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薩卡里亞舞曲》被視為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於 1720 年間創作的

《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Six Sonatas and Partitas for Violin solo)之前,

1 Robin Stowell,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Violi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46.

2 畢貝爾(Heinrich Iganz Franz Biber, 1644-1704),出生於波希米亞,十七世紀後半葉最重要的德國小提 琴家與作曲家之一,曾擔任薩爾茲堡的宮廷樂長,其創作元素常運用複音音樂的對位法與小提琴的變 易調弦之特色。

3 帕薩卡里亞舞曲(Passacaglia),為巴洛克時期流行的一種樂曲形式之一,與夏康舞曲有密切的關係,

通常是依據三拍子的節奏,在反覆的頑固低音上,連續變奏上聲部所形成的變奏曲式。

4 Robin Stowell,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Violi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194.

最重要的一首小提琴無伴奏獨奏曲,也是十七世紀的小提琴演奏技巧集大成的代表 材用,直到 1839 年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1809 - 1847)發現了不少 巴哈的作品之後,他準備在萊比錫舉辦一場音樂會,並且希望他的好朋友—小提琴家 斐迪南‧大衛(Ferdinand David, 1810 - 1873)6能夠在音樂會上演奏巴哈的《第二號 無伴奏小提琴組曲》中的〈夏康舞曲〉(Chaconne)樂章,但是斐迪南‧大衛拒絕了,

因為當時除了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 1782 - 1840)7與恩斯特(Heinrich Wilhelm

Ernst, 1814 - 1865)8之外,很少有小提琴家嘗試以「無伴奏小提琴」這種獨奏的演奏

方式吸引觀眾,為此孟德爾頌特別為了〈夏康舞曲〉寫了鋼琴伴奏以使演出得以順利

5 Robin Stowell, The Early Violin and Viola: a Practical Guid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116.

6 斐迪南‧大衛(Ferdinand David, 1810 - 1873),德國小提琴家與小提琴教育家,是史博(Louis Spohr, 1785-1859)的學生,姚阿幸(Joseph Joachim,1831-1907)的老師,1827 年在柏林與孟德爾頌相識,此後,

兩人成為終生的好朋友,孟德爾頌的《E 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就是見證兩人深刻友誼的產物。

7 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 1782 - 1840),義大利小提琴演奏家與作曲家,其精湛的技巧代表了十九 世紀初期小提琴演奏的最高境界,擴展小提琴的炫技技巧與音樂的藝術性。

8 恩斯特(Heinrich Wilhelm Ernst, 1814 - 1865),奧地利小提琴演奏家與作曲家,受帕格尼尼的影響很 深,其創作的小提琴作品在技巧方面都較為艱難,對演奏者來說,相當具有挑戰性。

進行,直到十九世紀下半葉,斐迪南‧大衛的學生姚阿幸(Joseph Joachim, 1831 - 1907)

到了 1924 年,比利時小提琴巨匠—易沙意(Eugène Ysaÿe , 1858-1931),在極短 的時間內創作了共六首的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並分別題獻給當代著名的小提琴演奏 國,為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的好友,常與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 1819-1896) 合作演出,曾編寫了許多小提琴協奏曲的裝飾奏樂段,為十九世紀德奧小提琴學派的領袖,對二十世 紀的弦樂演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十世紀的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作品在初期也因著易沙意的緣故,越來越多的作 曲家與演奏家們積極的探索音樂表現的新途徑,匈牙利作曲家巴爾托克(Béla Bartók,

1881-1945)因受小提琴家曼紐因(Yehudi Menuhin, 1916-1999)10的委託,完成了由 四個樂章構成的作品《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Sonata for Violin solo),此曲完成於 1944 年,是巴爾托克晚期最後的小提琴作品。巴爾托克音樂的最大特色,在於樂曲中的民 謠性格,尤其是他常取用匈牙利民謠作為其作品中的創作元素,再加上他精通於二十 世紀的西歐作曲技巧,因此,在巴爾托克的音樂作品中,常常同時具備這兩種特色,

進而塑造出極具代表個人風格的音樂語言。同時他也在此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中,

參考了巴哈《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中的複音音樂的創作概念,其中第一 樂章譜標記著「夏康舞曲的速度」(Tempo di Ciaccona),採用幻想曲風的自由變奏手 法,不僅是以巴哈風格的夏康舞曲所譜寫的,同時亦具有巴爾托克特有的節奏與和

10 曼紐因(Yehudi Menuhin, 1916-1999),出生於紐約,1985 年成為擁有爵士頭銜的英國公民,具猶太 血統的小提琴演奏家與教育家,師從易沙意的學生帕辛格(Louis Persinger, 1887-1966)與安奈斯庫 (Georges Enesco, 1881-1955),在演奏上受安奈斯庫的影響很深。

11 邵義強,《古典音樂 400 年—國民樂派樂曲賞析》(台北市:錦繡文化,2000),278。

技巧的實際操作上面臨極大的困難,演奏者也會倍感吃力,雖然此首作品亦是經由曼 紐因的教訂並經得巴爾托克的同意,作了些許的改編,也終於在巴爾托克過世後出 版,但是這首作品並沒有如同易沙意的《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一樣,廣受演奏 者的愛戴。

在巴爾托克完成《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的三年後,俄國作曲家普羅高菲夫

(Sergey Prokofiev, 1891-1953)也於 1947 年創作了《D 大調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

作品 115》(Solo Violin Sonata in D, op.115),此首作品一般被視為二十世紀俄國音樂 的中期作品,原先只是被計畫作為教學用途的作品,是一首以傳統的自然音階(diatonic) 為創作元素,同時在技巧與音樂內容當中略顯保守的三樂章獨奏奏鳴曲。12這首作 品,雖然也和巴爾托克的《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一樣,具備一定的藝術價值,但是 似乎也無法超過易沙意《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所立下的鴻溝。

12 Robin Stowell,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Violi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19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