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知識翻新教學法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四節 知識翻新教學法

Osborn 與 Freyberg(1985)等人的研究中指出,當了解科學家想法是如何轉 變後,學生對於科學的理解也將因此轉變(轉引自Duschl, 1988)。然而,傳統 的教室當中,學生的學習內容通常已被印刷在課本當中,或在教師的講述之中直 接傳遞,鮮少有機會使學生模擬科學家的科學探究行為,瞭解科學家是如何進行 科學活動與理論建構。為達到一種有別於傳統講述的教學方式,並有足夠空間與 機會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本研究嘗試使用一建構與原則取向(principle-based)

教學法(Zhang, Hong, Scardamalia, Teo, & Morley, 2011)──「知識翻新教學法」

進行教學設計。

知識翻新教學法為電腦支援協作學習的一種,此一理論係由Carl Bereiter 和 Marlene Scardamalia(Scardamalia & Bereiter, 2006)提出。起源於 1980 年代當時 對認知的研究,在「知識講述」(knowledge telling)及「知識轉化」(knowledge transformation)二種取向中,多數研究針對專業知識(expertise)的本質與知識 結構進行了解。但當時的 Scardamalia 與 Bereiter,則試圖探究專業知識產生的 歷程,以及人們是如何藉由問題解決提升專業知識(Chan, 2013)。因此,當時 肯認到學生要如何在專家與權威主導的教學環境中,執行個人的高層次認知歷程,

且社群必須要成為知識成長的溫床,一種新型態學習環境的產生,是必須的。

為此,知識翻新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具備相當大的不同:它並沒有一個「該 怎麼做」的指導手冊,而是以12 個原則作為教師與學生的教學中心概念。以原 則導向的優點在於,教室與教師將不再被「必須要教什麼」、「怎麼教」所控制,

另一方面,為了避免教師無所適從,給予原理原則作為出發點。教師因此有相當 大的個人自由創想新教學方法,學生也因為沒有一個強制的、必須按部就班的道 路遵循,而有更多創意發想的可能性。

知識翻新教學法有12 個原則(Scardamalia, 2002),其中特別與本教學設計 相關的幾個原則包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 關心生活中真實的問題,而不僅僅是教科書上的內容(Real ideas, Authentic problems):傳統教學當中,學生時常藉由記憶背誦學習課本的知識,如此一來,

不僅容易削弱學生的學習動機,更使學生不易應用與連結所學。在本教學設計中,

除了沒有既定的教科書與必學內容之外,在課堂第一週,教師即邀請學生思考、

寫下十個在生活中有興趣的自然科學相關問題,並於課後帶至知識論壇進行討論 與想法建構。如此一來,學生所關注的焦點將不再是課本中已呈現出「完美」解 答的知識,而必須從無到有,共構出屬於自己與社群的想法。

2. 想法可以不斷進行翻新(improvable ideas):傳統教學中呈現出的知識,是 一種「權威性」的知識,易使學生產生「課本/老師所說的是絕對正確」的想法,

如此一來,對所學便僅是單純吸收,而不去反芻反思。知識翻新教學設計重要的 特點在於,學生使用知識論壇進行想法翻新。藉由平台所提供的鷹架如:我想要 知道、這理論不能解釋或更好的理論等,學生在思考前一個想法之後,能嘗試著 對想法進行補充或翻新,藉此使學生瞭解,想法是可以不斷進步的。

3. 通過愈來愈高層次的討論,學生能逐步改進想法與提出更高層次的概念

(rise-above):傳統教室當中的討論,常常只有一個階段,例如教師拋出一個問 題,學生進行小組或班級討論後,教師進行總結,以結束一個段落或單元。然而,

這樣的討論模式雖然可促發學生思考,但在討論結束後,學生的想法(成果)也 戛然而止。在知識翻新教學設計中,學生的討論常不只有一個階段,以本教學設 計為例,教師於課堂中會先以講述或影片拋出問題,進行小組至大班級的討論後,

教師再針對班級總結出的結論,提出另外一種可能性。如此一來,討論便繼續下 去,而這樣的討論,是建立在前一次所共構出的想法之上,為的是逐步提升想法 的層次。

4. 學生主動參與知識創造的過程(epistemic agency):傳統教學當中,學生的 學習常是被動的。學生在教室中所扮演的角色,大抵而言被期許是:乖乖坐在位 置上,不要發問,不要打斷上課,聽或記下老師說的就好。然而本教學設計中,

期許學生能經歷科學探究歷程,以試著達到學生對科學理論本質更多元的理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則學生必不能只單方面接收訊息,而必須試著開創可能性。為此,本教學設計使 用知識論壇作為電腦協作學習環境,邀請而非強制學生於平台上進行討論。因學 生所提議題五花八門,同學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有興趣的議題進行探索與知識建 構,對內在動機的提升後,學生則不再是被強迫進行吸收,而能夠成為學習的主 導者。

5. 不盲目運用權威性的文獻(constructive uses of authoritative sources):考試取 向的傳統教學中,對知識呈現出一種唯一、絕對與權威的印象。學生在考卷上的 回答非對即錯,常認為針對某個議題,只有一種可能性。然而在知識翻新教學設 計中,藉由不斷翻新想法,就算學生對某個問題提出網路上搜尋到的,「似乎正 確」的解答,也可以藉由同儕對此想法的質疑或更進一步的討論,理解到知識不 是絕對正確。因而對權威文獻的使用,能持懷疑與保留的態度使用之。

綜言之,在本教學設計中,強調以知識翻新原則進行的教學設計營造一個自 由開放的討論空間。在此一討論空間中,學生先提出對生活中有興趣的問題,並 於平台上對問題自由提出看法。學生運用的知識可能包括個人經驗,也可能來自 於過去學習的結構性科學知識。藉由一來一往間對問題提出更具解釋力的答案,

學生即進行一知識創建的過程,換言之,是一科學探究情境的模擬。期許藉由這 樣的教學設計,使學生理解科學家進行科學探究之歷程,進而提升或轉變對科學 理論本質的認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