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便利的生活,正印驗了人類對於文明的依賴。我們的生活正被非自然包圍著,有

想描繪人們對於桃花源世界奮不顧身的汲汲追求。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

「混種」以及「混種下的世界」是筆者所想研究的題材,利用生物與生物間 的混種以及透過一個混種下的世界希望跟現今科技連結,在享受科技所帶來便利 的人們能開始反思。匈牙利藝術史家豪澤爾(Amold Hauser,1892­-1978)在《藝 術社會學中》曾說到:

藝術家要盡力為社會問題提出反應;真正的藝術家總是置身於社會環境中,

為自己發聲也為人反映問題。3

我們身處的社會充斥著各式的問題與不同的矛盾,多數的問題會隨著人們找出共 識而解決,少數的問題卻成了千古疑問,沒有對與錯、適合與否,有的只是當下 社會價值觀給予的暫時性答案,身為社會中一分子的筆者,自然而然也隨著這些 無解的議題相輔而生。走上街道人手一台的智慧型手機,從學齡的孩童到退休的 銀髮族,科技已廣為被世人接受;回到家中掃地機器人正清掃著地面,基因改造 食品端上餐桌成為晚餐,這非自然的事物已不知不覺融入到我們的生活。

一、研究內容

此一系列的作品創作中,筆者並非單刀直入的描寫混種世界最終走向的傾斜、

崩毀的結局,而是如同諸多電影、漫畫中的結尾般營造不安的氛圍,卻又不直接 點破人類的走向。希望觀者欣賞作品時,是透過畫面有所沉思、有所感觸、更有 所警惕,而非單純的只剩絕望。

在筆者的作品畫面中有許多的科技生命在走動,它結合了許多不同的自然器 官與非自然的零件,有些代表了人們內心的渴望,有些則是將已現有的功能嫁接 在身上使其更方便,而有些則是像述說故事般有代表的象徵語言。它們展現了混

3 豪澤爾、居延安等譯,《藝術社會學中》,臺北市:雅典,1991(三版),頁 59。

種生物的各式可能,卻同時也悲鳴著科技生命的憂愁。一系列的作品中從傾訴人

卻是迷惘與恐懼,不安從心中油然而生,在這個世界中筆者找到的是漸漸傾斜崩

樣的將來?這是筆者在進行此系列的創作與探討時,最常思索的兩個問題,它的

種進行對話,更有多數在對人類的抉擇發出沉重的悲鳴,再細讀下去,整體的畫

90cm,2016。

陳怡穎,〈囚.求〉,

145.5 × 112cm,

2016。

而筆者也依著作品想表現、想傳達的想法與語言不同,將其分為了三個類別,

重製某一生物體,但仍保有一切生命體該有的特質與機能,如複製羊—桃莉5。 而機器人它雖為科技下的產物,並擁有智慧、行動、體溫,卻仍機械產物,故不 在此一範圍中。而如獅虎、騾等物,雖是透過人為操作使不同物種間交配產生,

但其過程中並未有科技手段的介入,亦不包含於此範圍中。而此文中對這些透過 基因工程去做混種、改造、與機器相容的動物們,在第三人稱名詞以「它」來做 取代,因為「它」與我們生活周遭的物件般是被動的被人類所創造與利用,也因

「它」尚未出現過而無法已有明確的分類歸屬。

二、後人類

指人類之後的未來世界,與當今人類本質上已然有所改變。後人類為已經加 入非自然、人工的成分在自身裡,如試管嬰兒透過人工方式受孕、人工美女透過 整容手術去改變自己的外觀等。黑爾斯對於「後人類」(posthuman)一詞的定義 應是最廣為採用的論點。黑爾斯認為「後人類」是資訊至上觀,是「人類與人工 智慧的結合」,亦即人類已成為接近人工智慧的資訊處理實體。6後人類世代的人 將與其他物件逐漸融合,被注入新的技術使能力增進,成為另一種新興人類。

三、賽伯格宣言

賽伯格(Cyborg,又譯「人機體」),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 1960 年,……是 結合機器與有機體的混種;而在這之後,哈洛威(Donna J﹒Haraway)運用這個概 念提出〈賽伯格宣言〉(“A Cyborg Manifesto”,1985)。7 並試圖打破二 原對立的邏輯觀點,且認為在這個有機體與機器、物質與非物質間的三種疆界已 經打破。

5綿羊桃莉(Dolly,1996 年 7 月 5 日-2003 年 2 月 14 日)是用細胞核移植技術將哺乳動物的成年 體細胞培育出新個體。是第一個成功複製的哺乳動物。

6 羅宜柔,〈後人類:越界的新人類觀〉,《修平人文社會學報》,2012 年第十九期。

7 楊勝博,《幻想蔓延:戰後台灣科幻小說的空間敘事》,臺北:秀威資訊科,2015,頁 141。

第二章 混種:當代的煉金術

學家李昂.凱斯(Leon Kass,1939-)也曾提到過:

我們以前是因「先讓科技發展,以後再來收拾殘局」的態度而受惠,但現

美國導演喬納森•莫斯托(Jonathan Mostow,1961–)於 2009 年所導的電影《獵殺代 理人》中,人再也不用以真身面對世人,透過機器代理人不但能將自己塑造出想 對自己的發明、想法最終抱持悔恨的例子。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979-1955) 當年建言美國政府研發核子武器,強大的、毀滅性的武器誕生,然再次請願停止 計畫時掌控權已不在他,兩顆原子彈最終落在日本的領土,奪走了十萬人命;膠 囊咖啡機的發明者

John Sylvan,為人類貢獻了更方便、快速且符合人性的咖啡

8 黃煥彰、倪筱芬,〈基因工程與複製人倫理議題之探討〉,《看守台灣》,2003 年第五卷第一期,

頁 11。

機,然隨之而來的塑膠材質難以回收延伸的環保議題蔓延社會,更讓他站出來呼

違人類的操守與倫理」10。部分國家也透過立法制約複製人研究進行,然卻也正

生活,人類看似掌控了更多,實質卻是甚麼也沒把握住。新的資訊不斷湧入,舊

範。在此筆者不對上述的行為做任何的評價,而是單純的想從例子中強調當人類

停歇。

希望證明自身的理想不會被自然的反擊吞噬。

的信仰,我們所要信仰的東西只有一個,就是自己;人也不需再借助宗教的力量,

我們所要倚賴的事物只有一種,就是科技。

第三節 混種生物與真實世界的互動與矛盾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為手機大廠 NOKIA 一句深印在每個人腦中的廣告台 詞,不是因為他好記順口,而是它正反映了科技不斷發展的目的。人類的文明史 不就是隨著新的發明、新的革新不斷的前進嗎?隨著高度的推演,革新的週期不 斷的縮短,人類還來得及建構新的價值觀嗎?還是我們最終會在科技中迷失自 己?

不論是已然存在的社會選擇機制,或是基因科技出現後,新形成的社會選 擇機制,皆是人類文明逆自然演化的過程,而這種情況今後也不可避免,

因此即是人類文明的基本特色。17

基因科技對社會所帶來的衝擊絕對大於過往各種科技,尤其是複製人、混種生物 的出現,它改變的不單單是我們的生活形式、生活品質,更是對人類社會的秩序、

倫理、道德、價值觀極大的挑戰,在此筆者不打算先就大社會的秩序失調、倫理 道德的淪喪進行評價,而是希望從生物科技產物下、科學家、及其活動的家庭四 周環境進行小範圍、深刻的剖析。

一、生物科技下的生命產物

當第一隻複製羊「桃莉」誕生時,人們對此生物科技上的大突破是抱持著樂 觀的態度,但當其他生物也紛紛在實驗室出生時,複製人的議題也浮上檯面,人 可以複製,適合複製嗎?

身兼醫生、生物資訊學家和生物倫理學家的賴希教授曾經仔細權衡複製人

17 余範英發行,《美麗新世界的誘惑-基因科技與人文的對話》,臺北;時報文教基金會,2004 版,

頁 96。

類所可能帶的機會和危險:就複製動物而言,我不打算做道德上的辯論,

18 任能博(Reinhard Renneberg),姬健梅譯,《複製一個我:從啤酒、番茄到桃麗羊,所有你該 知 道的生物科技》;臺北,左化文化出版,2007 版,頁 265。

19 溫明麗,〈基因科技倫理之主體性論述對台灣道德教育的啟示〉,《教育研究月刊》,2004 年第

自我認同的困惑,在人與複製人的拉扯中,我們無法預知平衡點,也無從得知是

以做到完全公平,它們跟我們想有同等的權利、社會地位,它們跟我們是完完全

個開端。」21

第四節 藝術裡的混種形塑

卻也皆不脫離此中心思想。其中阿多諾(Adorno,1903-1969)曾說過:「藝術對社會 是社會的反題,是不能直接從社會中推演出來的。」24當審美建立在藝術與社會

念與方法,成為新興且反藝術的美學,他以一種「陌生化」的眼光去觀察、透過 這個同樣陌生的世界,希望達到震撼、震驚使的心靈恢復人性,從被現實壓抑、

對日常麻木中解放。藝術的追求必須是與現實分離的,它具有精神性的特質,無 論創作的形式、種類都需要透過此一元素方能完成。身為一名創作者必須按自己 心靈渴望、渴求的去追求非現實裡存在的事物,去實踐個人的創作。而社會性與 自主型兩者之於藝術皆是不可或缺的特色,卻又同時彼此間帶著矛盾。藝術不應 該相同於現實卻又離不開現實,當它具有了社會功能時等於已將藝術自身與真實 世界間的差異性抹煞掉,因此必須由現實出發,然卻去達成對現實的間離,而所 謂的藝術內的審美與邏輯變成為間離本質的所在,它打破當今社會的既存現實,

打造一個虛幻的場域,卻又對社會現實產生了批判功能。

在二十一世紀的當今,從現代化到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科技及電腦無處不在,

人的生活也在虛幻的網路中消耗大半的光陰,虛擬與現實逐漸模糊,生物科技的 興起讓人們看到更多的可能,卻也使生物的定義更加難以商確。基因工程這麼一 個帶有幻想色彩的技術問世,給予藝術家更大的靈感空間,而透過不同的表現手 法,他們紛紛開始述說自己所見所聞所想。

在藝術家派翠西亞.佩契妮妮(Patricia Piccinini,1965-)的作品中,人們看到

在藝術家派翠西亞.佩契妮妮(Patricia Piccinini,1965-)的作品中,人們看到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