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回顧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遊憩娛樂性質的旅行之中,同化精神又該如何展現,又是以何種方式對旅行者進 行潛移默化?因此,筆者希望藉由耙梳日治時期關於修學旅行的紀錄,來檢視日 治時期修學旅行在教育、政治、文化等方面,對學生所造成的影響。

第二節 研究回顧

國內方面在日治時期觀光旅行方面的研究為數不少,針對日治時期的觀光旅 行雖有不同角度的研究,但大多數都集中在旅行環境的塑造,也就是交通工具所 帶來的影響。葉龍彥、蔡龍保、呂紹理都認為1908 年(明治 41)縱貫鐵路通車,

是帶動台灣觀光普及的開端,不過蔡龍保進一步說明鐵道部與台灣觀光旅遊活絡 的關連性。他指出,1908 年(明治 41)縱貫鐵路完工後,隨即成立「旅客係」

作為招徠旅客的機構,1931 年(昭和 6)鐵道部正式接手,1937 年(昭和 12)

在鐵道部下設觀光係,換言之,鐵道部在台灣觀光事業發展中居主導地位。

呂紹理更將日治時期鐵道部對台灣觀光旅遊的影響,解釋為旅行活動從「個 人探險」進入到「制度化」旅行的關鍵。此外,他和蘇碩斌都注意到旅行活動中 對「觀看」的詮釋:呂紹理認為旅行是促使台人觀看日本近代化的重要管道,也 是讓日人及全世界看到日本統治台灣成功的方式,亦即台灣旅遊環境與社會兩者 之間的變化,便構成旅遊活動的複雜樣貌;蘇碩斌在《看不見與看得見的台北》

一書中,則從景觀空間的角度,剖析台北地區權力結構的變動。1然而,如單就 修學旅行而言,目前尚無專書對此進行討論,有關修學旅行的紀錄,多半只有附 加說明之性質。再者,有關此方面的資料較為瑣碎,蒐集不便,不過仍可從探討 部分日治時期教育史的論文,以及與旅行、景觀社會學相關之研究當中,逐步拼 湊出修學旅行的樣貌。

日治時期教育史方面的研究,多少都提及修學旅行,然而所佔份量之多寡,

便端看此活動對該學制影響的程度。就筆者所分析的結果,初等教育由於年齡尚 淺,參加修學旅行的程度不若中等以上學制高,因此由修學旅行所呈現出旅遊「制        

1葉龍彥,〈一九○八年在台灣觀光史上的意義〉,《台北文獻直字》151(台北,2005.3),頁103-135。

蔡龍保,〈日治時期台灣鐵路與觀光事業的發展〉,《台北文獻直字》142(台北,2002.12),頁 69-86。呂紹理,〈日治時期台灣的旅遊活動與地理景象的建構〉,《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 表述與文化構圖》(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頁 290-326。蘇碩斌,《看不見與 看得見的台北》(台北:左岸,200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度化」的狀態並不明顯,且對學童的影響恐怕也有待商榷。根據游鑑明的研究,

修學旅行僅限於高年級學童,但因費用較高,參加者不比另一類校外教學活動—

遠足來的多。2唯蕃童教育所例外,鄭政誠曾以專文介紹理蕃政策下的蕃童修學 旅行。3文中指出:總督府一方面以隘勇線威嚇原住民,一方面則以教育等方式 安撫之,觀光旅行則屬於後者,是日方用來對原住民加以規訓、啟蒙的統治手法。

不同於其他教育體制以團體方式進行修學旅行,原住民學生的修學旅行則是由個 別「模範學生」為開端。此外,透過修學旅行,日人也有意使原住民學生瞭解本 島人與日人的差異,特別是強調日人文明較優越,藉此對日本產生認同之感。

至於其他學制方面,由於國語學校是師範教育的龍頭,也是各級學校的源 頭,因此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肩負了台灣地區教育的重責大任。是故在日本國內 由師範學校率先舉行修學旅行,日治時期的國語學校自然也開創台灣教育界的首 例。謝明如在〈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之研究〉一文中,4也處理了修學 旅行的部分,她認為當時的修學旅行的特色即是依年級來區分路線,在1910 年 代之後更走向制度化;此外,國語學校也相當注重修學旅行中「教育」的意涵,

行前的知識準備自然不可省略,學生透過修學旅行可得到額外的新知識以及難忘 的回憶。然而,作者亦表示,修學旅行除了教育的用意之外,也具有「同化」的 作用,如1912 年之後補助台籍學生至日本修學旅行,主要還是為了鞏固國民性,

感受母國文化;至於是否對台籍生造成影響,她則認為修學旅行帶給學生的是「對 文明的嚮往」。

另外,除了針對台籍學生而使修學旅行被賦予「同化」的功能外,在日籍學 生方面,黑崎淳一研究台北高等商業學校時,也關注到該校舉辦修學旅行的部 分。5他指出台北高等商業學校是貫徹總督府「南進政策」的策略性學校,因此 該校校內所設立的南洋經濟研究會,即是作為研究南洋的專門機構。而該校的海 外修學旅行也都是由此組織主辦,所以地點多半以南洋為主。且舉辦南洋修學旅 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能親自接觸未來畢業後活動的地方,作為努力向上 的動力。然而,此類旅行型態與其他學校不同,相當著重研究考察的成果;因此        

2游鑑明,〈日據時期台灣的女子教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3鄭政誠,〈日治時期台灣原住民的修學旅行—以蕃童研究所為例〉,台灣教育會會訊

4謝明如,〈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之研究(1896-1919)〉,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 士論文,2007。

5黑崎淳一,〈台北高等商業學校與南支南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校方也規定參加的學生必須事先準備研究題目,以便利用旅行進行調查與資料蒐 集,待回台後公開發表報告。

至於日治時期旅遊活動的詮釋,則多半圍繞在「宣揚殖民母國統治成效」、「加 強對日本認同」的論調上,儘管並無針對具備學校性質的修學旅行進行探討,但 由於此類研究具備理論基礎,因而在剖析旅遊活動中人們的狀態、觀看的景象 時,往往能藉由理論而將其架構化,使零碎的旅行概念,成為一套完整的體系。

前述曾提到,呂紹理著眼在旅行過程中「觀看」的層面上,因此他採用 Dean MacCannell 的「前/後台」概念,分析旅遊手冊中景觀的意向,進一步指出旅 行中的觀看角度自始即與宣揚統治殖民統治成果的目標相連結。

而張倩容則以呂紹理的理論為基礎,在〈日治時期台灣的觀光旅遊活動〉6一 文中重建日治時期觀光旅行活動的背景:基本上,當時台灣是與日本國內同步進 行,透過官方的主導,而以「早熟」的方式來發展;由於此時的觀光旅遊型態受 到交通建設的影響頗深,因此她便透過耙梳日治時期鐵道部所出版的各類刊物,

如作為觀光宣傳之用的台灣鐵道旅行案內,還原當時旅遊的景況;也提到鐵道部 門開始負責觀光事務,使得當時的旅行活動乃進入「制度化」的階段。然而美中 不足的是,通篇論文雖然引用甚多日治時期的一手史料,但在註解上卻有疏漏的 情形,若干數據無從得知出處,不僅在論述上沒有佐證,對日後的研究者而言,

也可能發生引用失當的錯誤。

另外,劉方瑀在討論日治時期台灣形象建構的過程時,亦觸及到修學旅行;

7她認為修學旅行乃是殖民者在教育方面規訓台灣人的手段,更是台灣為殖民母 國之附屬品的再現:從舉辦的時間上來看,島內修學旅行由於需配合內地修學旅 行的時間(春季),而多選擇在秋冬,顯示台灣是從屬於日本;旅行景點方面,

無論是島內或內地,多半選擇參觀近代化設施以及參拜神社,具有殖民者展現國 力強大的企圖。她更進一步指出,修學旅行背後還具備骨牌效應:不僅將學生納 入在認同殖民母國神聖化的一環,甚至還擴及到學生親友。劉氏站在後殖民的立 場,企圖看穿日治時期修學旅行背後之真相,與呂紹理的論點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在史料的運用上卻明顯不足,參考樣本太少,造成在立論上稍感薄弱,相當        

6張倩容,〈日治時期台灣的觀光旅遊活動〉(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7劉方瑀,〈被選擇的台灣-日治時期台灣形象建構〉(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可惜。

如前所述,有關修學旅行的專門性研究,台灣國內較為缺乏,因此目前仍以 日本方面較多;再加上修學旅行源自於日本,因此釐清修學旅行發展的脈絡,勢 必有助於瞭解日治時期台灣修學旅行。筆者曾至日本蒐集修學旅行相關的研究文 獻,因此以下將就這些文獻,來分析研究有關修學旅行的現況與未來尚可延伸的 部分。

所有與修學旅行相關的日文研究,幾乎都會觸及到修學旅行的歷史發展,有 些是宏觀的視野來說明修學旅行在日本發展的過程,短篇論文有佐藤秀夫〈遠足

‧修学旅行の歴史〉、伊東香織〈修学旅行の歴史〉8。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佐藤 秀夫整理了明治以降的教育史料,將其以註解的方式穿插在正文之中,作為論述 的佐證,使文章更加具有說服力,且對於相關研究者而言,亦無須費力地四處查 閱、對照一手文獻,可謂十分便利。而專書的部分,鈴木健一在《修学旅行の理 論と実際》9一書中,前半部由修學旅行的技術層面切入,完整地呈現修學旅行 從規劃至實施,以至活動結束的細節;後半部則從時間的縱軸來探究修學旅行的 歷史脈絡,透過搭配不同學制、事件的橫切面,可看出修學旅行的多元與多變性。

‧修学旅行の歴史〉、伊東香織〈修学旅行の歴史〉8。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佐藤 秀夫整理了明治以降的教育史料,將其以註解的方式穿插在正文之中,作為論述 的佐證,使文章更加具有說服力,且對於相關研究者而言,亦無須費力地四處查 閱、對照一手文獻,可謂十分便利。而專書的部分,鈴木健一在《修学旅行の理 論と実際》9一書中,前半部由修學旅行的技術層面切入,完整地呈現修學旅行 從規劃至實施,以至活動結束的細節;後半部則從時間的縱軸來探究修學旅行的 歷史脈絡,透過搭配不同學制、事件的橫切面,可看出修學旅行的多元與多變性。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