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節、 物種對棲地環境之應用

溪流之棲地類型,主要由自然的水文、地文以及河道型態所組成。Gorman and Karr(1978)提出多樣化的棲地環境,可提供魚類共同活動與分享食物與空間資 源及不同生活時期魚類的生存需求,當豐水期間更能夠提供魚類作為躲避的庇護 處。

莊鈴川(2004)於臺北哈盆溪流域針對臺灣纓口鰍與明潭吻鰕虎兩種底棲型物 種於棲地上的偏好組成以及臺灣白甲魚與臺灣鬚鱲外觀特徵對於棲地的棲息偏 好,發現臺灣纓口鰍和明潭吻鰕虎在中型棲地尺度的利用上具有重疊的現象,以 及偏好水淺的急流並發現臺灣纓口鰍之魚群密度與水深、溪寬、巨石、卵石具顯 著相關;臺灣白甲魚與臺灣鬚鱲兩魚種於外觀特徵對棲地的棲息偏好,結果指出 臺灣鬚鱲外觀特徵較臺灣鏟頷魚外觀特徵扁而胸鰭較大,使得臺灣鬚鱲就外觀特 徵而言,適合的棲地偏向於低流速的深潭,臺灣鏟頷魚外觀特徵擁有較圓的身形 和較小的胸鰭,棲地偏好較不受限於深潭或是急流,結果發現臺灣鬚鱲成魚之密 度與流速、溪寬、遮蔽物間的關係具有相關,幼魚的部分與流速、溪寬及底質間 的關係具有相關,由此可用來預測淡水魚對於棲地的偏好和溪流管理及生態工程 的施行有所幫助。

曾晴賢(2007)針對臺灣地區河川整治工程為例指出臺灣河川工程問題與生態 復育的省思,提出集水區的過度開發導致下游水量稀少、農業造成水質上污染、

人為過度的捕撈或不當的電毒魚,這些行為使得溪流物種於棲息環境中受到影 響,對於棲地之影響主要可分為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兩種,人為因素主要為河川 內的水利工程如為防洪設置的攔砂壩及民生、農業所需的用水設置的引流道,這 些設置使得河川上、下游連續性消失,洄游性魚類生存受到影響。

孔麒源(2006)以屏東縣萬安溪臺灣石𩼧棲地利用與生殖生態之研究不同體長 之臺灣石𩼧(Acrossocheilus paradoxus)與環境因子之關係,結果顯示臺灣石𩼧小魚 偏好之棲地為水深85.2 cm;中魚偏好之棲地為水深 105.8 cm 以及大魚偏好之棲 地為水深106.9 cm,三種體型之石𩼧底質部分為偏好岩石與漂石,且調查發現臺 灣石𩼧有群集(Schooling)之現象。楊尚燁(2013)針對台東縣新武呂溪之研究發現,

臺灣石𩼧與日本瓢鰭鰕虎對於流速較快之棲地具有偏好。

蘇六裕(1993)於濁口溪流域、茂林村情人谷及萬山村幽幽谷以浮潛觀測方式

針對高身白甲魚進行棲地利用以急瀨棲地及深潭棲地為主之研究,指出不同體型 之高身白甲魚對於棲地利用的情形不同,小型魚(5-10 公分),主要分布於急瀨及 深潭型棲地;中型魚(10-25 公分),主要分布於急瀨型棲地;大型魚(20-25 公 分),主要分布於深潭型棲地,而高身白甲魚於夜間棲息環境主要偏好深潭型型棲 地。

Fretwell(1972)於發表之 Populations in a seasonal environment 一書中指出不同 魚類會選擇不同的棲地,找尋合適的生存環境,在合適的環境中,偏好之魚種出

現的頻率較高,而偏好較低之魚種出現的頻率相對下降。

孫建平(2013)針對臺灣水利工程對水環境生態之影響一文提出水流是影響溪 流自然生態系統之主要因素之一,溪流隨之枯水期間,物種在河道中找尋合適的 棲息地、覓食及產卵及豐水期間雨水夾帶河岸植物及泥砂等沖入河道中,提供溪 流物種食物及養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