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結果

第三節、 物種於利嘉溪分布概述

依據調查之物種棲息分布將進行卡方檢定,探討各物種在不同體型大小對於 三種棲地型態潭、瀨及流是否具有關聯性,茲分述如下。

(一)游泳型魚類 何氏棘鲃

於利嘉溪流域潭、瀨與流三種棲地型態,一共觀察到67 隻何氏棘鲃,何氏棘鲃 的分布僅在水量較多的C、D、F、G 及 K 樣區。

經由卡方檢定檢視微棲地型態與體型間的相關性,計算之卡方檢定統計量χ2= 9.599,df=4,P 值= 0.0477,達到α= 0.05 的顯著水準,因此拒絕虛無假說,接受 對立假說。表示微棲地型態對何氏棘鲃體型有顯著的關聯。

表七、何氏棘鲃於樣區各微棲地體型大小分布

潭區 瀨區 流區

<5 5-10 10-15 15-20 >20 <5 5-10 10-15 15-20 >20 <5 5-10 10-15 15-20 >20

C 0 0 0 3 2 0 0 0 0 0 0 0 7 8 6

D 0 0 0 0 0 0 0 0 7 5 0 0 0 5 4

F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6

G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0

K 0 0 0 7 0 0 0 0 0 0 0 0 0 2 0

小計 0 0 0 10 2 0 0 0 7 5 0 0 9 18 16

高身白甲魚

於利嘉溪流域潭、瀨與流三種棲地型態,一共觀察到8 隻高身白甲魚,高身白甲 魚的分布僅在水量較高的I、L 及 M2 樣區。

經由卡方檢定檢視微棲地型態與體型間的相關性,計算之卡方檢定統計量χ2= 2.880,df=1,P 值= 0.0896,未達α= 0.05 的顯著水準,因此無法拒絕虛無假說。

表示微棲地型態對高身白甲魚體型並沒有顯著的關聯。

表八、高身白甲魚於樣區各微棲地體型大小分布

潭區 瀨區 流區

<5 5-10 10-15 15-20 >20 <5 5-10 10-15 15-20 >20 <5 5-10 10-15 15-20 >20

I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0

L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0

M2 0 0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小計 0 0 3 0 0 0 0 0 0 0 0 3 2 0 0

臺灣白甲魚

於利嘉溪流域潭、瀨與流三種棲地型態,一共觀察到124 隻臺灣白甲魚,臺灣白 甲魚的分布僅在有大漂石組成之樣區。

經由卡方檢定檢視微棲地型態與體型間的相關性,計算之卡方檢定統計量χ2= 19.149,df=4,P 值= 0.0007,達到α= 0.05 的顯著水準,因此拒絕虛無假說,接 受對立假說。表示微棲地型態對臺灣白甲魚體型有顯著的影響。

臺灣石𩼧

於利嘉溪流域潭、瀨與流三種棲地型態,一共觀察到953 隻臺灣石𩼧,臺灣石𩼧 普遍分布於流域。

經由卡方檢定檢視微棲地型態與體型間的相關性,計算之卡方檢定統計量χ2= 51.547,df=6,P 值= 0.0000000023,達到α= 0.05 的顯著水準,因此拒絕虛無假 說,接受對立假說。表示微棲地型態對臺灣石𩼧體型有顯著的影響。

臺灣鬚鱲

於利嘉溪流域潭、瀨與流三種棲地型態,一共觀察到542 隻臺灣鬚鱲,臺灣鬚鱲 普遍分布於流域。

經由卡方檢定檢視微棲地型態與體型間的相關性,計算之卡方檢定統計量χ2= 24.834,df=6,P 值= 0.0003664277,達到α= 0.05 的顯著水準,因此拒絕虛無假 說,接受對立假說。表示微棲地型態對臺灣鬚鱲體型有顯著的影響。

(二)底棲型魚類 粗首馬口鱲

於利嘉溪流域潭、瀨與流三種棲地型態,一共觀察到106 隻粗首馬口鱲,粗首馬 口鱲普遍分布於流域。

經由卡方檢定檢視微棲地型態與體型間的相關性,計算之卡方檢定統計量χ2= 21.841,df=6,P 值= 0.0012,達到α= 0.05 的顯著水準,因此拒絕虛無假說,接 受對立假說。表示微棲地型態對粗首馬口鱲體型有顯著的影響。

台東間爬岩鰍

於利嘉溪流域潭、瀨與流三種棲地型態,一共觀察到33 隻台東間爬岩鰍,台東 間爬岩鰍普遍分布於南溪上游,其中J 樣區為電廠高壩下游有發現。

經由卡方檢定檢視微棲地型態與體型間的相關性,計算之卡方檢定統計量χ2= 2.835,df=2,P 值= 0.2423,未達α= 0.05 的顯著水準,因此無法拒絕虛無假說。

表示微棲地型態對台東間爬岩鰍體型並沒有顯著的關聯。

表十三、台東間爬岩鰍於樣區各微棲地體型大小分布

潭區 瀨區 流區

<5 5-10 10-15 15-20 >20 <5 5-10 10-15 15-20 >20 <5 5-10 10-15 15-20 >20

I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0

J 0 0 0 0 0 0 4 0 0 0 0 2 4 0 0

K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L 0 1 0 0 0 0 0 0 0 0 0 2 3 0 0

M1 0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M2 0 0 0 0 0 0 0 2 0 0 0 3 0 0 0

M3 0 0 3 0 0 0 2 0 0 0 0 0 1 0 0

小計 0 1 3 0 0 0 8 4 0 0 0 7 10 0 0

黑頭阿胡鰕虎

於利嘉溪流域潭、瀨與流三種棲地型態,一共觀察到172 隻黑頭阿胡鰕虎,黑頭 阿胡鰕虎普遍分布於流域。

經由卡方檢定檢視微棲地型態與體型間的相關性,計算之卡方檢定統計量χ2= 19.839,df=6,P 值= 0.0029,達到α= 0.05 的顯著水準,因此拒絕虛無假說,接 受對立假說。表示微棲地型態對黑頭阿胡鰕虎體型有顯著的影響。

(三)洄游型魚類 日本瓢鰭鰕虎

於利嘉溪流域潭、瀨與流三種棲地型態,一共觀察到1232 隻日本瓢鰭鰕虎,日 本瓢鰭鰕虎普遍分布於流域。

經由卡方檢定檢視微棲地型態與體型間的相關性,計算之卡方檢定統計量χ2= 13.018,df=6,P 值= 0.0427434753,達到α= 0.05 的顯著水準,因此拒絕虛無假 說,接受對立假說。表示微棲地型態對日本瓢鰭鰕虎體型有顯著的影響。

兔頭瓢鰭鰕虎

於利嘉溪流域潭、瀨與流三種棲地型態,一共觀察到308 隻兔頭瓢鰭鰕虎,兔頭 瓢鰭鰕虎普遍分布於流域。

經由卡方檢定檢視微棲地型態與體型間的相關性,計算之卡方檢定統計量χ2= 21.911,df=6,P 值= 0.0012569061,達到α= 0.05 的顯著水準,因此拒絕虛無假 說,接受對立假說。表示微棲地型態對兔頭瓢鰭鰕虎體型有顯著的影響。

大吻鰕虎

於利嘉溪流域潭、瀨與流三種棲地型態,一共觀察到196 隻大吻鰕虎,大吻鰕虎 普遍分布於流域。

經由卡方檢定檢視微棲地型態與體型間的相關性,計算之卡方檢定統計量χ2= 14.592,df=6,P 值= 0.0236,達到α= 0.05 的顯著水準,因此拒絕虛無假說,接 受對立假說。表示微棲地型態對大吻鰕虎體型有顯著的影響。

大鱗龜鮻

於利嘉溪流域潭、瀨與流三種棲地型態,一共觀察到73 隻大鱗龜鮻,大鱗龜鮻 僅分布於樣區A 河海區域。

潭區發現5 隻體長為小於 5cm、7 隻體長為 5-10cm、9 隻體長為 10-15cm;瀨區 發現5 隻體長為小於 5cm、12 隻體長為 5-10cm、9 隻體長為 10-15cm;瀨區發現 5 隻體長為小於 5cm、12 隻體長為 5-10cm、9 隻體長為 10-15cm;流區發現 5 隻 體長為小於5cm、12 隻體長為 5-10cm、9 隻體長為 10-15cm。

由結果可以推測,大鱗龜鮻在潭瀨流三種微棲地,該物種僅發現於出海口,偏好 棲地並無明顯的差異。

經由卡方檢定檢視微棲地型態與體型間的相關性,計算之卡方檢定統計量χ2= 1.006,df=4,P 值= 0.9088,未達α= 0.05 的顯著水準,因此無法拒絕虛無假說。

表示微棲地型態對大鱗龜鮻體型並沒有顯著的關聯。

表十八、大鱗龜鮻於樣區各微棲地體型大小分布

潭區 瀨區 流區

<5 5-10 10-15 15-20 >20 <5 5-10 10-15 15-20 >20 <5 5-10 10-15 15-20 >20

A 5 7 9 0 0 5 12 9 0 0 5 12 9 0 0

小計 5 7 9 0 0 5 12 9 0 0 5 12 9 0 0

褐塘鱧

於利嘉溪流域潭、瀨與流三種棲地型態,一共觀察到2 隻褐塘鱧,褐塘鱧的分布 僅南北溪下游匯流處。

潭區發現2 隻體長為 10-15cm;瀨區及流區並未發現。

由於樣本數不足,無法進行卡方檢定,因此無法判定微棲地型態與褐塘鱧體型間 是否有關聯。

表十九、褐塘鱧於樣區各微棲地體型大小分布

潭區 瀨區 流區

<5 5-10 10-15 15-20 >20 <5 5-10 10-15 15-20 >20 <5 5-10 10-15 15-20 >20

C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小計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花鰻鱺

於利嘉溪流域潭、瀨與流三種棲地型態,一共觀察到9 隻花鰻鱺,花鰻鱺普遍分 布於南溪上游水深之樣區J、K、L、M3。

經由卡方檢定檢視微棲地型態與體型間的相關性,計算之卡方檢定統計量χ2= 2.25,df=2,P 值= 0.325,未達α= 0.05 的顯著水準,因此無法拒絕虛無假說。表 示微棲地型態對花鰻鱺體型並沒有顯著的關聯。

表二十、花鰻鱺於樣區各微棲地體型大小分布

潭區 瀨區 流區

<5 5-10 10-15 15-20 >20 <5 5-10 10-15 15-20 >20 <5 5-10 10-15 15-20 >20

J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K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L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M3 0 0 0 1 2 0 0 0 0 0 0 0 1 0 0

小計 0 0 4 2 2 0 0 0 0 0 0 0 1 0 0

平頷鱲

於利嘉溪流域潭、瀨與流三種棲地型態,一共觀察到117 隻平頷鱲,平頷鱲普遍 分布於流域。

經由卡方檢定檢視微棲地型態與體型間的相關性,計算之卡方檢定統計量χ2= 20.691,df=6,P 值= 0.002,達到α= 0.05 的顯著水準,因此拒絕虛無假說,接受 對立假說。表示微棲地型態對平頷鱲體型有顯著的影響。

(四)外來魚種 吉利非鯽

於利嘉溪流域潭、瀨與流三種棲地型態,一共觀察到121 隻吉利非鯽,吉利非鯽 主要分布於出海口及下游匯流處之間。

經由卡方檢定檢視微棲地型態與體型間的相關性,計算之卡方檢定統計量χ2= 4.473,df=4,P 值= 0.3457,未達α= 0.05 的顯著水準,因此無法拒絕虛無假說。

表示微棲地型態對吉利非鯽體型並沒有顯著的關聯。

表二十二、吉利非鯽於樣區各微棲地體型大小分布

潭區 瀨區 流區

<5 5-10 10-15 15-20 >20 <5 5-10 10-15 15-20 >20 <5 5-10 10-15 15-20 >20

A 0 4 0 0 0 3 12 4 0 0 6 13 17 0 0

B 0 6 0 0 0 0 0 0 0 0 0 7 0 0 0

C 0 0 13 0 0 0 0 12 0 0 0 0 7 0 0

D 0 4 7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F 0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小計 0 17 20 0 0 3 12 16 0 0 6 20 27 0 0

(五)洄游型沼蝦 大和沼蝦

於利嘉溪流域潭、瀨與流三種棲地型態,一共觀察到468 隻大和沼蝦,大和沼蝦 普遍分布於流域。

經由卡方檢定檢視微棲地型態與體型間的相關性,計算之卡方檢定統計量χ2= 7.613,df=6,P 值= 0.2678,未達α= 0.05 的顯著水準,因此無法拒絕虛無假說。

表示微棲地型態對大和沼蝦體型並沒有顯著的關聯。

短腕沼蝦

於利嘉溪流域潭、瀨與流三種棲地型態,一共觀察到211 隻短腕沼蝦,短腕沼蝦 普遍分布於流域,其中南溪上游與支流桑樹溪匯流處並未發現。

經由卡方檢定檢視微棲地型態與體型間的相關性,計算之卡方檢定統計量χ2= 7.675,df=4,P 值= 0.1042236098,未達α= 0.05 的顯著水準,因此無法拒絕虛無 假說。表示微棲地型態對短腕沼蝦體型並沒有顯著的關聯。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