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本章針對研究議題分四節闡述內容,主要說明研究者進行此研究之動機與背 景,並陳述所探討的研究目的與問題意識,說明相關概念名詞釋義,及研究範圍 與限制。內容規劃如下:第一節研究動機與背景,第二節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第三節名詞釋義,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壹、標準化評量的困境

研究者身為國中公民科教師,進入教育現場中已有四年的時間。在期間觀察 到許多學生將學習的結果聚焦於考試成績的分數高低,學生在升學制度的壓力下 多數僅是為了考試而學習,亦或是學習範圍僅侷限於教科書的內容,對於日常的 教學評量亦難以從中獲得學習,僅認為是教師評斷學生成績的工具。

國中教育階段雖然自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的實施開始,採行多元入學 的相關政策,並自民國一百〇三年起配合十二年國教的實施採行免試入學的制度,

期望能使學生以適性適才的方式就讀高中職。然而,在台灣升學制度下學生必經 的大型考試─國中教育會考,亦是以分數、等第的方式評量,以至於學生對於學 習的壓力並無減緩,且仍難以將評量與考試、升學劃分,對於評量的認知仍侷限 於教師評定的分數、等第,並將評量與成績掛上等號,時常為了一分、兩分而斤 斤計較,無法從評量中獲得學習上實質的建議與協助,這在實際的教學現場中屢 見不鮮。

然而教育改革的推動以及十二年國教的施行以來,不斷強調的訴求即是期 望能改變以紙筆測驗為主的學習方式,同時能採用多元評量的方式提升學生學 習的成效。除了改善目前教學評量的缺失之外,更重要的是能注重不同智能、

學習性向與個別差異的學生,藉由評量方式的不同使學生能檢視自己學習上的 優缺點,同時也使教師對於學生的學習成果能有所依據,並進一步的調整教學

方式,使教學更能有效幫助學生成長與學習。

Mayer(2002)曾提到:「教與評的相輔相成才能讓學習的視野更為拓展,並 使學習的焦點超越記憶的認知層次。」。但現今的教育制度下,單一且確切的「正 解」往往使學生失去思考、想像的能力,使得「考試領導教學」,限縮了活化教 學的成效,也使得學生的學習僅僅停留在記憶(Remember)、理解(Understand) 的層次階段。因此,「教學」與「評量」的配合在教學歷程中更顯得重要,而在 教學歷程中包含了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材料的準備、教學策略的設計以及教 學評量的運用,各部分應環環相扣促使教學活動更為完善。

但現實的情況為教師將評量視為教學活動中的結束,而非將評量融入教學 中。就研究者在教學現場中的觀察與了解,除了教師對於評量的功能未能有專 業的認知與能力之外,少數科目受限於授課時間,使得評量難以落實原有之目 標。此外,部分原因包含了相關的行政人員難以配合,仍以標準化的成績為主 要依據,而學生對於多元的評量方式易有不確切的看法,認為會增加其學業負 擔,且現今多數家長仍認為考試成績為得知學生學習表現的唯一方法,甚至於 教師也是採用單一紙筆測驗的方式做為學生學習的成果與進退步標準。因此教 師在實際的教學與運作下,常常使得評量無法發揮其功能,使得評量失去其意 義,無法給予學生更進一步的教學回饋,這樣的情形在許多課堂中皆可發現,

是研究者認為在教學中急需改變的一環。

貳、現今教育政策的目標

此外,「成就每一個孩子」的目標,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核心課題之一,

「差異化教學」、「多元評量」、「適性輔導」亦是十二年國教中的重點。把每一個 孩子帶上來,使其能夠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經驗,並能有信心面對下階段的學習,

一直是教師心中的理想藍圖。美國布希總統公布的《不讓任何孩子落後》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NCLB),亦是希望能夠讓所有的孩子平等的接受教育,同

時能在「教育機會均等」、「公平」的原則下提升學習成就,進而能夠樂在學習、

獲得成功經驗。然而現今的學生在升學考試的壓力下逐漸對於學習喪失了興趣,

失去了學習的樂趣與主動性。如何透過適當的評量檢視學生是否學習到基本能力,

並提高其認知層次,使學生從成績、分數、排名等狹隘的觀念中解放,並能從中 反省自己的學習缺失,重獲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使教師能藉由評量診斷學生的 學習狀況,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給予適切的教學資源,是身為教育 者的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從公民科的教學目標而言,學習除了是對於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發展個 人價值觀,從而能有自己的思考與判斷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了解學生 的能力差異與個別想法,若教師對於所有的學生皆採用同樣的教學方法與評量,

則無助於了解學生的個人見解,同時對於能力高低不一的學生學習成果上亦無幫 助。且公民科的學習內容範圍廣泛,涉及許多議題與觀點,若教師能從多元的角 度進行教學,配合學生的能力差異、興趣採用不同的策略與評量,對於提升學習 動機應能有所助益。

在如此的前提下,教師需要關注每位學生的學習需求,並考量學生的特質、

學習偏好、能力發展,採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透過教學策略的設計與教 學評量的運用,確切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果並給予適切的回饋與後續教學協助。

因此,差異化的教學在教室中應被教師所重視。然而,差異化的概念雖然被許多 教師認為是重要且有效的,卻鮮少實際在教學中實施,更遑論差異化評量的實施 與運用。

参、評量在教學中的角色

研究者在任教的第一年即接觸到參與「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的學生,其 計畫係針對學習低成就之學生進行個別化補救教學(教育部,2015),尤以特別針 對國文、英文、數學三科學習表現較為落後之學生進行篩選測驗,然而篩選測驗

的內容雖針對各單元基本學習內容進行評量,其測驗通過的標準依然以標準化測 驗之「及格」為基準。對於進行補救教學的教師仍難以針對個別學生的學習弱項 進行教學輔導,其評量結果亦難以給予學生在後續學習上的學習建議與可著重加 強、改進的方向。

為使得評量能夠給予程度不一的學生適切的學習回饋,並使其能發揮其在教 學歷程中的功能,使學生從中獲得成功的學習經驗,並兼顧作為學習的證據,研 究者期望能從評量作為切入點,以不同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學習。其考量的因素 為國中公民科的教材內容皆有既定的範圍與目標,教師可以酌量增加課外的知識 與內容,但卻不宜大幅的改動與刪減。而從教學策略而言,教師可以採用多樣化 的方式,配合學生的能力高低進行差異化教學,同時透過評量調整教學策略以給 予學生具體學習建議,使得一般評量、補救教學評量都能達到其目的,藉此期望 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課堂中充分的學習。

在教學歷程中,教學目標、策略、評量三者缺一不可,以往對於「考試領導 教學」的負面印象到如今應予以扭轉,使得「教學結合評量」、「評量促進教學」

的概念更加落實。因此,研究者希望從學習評量層面進行探究,藉由差異化評量 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興趣,並結合「促進學習的評量」(assessment for learning)、「評量即學習」(assessment as learning)的概念,提供學生自我監控及 自我學習的機會,讓學生發現自己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使之成為自己的評量者,

讓教學評量能更具意義,能真正成為幫助學生學習的一道途徑,並期望能增進學 生在公民科的學習成效。

然而,不論是補救教學或是一般教學下,對於公民科的差異化評量研究甚少,

使得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於評量的運用與選擇上並非如此適切,也未能達 到評量的真正目的。使得「教學結合評量」、「評量促進教學」的概念未能達成如 期的學習成果,學生仍然將評量與考試畫上等號,對於評量的感受較為負面與排 斥。

綜上所述,本研究期望能以「差異化評量」做為主要的研究主題,於現今十 二年國教的課程綱要與核心素養的概念之下,設計適用於國中公民課程的差異化 評量,其設計係考量學生個別的學習能力,在不更動現今授課節數、課程內容與 教學進度下,使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能夠跳脫原本標準化測驗的結果,讓學 習從「分數」的禁錮中解放,並使教師能夠透過差異化評量的採用,從中得知學 生在學習公民內容上的困難與缺失,給予學生立即且有效的回饋,進一步能幫助 學生將學習提升至分析(Analyze)、評鑑(Evaluate)、創造(Create)等認知階段。

因此,本文期望透過文獻分析來闡述差異化評量的重要性,並規劃與設計在 公民課堂中可採行的教學策略與差異化評量的實施,藉由個案研究的方式對學生 的學習進行探究。希望對於差異化評量的運用有更清楚的了解,並能更重視評量 在教學中的角色,使教師能反思如何更有效的教學與回饋,學生亦能從中提升學 習成效。並期望能藉由本研究的實施,說明現今教學中可能會面臨的挑戰,提出

因此,本文期望透過文獻分析來闡述差異化評量的重要性,並規劃與設計在 公民課堂中可採行的教學策略與差異化評量的實施,藉由個案研究的方式對學生 的學習進行探究。希望對於差異化評量的運用有更清楚的了解,並能更重視評量 在教學中的角色,使教師能反思如何更有效的教學與回饋,學生亦能從中提升學 習成效。並期望能藉由本研究的實施,說明現今教學中可能會面臨的挑戰,提出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