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步瞭解日本治台的同時,也將修學旅行引進台灣,並在增長學識、體能鍛鍊等 目的裡如何加入殖民「同化」的成分。

第三章 教室外的新體驗:實施修學旅行

本章分為三小節,前兩節說明修學旅行的地點,行程安排、交通工具的狀況;

第三節則分別從參加修學旅行的人員,包含學生、老師等,以及與旅行相關的細 節,如旅費、服裝行李、旅行心得撰寫,還有受外界情況影響的突發事件,探討 日治時期修學旅行的內容。

第四章 旅行的意義:修學旅行背後的意涵

這一章將從旅行記錄中檢視第二章中所提到修學旅行在教育、殖民同化的目 的,亦即,解讀修學旅行過程中對台灣與日本,在景觀、歷史背景等方面的詮釋,

促使觀賞的學生對之產生何種感受,進一步來觀察修學旅行對學生在知識、精神 層面的影響,是否如官方所預期「同化於日本」、「認同日本統治」。

第五章 結論

此部分將針對本文的論述內容進行統整,並提出日後相關議題的發展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學校新行事:日治時期修學旅行的引進

存在於校園內超過百年歷史的修學旅行,於日治時期隨著殖民者的腳步踏進 台灣社會後;不僅被視為學校重要行事,深具教育意義,也將近代旅行的概念推 展至校園。然而,1886 年始出現於日本的修學旅行,最初的動機乃是作為學生 軍事訓練之用,模仿軍隊模式至校外實施步槍操練或長途行軍,與今日遊憩的性 質大相逕庭。令人好奇的是,在何種背景因素之下,促使具備行軍性格的「長途 遠足」,轉變為學術研究與娛樂兼具「修學旅行」?再者,台灣修學旅行乃由日 本所傳入,而日本國內修學旅行的發展是否會影響在台灣的型態?為此,必須透 過理解戰前日本修學旅行的發展歷程,方才能與台灣進行對照。而修學旅行經由 官方力量被帶入台灣後,又是以何種形式存在?除了教育層面之外,殖民當局的 期盼、台灣社會的觀感,將賦予它何種性格?這些都是本章欲處理的議題。

另一方面,以旅行作為學校行事一環的構想,並非起源於日本,早在16 世 紀歐洲地理大發現後,隨著科學思考而生的唯實論者,便有「旅行教育」的論調,

他們主張透過感官認識世界,獲得知識,而此類「感官經驗」的學習法,影響後 代深遠;明治中期也引入相關教育理論,成為支持以校外教學取代行軍的修學旅 行之理論基礎。是故,欲瞭解修學旅行在日本國內從創立到推展的過程,勢必要 先釐清這類學校旅行在世界史中的角色。

第一節 時代背景

一、 關於旅行--修學旅行的原型與學理根據

關於修學旅行的緣起,日本方面之研究成果,一致指向1886 年(明治 19)

由東京師範學校所實行之「長途遠足」。且根據日本學者之研究,也同樣認為修 學旅行不同於歐美國家的旅行形式,而是將日本特有的家族意識投射至學校,以 作為培養國民共同情感之所在。1簡而言之,修學旅行可謂是日本的首創。

       

1例如桑原武夫從日本文化的視野,指出在旅行中所象徵的精神廣度;鯖田豐之提到修學旅行是 將日本特有的家庭意識投影至學校的表現,透過旅行,完成「祖先教聖地之巡禮」以凸顯學校 教育肩負歐美所缺乏的家族性角色;中內敏夫則是觀察到藉由修學旅行,將不同出身、貧富、

優弱的學生聚集在日本國家神道信仰之中,同時體驗共食共生的情感,換言之,即藉此達成國 民共同感情之傳承的目的。詳細內容請參考山本信良、今野敏彥著,《近代教育の天皇制イデオ ロギ—:明治期学校行事の考察》(東京:新泉社,1987),頁 234-23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然而,以旅行作為學校行事的概念,並非由日本首創,早在18 世紀的歐洲 上流社會,即出現由家庭教師帶領富家子弟,於課程結束後,前往各國遊歷,藉 此學習外語、社交禮儀,並接觸異國文化,時間從數個月至數年不等。而這種僅 侷限於上流階級的旅行活動,乃是學生旅行的雛形;而後隨著教育普及而不再是 特定族群的專利,逐漸成為具有校外教學性質之學校行事。是故,儘管修學旅行 非沿襲自歐美,但其教育理念仍與歐美旅行教育有相似之處。

1900 年(明 33)文部省普通學務局出版之《独国の修学旅行》之中,由當 時的普通學務局局長澤柳政太郎所寫的序言中即表示,「修學旅行實行時,是否 考慮周詳,將大大影響其成效,然而日本現今尚缺乏修學旅行的方法,故參考德 國在修學旅行上的相關規定,以作為實施修學旅行時的參考。」2而根據《独国の 修学旅行》記載,修學旅行的發想,可溯源至16 世紀的唯實論3。本論點注意具 體的經驗世界,強調感官功能的重要性,側重自然界的資源,主張此論調者認為 只有透過感官來獲得知識,才是最為「實在的知識」。適逢當時人文主義教育已 走向末流,徒具形式,唯實論的興起,正好取而代之,成為16 世紀的教育主流。

由於唯實論認為教育的目的並不在於古書或學今語,而是在於能恰當地處理 社會生活問題,以及行合理且正確的判斷。因此學生主張應走出書房,進入社會,

面對生活,簡言之,就是「社會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是故在唯實論的四大教 育4主張當中,旅行教育便成為實踐唯實論教育理念的最佳管道。唯實論者認為 旅行最能培養判斷力,重視實用教育的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 1533-1592)

便曾表示:「旅行可因與別地切磋琢磨,而使判斷的利刃更為明亮,更為尖 銳……。」5由於旅行是離開學校,進入社會中活動,因此無論是向店家或工廠 工人請教問題、詢問工作細節,或者是參觀工廠及實驗室,都是學習的最佳時機,

而這樣的知識往往也最直接、最實用。除此之外,蒙田亦指出,旅行有助於培養

       

2文部省普通學務局,《独国の修学旅行》(東京:文部省普通學務局,1900)。

3當時造成此思潮的因素有二:首先,由於新航路和新大陸的發現,喚醒歐洲人不應停留在過去 講求人文主義,只鑽研於古書古文的時代,反而應該走向大自然;其次,科學新理論及科學工 具的發明,則促得許多傳統觀念被打破,例如哥白尼提出「太陽中心說」,取代托勒密的「地球 中心說」。又,科學研究需仰賴感官的實驗、演算,若以科學儀器輔助之,將可補人類官能之不 足。

4此四大主張分別為:注重實用教育、注重旅行教育、注重衛生及保健教育、免除體罰。參考林 玉体,《西洋教育史》(台北:文景,1983 再版),頁 252。

5轉引自林玉体,《西洋教育史》,頁25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學童獨立自主的能力以及自由的習性,免受父母干涉,也不用依賴父母。6儘管 此時旅行教育的論點尚屬起步階段,但唯實論的教育觀,已被大肆傳播,蔚為風 潮,而往後的歲月裡,更由於教育學者的投入,旅行教育逐漸成為學校教育的一 部分。

如上述,唯實論不僅盛行於當時代,也影響了日後的教育觀念。如主張感官 教學的捷克教育家康美紐斯(John Amos Comenius, 1592-1670)、師承康氏門徒 的弗蘭開(August Hermann Franke, 1663-1727)利用唯實論的教育主張創辦學 校,並透過旅行訪問各類工廠、博物館的過程,來教授自然學、世界學7

直到18 世紀自然主義者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的大力鼓 吹,實物教學的重要性再次被強調後,開始出現以旅行為名的學校活動,然而這 些活動不僅制度不全,觀念亦有差異。例如有學校以「散步旅行」為名,實行每 年只有一天的旅行,其目的不如說是作為讀書以外的報酬而有的休息日;教師帶 領富家子弟以教學為目的的旅行,卻因外在環境複雜而引來「不僅達不到效果,

還會使得學生輕薄」的批評。8

是故,德國的教育學家沙茲曼(Christian Gotthelf Salzmann, 1744-1811)主 張旅行不止要著重體育方面的訓練,也不能忽略智能與情意上的培養,如此一來 才能真正達到旅行的教育功能。而他亦將自己的論點付諸實行,於1784 至 1803 年間在自己建立的學校中多次舉辦旅行。9於此,以旅行作為教育的一環之學校 活動始被確立;不過在此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由16 世紀唯實論一路延伸而來的 學校旅行活動,主要指的是跨國性的參觀旅行,這與之後筆者所處理的,由行軍 所演變的日本修學旅行,在動機與型態上雖並不相同,然教育的本質仍是一致的。

二、 日本國內修學旅行之起源

如上節所述,修學旅行被視為學校行事的一部份,是學生在校外的學習機 會,因此欲瞭解日本修學旅行的發展歷程,必須先釐清日本校外活動的歷史。

江戶時代的寺子屋教育中,在課餘時間會安排名為「花見(賞花)」的課外        

6林玉体,《西洋教育史》,頁256。

7文部省普通學務局,《独国の修学旅行》,頁24。

8文部省普通學務局,《独国の修学旅行》,頁25。

9文部省普通學務局,《独国の修学旅行》,頁4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活動,作為學子慰安之用。1872 年(明治 5)學制制訂以來,在小學緊湊的課堂 空檔到處可見調整學校節奏的行事,如初詣、遊船10等等。11這些以慰安、和睦、

娛樂性為要素的校外行事,可視為是學校生活的調劑,無論在學生的健康或是社 交上,都有所助益。這類活動並未隨著新式教育的推廣而消失,直到1877 年(明 治10)前後,仍以初詣、參拜、見物、散步、登山、遊船的型態及名稱而存在,

因此可視為校外團體活動的原型。

1884 年(明治 17),出現了遠足活動的出現,始將上述活動做了歸類。日本 學者澤柳政太郎將之定義為:「遠足是在校外透過長距離的步行,使學生得到身

1884 年(明治 17),出現了遠足活動的出現,始將上述活動做了歸類。日本 學者澤柳政太郎將之定義為:「遠足是在校外透過長距離的步行,使學生得到身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