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環保有功學校、綠色學校、永續校園之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環保有功學校、綠色學校、永續校園之探討

近二三十年來社會環境的變遷,民主、多元文化的思潮,影響著各個層面,

同時也左右著環境教育的發展,在台灣地區,「綠色學校」與「永續校園」是近 十年來環境教育推廣的策略,也是國內校園的新環境運動。而環保有功學校則是 行政院環保署為鼓勵落實環保工作之學校,依據「推動環境保護有功學校教師及 學生遴選表揚要點」,每年經由產、官、學界攜手合作選拔在推展環境教育上(落 實綠色學校與永續校園精神)有相當顯著成效之環保有功學校,作為其他學校的 模範,故環保有功學校、綠色學校、永續校園是息息相關的,對國內校園環境教 育的影響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針對環保有功學校「規劃環保生態校園」

的成功經驗加以研究是相當具有價值的。環保有功學校規劃環保生態校園使學校 是生態校園、建築是綠建築,校園空間能進行適度綠美化,並兼顧生物多樣性,

以建構生態化、綠美化、教材化、及永續化之環保校園。

壹、環保有功學校

張惠雯(2004)認為環保有功學校形成之重要影響因素有:「推動全方位的 校園管理及環境教育工作」、「學校有完整的環教設施」、「教師善於利用校園內的 自然設施進行環境教學」及「校長的態度及政策」。學校在推行環境教育時所遭 遇的困難有缺乏人力、經費、教學場域及相關設備。環保有功學校在校園環境教 育的推動項目中成效較其他學校顯著佳的項目有: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經常推 行環境教育宣導、環境教育設施及文宣佈告欄、將環境教育進行融入式教學、協 助社區進行資源回收或環境清潔、環境教育主題活動、設置環保生態區、推動綠 色學校永續建築、設有環境學習步道、發行環保刊物。

一、環保有功學校的由來

行政院環保署於民國 76 年剛成立時,環保知識、概念在國內尚在啟蒙的階 段,民眾普遍缺乏環境保護的概念,所以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為了鼓勵學校推動環 境教育,提升學校成員的環境知識、落實環境行動,於是按照行政職權及行政規

則,從民國 79 年開始辦理環境保護有功學校及教師遴選表揚活動,迄今已辦理 19 年。直至民國 81 年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依據行政院 81 年 10 月 30 日台 81 環字 第 36451 號函核定之環境教育要項第 4 條第 7 款明列推動環境教育之措施包括:

輔導及獎助推動環境教育之個人或社團,訂定推動環境保護有功學校及教師遴選 表揚要點,由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綜合計畫處負責執行遴選表揚活動。對於學校成 員平日熱心推動環境保護事務,並有顯著績效者,予以表揚,藉以鼓勵各級學校 落實校園環保工作及產生主動積極的環境行動,並提昇校園環境品質。這 19 年 中遴選表揚要點經過多次的修正,使得表揚對象更廣泛普及各個層面,民國 79 年至 89 年獎勵類別為國民中、小學校及教師二類。自 90 年起,為全面鼓勵各級 學校成員推動環保工作,爰於 89 年 10 月 2 日修正遴選表揚要點,增加大專院校 及高中(職)之學校、教師及學生等三類,而國民中小學僅增加學生類。另為擴 大學生類推動環保工作之成效,於 95 年 9 月修正遴選表揚要點,將學生個人改 為學生社團或組織類。

為加強學校環境保護教育,由行政院環保署及教育部依據「環境教育要項」

訂定「加強學校環境教育三年實施計畫」,計畫第 5 項內容提及:獎勵表揚推動 環保有功學校、教師及學生,表揚推動環境教育績優個人與團體,由各縣市政府 環境保護局及教育局共同主辦。每年依據推動環境保護有功學校、教師及學生遴 選表揚要點辦理推動環境保護有功學校、教師及學生遴選表揚,獎勵推動環保績 效優良,表現卓越之學校、教師及學生。

二、環境保護有功學校的評審方式

整個遴選期間是從每年 5 月底至次年 6 月。分成初選、複選、決選三個階段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9):

(1)初選:直轄市、縣(市)環境保護局受理各界報名參選(每年 5 月底 前),初審時要會同教育局辦理,學校類、教師類、學生類提報名額依所轄學校 總數推薦(學校數未達一百所者各類各組可提報一名;學校數在一百至二百所者 各類、各組可提報二名,依此類推),並將初審結果送至行政院環保署參加全國 性選拔(6 月底前)。

(2)複選:由行政院環保署辦理不定期及定期實地查訪(時間介於 9 月至 次年 6 月),以執行情形為遴選依據。

(3)決選:由實地查訪委員、專家學者、民間團體組成決選委員會,負責 評審決選工作。

三、榮獲環境保護有功學校獎勵內容

大專院校所組遴選特優 1 名、優等 1 名;高中(職)校組遴選特優 1 名、優 等 2 名;國民中小學組遴選特優 1 名、優等 14 名;各類並遴選甲等若干名,以

上均頒給獎盃及獎狀。私立學校獲選為特優者、優等者,每校另頒給獎勵金新臺 幣 2 萬元;獲選為甲等者,每校另頒給獎勵金新臺幣 1 萬元(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2009)。

四、榮獲環保有功學校相關人員敘獎方式

獲頒學校獎勵之人員,由各縣市主管教育機關或轉知所屬單位依權責辦理有 功人員敘獎;獲頒特優、優等及甲等之學校,有功人員分別以記功 2 次、1 次及 嘉獎 2 次為原則(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9)。

五、推動環境保護有功學校遴選表揚推薦資格

推薦表揚的遴選資格如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9):(1)學校類的遴選 對象是台、澎、金、馬地區之公私立大專院校所、高中(職)校、國民中小學學 校。(2)學校類的遴選內容為近三年內有推動環保工作,並符合下列事蹟二項以 上,且著有績效者:建立校園環境管理制度,培養師生正確環保觀念;規劃、設 計環保校園,推廣環境綠化美化;鼓勵教師編訂、利用環保輔助教材或學習單融 入教學;推動校園生活環保;推動、協助環保相關之鄉土教學、戶外教學、參觀 講習、研討活動、環境調查及改善;結合社區、民間團體辦理環保活動;建立、

運用校園環保圖書、資訊系統;在其他環保工作方面對環保有貢獻者。(3)符合 推薦資格者還有運用學校的當地資源,並配合政府機關的環保施政重點,據以擬 定未來一年將推動之環保工作計畫,並切實執行者。(4)參加遴選之學校,三年 內未曾獲得行政院環保署特優獎項者,曾獲優等、甲等者可參加特優選拔。

貳、綠色學校

由台灣師範大學推動的「台灣綠色學校伙伴網絡」,宗旨是要協助台灣學校 體系內的成員,包括學校行政人員、師生、家長,一起學習把學校建造成合乎生 態永續原則的綠色學校。透過網站希望樹的獎勵機制,以及知識、經驗、資源的 相互分享與交流,來帶動學校自動自發的深入了解校園及社區的空間、生活、教 學、政策,及採取改善行動,促使學校成為綠色學校(王順美,2001,頁 191)。

一、綠色學校定義

王俊秀(1999)認為綠色學校是指學校中的班級環境、各年級的課程與教材 都符合環保教育理念,學校有實踐綠色學校策略,建造綠色校園空間,推行綠色 採購與消費的行為,有綠色校園文化,師生都熱衷環保、過著儉樸的生活。

王順美(2001)將綠色學校定義為:師生、家長積極的關懷土地、生命、生

態系、地方,及參與各種環保教育與推廣活動,共創安全、寧適、生態、本土的 校園及社區環境。

台灣綠色學校夥伴網絡(2002;2009)提出綠色學校是指師生或學校行政人 員持續在學校的生活、空間、教學、行政策略上實施環境管理及環境教育的學校。

目前國內的綠色學校是指認同綠色學校理念者,並在台灣綠色學校伙伴網絡上登 錄的個人、企業、學校或是公益團體等。

綜合以上的定義,研究者將綠色學校定義為:為了建立永續發展的綠色生態 基地,規劃與建造校園生態環境與綠色建築,該基地在行政管理、校園環境、課 程與教學、師生校園生活上,推行生態環境管理及環境教育。

二、綠色學校理論依據

綠色學校在國外的發展已有很長時間,而國內的發展則是從 1998 年才開始 推動,故國內綠色學校的理論建構是綜合國外的經驗與我國的國情而成,其理論 依據如下(王順美,2001,頁 193-194):

(一)生態農村、生態或綠色城市的管理理念

校園生態管理是應用都市生態學理論來探討校園內的生產者、消費者及分解 者,了解其組成的營養結構、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及生物、地質與化學作用等 所產生出來的生態或社會足跡理念,以此來推動環境共生、低負荷與物質循環的 校園。

(二)綠色企業角度看校園政策與組織管理

ISO 14000(國際環境管理標準)對企業訂定有環境管理系統及組織自我更 新機制,以此來進行綠色化行動之轉型,內容包括綠色規劃、綠色生產、綠色設 計、產品回收、環境稽核、減輕環境影響、產品生命週期概念等,透過組織結構 調整、企業文化的重新塑造,加強與政府及民眾的溝通協調,還要確保獲得各項 必須的資源、高階管理者的支持,並採取整合性的努力與持續漸進的推動。

(三)綠色設計的角度看校園綠色建築與綠美化

校園的綠色建築、綠美化與學校學習,不受圍牆、年齡、性別、智力與身心 障礙之限制,校園空間設計也不受圍牆及水泥建築所限制,以期能合乎綠色設計 的理念與方法,以使校園合乎地方化、多樣化、綠美化、花園化及人性化。

(四)環境倫理的綠化角度看校園內的學生生活與學習

校園內將環境倫理、多元化、和平與簡樸生活融入學校教學與學習生活中,

綠色學校成員的思想與聲音是重視地方文物資產的,心靈是環保的,心中充滿愛 與寬恕,簡單樸素的生活,敏銳的空間體驗。

(五)開放教育的角度看校園環境教學法的教育改革理念與實務

校園環境採多元化智慧經營及多形態的開放理念,以使學校社區化、社區學 校化,教育方法有彈性、更開放、更生活化,也更能有效的利用校園環境。

(五)開放教育的角度看校園環境教學法的教育改革理念與實務

校園環境採多元化智慧經營及多形態的開放理念,以使學校社區化、社區學 校化,教育方法有彈性、更開放、更生活化,也更能有效的利用校園環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