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照顧學習差異

在文檔中 目 錄 (頁 52-55)

第 四 章 學 與 教

4. 閱讀風氣

4.6 照顧學習差異

學生的性向、興趣、學習態度和智能發展各有不同,能力也各 有差異,以致在語文學習的表現不一。教師應根據有教無類的原 則,配合語文教育的要求,透過編訂適當的課程和運用有效的教學 策略,保底拔尖,使學習表現稍遜的學生及早改進,提升水平,而 能力較佳的學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4.6.1 照顧學習差異的原則

(1) 基本觀念

每個學生都具備學習能力,亦各具獨特性。他們的學習興 趣、學習態度和學習方式各有不同,學習表現亦有所不同。

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並不是要把學生之間的能力差異縮 小,而是要因材施教,充分發展每個學生的潛能,使他們的 聽說讀寫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和自學能力等得以提 升。

(2) 整體參與

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是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每個語文教師 都要因應學生的學習差異,適當地指導學生學習,使能力較 佳的學生學得更好,而能力稍遜的學生亦得以改進。

(3) 態度積極

教師應以積極和正面的態度指導學生學習。對能力稍遜,表 現欠理想的學生,教師應給予適當的鼓勵和回饋,一方面讓 他們知所改善,另一方面可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激發他們 的學習動機,而力求改進。對於能力較佳的學生,適當的鼓 勵和回饋,會有助強化他們的優點,使他們持續進步,邁向 卓越。

(4) 全面規畫

學校應根據學生在中國語文學習的表現和需要,並因應學校 的條件,全面規畫課程,以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例如針對 學生學習動機不足、語文基礎薄弱,可透過校本輔導的措 施,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和鞏固他們的語文基礎;對於學 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安排增益的學習活動,以提升學生的 語文能力。

(5) 及早跟進

教師應定期檢討學與教的成效,加強關注持續未有改善的學 生,找出原因,盡早給予適切的指導,幫助他們改進。

4.6.2 適當的課程設置

學校的中國語文教育課程應涵蓋閱讀、寫作、說話、聆 聽、文學、中華文化、品德情意、思維和語文自學九個學習範 疇,使學生獲得全面及均衡的語文學習經歷,並讓他們有充分 發揮潛能的機會。然而,學生語文學習的表現各異,教師宜因 應學生的不同需要,規畫課程,以協助他們有效地學習。規畫 課程,可參考以下的方法:

(1) 調適課程

因應學生在語文學習的表現及需要,在教學內容、學習材料 和作業等方面進行課程調適,以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例如 某班學生在閱讀範疇的學習表現較佳,但在寫作方面的表現 不理想,可考慮適量減少閱讀課的授課時間和課程內容,而 將因刪減閱讀課所騰出的教學時間用作寫作教學,加強學生 在寫作範疇的學習。對於能力強和表現理想的學生,教師宜 為他們提供增潤課程,例如為他們提供補充教材、額外的語 文學習活動等,使他們的學習潛能得以充分發揮。

(2) 安排多元化的課外活動

安排多元化的課外活動,以提高學生學習中國語文的興趣,

加強學習動機,發展學生的潛能,例如閱讀經驗分享會、作 文比賽、朗誦比賽、書法比賽、小記者計畫、編輯校報、校

園電台、語文學習營、書展、作家演講、公開論壇、「中文 周」等。對於語文學習表現較佳的學生,可額外安排增潤活 動,例如創意寫作、文化考察,讓他們精益求精。

(3) 推動「協作學習」

學校在規畫校本課程時,宜適當安排「協作學習」,以加強 學習效能。「協作學習」提供同儕學習、互相激勵的機會;

例如在「分組學習」中,學生可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 揮合作精神,取長補短,能力較高的學生有較多機會發揮潛 能,一展所長,而能力稍遜的學生可透過朋輩間的切磋砥 礪,培養學習興趣,引發學習動機。

4.6.3 有效的教學策略

為幫助不同能力的學生學習,教師可考慮採用以下的教學策 略,以提高學與教的效能:

(1) 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教師可透過課堂觀察、與學生會晤、同儕分享、習作批改 等,了解各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掌握他們的能力、興趣和 態度,以便因材施教。

(2) 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學習表現稍遜學生普遍學習動機不強,信心不足。教師須以 學生為中心,盡量為他們提供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讓他們 學得投入、主動。教師應多加鼓勵、關懷,以加強他們的學 習信心。

(3) 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

教師可配合中國語文教學的目標和要求,運用靈活、富啟發 性的教學方法和透過多元化的學習活動,例如提問、討論、

辯論、角色扮演、分組學習、比賽、遊戲等,加強學生的參 與和讓他們從互動中學習,使他們學得更積極和主動,以增 強學與教的效能。

(4) 布置適切的評估活動

為更有效掌握學生的學習差異,教師可設計適切的評估活 動,以找出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的強弱項,並根據評估結果 分析他們的學習困難和需要,從而給予適當的支援和跟進。

如果學生的能力差異較大,教師無須強設統一的評估活動或 者劃一的評估指標,例如評估學生的閱讀能力,可為能力稍 遜的學生訂定較低而可達到的評估指標;也可為能力較高的 學生,設置富挑戰性的評估活動,訂定較高的能力指標。

(5) 善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

為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增強學習效果,教師宜善用多媒體 的視聽教材幫助他們學習,以鞏固概念,加深認識。如多利 用輔助識字教學的電腦學習軟件,讓學生透過自學,更有效 掌握識字方法。

(6) 特別的教學安排

教師可透過具針對性的教學安排,例如協作教學、個別輔 導、「小老師」、同儕互學、小組教學等,為學習能力稍遜 的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提升水平。

(7) 善用教學資源

為充分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學校宜善用各種教學資源。現 行學校照顧學生學習差異的措施,主要包括輔導教學、加強 輔導教學和小學的活動教學等。教師宜因應校本的情況及條 件,妥善結合這些措施所提供的資源,例如額外的中文科教 師、教學參考資料、教學津貼等,策畫及發展學校的「保底 拔尖」工作。

在文檔中 目 錄 (頁 52-5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