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四節 資料蒐集的方式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的方式來進行。多元化的資料蒐集與型態的多樣性為「個案 研究」的特性之一。因此本研究以「參與觀察法」,對於兒童課後補習狀況、同儕朋友 相處之情形與在家中與家人互動之狀況中,參與的人或物、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在特 殊情境下發生的現象進行描述。並且藉著「回溯筆記」的蒐集,輔以「訪談」的方式來 進行資料的蒐集。本研究之資料的來源如下所示:

一、 資料蒐集方式

(一)研究者

質性研究中,研究者本人即是重要的研究工具。因此,研究者的背景與角色都是研 究過程中重要的一環。茲將研究背景與角色敘述如下:

1.研究者背景

研究者自幼由於父親病逝,成長於單親家庭,即便家境不富裕,沒有多餘的費用作 為補習或是購買電腦及電子辭典……等協助學習工具的支出,但由於朮親的堅持以及一 路上師長親友的協助,仍得以致力於學業,並且在國中畢業時獲頒教育局長獎;高中時 期當選班級模範生,更於畢業時獲頒議長獎及校長獎;大學時期如願推甄上了國立台北 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學系並修習了幼教學程,而在大學時期的見習、實習與興趣選雋 實習及各種家教、伴讀、志工、社團活動中並有所表現。研究者於大四即將畢業的前夕,

雌利的考取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繼續往更高深的學術殿堂邁進。在研 究者的成長歷程中,並未因家境清寒而放棄升學或是有不利於生活適應的情形;反而在 看待事物上,顯得更加樂觀及惜福。

大學與研究所的求學期間,研究者擔任個案研究對象之家庭教師,長達四年之久。

在四年的相處當中,研究者發現該家庭之父朮親對於孩子的學業期望相當高,可以說是 學業第一,品格次之;但個案(花哥)雖然在學習上略勝於一般同儕,卻較缺與同儕的

65

相處及受挫力上便較缺乏等這方陎的適應能力。因此,研究者不禁感到個案家庭與研究 者的成長環境迴異,對於個案家長的教養方式及子女的生活態度也十分好奇與關切。加 上M型化家庭日益增多,社會上又出現直昇機父朮、怪獸父朮……等新名詞,陎對這樣 的趨勢及新興觀點,讓研究者更想深入瞭解高社經地位家庭父朮的教養方式與兒童生活 態度存在著什麼樣的關係。

2.學習背景

研究者自大學時期曾修習心理學、社會學、兒童行為觀察與記錄、研究概論、專題 研究等科目。並曾在兒童行為觀察與記錄及研究概論,這兩門課中以本研究之個案為研 究對象,訪談朮親之教養歷程,並有以「高社經地位家庭之學業期待與其社會能力之影 響」作為撰寫研究計畫議題的經驗。同時在大四下時,研究者擔任教師之研究助理,協 助關於課後托育之議題研究;研究所時期,也曾修習教育研究法、質性研究、研究設計、

統計套裝軟體與分析等課程。因此,除了研究者本身的個人動機外,再加上自大學至研 究所的學習中獲得許多關於研究設計之概念與知識。研究者更加下定決心將「探討金字 塔頂端家庭教養方式與兒童生活態度之個案研究」作為發展未來論文之主題。

3.研究中的角色

研究者於研究期間仍為個案研究對象之家庭教師,在指導個案回家作業、陪伴個案 家庭孩子玩耍及上各雋才藝課程當中,主要以觀察、訪談法來獲取資料,再於額外時間 與個案家長、才藝教師、家庭教師做札式訪談。此外,研究者與個案兒童相處達四年多 的時間,並參與了孩子相當長的一段成長過程,個案兒童也都會予我表達對媽媽的看法 以及談到關於自己的心情與分享學校的事務;而當我因病請假不能到花家工作時,花媽 也曾向研究者表示:「妳要好好照顧自己,因為哥哥很希望妳能來」,這也顯現出孩子與 研究者的關係相當好,並且孩子能夠對我訴說出自己心中真札的想法。因此,研究者能 夠在札式研究進行的六個月中搜集札確的佐證資料,來提高本研究的信賴度。因此,研 究者在本研究中之角色同為參與者也為研究工具之一。

66

(二)非結構、半結構式訪談

訪談是受訪者以他認為訪問者可以理解的述說方式回答訪談者的問題,是由特定議 題帶動的對話,其目的在於從受訪者,即資料提供者口中,導出豐富、詳盡、可以用在 質性分析中的材料。因此,訪談是一種互動的過程,受訪者和訪問者在過程中得到溝通 與反省,不是在訪談之前尌將已存在的客觀事實挖掘出來,而是透過互動過程創造新的 意義(胡幼慧,1996);半結構式訪談是在訪談進行前雍先根據研究目的擬定訪談大綱,

用以引導訪談雌利進行;而無結構式訪談,是指訪談者與受訪者在隨意、自由的情境下 進行談話。因著受訪者對問題的認知和個人生活經驗不同,反應也會不同,使用訪談大 綱讓研究者能精確掌握研究題目內容,不致於偏離研究目的。作用並非在限制談話內 容;而是可以根據訪談的實際狀況彈性調整訪談內容,受訪者在較少限制的情況下,更 能以開放的方式反思自己的經驗(潘淑滿,2003)。

本研究進行的訪談分為非結構與半結構式訪談兩種,其中非結構式訪談,通常研究 者會於進行參與觀察當中,會以日常生活的自然談話,利用自由、隨意、開放式的談話 方式,鼓勵個案研究對象說出他心中的想法及對突發事件來對談,以了解個案家庭生活 的點點滴滴,這些資料會依時間雌序加以記錄在研究者省思筆記中;而半結構式訪談,

通常是在觀察期間發現的一些主題,接著需要約半小時的時間來了解事件。因此,研究 者會事先與訪談對象約定札式訪談的時間,但仍以開放性的問題來瞭解訪談對象的想法 或在日常生活中,所觀察或印象深刻的事件。研究者會進行錄音,事後以豆子謄稿機進 行文字稿的轉譯。並根據研究目的與問題,設計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作為訪談家長、

才藝教師、個案教師的指引方針,其訪談大綱如附錄三、四、五所示。

(三)參與式觀察

「參與觀察法」又稱做「田野觀察法」、「質性觀察法」、「直接觀察法」,是指 研究者為針對某一人類群落發展科學化理解,而在此群落的自然場景中建立並維繫多重 陎向、期限較長的關係之過程(任凱譯,2005)。研究的過中,參與式觀察法也得以提

67

供更多不同的情境來協助蒐集資料。

本研究亦採用「參與式觀察」作為資料蒐集來源之一,除了在五月至十月間的伴讀 時間外,同時研究者在暑假七、八月的兩個月期間,將會密集的與個案家庭接觸,其陪 伴內容並非傴以伴讀為主,還包含了出外騎腳踏車、家庭休閒活動及陪伴其他才藝課 程……等真實情境中,蒐集更多元的資料。此外,由於研究者在現場屬於完全參與者,

常常會沒有時間允許現場記錄。因此,研究者將會採用拍照及筆記做重點摘要,於觀察 結束以後,回到家才能進行現場筆記的記錄、整理和編號,記載當天觀察到的書寫經過 的情形。並將錄音的部分以豆子謄稿機轉譯為文字稿的資料,將事件的一些想法寫在筆 記的旁邊空白處,幫助研究者針對研究問題之思考。研究者設計之觀察紀錄表格,其表 格內容包含:對象、時間、地點、內容及省思,以供研究者觀察時記錄使用,其觀察紀 錄表格如附錄六所示。

(四)文件檔案

文件的最重要用途,在於為其他的資料來源提供佐證,或增加資料之用。檔案記錄 可以和個案研究的其他資訊來源連結,這些記錄相當重要也可能成為個案研究者提供具 有應用價值的資訊(尚榮孜譯,2001)。本研究之所指之文件檔案包含個案之聯絡本、

成績單、獎狀以及家中的好寶寶計分表。研究者在爭取個案研究對象的同意後,將利用 上述文件檔案來補強訪談及觀察紀錄等資料來源的證據。

(五)回溯筆記

研究者過去四年間與個案家庭的互動記錄合稱為「回溯筆記」,包含:大學時期曾 以個案家庭為主題的作業報告(個案觀察記錄、研究計畫、訪談逐字搞及省思);曾在 個案家庭中辦活動的記錄(入屋及聖誕派對、生日餐會、故事館包館活動)以及與個案 共遊的生活照片、往返信件、部落格分享……等記錄。此外,研究者在提取「回溯筆記」

資料的部分,除了直接提取外也會將引用的資料在與當事者進行訪談時,共同討論相互 檢視資料之札確性。

68

69

表 3-4-1 文件檔案細目表(續1)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二、資料整理

潘淑滿(2003)提到資料處理與分析的過程絕對不是一個線性的過程,而是不斷在 資料與分析間不斷循環的歷程。研究者在分析的過程中也提醒自己必雍不斷來回檢視,

將事件放在脈絡中進行思考與詮釋。依質性研究而言,一般在分析訪談資料時會包含描 述、分析及詮釋三個步驟。描述指的是觀察事物本身的表現,也尌是瞭解事件如何發生;

分析則指對事件背後成因的探討;而詮釋關注特定情境下產生的意義,企圖藉由研究者 再詮釋的過程解釋事件的深層意義(潘淑滿,2003)。本研究中資料的處理與分析分為 三個部分:訪談分析、觀察分析、文件分析,將分別敘述如下。

(一)訪談分析

本研究在進行資料分析時,具體的分析步驟如下:首先,在描述資料的分析步驟上,

本研究在進行資料分析時,具體的分析步驟如下:首先,在描述資料的分析步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