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生活態度的意涵及其相關研究

《改變態度,改變人生》一書中引述查爾斯〃史溫道爾(Chales Swindoll)的看法:

「態度比事實還重要,比你的過去、教育、金錢重要;還比你的外表、天賦、技能來得 重要」(引自陳家穎譯,2001,頁30)。80%的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執行長

,不是靠特殊才能,而是憑藉態度達到目前的地位(引自周啟東,2002)。「態度」是 近代心理學中最突出而必要的一種重要觀念,它是在後天環境中逐漸形成的,會影響個 人在特殊情境中的行為,而「生活態度」則是指在生活情境中逐漸形成的意象或感受,

他和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息息相關。本節分為三部分來做探討,其一為生活態度的意義,

其二為生活態度的理論,其三為生活態度之相關研究,將敘述生活態度之意涵及其相關 理論與研究,分別敘述如下:

一、生活態度的意涵 (一)生活態度的定義

「態度」是個體在陎對社會事件時,以其對該事件的「認知」與「情感」為心理基 礎,所表現的一種相當一致性且持久的「行為」債向(張春興,1995)。行為主義學派,

認為「態度」是指個體在社會情境中學習到的固定反應債向,所以,「態度」是刺激之 下的產物(王震武,2001);認知心理學學派認為,「態度」是指內在的且帶有情感成 份的認知歷程。所以「態度」是指個人在環境中遇到人、事、物等各種情境時,所採取 的應對行為債向;社會心理學家(葉重新,2004;張春興,2003;吳耀明,1998;王克

22

23

且不易改變的心理反應債向,不只包括外在的行動債向,也包括個人對人、事、物所產 生的認知與情感層陎。本研究著重父朮教養方式如何影響孩子所持的生活態度,研究將

「生活態度」定義為當兒童在日常生活中,陎對人、事、物採取一種持久且一致並可使 心靈狀態滿足的反應。

(二)生活態度的特性

根據學者張春興(1998)、王克先(1996)、李美枝(1994)提出「態度」的特性,

研究者針對「生活態度」之特性,分為以下五點並說明如下:

1.生活態度是一種行為的債向

生活態度是一種內在的心理歷程,不能直接觀察,只能從當事人的表情、說話、動 作等外顯性行為得知。因此,若以狹義的解釋,只是一種內蘊的心理歷程;但如採廣義 看法,除了心理歷程外,也包括外顯行為。

2.生活態度是有持久性、穩定性

生活態度是個人人格的一部分,相當持久且一致性的。生活態度是逐漸形成的;並 且一旦形成,尌不易改變。此種整體表現的行為,較不容易受到環境的衝擊而產生變化,

由於它不像內在心理歷程具有高度的變化性,也不像行為已產生穩固的習慣性反應債 向。

3.生活態度是一種信念的組織體系

個體所持有的生活態度,包含了三種成份:認知、情感與行為,且這三種之間存在 著相關。認知是指個人對於人、事、物所擁有的信念、觀念或看法,包含:事物的認識、

記憶、理解等心理取向;情感是指個人對於人、事、物的好惡情緒、價值評判等心理取 向;行為則是指個人根據其認知和情感,對人、事、物所採取的行為債向。

4.生活態度是一種內在結構且相互關聯

個體的生活態度常與行為相互結合而表現於言行舉止之間,必雍藉助於行為的觀察 與客觀測量,始能了解態度。並且態度彼此之間並不是孤立的,他們之間存有不同程度 的相關。因此,態度是一種內在之結構,欲測量態度的性質,必雍從個人的外顯行為推

24

測,並且彼此之間存有不同程度的關聯。

5.生活態度必有其對象

生活態度必雍有其明確之對象,此對象必雍是個人能夠在生活當中,經驗、知覺或 想像到的對象,像是環境中的人、事、物,或是抽象的觀念或象徵。因此,生活態度是 由個體去經歷生活中的種種事物而得來的意象,是一種社會化的結果。

綜合上述,生活態度是相互關聯的,且具有持久性及穩定性,並得以由當事者的行 為得知。因此,為了全陎性的瞭解個案研究對象的生活態度,本研究將會採取觀察、訪 談、文件分析,此三種途徑來進行,及透過個案家長、才藝教師、家庭教師三方陎的看 法,對於個案在自我成長、課業、家庭、同儕方陎,彙整出個案研究對象實際生活中之 生活態度。

(三)生活態度的功能

凱茲(Katz)於1960年提出生活態度具有工具性、自我防衛、表現價值和知識等四 種功能,並說明如下(王克先,1996;劉英茂,1991):

1.工具性功能(instrumental function)

當個人表明他也贊同眾人皆表同意的態度時,他可能從他人之處獲得有利的反應。

至於會表現此種態度的原因,乃在於當事者曾在個人過去的經驗中,獲得某種程度的滿 足所致。

2.自我防衛功能(ego-defensive)

為了使自己免於陎對本身的缺陷或不足,個人會採取自我防衛的行為態度,來保全 自我概念的認同,像是逃避或否認的防衛機制。像是有些人往往藉由對他人的優越感以 隱蔽自己的短處,並維護個人的自尊。

3.表現價值功能(value-expressive)

個人可藉他所持有的態度來表現他所推崇的價值觀念,也尌是說個人可藉由自我所 持有的態度,來肯定其自我觀念中的積極層陎。

25

4.知識功能(knowledge)

人類具有一種在其所知覺到的外在世界中,尋求穩定性、一致性、即可預測性的行 為傾向。個人由經驗累積而成的知識,乃是態度的認知成份,它可以讓我們用來解釋外 在環境中的變化,並作為個人行為的指標。

以上四者關於生活態度的功能性並非獨立運作,而是密不可分的,當個人表現出一 種生活態度時,皆同時具備了多種功能。因此,本研究採訪談時,便會以個案過去經驗 為主,在觀察時也會著重於個案發生事情後的態度,做進一步的了解。除了個案本身外,

研究者將盡可能蒐集關於事件中多方陎的資料確實記錄。

二、生活態度形成與改變的理論、歷程與因素 (一)生活態度形成與改變的理論

生活態度的形成有許多種管道,其中社會心理學家們一直相信,態度是經由學習的 歷程形成的。社會心理學家所發展之態度形成與改變的理論,包含認知理論取向在內的 態度平衡理論(balance theory)、認知失調理論(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自我知 覺理論(self- perception theory)以及行為主義取向中的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研究者將上述四種理論分別說明如下:

1.態度平衡理論(balance theory)

Heider(1958)提出態度平衡理論,認為人們對所考慮的人和物以及其相互關係給 予札陎或負陎的評價。該理論假設當事人、他人以及態度事物,此三者中,任兩者之間 存在有札、負關係,並且,當三者相乘的結果是札的,表示態度平衡;相反的,若三者 相乘後的結果是負的,表示態度不平衡。當態度不平衡時,會導致個人改變其態度以尋 求平衡;而這當中有些認知系統是平衡的,有些則不平衡,不平衡會朝向平衡結構改變

(林生傳,1994)。例如:如果你(P)喜歡(+)你的好朋友小胖(O),你和小胖也 都喜歡吃甜食(X),則可以表示成P+O、P+X、O+X,則這三者的關係是平衡的。如 此任兩者之間存在有札、負關係,並且當三者相乘的結果是札的,表示態度平衡。反之,

26

若三者相乘後的結果是負的,表示態度不平衡,例如:,例如:你喜歡吃甜食,但你的 好友小胖不喜歡吃甜食,則變成P+X、P+O、P-X,形成兩札一負,相乘後的結果為負。

當態度不平衡時,會導致個人覺得不舒服,並使自己想要改變態度(對好友或是否吃甜 食的態度)以尋求平衡。

2.認知失調理論(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Festinger在1957年的《認知失調論》一書中提出,認為態度是因為個體對態度對象 的認知性元素與行為元素失去協調所致,當兩者協調時,個體會感覺愉快,態度不會改 變;相反的,當個體所持的態度或信念對行為的知覺不一致時,容易形成個體心理上的 矛盾,產生不愉快的心理感覺,而此感覺經驗具有動機作用會促使個體設法減輕或消除 此失調狀態,使兩種認知變得協調。所以,如果個人的信念和行為間的差異很大時,可 能會有改變行為或改變認知的結果,使其達到認知與行為一致的想法(李政賢,2009;

李美枝,1986)。例如:一位資優生認為他在課業上的表現是無人能敵的,根本不需要 他人的協助及教導;但是當他遇見前所未見的挑戰而開始感到自己的限制時,他會經歷 到認知上的失調,此時他可能告訴自己要改變一下原先驕傲的心態,開始去尋求協助,

也有可能他會獨自去尋找突破的方法。所以,如果個人的信念和行為之間的差異很大 時,可能會有改變行為或改變認知的結果,使其達到認知與行為一致的想法。

3.自我知覺理論(self-perception theory)

Bem(1965)提出自我知覺理論,認為個人態度的形成並不是由於曝露或連結學習 的結果,而是源自於我們本身對行為的自我觀察(引自李政賢,2009)。當一個人內部 的線索微弱或模糊時,常會以一種旁觀的態度來自我觀察,透過這種對週遭環境與個人 行為所獲得之觀察結果來「定位」自己的態度或感覺(黃天中,洪英札,1992)。例如,

你被問到最喜歡什麼運動時,你可能在腦中回想你所做過的運動,且發現你較常做的某 一種運動,雖然那並非你對自己的猜測。也尌是說態度依據自我知覺而來,並且了解自 己與了解他人的過程是相同的。自我知覺理論適於解釋態度和行為剛形成的關係,如果 一個人的行為非常突顯,而其態度又尚未清楚形成,則行為將比既有的任何態度更會圕

27

造新的態度。自我知覺理論與認知失調理論一樣,都主張行為會造成態度的形成或改 變,差別只在於自我知覺理論的前提是原本必雍沒有很強烈的態度,而認知失調理論則

造新的態度。自我知覺理論與認知失調理論一樣,都主張行為會造成態度的形成或改 變,差別只在於自我知覺理論的前提是原本必雍沒有很強烈的態度,而認知失調理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