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動機:介於制度史與思想史的嘗試

第一章 緒論

一、 研究動機:介於制度史與思想史的嘗試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第一章 緒論

一、 研究動機:介於制度史與思想史的嘗試

(一) 科舉研究概況

科舉研究是中國史研究的重要課題,許多學者都把科舉當作理解中國的 必要途徑。為數不少的著作是以科舉、科第、選舉來界定某個時段的特定領 域,例如:科舉政治、科舉時代、科舉社會、科第社會、選舉社會。1科舉以 各種形式出現在中國史的各個面向,使它們緊密且複雜地牽連一起,進而成 為一個「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整體。有學者甚至主張科舉研究應是一門獨立 的專業,即所謂的「科舉學」。2既然科舉如此重要,相關研究的數量自然不 可勝數,研究視角也很豐富,概述既有研究的成果非常不易。所幸,中外學 者對此已有精要說明,本文於此只需轉介這些說法,交代既有研究的所長與

1 錢穆稱唐以降的社會為「科舉社會」、「科舉時代」。他認為:「這一種社會之內在意義,

仍在由代表學術理想的知識份子來主持政治,再由政治領導社會……這一種社會的中心 力量,完全寄託在『科舉制度』上。」近藤一成稱宋代社會為「科舉社會」。何懷宏視 科舉為「中國選舉社會」的重要階段。蕭啟慶稱唐代從「門第社會」轉向「科第社會」,

認為「科舉是傳統中國政治、社會與文化的一個重要機制」。錢穆,《中國歷史研究法》

(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頁46、氏著,〈中國社會演變〉,《國史新論》

(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1),頁29;近藤一成,《宋代中國科舉社會の研究》(東 京:汲古書院,2009);何懷宏,《選舉社會及其終結——秦漢至晚清歷史的一種社會學 闡釋》(北京:三聯書局,1998);蕭啟慶,〈元延祐二年與五年進士輯錄〉,《台大歷史 學報》,24(1999),頁376。

2 劉海峰,《科舉學導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頁1-3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不足,提出一種嘗試性的研究視角且突顯它的必要性。

劉海峰將科舉研究分成中國大陸(包含臺灣)、東亞與西方的情況。中國 大陸的研究有三期:西元 1920 年至 1949 年為第一期、1949 年至 1980 年為 第二期、1980 年至今為第三期。其中,第一期和第三期的斬獲較多:第一期 多是個別研究,鮮少理論交鋒,主要貢獻是考據方面的基礎研究;第三期在 既有基礎上,展開理論方面的建構及批判,試著評價科舉的時代意義與影 響。東亞科舉研究分為日本、韓國、越南三地。日本「東洋史」特重考據和 史料研讀,對於中國、東亞諸國的科舉貢獻良多;韓國、越南則偏重自身科 舉的研究,中國的科舉研究則相對較少。西方科舉研究有美國、歐洲兩部分。

美國的中國科舉研究很有影響力,美國學者多從社會與文化的角度拋出議 題,給予科舉研究相當的刺激;歐洲的中國科舉研究時段很長,當代研究以 Dennis Twitchett 為代表,特別著重唐代科舉、制度與政府的狀況。3劉海峰的 論述偏於歸納整理,缺乏視角與理論面的分析,但是可以認為中國大陸與東 亞的科舉研究以制度考證為主,西方特別是美國的科舉研究則引領了研究理 論與議題。

Hilde De Weerdt 認為在制度考證與史料研讀之外,中國科舉研究史有三 大議題:第一是內藤湖南提出的「科舉與獨裁君主」的議題。內藤氏認為科 舉削弱了中世貴族制,宋代以後的政權不再為門閥貴冑所把持。皇帝藉由考 科與錄取標準,操控官員個人及其家族的生死榮祿,左右讀書人的思想價 值;第二是「科舉與社會流動」的議題。先是 Edward A. Kracke 及何炳棣分 別研究宋代、明清的〈登科錄〉,發現很高比例的進士及第者在直系三代之 內沒有為官記錄,二氏據此宣稱宋代以降的社會垂直流動性頗高,不該被稱 為「停滯的帝國」。另一方面,上個世紀 80 年代,由 Robert M. Hartwell 與

3 劉海峰,《科舉學導論》,頁45-6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Robert P. Hymes 代表的部分研究者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登科錄〉只有載 明父系的仕宦狀況,沒有反映財富、姻親、交友等情形,主張若將這些面向 納入考量,就會發覺科舉無益於社會垂直流動率。因此,宋代以降很難說是 開放社會、開放政權。Benjamin Elman 採用社會學者 Pierre F. Bourdieu 的文 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與再生產(reproduction)等概念分析明清科舉社會之 後,得出相似的結論;第三是「科舉文化史」的相關議題。Elman 的 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描述科舉在明清的宗教信 仰、商業活動、文化事業、生活習俗等方面的影響,認為「帝制晚期中國」

的各個面向都有科舉的影子,研究者無須侷限於政治史或社會史的角度。此 後,科舉研究進入一個新的時代,研究數量與主題都大幅增加。4

(二) 制度與思想的互動

前段兩份概述絕非科舉研究的全貌,但足以顯示既有研究多從制度史、

政治史、社會史、文化史出發,很少從思想史或修辭學(rhetoric)的角度展開 研究。5問題是,這種途徑是否可行?

作為通論性的著作,葛兆光《中國思想史》是個很好的示範。他認為科 舉是唐前期思想平庸的主因:

富於誘惑力和影響力的科舉考試對士人的的知識與思想的趨向是至 關重要的,……考題的範圍與評判的取向,也常常在向士人暗示著一 種學術與思想的導向。……當更多的普通的知識階級已經不再擁有文

4 Wilde De Weerdt, Competition Over Content: Negotiating Standards for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in Imperial China (1127-1279)(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2-25.

5 依據金瀅坤的唐五代科舉研究回顧、劉祥光的科舉研究回顧,亦罕見思想與修辭方面的研 究。金瀅坤,《中晚唐五代科舉與社會變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頁4-11;劉祥 光,〈宋代的時文刊本與考試文化〉,《台大文史哲學報》,75(2011),頁37-4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化貴族那種從容不迫的閱讀閒暇、不記功利的經典素養、世家大族的 文化傳統,而急切需要能夠應付考試以換取利祿的實用知識的時代,

舊的知識很難避免遭遇這種被教條與簡化的命運。6

雖然唐前期思想平庸與否有待商榷,引文確實勾勒出科舉時代讀書人的行為 與思想的關係,令人印象深刻。環境影響思想不是他的發明,譬如說,錢穆 認為科舉讓士人「失其所以為士之內在精神」、「忘其義命」;7Benjamin J.

Schwartz 則說道:

在歷史領域之內,思想的發展,就像有其他歷史研究一樣,必須看做 是整個複合體的一部份。……依我個人看來,思想史的中心課題就是 人類對於他們本身所處的「環境」(situation)的「意識反映」(conscious responses)。8(本文引文的雙底線均由筆者添加)

當然,制度是環境或謂「給定條件」(given condition)的重要部份。

De Weedrt 的研究也值得參考。他從思想、教育、修辭的策略解釋程朱 理學在 13 世紀前半獲得朝廷尊崇的原因:由於北宋新政失敗,南宋朝廷不 再介入與領導「考試場域」(examination field),9給予了官方以外的各方勢力 相互競爭的機會。程朱理學在朱熹調整科舉策略之後,使得「道學在考試中 更容易被接受且更為常見」,接著再由陳淳、真德秀進一步擴展此立場。10De Weerdt 刻畫出了科舉與思想的互動關係,很有參考價值。

葛兆光與 De Weedrt 的研究側重面向雖有不同,但皆證實科舉與思想關

6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頁13-15。

7 錢穆,〈再論中國社會演變〉,《國史新論》,頁46;氏著,《國史大綱》,上冊(北京:

商務印書館,2004),引論,頁26-27。

8 史華慈 (Benjamin J. Schwartz)著, 〈關於中國思想史的若干初步考察〉,收錄於許紀霖、

宋宏編,《史華慈論中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頁4。

9 關於「考試場域」,參見Hilde De Weedrt, Competition over Content, 11-22.

10 Hilde De Weedrt, Competition over Content, 355-374, 385. 中文是由筆者自行翻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係密切,這種研究途徑確實可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