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物-場分析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73-8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6 物-場分析

物-場分析法是基於 Altshuller 通過對功能的研究發現的定律:所有的功能都可 分解為 3 個基本要素:兩個物質和一個場。物-場分析法是使用圖形描述系統中的相 互作用或行為的符號語言,比文字語言更清楚直觀的描述系統的構成要素和構成要 素之間的相互聯繫。根據物-場模型來查找相對應問題的標準解和一般解,這些標準 解不依賴領域知識,具有很高的適用性[50]。

利用標準符號(表 3-11)建立物-場模型(圖 3-4),其表達的涵義為:場 F 通過 物質 S2作用於物質 S1並改變 S1

S1-物質 1:是系統動作的接受者,也就是需要改變、實現的“目標”。

S2-物質 2:是控制的物體,也是實現必要作用的“工具”。

F-場:代表作用於物質 S1與 S2之間的“力”、“能量”,是實現兩個物質間的相互 作用、聯繫、影響。

表 3-11 物-場模型的符號含義說明[52]

類別 符號 符號含義

物質 , , 系統中的各個物質(n 為自然數)

場 , , 系統中的各個場(n 為自然數)

作用 有關聯的作用

55

有效、定向的正常作用 有效、定向的相互作用 有效、定向、不足的作用

++++++ 過度、定向的作用

 有害、定向的作用

-?-?-?-?-?-? 缺乏資訊的作用

模型 變換

將初始技術系統模型轉換成新的技術系統 模型

( ) 在內部有添加物的組合 [ ] 在外部有添加物的組合

圖3-4 物-場分析的基本模型 Altshuller 將物-場模型分為 5 類[52]:

1. 有效完整系統

系統中的三要素都存在且有效,是設計者追求的模型。如圖 3-5(a)所示。

2. 不完整系統

系統中的三要素有部分組件不存在,需增加物質或場以構成有效完整系統。如 圖 3-5(b)所示。

3. 不足作用完整系統

系統中的三要素都存在,但設計者所追求的效能未完全實現,需進行改進以達 到要求。如圖 3-5(c)所示。

4. 過度作用完整系統

56

系統中的三要素都存在,但設計者所追求的效能過度作用,需進行改進以達到 要求。如圖 3-5(d)所示。

5. 有害作用完整系統

系統中的三要素都存在,但產生與設計者所追求的效能相衝突因素,需清除有 害功能以達到要求。如圖 3-5(e)所示。

圖 3-5 物-場模型的類型圖[52]

物-場模型的一般解法,有表 3-12 的 5 種物-場轉換規則[54]:

表 3-12 物-場模型一般解法的 5 種轉換規則[54]

規則 1 不完整的物-場模型,針對所缺少的元素給予引入物質或引入場填補 空缺,使物-場模型有效完整。

規則 2 欲使完整的物-場更具效能,可延伸既有的物場與其他獨立的物場相 連結。

規則 3 對於偵測或量測的問題,可延伸產生兩個場,一個輸入,一個輸出。

規則 4 引入一個經過改良的元件(S3),或增加另一個場(F2),以消除有害的

、多餘的、不需要的物質或場。

規則 5 兩個必要的輸出場(F1)和輸入場(F2)間,應使用一個元件(S2)作為 F1

和 F2物理轉換的仲介物。

57

表 3-13 物-場模型分類及一般解法[54]

分 類 解 決 方 法 1.有效且完整物場 不需額外解法

2.不完整物場 增加需要的元件,以完成物-場模型

3.有害作用完整物場 增加另一個場(F),以平衡產生有害效果的場

4. 不足作用完整物場

 用另一個場 F2代替原來的場 F1。改用新的場(F) 或場和物質(F+S)來代替原有的場(F)或場和物 質(F+S)

 增加一個新的場(F)來增強需要的效果

 增加物質(S)並加上另一個場(F)來強化有用效應 表 3-14 物-場轉換規則圖解[54]

S1

S1

S1 S2

規則 1 在空缺處引入新元件

S1 S2

不完整物場 有效完整物場

S1 S2

規則 2

延伸既有的物-場與其他 獨立的物-場相連結

F1 F2

S1 S2 S3

完整物場 獨立的物場

S1 S2

規則 3

延伸產生兩個場,一個 輸入,一個輸出。

F1 F2 S1 S2

F3

完整物場 兩個場

S1 S2

規則 4

引入改良元件(S3) 或增 加另一個場(F2)

F1

S1 S2 S3或 F2

有害作用完整物場 引入新的物場

58

F1

F2

S1

規則 5 使用一個元件(S2)作為 F1和 F2物理轉換的仲介 物

F1 F2

S1 S2

不完整物場 仲介轉換的物場

3.7 76 個標準解

標準解是指不同領域發明問題,其標準條件與基本相同,因此可透過通用解法 有序的處理發明問題。物-場模型標準解可分為 5 個類別,18 個子系統,共 76 個標 準解。發明者首先識別問題的類型,然後選擇一個或多個相應的標準解,將選定的 標準解具體化為特定的解,即可得到問題的解答[52]。

為了避免從頭到尾逐個瀏覽找尋合適的標準解,可採用圖 3-6 所示標準解法系 統的一般應用流程,以減少標準解的瀏覽量,簡化問題求解工作。

圖 3-6 標準解法系統的一般應用流程[52]

物-場模型

判斷問題類型

測量和探測問題 需要改進系統

不完全模型

第 4 類標準解 據模型類型

有害作用模型 不足作用模型

S1.1 中標準解 S1.2 中標準解 第 2、3 類標準解

第 5 類標準解

59

表 3-15 第一類:建立或完善物-場模型的標準解系統組成[52]

子系統(共 2 個) 標準解(共 13 個)

S1.1.完善物-場模 型

S1.1.1 (1) 建立完整的物-場模型

S1.1.2 (2) 引入附加物 S3構建內部合成的物-場模型 S1.1.3 (3) 引入附加物 S3構建外部合成的物-場模型 S1.1.4 (4) 直接引入環境資源,構建外部物-場模型 S1.1.5 (5) 構建通過改變環境引入附加物的物-場模型 S1.1.6 (6) 最小作用場模式

S1.1.7 (7) 最大作用場模式

S1.1.8 (8) 選擇性最小和最大作用場模式 S1.2.消除物-場模

型的有害效 應

S1.2.1 (9) 引入現成物質 S3

S1.2.2 (10) 引入已有物質 S1 (或 S2)的變形(或變種)

S1.2.3 (11) 在已有物質 S1 (或 S2)的內部(或外部)引入物質 S3 S1.2.4 (12) 引入場 F2

S1.2.5 (13) 採用退磁或引入一相反的磁場

表 3-16 第二類:強化物-場模型的標準解系統組成[52]

子系統(共 4 個) 標準解(共 23 個)

S2.1 向複合物-場 模型進化

S2.1.1 (14) 引入新物質向串聯式物-場模型進化 S2.1.2 (15) 引入新場向並聯式物-場模型進化

S2.2 加強物-場 模型

S2.2.1 (16) 使用更易控制的場替代

S2.2.2 (17) 分割物質 S1或 S2的結構,達到由宏觀控制向微觀 控制進化

S2.2.3 (18) 改變物質 S1或 S2,使成為具有毛細管或多孔的結 構

S2.2.4 (19) 增加系統的動態性

S2.2.5 (20) 構造異質場或持久場或可調節的立體結構場替代 同質場或無結構的場

S2.2.6 (21) 構造異質物質或可調節空間結構的非單一物質替 代同質物質或無組織的物質

S2.3 利用頻率協 調強化物-場模型

S2.3.1 (22) 場與物質 S1和 S2自然頻率的協調

S2.3.2 (23) 合成物-場模型中場 F1和 F2自然頻率的協調 S2.3.3 (24) 通過週期性作用來完成 2 個互不相容或 2 個獨立的

作用 S2.4 引入磁性添

S2.4.1 (25) 應用固體鐵磁物質,構建預-鐵-場模型 S2.4.2 (26) 應用鐵磁顆粒,構建鐵-場模型

60

加物強化物 -場模型

S2.4.3 (27) 利用磁性液體構建強化的鐵-場模型 S2.4.4 (28) 應用毛細管(或多孔)結構的鐵-場模型 S2.4.5 (29) 構建內部或外部的合成鐵-場模型

S2.4.6 (30) 將鐵磁粒子引入環境,通過磁場來改變環境

,從而實現對系統的控制 S2.4.7 (31) 利用自然現象和效應

S2.4.8 (32) 將系統結構轉化為柔性的、可變的(或可自適應的)

來提高系統的動態性

S2.4.9 (33) 引入鐵磁粒子,使用異質的或結構化的場代替同質 的非結構化場

S2.4.10 (34) 協調系統元素的頻率匹配來加強預-鐵-場模型或 鐵 -場模型

S2.4.11 (35) 引入電流,利用電磁場與電流效應,構建電-場模 型

S2.4.12 (36) 對禁止使用磁性液體的場合,可用電流變流體來 代替

表 3-17 第三類:向雙、多、超級或微觀級系統進化的標準解系統組成[52]

子系統(共 2 個) 標準解(共 6 個)

S3.1 向雙系統或 多系統進化

S3.1.1 (37) 系統進化 1a:創建雙、多系統 S3.1.2 (38) 改進雙、多系統間的連接

S3.1.3 (39) 系統進化 1b:加大元素間的差異性 S3.1.4 (40) 雙、多系統的進化

S3.1.5 (41) 系統進化 1c:使系統部分與整體具有相反的特性 S3.2 向微觀級系

統進化

S3.2.1 (42) 系統進化 2:向微觀系統進化

61

表 3-18 第四類:測量與檢測的標準解系統組成[52]

子系統(共 5 個) 標準解(共 17 個)

S4.1 間接方法

S4.1.1 (43) 改變系統,使檢測或測量不再需要 S4.1.2 (44) 應用複製品間接測量

S4.1.3 (45) 兩次檢測來替代 S4.2 建立測量的

物-場模型

S4.2.1 (46) 建立完整有效的測量物-場模型 S4.2.2 (47) 建立合成測量物-場模型

S4.2.3 (48) 檢測或測量由於環境引入附加物後產生的變化 S4.2.4 (49) 檢測或測量由於改變環境而產生的某種效應的變化 S4.3

加強測量物-場模型

S4.3.1 (50) 利用物理效應和現象

S4.3.2 (51) 測量系統整體或部分的固有震盪頻率

S4.3.3 (52) 測量在與系統相聯繫的環境中引入物質的固有震盪 頻率

S4.4 向鐵-場測量 模型轉化

S4.4.1 (53) 構建預-鐵-場測量模型 S4.4.2 (54) 構建鐵-場測量模型 S4.4.3 (55) 構建合成鐵-場測量模型 S4.4.4 (56) 實現向鐵-場測量模型轉化

S4.4.5 (57) 應用與磁性有關的物理現象和效應 S4.5 測量系統的

進化方向

S4.5.1 (58) 向雙系統和多系統轉化

S4.5.2 (59) 利用測量時間或空間的一階或二階導數來代替直接 參數的測量

表 3-19 第五類:應用標準解的策略與準則[52]

子系統(共 5 個) 標準解(共 17 個)

S5.1 引入物質

S5.1.1 (60) 間接方法

S5.1.2 (61) 將物質分裂為更小的單元 S5.1.3 (62) 利用能“自消失”的添加物

S5.1.4 (63) 應用充氣結構或泡沫等“虛無物質”的添加物 S5.2 引入場

S5.2.1 (64) 首應用物質所含有的載體中已存在的場 S5.2.2 (65) 應用環境中已存在的場

S5.2.3 (66) 應用可以創造場的物質

S5.3 相變

S5.3.1 (67) 相變 1:變換狀態

S5.3.2 (68) 相變 2:應用動態化變換的雙特性物質 S5.3.3 (69) 相變 3:利用相變過程中伴隨的現象

S5.3.4 (70) 相變 4:實現系統由單一特性向雙特性的轉換 S5.3.5 (71) 應用物質在系統中相態的變換作用

62

S5.4 利用自然現 象和物理效應

S5.4.1 (72) 應用由“自控制”實現相變的物質 S5.4.2 (73) 加強輸出場

S5.5 通過分解或 結合獲得物質粒 子

S5.5.1 (74) 通過分解獲得物質粒子 S5.5.2 (75) 通過結合獲得物質粒子

S5.5.3 (76) 兼用 S5.5.1 和 S5.5.2 獲得物質粒子

應用標準解法系統的正確方法是:從第一類到第三類得到問題標準解方法後,

或解決第四類檢測測量問題後,要再回到第五類去解。因為從第一類標準解到第四 類標準解的求解過程中,引入新的物質或場可能導致系統複雜化。第五類標準解是 簡化系統的方法,以保證系統的理想化結果。

63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7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