掠奪私有財產據為己有,掠奪愈多財產,權力 就愈大,顯現具有優越力量,成為一種榮耀,故而「擁有財產」演變為榮耀的表 徵,吸引眾人競相追逐金錢。但是,僅擁有財富,尚不足以使眾人對其產生敬仰,

必須透過一些修飾性、表演性的手法來顯現財力雄厚、富裕無虞的形象。范伯倫 指出,特意炫耀自己無須從事有用的勞動、整日輕鬆悠閒度日,是公開展示財富 與地位最重要的方式,稱作「炫耀性休閒(conspicuous leisure)」,能夠以此方式 生活的人們則被稱為「有閒階級(leisure class)」。在此氛圍的醞釀下,將缺乏財 力而必須生產勞動的行為視作貧弱象徵的觀點逐漸形成,於是,有閒階級益發脫 離生產勞動,藉炫耀性休閒與其他人區分開來。不從事生產勞動者,地位尊榮;

必須從事生產勞動者,地位低落。炫耀性休閒的效果在歐洲鄉間聚落成效甚佳,

因為鄉間居民彼此相識,從不用工作也能養尊處優的生活方式就能夠推論其富有 程度及社會區辨(social distinction)。

然而,在都市化之後,人們自四面八方湧入都市,互不相識,某人不用工作、

閒散度日,也未必被他人察覺,炫耀性休閒已無法充分展示權力與地位。在具有 匿名性的都市文化中,新有閒階級(new leisure class)會與其財富的來源保持距 離,例如即使事業經營得有聲有色,也不會將忙碌、耗費心力的一面顯露出來,

企圖將富裕歸因於自然賦予、是他們生來就擁有的。除此之外,再進一步透過配 戴、使用非常名貴的物品,達到炫耀的目的,即便這些物品的價格超過生存所需 也無妨,因為價格愈高愈能有效襯托出他們的身分地位,於是在都市中,程度更 明顯的「炫耀性消費」就取代了炫耀性休閒。

范伯倫強調,這種社會展示是一種權力的賣弄,自顯赫產生的權威與聲望使 有閒階級對整個社會發揮強制的影響力,他們站在社會結構的頂端,其價值標準 與生活方式成為整個社會的準則,使整個社會的重心由從事生產勞動,轉向投注 於文化消費的揮霍展示。在有閒階級樹立的價值標準下,男性穿著必須符合有閒

13

階級對排場與高品味的標準,如潔白無瑕的亞麻襯衫、烏黑發亮的皮鞋、光澤鮮 亮的高禮帽搭配一拄手杖,不僅能顯現不受經濟限制的消費能力,同時也可看得 出如此打扮的人不可能插手到直接用到體能的行業;女性則是以嬌弱纖細為美的 典範,顯示無法負荷勞動生產,並被矮化為替代性消費(vicarious consumption)

的象徵,無生產能力又能花錢,從而證明了父親與丈夫的經濟實力。這些有閒階 級,無論男女,都只消費,不生產(Storey,1999/2001;Veblen,1899/2007)。

工業社會仰賴生產勞動來推動進步與發展,但有閒階級本身的觀念與行動都 鄙視生產勞動,特權地位又使他們免於感受經濟壓力、同時主導品味的形成,因 此有閒階級對社會發展的阻礙,遠超過其人數所應該具有的影響力;有閒階級所 引領的風尚與工業社會的未來發展難以相容。

上述范伯倫所提出的文化消費模型,是社會倣效理論的延伸,在他的模型裡,

社會金字塔頂端的人是下層、中層永遠的倣效對象。德國社會學家齊默爾(Georg Simmel)也從柏林觀察到新的都市文化有類似行為模式,著文探討都市人的這種 行為,還在另一篇文章藉由都市人追求「流行」的過程,探討文化消費的模式與 功能(Storey,1999/2001)。當時新的都市中產階級面對都市生活的匿名性,有 運用特殊的消費模式來維持展現自己個性的情形,齊默爾主張這種行為的意義不 在於內容,而在於其「與眾不同」的形式能引人注目。都市中的流行,出自於模 仿與立異(imit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兩種原則的連續社會循環,作為一種社 會實踐的運作方式,下層階級試圖透過模仿上層的服裝符號與行為方式,提高自 己的社會地位,但如此會逾越上層階級設下的界線,破壞階級凝聚的一致性,於 是上層階級就會拋棄被複製的風格,創造新的流行來維持自己的獨特性,將自己 與大眾區分開來。齊默爾指出,流行不僅是階級區分的產物,也是階級區分的生 產者,透過納入(inclusion)與排除(exclusion),彰顯並維繫了社會差異與區分。

麥克奎肯(Grant McCracken)對於齊默爾的論述提出批判:社會頂層階級 與底層階級可能並沒有所謂模仿與立異的辯證過程,而是頂層階級不斷創新、底 層階級不斷模仿,只有介於中間的階層夾在被支配與支配的關係之間,會同時存

14

有模仿與立異的行動,而且藉由模仿與立異形成區隔的,可能並不只有社會階級,

還有性別、年齡、族裔等其他需要考量的情況。

齊默爾與范伯倫的論點與模型有一個共通點,即他們認為現代都市社會只有 簡單一組社會階級體系,且此社會階級體系有一致的品味標準,所以下層和中層 階級的人會將上層階級視為標的,不斷「向上學習」。但考量現實都市社會,除 了上層階級的人會以消費不同的高級品引領流行之外,其他階級的人也可能會有 自己的流行,再由中下層往其他階層流傳。因為後現代社會不再是一元價值的社 會,而是由多元價值互相拼貼而成,很難為社會倣效找出一個單純、明確又固定 的指向(Storey,1999/2001)。

另外與此相關的是瑪麗‧道格拉斯(Mary Douglas)和巴倫‧艾雪伍德(Baron Isherwood)對物品的象徵使用所做的討論。他們認為,文化消費並不是一種模 仿或排斥,而是一種表現方式,能顯現並穩定文化的範疇,文化消費中的物品具 有表現性,可以做為一種向他人溝通的象徵工具。「物品屬於一個有生命的訊息 系統」(Storey,1999/2001)。

本研究將運用文化性物品的選用、炫耀性消費及社會倣效的概念,探討英式 下午茶這種文化消費現象,包含(1)茶被引入英國,使飲茶習慣在英國萌芽至 普及;(2)比起臺灣傳統茶飲及茶館,外來的英式下午茶飲食、消費空間、文化 表現,在臺北這個都市顯然更受關注、更為流行,試圖解釋此兩現象形成的可能 原因以及彼此之間的可能關聯性。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