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產業發展及投資中國大陸之演進

第二節 台灣廠商對中國大陸投資之概況

2.1 產業發展及投資中國大陸之演進

產業政策是一個國家在產業發展過程中,為了促進產業發展或為了因應外在 經濟環境的變化,所採取的干預措施。二次大戰後,台灣的產業發展約可分為七個 階段,簡單討論說明如下。

1.戰後重建時期,恢復生產與保護國內產業 (民國34年~41年):

由於許多生產設備在戰爭期間受到破壞,因此戰後產業發展主要為重建工作,

此時產業政策的目標為產業復健、增加民生物資供應、保護國內產業等。重要的措 施有出口管制、外匯管制、增加電力供應、進口管制、設廠限制等,由於資源受限,

因此選擇與產業及民生最有關係的電力產業、肥料工業、紡織、水泥、糖及鹽等產 業來發展。

2.第一次進口替代時期,發展輕工業 (民國42年~49年):

此時期台灣面臨許多經濟問題,包括資金不足、高失業率、貿易逆差、缺乏技 術、外匯短缺、國內市場狹小等,所以當時產業政策的主要目標是(1)穩定物價(2) 賺取外匯(3)擴大國外市場(4)改善投資環境(5)吸引僑外人投資(6)創造就業機會

。此時期主要的措施是推動經建計畫並分為兩期,第一期經建計畫民國42年~45年,

第二期經建計畫民國46年~49年,決定優先發展紡織、水泥及玻璃等輕工業。一方 面以國內生產替代進口,以穩定國內物價及節省外匯支出,另一方面,要創造更多 的就業機會,以減輕失業的情況。為了達到這些目標,43年實施外銷退稅,46年實 施外銷低利貸款,47年新台幣貶值,將過去消極的限制進口改為積極的鼓勵進口。

doi:10.6342/NTU201800280

7

3.第一次出口擴張時期,發展輕工業 (民國50年~61年):

進口替代的輕工業產品在50年代國內市場漸趨飽和,這些產品必須出口才能 促進台灣產業進一步發展,因此政府積極推動出口擴張,並以國產的輕工業消費品 取代農林漁牧產品的出口。民國49年9月實施「獎勵投資條例」,在此段時間,台 灣由於具有國際的比較利益,因此產業發展與出口擴張非常的快速,例如紡織業、

塑膠製品業、電子(裝配)業等,而一些屬於技術密集且資本密集的重化工業,例如 人造纖維、塑膠原料、鋼鐵、機械、汽車、造船等,此時也有相當的發展。此時主 要政策有單一匯率、外銷沖退稅、新台幣貶值、設置加工出口區、外銷低利貸款、

自製率規定、解除設廠限制等。

4.第二次進口替代時期,發展重工業 (民國62年~72年):

輕工業消費財的出口到了50年代末期已有相當的發展,國際市場日趨飽和,而 生產所需的資本財如機器設備,零組件及原材料等都必須仰賴進口,使得台灣廠商 的自主性受到限制,進而影響台灣產業的發展。政府在60年代進行第二次進口替代

,並發展輕工業資本財、原材料及零組件的生產。在此階段政府推動十大建設中之 一貫作業鋼鐵廠、造船廠及石化工業等計畫,加速了第二次進口替代,此時主要政 策有擴大獎勵範圍、進口分期繳稅及免關稅、工業區開發、十大建設等發展。

5. 經濟自由化時期,發展策略性工業 (民國73年~79年):

為了加速經濟發展,政府在70年代選擇「市場潛力大、關聯效果強、附加價值 高、技術密集度高、能源係數低及汙染程度低」的產業作為策略性發展工業,包括 機械工業、電子資訊業、精密器械業、金屬工業、材料業及生物技術業。由於貿易 順差讓外匯存底激增再加上美國的壓力(廣場協議),致使民國75年下半年,新台幣 對美元大幅升值,導致外銷競爭力減弱。此時期勞工短缺,使勞工意識抬頭工資日

doi:10.6342/NTU201800280

8

漸上升,再加上環保運動盛行,使得許多傳統產業紛紛移向中國大陸、泰國、馬來 西亞、印尼等工資較低的地區,主要包括如電子產業、紡織業、成衣服飾業、皮革 業、木竹製品業等。此時主要政策為加強投資抵減、大幅降低關稅、解除各項管制 措施、推行中心衛星工廠制度、策略性工業輔導、設立科學園區及鼓勵民間開發新 產品等。

6. 發展高科技產業時期,推動十大新興產業 (民國80年~89年):

為了因應產業外移問題及後進國家的競爭,政府於80年推動國家建設六年計 畫,除了加速勞力密集產業的升級,以維持國際競爭力外,並選擇通訊、資訊、消 費性電子、半導體、精密器械與自動化、航太、尖端材料、特用化學品、生物科技 及製藥、醫療保健及汙染防治等產業作為發展重點。此時政府除以促進產業升級條 例來代替獎勵投資外,並加強技術研發的輔導,推動工業自動化並加強培訓人才,

促進品質提升及工業區開發。

7. 知識經濟時期,發展知識經濟產業: (民國90年代以後)

為了促進更進一步的發展,90年代後政府致力於推動以知識為主的經濟活動,

創造更有利於知識產業發展的環境,除繼續以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來鼓勵研究發展 及創新活動外,也積極推動企業合併,朝國際化的方面推進,以因應加入世貿組織 (WTO)後更為激烈的競爭。

1980年代中國大陸開始改革開放,不少台灣商人來到中國大陸等地發展。由於 中國大陸的生產成本較低,台商數目便有如雨後春筍般快速成長。1987年台灣解嚴 並解除外匯管制,允許企業對外投資,為台商間接赴中國投資創造了條件。同年並 開放國人赴中國探親,台商紛紛以探親名義赴大陸考察或尋找投資機會。從此開始

doi:10.6342/NTU201800280

9

,台灣投資中國大陸歷經三次的投資高峰,簡單說明如下。

第一次投資高峰期:

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歐美日等國家對中國進行經濟制裁,外資撤走,

但台商卻藉機加快對大陸投資步伐,該年的投資金額為前幾年之總合,形成台商對 大陸投資的第一次熱潮。其後,政府於1990年公布「對大陸地區間接投資或技術合 作管理辦法」,有條件開放台商間接對大陸投資,主要特點為「台灣接單、大陸加 工生產、產品外銷」 的經營模式平均外銷比率達85%。根據陸委會台商經貿網資料 顯示,投資主體以中小企業為主且投資規模偏小,平均每項投資金額不足100萬美 元,並以合資或合作經營為主,獨資企業較少。

第二次投資高峰期:

1992年鄧小平發表南巡講話,中國大陸又掀起新一波改革與發展浪潮,台商看 好大陸經濟迅速發展,加快對大陸投資。同時,這一時期是兩岸關係發展最為平穩 的一段時間,台灣也採取了一些較為積極的開放與規範政策,於是形成台商對大陸 投資的第二次高峰。1992年台灣對大陸投資金額僅次於香港,躍居大陸吸引境外投 資的第2位。 1995年以後,由於兩岸關係緊張及台灣經濟結構調整與大陸經濟環 境的變化,且台灣政府於1996年提出「戒急用忍」口號,嚴格限制大企業、高科技 產業對大陸投資,加上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台商對大陸投資出現下降趨勢。

第三次投資高峰期:

中國於2001年正式加入世貿組織,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台商開始擴大在大 陸的投資。從2000年開始,台灣對大陸投資出現第三次高峰,據統計2000年到2002 年,台灣應是僅次於香港的中國第二大投資者。2002年台灣加入WTO後,台灣經 濟與世界經濟已經密不可分,於全球化經濟走向區域經濟整合趨勢下,使台灣與中

doi:10.6342/NTU201800280

10

國於2010年簽訂ECFA,更進一步擴大台灣對中國的依賴程度,直到2011年創下投 資中國金額高峰且占總投資比率9% (見圖3與圖4)。

圖 3 台灣投資中國大陸各年度總金額 單位:US千元

圖 4 台灣投資中國大陸各年度比率

單位: %

資料來源: 經濟部投審會及本研究整理

0.00

2,000,000.00 4,000,000.00 6,000,000.00 8,000,000.00 10,000,000.00 12,000,000.00 14,000,000.00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doi:10.6342/NTU201800280

1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