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修」台灣「學」日本:日治時期台灣修學旅行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修」台灣「學」日本:日治時期台灣修學旅行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4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政 治 大 「修」台灣「學」日本: 立. ‧ 國. 學. 日治時期台灣修學旅行之研究 The study of educational excursion in Taiwan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rule.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指導教授:戴寶村教授 研究生:林雅慧.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六月.

(2) 謝誌 念歷史,一直是我求學以來的夢想,雖然過程幾經波折,但終於能在完成大 學學業,歷經實習與工作之後,重返校園完成夢想,因此格外珍惜這個機會。 在研究所求學階段,也受到很多人的幫助:指導教授戴寶村老師的必修課裡, 總是能給予同學許多新的想法,而我的論文題目也是在那時誕生的。即使這是一 個嶄新的題目,相關研究成果也不多,但老師仍不斷給予鼓勵,讓從未接觸過學 術論文的我,能夠更有自信繼續努力,十分感謝您。薛化元老師、陳翠蓮老師, 他們的課程往往讓我獲益良多,在日後的論文撰寫上,也經常想起兩位老師的教. 政 治 大. 誨,真的很感謝。和林果顯老師討論修學旅行的過程中,也釐清了很多疑惑,謝 謝您。. 立. 從收集資料、解讀文獻到撰寫論文的過程中,雖然遇到不少困難,有時也會. ‧ 國. 學. 感到苦悶或煩躁,但是幸虧我的身邊總是圍繞著一群彼此打氣、互相支持的好伙 伴,世賢、大小勝傑、宜芬、昭圻、思庭、培強、金都、凱迪學長、仁姿學姐、. ‧. 忠尉,謝謝你們的陪伴,讓我可以在一個舒適又溫馨的環境下專心寫作。柏棕總. y. Nat. 是不厭其煩地幫我借書;由於家豪學長、昇璋學長的建議,使得我的論文更加完. io. sit. 整,謝謝你們!同時也感謝教育部顧問室,提供我前往日本蒐集論文資料的機會;. n. al. er. 滯日期間,受到春山明哲、梅森直之教授,還有日籍同學小松優介的照顧,讓我 在人生地不熟的日本也能體會到人情的溫暖。. Ch. engchi. i Un. v. 另外,我更要特別感謝我的家人,不僅支持我繼續深造,對於我撰寫論文期 間的忙碌也百般包容,使我能無後顧之憂地完成學業。大學好友怡芯、玉修,以 及山學團的伙伴們,佳雯、怡芳、莉雯、雅鈞、佩鈴、佳蓉、芳倩、裕晴,謝謝 妳們一路走來的相挺,有妳們真好。最後,要特別感謝擔任我論文口試的兩位口 委:許佩賢老師、李衣雲老師,由於你們精闢的見解,不但清楚點出了我論文上 的盲點,也讓我知道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 論文完成,也代表著研究生生涯即將落幕,再次衷心感謝所有一路上幫助過 我的人。.    .

(3)  . 摘要 起源於日本的「修學旅行」,隨著日本在台實施新式教育的政策,進入了台灣 社會。以學生為主體的修學旅行,不僅兼具近代遊憩活動的意涵,更富教育功能, 成為教室以外拓展學生視野的新興校外活動;同時,修學旅行是還是殖民當局貫 徹其同化策略的工具。 此時的修學旅行,也反映出近代化旅遊的樣貌,亦即從過去「個人探險」的 形式,進入「制度化」的階段:島內、海外修學旅行開始流行,象徵著交通建設 走向完備;由與旅行相關的事物越來越多,顯示修學旅行已成為既定行事。 而在旅行的過程中,透過讓學生觀賞近代建設,不僅有助於增廣見聞,也是. 政 治 大 的核心,感受日本國體萬世一系的天皇體制,台灣學生在被檢視同化教育成效之 立 使其從對於近代化的嚮往轉化為對統治者的認同;或是參拜神社,接觸國家神道. ‧ 國. 治力量的鑿痕。. 學. 餘,認知方面也無條件地被強化成為「日本人」 。由此可知修學旅行中處處可見政. ‧. 此外,在修學旅行之中,學生所見到與鄉土相關的景物時,該物件已經被賦 予新的意義,也就是被化約在日本歷史系統之下,漸漸失去其主體性。而學生即. Nat. er. io. sit. y. 是在修學旅行的過程裡,體驗殖民與近代化之間曖昧不明的滋味。. n. al. i n C U hengchi 關鍵詞:修學旅行、同化、學校行事 . I  . v.

(4)  . English Abstract The "educational excursion" which originated in Japan,had entered Taiwan society with the new education policies Japanese carried out in Taiwan. The educational excursion took students as the main part, were not only concurrently the meaning of modern recreational activities,but also were full of educational functions, and became new activities outside the school that could widen students' horizons beyond the classroom; and in the same time, the educational excursion were also the tool for colonial authorities to carry out the strategies for the assimilation. The educational excursion at this time, also reflected the appearance of modern. 政 治 大 domestic,overseas educational excursion 立. tourism, which entered the stage of "institutionalized" from the past form of "personal adventure": the. became popular, which. signified the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were going to be complete; since the. ‧ 國. 學. travel-related things became more and more,it showed that the educational excursion had become main stream activities.. ‧. And in the process of travel, through letting students to view the modern. Nat. sit. y. buildings,it did not only help to broaden their horizons, but also made their yearning to. er. io. the modernization transformed to the acceptance to the rulers; or to let them visiting the. al. iv n C Emperorhof Japanl, except e n g c h i U that Taiwanese. n. Yasukuni Shrine, and to access the core of to the national Shinto religion,to experience the system of the eternal. students were. viewed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assimilation education . The recognitions of Taiwanese students could be forced to become "Japanese” unconditionally. From this we can see the marks of political power everywhere in the educational excursion. In addition, during the educational excursion, when the students saw the scenes related to the home town,that thing had been given a new meanings,it was converted into the system of Japan history, and gradually losing its subjectivity. And the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al excursion were experiencing the taste of ambiguities between colo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educational excursion, assimilation, acts of school II  .

(5)  .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文獻運用 ........................................................................................ 8 第四節 章節內容分配..................................................................................................... 9. 第二章. 學校新行事:日治時期修學旅行的引進 ................ 11. 政 治 大. 第一節 時代背景 ........................................................................................................... 11. 立. 第二節 從殖民角度出發的官方視野 ......................................................................... 24. ‧ 國. 學. 第三節 教育考量 ........................................................................................................... 31 第四節 社會觀感 ........................................................................................................... 39. ‧. 第三章. 教室外的新體驗:實施修學旅行 ............................. 45. y. Nat. io. sit. 第一節 島內旅行 ........................................................................................................... 46. n. al. er. 第二節 海外旅行 ........................................................................................................... 63. Ch. i Un. v. 第三節 旅行過程重建................................................................................................... 81. 第四章. engchi. 旅行的意義:修學旅行背後的意涵 ........................ 97. 第一節 教育效果 ........................................................................................................... 98 第二節 「修」台灣:進步的故鄉? ....................................................................... 108 第三節 「學」日本:偉大的象徵? ....................................................................... 114. 第五章 參考書目. 結論 ............................................................................. 121 ................................................................................ 125. III  .

(6)  . 表 次 表 1:台中師範學校一週旅行日程 ................................................................................... 48 表 2:1907 年(明治 40)國語學校國語部 4 年級生內地修學旅行日程.................. 65 表 3:1933 年(昭和 8)台中師範學校內地修學旅行日程表..................................... 66 表 4:台北州立商業學校滿韓修學旅行日程 .................................................................. 7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 i Un. v.

(7)  .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言下之意,即說明了在書本之外,尚 有更多知識遍布在日常生活當中,而由此觀念所延伸的教學活動,便是校外教 學。翻開各校畢業紀念冊,除了表情一致的大頭照之外,最吸引人目光的,即是 一張張在風景區排排站的畢業旅行照片。畢業旅行不僅是每一個學生必經的歷 程,也是他們在學習生涯中最難忘的回憶之一。早在日治時期,畢業旅行的觀念 便已隨著當時殖民者日本的腳步,搭上新式教育的順風車登陸台灣,不同的是, 過去不稱「畢業旅行」,只有與它性質類似的「修學旅行」。. 政 治 大. 先就旅行一詞來說,事實上,今日所謂的「旅行」,乃是直到日治時期才成. 立. 為台灣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在此之前,台灣只有「探險」性質進行的個人活動,. ‧ 國. 學. 然而此類活動危險性高,也少有遊憩性格,多屬田野踏查性質。進入日治時期後, 由於日本國內開始興起旅遊風潮,許多與旅行相關的機構紛紛成立,交通運輸結. ‧. 合宣傳的策略,促使旅行活動越趨完善,符合近代旅遊活動的最大特點--「制度 化」。這波「旅行」的風潮,在日治時期逐漸由日本吹進台灣。亦即日治時期乃. y. Nat. io. sit. 是台灣旅行活動由「個人探險」進入到「制度化」旅遊極為重要的時期。. n. al. er. 因此,距今近百年前的學生,藉由修學旅行而使他們的足跡遍及各地;修學. i Un. v. 旅行的地點也不侷限於台灣,還擴及到海外,比起今日甚至更加活絡。他們參拜. Ch. engchi. 神社、參觀工廠、遊覽風光明媚的景點,在日光東照宮前、阿里山神木下合照, 和其他學校的學生交流互動...等等,多采多姿的內容一點也不輸給今日的學生。 然而,身為日本殖民地的台灣,教育內容仍舊擺脫不掉殖民地色彩,修學旅行不 僅隸屬於學校活動,也免不了成為貫徹統治政策的工具。儘管如此,融合了教學 與遊憩性質的修學旅行,很可能是當時許多台灣人進行觀光旅遊活動的首次經 驗。 是故,本論文即以日治時期學校修學旅行為主題,透過瞭解此學校活動在台 萌芽、茁壯的歷程,逐步還原日治時期所新興的修學旅行之真實面貌,進而深入 剖析修學旅行對當代的影響。另一方面,性格複雜的修學旅行,是否是殖民當局 的另一種同化與宣揚政績的工具?學生們在旅行的過程中,又有何觀感?至於在 1   .

(8)  . 遊憩娛樂性質的旅行之中,同化精神又該如何展現,又是以何種方式對旅行者進 行潛移默化?因此,筆者希望藉由耙梳日治時期關於修學旅行的紀錄,來檢視日 治時期修學旅行在教育、政治、文化等方面,對學生所造成的影響。. 第二節 研究回顧 國內方面在日治時期觀光旅行方面的研究為數不少,針對日治時期的觀光旅 行雖有不同角度的研究,但大多數都集中在旅行環境的塑造,也就是交通工具所 帶來的影響。葉龍彥、蔡龍保、呂紹理都認為 1908 年(明治 41)縱貫鐵路通車, 是帶動台灣觀光普及的開端,不過蔡龍保進一步說明鐵道部與台灣觀光旅遊活絡. 政 治 大 作為招徠旅客的機構,1931 年(昭和 6)鐵道部正式接手,1937 年(昭和 12) 立 在鐵道部下設觀光係,換言之,鐵道部在台灣觀光事業發展中居主導地位。 的關連性。他指出,1908 年(明治 41)縱貫鐵路完工後,隨即成立「旅客係」. ‧ 國. 學. 呂紹理更將日治時期鐵道部對台灣觀光旅遊的影響,解釋為旅行活動從「個. ‧. 人探險」進入到「制度化」旅行的關鍵。此外,他和蘇碩斌都注意到旅行活動中 對「觀看」的詮釋:呂紹理認為旅行是促使台人觀看日本近代化的重要管道,也. Nat. sit. y. 是讓日人及全世界看到日本統治台灣成功的方式,亦即台灣旅遊環境與社會兩者. er. io. 之間的變化,便構成旅遊活動的複雜樣貌;蘇碩斌在《看不見與看得見的台北》 一書中,則從景觀空間的角度,剖析台北地區權力結構的變動。1然而,如單就. n. al. Ch. i Un. v. 修學旅行而言,目前尚無專書對此進行討論,有關修學旅行的紀錄,多半只有附. engchi. 加說明之性質。再者,有關此方面的資料較為瑣碎,蒐集不便,不過仍可從探討 部分日治時期教育史的論文,以及與旅行、景觀社會學相關之研究當中,逐步拼 湊出修學旅行的樣貌。 日治時期教育史方面的研究,多少都提及修學旅行,然而所佔份量之多寡, 便端看此活動對該學制影響的程度。就筆者所分析的結果,初等教育由於年齡尚 淺,參加修學旅行的程度不若中等以上學制高,因此由修學旅行所呈現出旅遊「制                                                         1. 葉龍彥, 〈一九○八年在台灣觀光史上的意義〉 , 《台北文獻直字》151(台北,2005.3) ,頁 103-135。 蔡龍保, 〈日治時期台灣鐵路與觀光事業的發展〉, 《台北文獻直字》142(台北,2002.12) ,頁 69-86。呂紹理,〈日治時期台灣的旅遊活動與地理景象的建構〉, 《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 表述與文化構圖》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頁 290-326。蘇碩斌, 《看不見與 看得見的台北》(台北:左岸,2005)。 2.  .

(9)  . 度化」的狀態並不明顯,且對學童的影響恐怕也有待商榷。根據游鑑明的研究, 修學旅行僅限於高年級學童,但因費用較高,參加者不比另一類校外教學活動— 遠足來的多。2唯蕃童教育所例外,鄭政誠曾以專文介紹理蕃政策下的蕃童修學 旅行。3文中指出:總督府一方面以隘勇線威嚇原住民,一方面則以教育等方式 安撫之,觀光旅行則屬於後者,是日方用來對原住民加以規訓、啟蒙的統治手法。 不同於其他教育體制以團體方式進行修學旅行,原住民學生的修學旅行則是由個 別「模範學生」為開端。此外,透過修學旅行,日人也有意使原住民學生瞭解本 島人與日人的差異,特別是強調日人文明較優越,藉此對日本產生認同之感。 至於其他學制方面,由於國語學校是師範教育的龍頭,也是各級學校的源 頭,因此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肩負了台灣地區教育的重責大任。是故在日本國內. 政 治 大 例。謝明如在〈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之研究〉一文中, 也處理了修學 立 旅行的部分,她認為當時的修學旅行的特色即是依年級來區分路線,在 1910 年 由師範學校率先舉行修學旅行,日治時期的國語學校自然也開創台灣教育界的首 4. ‧ 國. 學. 代之後更走向制度化;此外,國語學校也相當注重修學旅行中「教育」的意涵, 行前的知識準備自然不可省略,學生透過修學旅行可得到額外的新知識以及難忘. ‧. 的回憶。然而,作者亦表示,修學旅行除了教育的用意之外,也具有「同化」的. sit. y. Nat. 作用,如 1912 年之後補助台籍學生至日本修學旅行,主要還是為了鞏固國民性,. io. al. n. 文明的嚮往」。. er. 感受母國文化;至於是否對台籍生造成影響,她則認為修學旅行帶給學生的是「對. Ch. i Un. v. 另外,除了針對台籍學生而使修學旅行被賦予「同化」的功能外,在日籍學. engchi. 生方面,黑崎淳一研究台北高等商業學校時,也關注到該校舉辦修學旅行的部 分。5他指出台北高等商業學校是貫徹總督府「南進政策」的策略性學校,因此 該校校內所設立的南洋經濟研究會,即是作為研究南洋的專門機構。而該校的海 外修學旅行也都是由此組織主辦,所以地點多半以南洋為主。且舉辦南洋修學旅 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能親自接觸未來畢業後活動的地方,作為努力向上 的動力。然而,此類旅行型態與其他學校不同,相當著重研究考察的成果;因此                                                        . 2. 游鑑明, 〈日據時期台灣的女子教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鄭政誠, 〈日治時期台灣原住民的修學旅行—以蕃童研究所為例〉,台灣教育會會訊 4 謝明如,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之研究(1896-1919)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 士論文,2007。 5 黑崎淳一, 〈台北高等商業學校與南支南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2。 3. 3  .

(10)  . 校方也規定參加的學生必須事先準備研究題目,以便利用旅行進行調查與資料蒐 集,待回台後公開發表報告。 至於日治時期旅遊活動的詮釋,則多半圍繞在「宣揚殖民母國統治成效」 、 「加 強對日本認同」的論調上,儘管並無針對具備學校性質的修學旅行進行探討,但 由於此類研究具備理論基礎,因而在剖析旅遊活動中人們的狀態、觀看的景象 時,往往能藉由理論而將其架構化,使零碎的旅行概念,成為一套完整的體系。 前述曾提到,呂紹理著眼在旅行過程中「觀看」的層面上,因此他採用 Dean MacCannell 的「前/後台」概念,分析旅遊手冊中景觀的意向,進一步指出旅 行中的觀看角度自始即與宣揚統治殖民統治成果的目標相連結。 而張倩容則以呂紹理的理論為基礎,在〈日治時期台灣的觀光旅遊活動〉6一. 政 治 大 行,透過官方的主導,而以「早熟」的方式來發展;由於此時的觀光旅遊型態受 立. 文中重建日治時期觀光旅行活動的背景:基本上,當時台灣是與日本國內同步進. ‧ 國. 學. 到交通建設的影響頗深,因此她便透過耙梳日治時期鐵道部所出版的各類刊物, 如作為觀光宣傳之用的台灣鐵道旅行案內,還原當時旅遊的景況;也提到鐵道部. ‧. 門開始負責觀光事務,使得當時的旅行活動乃進入「制度化」的階段。然而美中 不足的是,通篇論文雖然引用甚多日治時期的一手史料,但在註解上卻有疏漏的. Nat. sit. y. 情形,若干數據無從得知出處,不僅在論述上沒有佐證,對日後的研究者而言,. er. io. 也可能發生引用失當的錯誤。. al. n. iv n C 7 hengchi U 她認為修學旅行乃是殖民者在教育方面規訓台灣人的手段,更是台灣為殖民母. 另外,劉方瑀在討論日治時期台灣形象建構的過程時,亦觸及到修學旅行;. 國之附屬品的再現:從舉辦的時間上來看,島內修學旅行由於需配合內地修學旅. 行的時間(春季),而多選擇在秋冬,顯示台灣是從屬於日本;旅行景點方面, 無論是島內或內地,多半選擇參觀近代化設施以及參拜神社,具有殖民者展現國 力強大的企圖。她更進一步指出,修學旅行背後還具備骨牌效應:不僅將學生納 入在認同殖民母國神聖化的一環,甚至還擴及到學生親友。劉氏站在後殖民的立 場,企圖看穿日治時期修學旅行背後之真相,與呂紹理的論點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在史料的運用上卻明顯不足,參考樣本太少,造成在立論上稍感薄弱,相當                                                        . 6 7. 張倩容, 〈日治時期台灣的觀光旅遊活動〉(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劉方瑀, 〈被選擇的台灣-日治時期台灣形象建構〉 (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2005 4.  .

(11)  . 可惜。 如前所述,有關修學旅行的專門性研究,台灣國內較為缺乏,因此目前仍以 日本方面較多;再加上修學旅行源自於日本,因此釐清修學旅行發展的脈絡,勢 必有助於瞭解日治時期台灣修學旅行。筆者曾至日本蒐集修學旅行相關的研究文 獻,因此以下將就這些文獻,來分析研究有關修學旅行的現況與未來尚可延伸的 部分。 所有與修學旅行相關的日文研究,幾乎都會觸及到修學旅行的歷史發展,有 些是宏觀的視野來說明修學旅行在日本發展的過程,短篇論文有佐藤秀夫〈遠足 ‧修学旅行の歴史〉、伊東香織〈修学旅行の歴史〉8。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佐藤 秀夫整理了明治以降的教育史料,將其以註解的方式穿插在正文之中,作為論述. 政 治 大 閱、對照一手文獻,可謂十分便利。而專書的部分,鈴木健一在《修学旅行の理 立. 的佐證,使文章更加具有說服力,且對於相關研究者而言,亦無須費力地四處查. ‧ 國. 學. 論と実際》9一書中,前半部由修學旅行的技術層面切入,完整地呈現修學旅行 從規劃至實施,以至活動結束的細節;後半部則從時間的縱軸來探究修學旅行的. ‧. 歷史脈絡,透過搭配不同學制、事件的橫切面,可看出修學旅行的多元與多變性。 本書不同於其他研究修學旅行的書籍,它兼具實用面與理論面,可謂研究修學旅. Nat. sit. y. 行的入門書籍。美中不足的是,由於研究範圍太廣,每一部份僅點到為止,缺乏. er. io. 深入的剖析,因此若要深入瞭解修學旅行,則必須同時參考相關文獻。. al. iv n C hengchi U 之際,特別注意到此時從明治時期開始的修學旅行,到了昭和 10 年左右,轉為 n. 今野敏彥在《「昭和」の学校行事》10一書中,提到明治時期修學旅行草創. 「參宮旅行」的型態,藉由參拜國家級的神社,建立由上而下國家神學體系,這 與日治時期台灣修學旅行多半有神社參拜的模式,應該有所連結。 此外,不同的學制,呈現出來的修學旅行樣貌亦有所差異;井上美香子、新. 谷恭明、浜野兼一等人,即分別單就師範學校、高等女學校來探討修學旅行在該.                                                         8. 佐藤秀夫, 〈遠足‧修学旅行の歴史〉 《日本の教育課題5学校行事を見直す》 (東京:東京法令, 2002) ,頁 395-485。伊東香織, 〈修学旅行の歴史〉 《人間発達研究》(東京:お茶の水女子教 育大学,2001),頁 35-46。 9 鈴木健一,《修学旅行の理論と実際》(東京:ぎょうせい,1983) 。 10 今野敏彥,《 「昭和」の学校行事》 (東京:日本圖書,1989) 。 5  .

(12)  . 學制成立與發展的情況。11透過這種從微觀的角度去觀察修學旅行,可以更細膩 地看出修學旅行在不同層級的學校中實施的狀況,而這實也反映了該校的教育目 標,如二戰前的女子教育,著重在賢妻良母的培養上,於是課外教育格外重要, 修學旅行在此便提供了校外教學的功能。而具有指標性意義的師範學校。 也有研究論述不直接探討修學旅行,而是把視角放在作為修學旅行基礎的運 動會與遠足上;雖然重點並非修學旅行,但同樣皆為學校行事的遠足及運動會, 本身擁有鍛鍊身體的機能,實可說為修學旅行的雛形。12不過,由「長途遠足」 到「修學旅行」的過程中,近代旅遊的概念如何滲透在其中,關於這一點,上述 文章似乎都未曾注意到。僅提到由於鐵路普及、學生票制度確立,加強了修學旅 行的觀光性格,卻沒有再進行深究,實屬缺憾。. 政 治 大 前所述,官方政策往往影響修學旅行實施的方式,除了今野所說的參宮旅行外, 立 由行軍遠足演變而來的修學旅行,儘管屬於成為學校行事的一部份,然而如. ‧ 國. 學. 甲午、日俄戰爭的先後結束,更使得當時修學旅行有了突破性的轉變:從原本的 國內旅行延伸到海外。三谷憲正、鈴木普慈夫13兩位學者皆針對滿韓修學旅行進. ‧. 行考察,他們認為其背景因素在於:日本在甲午、日俄戰爭結束後,從大陸方面 嚐到了勝利的滋味,並取得新領地,這象徵了日本滿蒙政策的成功。. y. Nat. sit. 是故於 1906 年,戰爭方歇,官方即籌畫近五千名中學、高校生前往滿州地. er. io. 區進行修學旅行。日本官方對於滿韓修學旅行採取積極介入的態度,三谷與鈴木. al. n. iv n C hengchi U 未來至滿韓兩地發展的準備。可見在對外戰爭結束之後,日本亟欲懷抱新領土的 也都明確指出其目的是為了使學生直接體驗戰爭遺跡,認識新領地,甚至是作為. 政治立場,是促使滿韓修學旅行順利成行的幕後推手。. 然而,不同於鈴木從教育學的觀點切入,三谷著重在日本的朝鮮觀上,他提 到日本當時在詮釋日韓關係時,是接近於薩伊德「東方主義」中的「中心/邊陲」                                                         11. 井上美香子、新谷恭明, 〈師範学校における修学旅行の成立・普及過程について〉 《教育基礎 学研究》5,2007,頁 1-20。浜野兼一, 〈高等女学校における修学旅行の成立過程に関する一 考察〉 《早稲田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紀要 別冊》14-2,2007.3,頁 73-83。 12 浜野兼一, 〈明治期における学校行事の研究--運動会・遠足にみる修学旅行成立への布石〉 《早 稲田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紀要 別冊》9-2,2001,頁 119-127。 13 三谷憲正, 〈日本近代の朝鮮観--明治期の満韓修学旅行をめぐって (特集 今に続く明治の光 と影)〉 《Gyros》11,2005.2,頁 66-77。鈴木普慈夫, 〈満韓修学旅行の教育思想的考察--教育 目標の時代的変化の一例として〉 《社会文化史学》48,2006.3,頁 125-136。 6  .

(13)  . 思維,由於這般充滿帝國主義的論述,使得日本在面對韓國問題時無法跳脫出政 治性的基調。上述兩位學者都注意到海外戰爭是日本修學旅行的轉捩點,但令人 疑惑的是,同樣身為殖民地,台灣的部分卻絲毫未被提及。儘管在 1906 年 6 月 20 日的讀賣新聞上,曾經刊載了一篇名為「修學旅行的區域擴張(滿韓以及台 灣)」的報導,顯示出台灣與滿韓在當時都是日本修學旅行擴張的目標地;且在 日治時期的官方報紙—台灣日日新報中,多次記載日本內地學校來台進行修學旅 行。但在實際閱讀日方研究成果之後,卻發現台灣並不在日本海外修學旅行的紀 錄之內,至少並未出現如 1906 年的興盛狀態,是否因資料樣本太少或是無特別 突出之處,以致於未被列在研究對象之中,這點不得而知。簡言之,台灣與韓國 在過去皆屬日本殖民地,如能補足台灣的部分,勢必可作為韓國的對照組,也將. 政 治 大 而新谷恭明在〈日本最初の修学旅行の記録について一平澤金之助「六華華 立 記」の紹介〉 中,則忠實地呈現了東京高等師範學校,於 1887 年(明治 20)8 使得修學旅行的研究更為充實。. 14. ‧ 國. 學. 月 6 日至 9 月 4 日所進行的日本史上首次的「修學旅行」。15從參加者平澤金之 助的紀錄之中,除了完整記錄了修學旅行作為學習、研究的另類管道外,也可以. ‧. 一窺當時社會的情況16。然而,光是平澤金之助的「六華華記」 (修學旅行記錄). sit. y. Nat. 即占去本文過多篇幅,作者雖有述及平澤的學習背景與本記錄的特色,但整體而. io. al. er. 言仍屬單薄,從文中無法看出作者對於日本最早之修學旅行的想法。. n. 除了日本學者的研究外,日本國內亦有專門負責修學旅行的非官方機構--財. Ch. i Un. v. 團法人修學旅行協會;自成立以來,便致力於修學旅行的推廣與服務。惜該協會. engchi. 成立於二戰之後,故缺乏戰前的一手資料,僅有每年固定出版的「教育旅行白書」 中,以編年方式記錄了修學旅行的歷史。17 以上為日本國內對於修學旅行的相關研究,相較於台灣,日方對修學旅行的                                                         14. 新谷恭明, 〈日本最初の修学旅行の記録について一平澤金之助「六華華記」の紹介〉 《九州大 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紀要》4,2001,頁 37-61。 15 這裡所指的修學旅行,雖以「長途遠足」為名,但活動內容增加了學術成分,也是第一次以修 學旅行的名義實施。 16 本遊記詳實記載了各地的風俗與產業現況,例如行經岩村田時,留下了「人口 5600 人,擁有 法院、警察,也有印刷局。養蠶業非常興盛….由於風俗雅致,所以學生大多穿著西服,束髮 男女多。」引自新谷恭明, 〈日本最初の修学旅行の記録について一平澤金之助「六華華記」 の紹介〉《九州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紀要》4,2001,頁 42。 17 (財)日本修学旅行協会, 《教育旅行白書 修学旅行を中心として》 (東京: (財)日本修学旅 行協会),2009,頁 123-127。 7  .

(14)  . 關注顯然較多。或許是由於修學旅行誕生於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不僅成為新式 教育的一環,更是將具有近代化社會型態的「旅行」帶進日本,使得過去作為鍛 鍊體能的「行軍遠足」 ,轉換為兼具學習與遊憩性質的「修學旅行」 ,時至今日, 日本國內還為修學旅行成立專責機構,該活動對於日本教育界的重要性,可見一 斑。 然而,以制度史的方式來處理此議題,卻使得修學旅行的研究了無新意,在 幾乎一致的修學旅行論述之下,只處理大環境的狀況,由單一體制來延伸放諸四 海皆準,卻忽略到個別差異。修學旅行的主角是學生,身為第一線的體驗者,他 們的感受與經驗也應是修學旅行研究的重點所在。再者,此時期的修學旅行可能 也是學生此生之中的第一次出外旅行,近代化的旅遊模式,在他們的生命中如何. 政 治 大 行,到底在學生身上發揮了多少作用?這些都是尚未被觸及到的議題。因此,倘 立 若只處理制度史的部分,勢必無法完全了解修學旅行對整個教育史的意義,更遑. 留下軌跡?旅行經驗對他們往後的人生是否產生影響?深具政策性格的修學旅. ‧ 國. 學. 論在社會上的影響力。. ‧.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文獻運用. sit. y. Nat. er. io. 本論文主要處理的議題為日治時期學校實施修學旅行之情況,以及修學旅行 與當時代政治、社會之間的關連。修學旅行是 1895 至 1945 年間在日本殖民統治. n. al. Ch. i Un. v. 下的台灣社會,於近代化教育進入台灣後,隨之而來的新式學校行事,不但同時. engchi. 具備現代化旅遊性質,其中也具備殖民當局推行「同化」政策的性格。在文獻資 料的運用上,可分為兩大層面來說明: 首先,與修學旅行直接相關的,便是學校出版品。由各校所編輯之各類刊物, 如含有學則(校規)內容的《要覽》 、 《一覽》等,此類文件中紀錄了各年該校關 於學校行事的安排以及相關修業規定,稍加注意即可發現修學旅行也名列在其 中,由此來觀察修學旅行在學校行事的位置。至於由校友會所主持的《紀念誌》、 《學報》等,則刊載了學生修學旅行的遊記,不僅是針對修學旅行的深入紀錄, 充分呈現出日治時期修學旅行的實態,也是學生對於此種由近代旅遊與學校行事 結合而成之活動的感想與心得。透過耙梳這些史料,逐步拼湊出日治時期修學旅. 8  .

(15)  . 行的原貌。然而,由於各校資料保存程度不一,對於資料的完整性是一項挑戰; 因此筆者除了大量蒐集資料外,也會旁及其他官方文書或時人著作來補足此部 分。 其次,除了著重學校方面的資料外,亦不能忽略當時修學旅行乃是由官方所 主導而從國語學校開始推動,再加以擴及至各級學校。因此,官方在修學旅行中 的角色為何,則從《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明文規定修學旅行費用必須列入學 費的項目便可知悉,總督府在台灣修學旅行建立初期是處於積極主動的位置,而 這乃是因為修學旅行在同化上有所助益之故。此外,官方所發行的報紙《台灣日 日新報》 ,發行時間長達 47 年,乃是日治時期的第一大報,也是研究當時台灣社 會、經濟各層面的重要史料。上述曾提到在學校方面的資料相當零碎,是故筆者. 政 治 大 雜誌--《台灣教育會雜誌》 (1912 年起改稱《台灣教育》),是日治時期專門以教 立 育為中心的刊物,因此從教育的角度來看待修學旅行的同時,也可反映出教師對. 將大量利用這份報刊,以補足學校資料的缺漏。至於由台灣教育會所發行的機關. ‧ 國. 學. 此活動的觀點,對於筆者在思考面向的多元化將會有所裨益。. ‧. 第四節 章節內容分配. sit. y. Nat. 本論文主體分為三章,首先回顧修學旅行在日本明治維新後興起的過程,接. io. n. al. er. 著將視角拉回台灣,進一步瞭解日本治台的同時,也將修學旅行引進台灣,並加. i Un. v. 入了殖民的成分。再者,則分析日治時期修學旅行的型態,以及旅行之中,所牽. Ch. engchi. 涉到的人、事、物等因素。最後,即是從旅行內容與學生反應來檢視修學旅行是 否如前面所言,成為殖民統治中施以「同化」的工具。. 第一章 緒論 本章針對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回顧、史料運用與研究方法進行說明。. 第二章 學校新行事:修學旅行的緣起與發展 首先回顧修學旅行在日本明治維新後,以「富國強兵」之國策,衍生為著重 身體訓練的「兵式體操」,後又增添見學參觀的元素,進而形成近代修學旅行的 經過,並探討此過程中國家主義對修學旅行的影響。接著再將視角拉回台灣,進 9  .

(16)  . 一步瞭解日本治台的同時,也將修學旅行引進台灣,並在增長學識、體能鍛鍊等 目的裡如何加入殖民「同化」的成分。. 第三章 教室外的新體驗:實施修學旅行 本章分為三小節,前兩節說明修學旅行的地點,行程安排、交通工具的狀況; 第三節則分別從參加修學旅行的人員,包含學生、老師等,以及與旅行相關的細 節,如旅費、服裝行李、旅行心得撰寫,還有受外界情況影響的突發事件,探討 日治時期修學旅行的內容。. 第四章 旅行的意義:修學旅行背後的意涵. 政 治 大. 這一章將從旅行記錄中檢視第二章中所提到修學旅行在教育、殖民同化的目 的,亦即,解讀修學旅行過程中對台灣與日本,在景觀、歷史背景等方面的詮釋,. 立. 促使觀賞的學生對之產生何種感受,進一步來觀察修學旅行對學生在知識、精神. ‧ 國. 學. 層面的影響,是否如官方所預期「同化於日本」、「認同日本統治」。. ‧. 第五章 結論. n. al. er. io. sit. y. Nat. 此部分將針對本文的論述內容進行統整,並提出日後相關議題的發展性。. Ch. engchi. 10  . i Un. v.

(17)  . 第二章 學校新行事:日治時期修學旅行的引進 存在於校園內超過百年歷史的修學旅行,於日治時期隨著殖民者的腳步踏進 台灣社會後;不僅被視為學校重要行事,深具教育意義,也將近代旅行的概念推 展至校園。然而,1886 年始出現於日本的修學旅行,最初的動機乃是作為學生 軍事訓練之用,模仿軍隊模式至校外實施步槍操練或長途行軍,與今日遊憩的性 質大相逕庭。令人好奇的是,在何種背景因素之下,促使具備行軍性格的「長途 遠足」,轉變為學術研究與娛樂兼具「修學旅行」?再者,台灣修學旅行乃由日 本所傳入,而日本國內修學旅行的發展是否會影響在台灣的型態?為此,必須透 過理解戰前日本修學旅行的發展歷程,方才能與台灣進行對照。而修學旅行經由 官方力量被帶入台灣後,又是以何種形式存在?除了教育層面之外,殖民當局的. 政 治 大. 期盼、台灣社會的觀感,將賦予它何種性格?這些都是本章欲處理的議題。. 立. 另一方面,以旅行作為學校行事一環的構想,並非起源於日本,早在 16 世. ‧ 國. 學. 紀歐洲地理大發現後,隨著科學思考而生的唯實論者,便有「旅行教育」的論調, 他們主張透過感官認識世界,獲得知識,而此類「感官經驗」的學習法,影響後. ‧. 代深遠;明治中期也引入相關教育理論,成為支持以校外教學取代行軍的修學旅 行之理論基礎。是故,欲瞭解修學旅行在日本國內從創立到推展的過程,勢必要. y. Nat. n. al. er. io 第一節 時代背景. sit. 先釐清這類學校旅行在世界史中的角色。. Ch. engchi. i Un. v. 一、 關於旅行--修學旅行的原型與學理根據. 關於修學旅行的緣起,日本方面之研究成果,一致指向 1886 年(明治 19) 由東京師範學校所實行之「長途遠足」。且根據日本學者之研究,也同樣認為修 學旅行不同於歐美國家的旅行形式,而是將日本特有的家族意識投射至學校,以 作為培養國民共同情感之所在。1簡而言之,修學旅行可謂是日本的首創。                                                         1. 例如桑原武夫從日本文化的視野,指出在旅行中所象徵的精神廣度;鯖田豐之提到修學旅行是 將日本特有的家庭意識投影至學校的表現,透過旅行,完成「祖先教聖地之巡禮」以凸顯學校 教育肩負歐美所缺乏的家族性角色;中內敏夫則是觀察到藉由修學旅行,將不同出身、貧富、 優弱的學生聚集在日本國家神道信仰之中,同時體驗共食共生的情感,換言之,即藉此達成國 民共同感情之傳承的目的。詳細內容請參考山本信良、今野敏彥著, 《近代教育の天皇制イデオ ロギ—:明治期学校行事の考察》 (東京:新泉社,1987),頁 234-235。 11.  .

(18)  . 然而,以旅行作為學校行事的概念,並非由日本首創,早在 18 世紀的歐洲 上流社會,即出現由家庭教師帶領富家子弟,於課程結束後,前往各國遊歷,藉 此學習外語、社交禮儀,並接觸異國文化,時間從數個月至數年不等。而這種僅 侷限於上流階級的旅行活動,乃是學生旅行的雛形;而後隨著教育普及而不再是 特定族群的專利,逐漸成為具有校外教學性質之學校行事。是故,儘管修學旅行 非沿襲自歐美,但其教育理念仍與歐美旅行教育有相似之處。 1900 年(明 33)文部省普通學務局出版之《独国の修学旅行》之中,由當 時的普通學務局局長澤柳政太郎所寫的序言中即表示,「修學旅行實行時,是否 考慮周詳,將大大影響其成效,然而日本現今尚缺乏修學旅行的方法,故參考德 國在修學旅行上的相關規定,以作為實施修學旅行時的參考。」2而根據《独国の 修学旅行》記載,修學旅行的發想,可溯源至 16 世紀的唯實論3。本論點注意具. 政 治 大. 體的經驗世界,強調感官功能的重要性,側重自然界的資源,主張此論調者認為. 立. 只有透過感官來獲得知識,才是最為「實在的知識」。適逢當時人文主義教育已. ‧ 國. 學. 走向末流,徒具形式,唯實論的興起,正好取而代之,成為 16 世紀的教育主流。 由於唯實論認為教育的目的並不在於古書或學今語,而是在於能恰當地處理. ‧. 社會生活問題,以及行合理且正確的判斷。因此學生主張應走出書房,進入社會,. y. Nat. 面對生活,簡言之,就是「社會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是故在唯實論的四大教. sit. 育4主張當中,旅行教育便成為實踐唯實論教育理念的最佳管道。唯實論者認為. n. al. er. io. 旅行最能培養判斷力,重視實用教育的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 1533-1592). i Un. v. 便曾表示:「旅行可因與別地切磋琢磨,而使判斷的利刃更為明亮,更為尖. Ch. engchi. 銳……。」5由於旅行是離開學校,進入社會中活動,因此無論是向店家或工廠 工人請教問題、詢問工作細節,或者是參觀工廠及實驗室,都是學習的最佳時機, 而這樣的知識往往也最直接、最實用。除此之外,蒙田亦指出,旅行有助於培養.                                                        . 2. 文部省普通學務局, 《独国の修学旅行》 (東京:文部省普通學務局,1900)。 當時造成此思潮的因素有二:首先,由於新航路和新大陸的發現,喚醒歐洲人不應停留在過去 講求人文主義,只鑽研於古書古文的時代,反而應該走向大自然;其次,科學新理論及科學工 具的發明,則促得許多傳統觀念被打破,例如哥白尼提出「太陽中心說」 ,取代托勒密的「地球 中心說」 。又,科學研究需仰賴感官的實驗、演算,若以科學儀器輔助之,將可補人類官能之不 足。 4 此四大主張分別為:注重實用教育、注重旅行教育、注重衛生及保健教育、免除體罰。參考林 玉体, 《西洋教育史》(台北:文景,1983 再版),頁 252。 5 轉引自林玉体,《西洋教育史》,頁 255。 3. 12  .

(19)  . 學童獨立自主的能力以及自由的習性,免受父母干涉,也不用依賴父母。6儘管 此時旅行教育的論點尚屬起步階段,但唯實論的教育觀,已被大肆傳播,蔚為風 潮,而往後的歲月裡,更由於教育學者的投入,旅行教育逐漸成為學校教育的一 部分。 如上述,唯實論不僅盛行於當時代,也影響了日後的教育觀念。如主張感官 教學的捷克教育家康美紐斯(John Amos Comenius, 1592-1670)、師承康氏門徒 的弗蘭開(August Hermann Franke, 1663-1727)利用唯實論的教育主張創辦學 校,並透過旅行訪問各類工廠、博物館的過程,來教授自然學、世界學7。 直到 18 世紀自然主義者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的大力鼓 吹,實物教學的重要性再次被強調後,開始出現以旅行為名的學校活動,然而這. 政 治 大. 些活動不僅制度不全,觀念亦有差異。例如有學校以「散步旅行」為名,實行每 年只有一天的旅行,其目的不如說是作為讀書以外的報酬而有的休息日;教師帶. 立. 領富家子弟以教學為目的的旅行,卻因外在環境複雜而引來「不僅達不到效果,. ‧ 國. 學. 還會使得學生輕薄」的批評。8. 是故,德國的教育學家沙茲曼(Christian Gotthelf Salzmann, 1744-1811)主. ‧. 張旅行不止要著重體育方面的訓練,也不能忽略智能與情意上的培養,如此一來. y. Nat. 才能真正達到旅行的教育功能。而他亦將自己的論點付諸實行,於 1784 至 1803. sit. 年間在自己建立的學校中多次舉辦旅行。9於此,以旅行作為教育的一環之學校. n. al. er. io. 活動始被確立;不過在此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由 16 世紀唯實論一路延伸而來的. i Un. v. 學校旅行活動,主要指的是跨國性的參觀旅行,這與之後筆者所處理的,由行軍. Ch. engchi. 所演變的日本修學旅行,在動機與型態上雖並不相同,然教育的本質仍是一致的。. 二、 日本國內修學旅行之起源 如上節所述,修學旅行被視為學校行事的一部份,是學生在校外的學習機 會,因此欲瞭解日本修學旅行的發展歷程,必須先釐清日本校外活動的歷史。 江戶時代的寺子屋教育中,在課餘時間會安排名為「花見(賞花)」的課外                                                         6. 林玉体, 《西洋教育史》,頁 256。 文部省普通學務局, 《独国の修学旅行》 ,頁 24。 8 文部省普通學務局, 《独国の修学旅行》 ,頁 25。 9 文部省普通學務局, 《独国の修学旅行》 ,頁 46。 7. 13  .

(20)  . 活動,作為學子慰安之用。1872 年(明治 5)學制制訂以來,在小學緊湊的課堂 空檔到處可見調整學校節奏的行事,如初詣、遊船10等等。11這些以慰安、和睦、 娛樂性為要素的校外行事,可視為是學校生活的調劑,無論在學生的健康或是社 交上,都有所助益。這類活動並未隨著新式教育的推廣而消失,直到 1877 年(明 治 10)前後,仍以初詣、參拜、見物、散步、登山、遊船的型態及名稱而存在, 因此可視為校外團體活動的原型。 1884 年(明治 17) ,出現了遠足活動的出現,始將上述活動做了歸類。日本 學者澤柳政太郎將之定義為: 「遠足是在校外透過長距離的步行,使學生得到身 心的鍛鍊,或者是獲取自然與文化財等在教室內難以得到的經驗,如此具備教育 性意義的學校行事。」121885 年(明治 18)前後所推動之西式體操,可區分為. 政 治 大. 普通體操和步兵操練兩種,其中後者被稱為「遠足活動」。因此,之後雖然出現 各種名稱相異的活動,例如「遠足運動」 、 「運動會」 、 「行軍旅行」等,但大致上. 立. 皆指向同件事。不過,在明治時期的「遠足」,若要以今日的思維去清楚界定它. ‧ 國. 學. 的範圍,是相當困難的;廣義上來說,遠足的範圍包括所有校外行事。13 在遠足出現的同時,也受外國文化影響而影響其型態,其中一個便是模仿法. ‧. 國等國的兵式操練的行軍。這類的行軍相當於兵式體操的行軍演習,在幕府末期. y. Nat. 便已存在,而進入明治時期,日本近代學校制度創立的同時,各地藩校影響仍強,. sit. 此類軍事訓練教育模式與明治絕對主義政府的政治思考結合後,最終在文部大臣. n. al. er. io. 森有禮手上透過政策將之普及化。141885 年(明治 18)森有禮就任文部大臣後,. i Un. v. 在眾所皆知的〈森文相教育上奏文案〉中,表達了他對兵式體操的構想,他認為. Ch. engchi. 國家富強的關鍵,源自於人民能否具有忠君愛國的精神,故文部必須以培養此精 神為己任。他也指出體育的重要性,應將其加入正式學科當中,但今日學校雖有 體操科目,卻未和智育並駕齊驅,徒存形式的結果,將使人民日漸貧弱,無法具                                                        . 10. 依據日本的習俗,人們會在元旦時前往神社參拜,由於是新年的第一次參拜,故名為初詣;而 遊船則是於夏季時為了避暑納涼,便搭乘船隻出海或於河川上航行,是兼具遊憩的活動。此兩 種本是江戶時代的民俗活動。 11 山本信良、今野敏彥著,《近代教育の天皇制イデオロギ—:明治期学校行事の考察》(東京: 新泉社,1987),頁 183。 12 澤柳政太郎, 《實際的教育學》 ,頁 913。轉引自浜野兼一, 〈明治期における学校行事の研究-運動会・遠足にみる修学旅行成立への布石〉 《早稲田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紀要 別冊》9-2 (2001),頁 122。 13 遠足指的是所有至校外進行的活動,特別是與體能鍛鍊有關;由於行軍旅行、運動會,都是強 調身體上的訓練,因此在「修學旅行」未正式命名前,經常會以「長途遠足」來稱呼之。  14 鈴木健一,《修学旅行の理論と実際》(東京:ぎょうせい,1983) ,頁 85。 14  .

(21)  . 備保家衛國之能力。是故為了國家富強的長遠之計,必須在中學校以上將課程時 間切割一部份作為體操來運用。 此外,該科目也會脫離文部的管轄,而移至陸軍省,由武官來主導練習,成 為單純的兵式體操。透過恪守規律的體育活動,使學生於武毅順良當中逐漸感化 成長,以培養忠君愛國之精神,激發嘗艱忍難的能力,對於他日成人後,徵兵入 伍的效果顯著。15可見森有禮對於學校教育的看法是,將其視為培養具備忠君愛 國精神之人民的手段;換言之,即是以軍隊式訓練為中心的國家主義教育。這類 在學校所推行的兵式體操,內容包含了步兵操練與擊劍練習,實際上與一般軍隊 無異,而這樣模仿軍隊形式的校外活動,也有隱含了「精神訓練」的意涵。亦即, 從模擬軍隊進行的過程中,學生感受到以國家為已任的心情,進而轉化為忠於國. 政 治 大. 家,保衛國家的精神。. 因此,在該政策發佈的隔年,1886 年(明治 19)東京師範學校實施了「長. 立. 途遠足」16,活動時間共 12 天 11 夜,由東京出發,前往千葉縣銚子港地區,全. ‧ 國. 學. 長 260 公里;進行方式,則全程採行軍方式,內容重點為:博物觀察、實驗;小 學校參觀;名勝古蹟參觀;軍事演習。17由此可看出軍事演習的性格雖強;卻也. ‧. 在行軍過程中加入了學術研究的元素。當時該校針對融合軍事演習與學術研究的. y. Nat. 旅行內容,便留下了這樣的紀錄「鑑於本校教育目標,也於兵式操演之行軍當中,. io. sit. 作為學術旅行的目的之外,還兼具旅行的趣味。」18,因而本次「長途遠足」,. n. al. er. 亦被稱為是「修學旅行的開端」. i Un. v. 然而此次旅行中,由於強行軍的日程,也使學生因疲勞而無力專注於學術. Ch. engchi. 上,造成首次結合學術研究與兵式操練的「長途遠足」面臨因強行軍而無法達成 目的之弊害,但教師們皆認可它在學術研究上的功能,是故以此次為借鏡,提出 縮短每日行程距離、出發前給予先備知識的反省。可見本次創舉,非但不因成效 未達預期而成為特例,甚至在活動後的檢討,更加確立了以學術為主的活動內 容。。總而言之,修學旅行的雛形至此誕生,同時在此之後,各校也開始出現結                                                         15. 鈴木健一,《修学旅行の理論と実際》,頁 84。 明治時期,「遠足」在廣義上指的是徒步到校外的活動,並沒有一致的定論,因此日後的長途 行軍亦可被視為「長途遠足」,亦即長距離的校外活動。 17 今野敏彥,《 「昭和」の学校行事》 (東京:日本圖書,1989) ,頁 37。 18 東京文理科大学編刊, 《創立六十年》 (東京:東京文理科大学,1931) ,頁 32-33。轉引自佐藤 秀夫, 〈遠足‧修学旅行の歴史〉 《日本の教育課題5学校行事を見直す》 (東京:東京法令,2002), 頁 434(資料Ⅲ-267)。 16. 15  .

(22)  . 合軍事與學術性質的修學旅行。 由東京師範學校為起點,逐步將修學旅行風潮吹向各級學校的同時,不得不 需要去注意一點,那就是為何森有禮上任後不到一年的時間,文部省所推動的「兵 式體操進入校園」的政策,在學校實施時,便從嚴肅的軍事演習,自行變體成為 具有學術研究與旅行趣味的修學旅行?水原克敏認為,這是因為當時東京師範學 校校長高嶺秀夫,反對森有禮在師範教育改革中加入軍隊的要素之故,因此他便 將學術研究放入此次行軍旅行中。19 由此可見,高嶺秀夫此創舉,不僅改變了以軍事訓練為主的「長途遠足」, 還成為往後其他學校仿效的指標;然而,此構想並非巧合,而是與高嶺的教育論 點有關。高嶺秀夫曾奉文部省之命令,留學於美國 Oswego 師範學校,滯美過程. 政 治 大. 中深受當時流行於美國,主張不單純由書本傳遞知識,而是使學生主動學習的裴 斯塔洛齊(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 1746-1827)所提倡的理論之影響,返日後. 立. 便直接以「開發教學」20之名推廣至全國,成為明治時代前半風靡一時的教學理. ‧ 國. 學. 論。. 本教學法主張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反對由老師單向地傳授知識,因此高嶺日. ‧. 後針對森有禮以軍事訓練進入教育的政策時,便提出了以下的批評:「我認為,. y. Nat. 雖說兵式訓練適用於學校這件事未必不可行,然而並不保證走向極端而不會蒙受. io. sit. 其弊端。」21然而,高嶺秀夫儘管反對軍事訓練進入師範教育,但他在行前演說. n. al. er. 時,也表示「在此行一路上為求各學科實地研究之便利,故除了兵式體操的教師. i Un. v. 外,自然科學、歷史地理學等各學科教師也要同行」22;換言之,他雖反對森有. Ch. engchi. 禮的政策,卻無意將其完全推翻,而是在原有活動之上,添加知識教學的元素; 亦即,高嶺所認知的「長途遠足」,是包含兵式操練與各學科透過實際觀察來學 習的雙重目的。                                                         19. 水原克敏,《近代日本教員養成使研究》 ,轉引自新谷恭明, 〈日本最初の修学旅行の記録につ いて一平澤金之助「六華華記」の紹介〉 《九州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紀要》4(2001),頁 37。 20 「開發教學法」乃是以裴斯塔洛齊所主張的直觀、符合自然、自發活動的原理為基底,此教學 法與「實物教學」原理相同,取代站在心理立場的空誦暗記主義教學,依據兒童天賦來發展其 能力。詳情參閱內山克己、熊谷忠泰、增田史郎亮, 《近世日本教育文化史》 (東京:学芸図書, 1973 八版) ,頁 177-178。 21 高嶺秀夫先生記念事業会, 《高嶺秀夫先生傳》 (日本:培風館,1921),頁 96。轉引自井上美 香子、新谷恭明, 〈師範学校における修学旅行の成立・普及過程について〉 《教育基礎学研究》 5(2007) ,頁 2。 22 山本信良、今野敏彥著,《近代教育の天皇制イデオロギ—:明治期学校行事の考察》,1987, 頁 192。 16  .

(23)  . 除此之外,針對學生的表現與態度,他也強調「遵從教師的指揮,勤勉而盡 其本分,到各地接觸人們時,力求溫良靜肅真實」23。以此達到師範學校從順、 友愛、威重之教育目標。從活動內容到學生態度,高嶺的修學旅行觀,與森有禮 主張培養人民「忠君愛國」的想法,不約而同都是藉由旅行造就「愛國臣民」的 形象。由東京師範學校開創修學旅行的先河後,以兵式操練為主題的行軍旅行並 非到此宣告中止,而是如同東京師範學校的例子一般,在內容之中增添了學術研 究的成分。. (一) 「修學旅行」正式命名 而 1887 年(明治 20)8 月 6 日至 9 月 4 日由高等師範學校所實施的「修學. 政 治 大. 旅行」,則是首次以「修學旅行」為名;24該年年底,此類行軍旅行,出現轉換. 立. 為以學術為目的,實施於最高年級的修學旅行;以「修學」為主要目的的修學旅. ‧ 國. 學. 行逐漸與行軍旅行區隔並被確立下來。隔年 1888 年起,日本各地的尋常師範學 校25也開始嘗試這類結合軍事演習與學術研究的修學旅行,而在文部省 1887 年. ‧. (明治 20)與 1889 年(明治 21)所公布的兩次「全國尋常師範學校兵式訓練與 修學旅行之施行狀況報告」26當中,也對修學旅行所達到之教育效果給予肯定。. Nat. sit. y. 由於修學旅行在師範體系已逐漸成為慣習,是故 1888 年(明治 21 年)8 月. er. io. 由文部省公布的「尋常師範學校設備準則」便規定了「修學旅行依據於定期休業. al. 時進行,一年 60 天以內,學生不用負擔餐費以外之費用的方法實行。」27,這. n. iv n C 是修學旅行一詞首次出現在官方教育法令上。在修學旅行正式確立後,逐漸形成 hengchi U 有別於過去行軍性格的新樣貌,例如 1892 年(明治 25)7 月由文部省省令第 8. 號所改正的「尋常師範學校學科及其程度」中曾提到,由修學旅行中可看到「鍛.                                                         23. 山本信良、今野敏彥著, 《近代教育の天皇制イデオロギ—:明治期学校行事の考察》,頁 192-193。 本次旅行詳情請參閱新谷恭明,〈日本最初の修学旅行の記録について一平澤金之助「六華華 記」の紹介〉 《九州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紀要》4(2001),頁 37-61。 25 1872 年(明治 5)日本制訂學制後,設置師範學校用以培育小學校教員,1886 年(明治 19) 公布師範教育令,將師範學校區分為高等師範學校與尋常師範學校,前者直屬中央,後者則由 地方辦理。 26 佐藤秀夫,〈遠足‧修学旅行の歴史〉《日本の教育課題5学校行事を見直す》,頁 435(資料 Ⅲ-269)。 27 佐藤秀夫,〈遠足‧修学旅行の歴史〉《日本の教育課題5学校行事を見直す》,頁 436(資料 Ⅲ-271)。 24. 17  .

(24)  . 鍊身體與精神,以及增廣見聞」的教育性效果。28此即與強調體能訓練,模擬軍 隊形式的行軍旅行截然不同。 因此,明治 20 年代修學旅行開始普及至各校之際,也出現了三項特色:首 先是多了遊戲類的運動,這與之前軍事訓練的構想相似,不過是將遊戲加入行軍 演習中;其次為謀求職員與學生之間的和睦,將旅行過程中「同吃一鍋飯」的經 驗,延伸為一種共同體的表徵,藉此讓國家傳統的社會意識深植於學生心中;第 三則是在目的地的選擇上,可看出特別之處,除山岳、原野、海濱等野外地區之 外,作為文明進步代表的大都市「東京」,因具有吸收新知,增廣見聞的功能, 也成為修學旅行目的地的選項。29而此階段中,修學旅行也逐步走向制度化,負 責的職員於旅行前,便要先行前往目的地場堪,並且就當地住宿環境與物價水準. 政 治 大. 作簡單判斷,以評估是否適合作為修學旅行地點。. 另一方面,單純從「見學(參觀)」的角度出發的修學旅行,也在此時出現;. 立. 1890 年(明治 23)於上野所展開之「第三回內國博覽會」 ,因文部省的推廣,日. ‧ 國. 學. 本各地師範學校學生都以修學旅行的名義,聚集至東京:沒有攜帶槍枝、背包, 穿著輕便的學生穿梭在帝國大學、植物園、博覽會之間,來回參觀。像這類絲毫. ‧. 未帶有「行軍」性格的修學旅行,被視為是 1890 年(明治 23)左右,盛行於日. y. Nat. 本的直觀教學法30之延伸。31此種教學法,乃是透過事物的觀察與體驗,在學生. io. sit. 腦中留下深刻印象以達到教學效果。舉凡大學、工業學校、盲啞學校等學校設施,. n. al. er. 或兵工廠、印刷局、天文台等近代文明建設,甚至是公園,都是學生參觀學習的. i Un. v. 場所;當然,宮城拜觀、文部省參觀也是不可或缺的行程。此類著重「學術參觀」. Ch. engchi. 的修學旅行,至明治 20 年代後期,逐步走向與行軍旅行分離的道路;換言之, 修學旅行可能包含以軍事演習之方式所進行的體能訓練,但行軍旅行則單純僅有 兵式操練、開火演習等模擬軍事活動。 進入明治 30 年代,修學旅行作為「學術研究」的功能持續蓬勃發展,此時 交通工具的發達,也促使其性格產生變化,以一種不同於最初的型態而被定著。 1899 年(明治 32)之際,出現要求修學旅行團體在交通運輸方面票價優惠的聲                                                        . 28. 佐藤秀夫,〈遠足‧修学旅行の歴史〉《日本の教育課題5学校行事を見直す》,頁 440(資料 Ⅲ-276)。 29 山本信良、今野敏彥著, 《近代教育の天皇制イデオロギ—:明治期学校行事の考察》,頁 196-198。 30 由唯實論的康美紐斯與裴斯塔洛齊所提倡,主張知識應由學生主動獲得,透過感官觀察實際事 物累積經驗。 31 山本信良、今野敏彥著, 《近代教育の天皇制イデオロギ—:明治期学校行事の考察》,頁 204-205。 18  .

(25)  . 音,為此遞信省表示,學生搭乘官設鐵道修學旅行時,將給予火車票價折扣,32 而這類針對學生的特別優待,也是今日學生票的起源。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修學 旅行是行軍訓練與學術參觀兩者的複合體,儘管學術成分日趨濃厚,但仍不乏以 步行等方式鍛鍊體能的活動;不過,考量修學旅行的教育因素,而給予學生交通 費的優惠,顯示出交通工具對於修學旅行的重要性。 簡言之,便捷的交通工具,使得旅行範圍擴大,學生能夠參觀的地點更多了; 另一方面,以交通工具的移動取代徒步行走的旅行方式,使得「行軍」的要素被 去除掉。這兩者不僅增強了修學旅行中「修學」的性格,而且集團旅行也以這種 非日常性活動的方式,朝向遊憩性質的方向改變。33然而,面臨轉型的修學旅行, 卻也遭受到時人的責難,《教育時論》當中,便出現這樣的文章. 政 治 大. 既然稱為修學旅行,依據其旨趣,在地理、歷史、動植物的研究上的裨益, 自不待言;但學生筋骨之活動、精神的訓練上的輔助,也不失為其重要的. 立. 目的之一。……然而,看到近來中學校等所謂的修學旅行,前往的地方是. ‧ 國. 學. 日光、箱根、鐮倉、江之島等有名的景點;旅途中大致上都搭乘火車;到 達目的地後,經常在旅館過夜;因此一個學生的旅費大概 2 至 3 圓,年輕. ‧. 的學生要 4 到 5 圓,或者攜帶超過前面的金額。如前所述,修學旅行這件. y. Nat. 事,名字固然很美,但實際上,在修學上的幫助很少,單就年少者而言,. io. sit. 使他們花費多餘的金錢;在旅館或是其他地方,為了要集中眾人,很容易. n. al. er. 流於混雜沒有紀律;而在旅途中,邁開步伐行走的話,有助於筋肉的活動,. i Un. v. 又使自己精神痛快,全部都搭車,完全沒有徒步的話,就如同在家中一般,. Ch. engchi. 身體精神得到什麼……?想要預防此弊害的話,今日停止到遠距離的地 方,選擇適合的場所,一日往返;而路途上,絕對不依賴汽車等交通工具.                                                         32. 依據「学校生徒修学旅行の際官設鉄道運賃の割引について」所規定: 人數 折扣 50 人以上未滿 150 人 75 折 150 人以上未滿 300 人 65 折 300 人以上 5折 資料來源:文部大臣官房文書課編, 《自明治三十年/至大正十二年文部省例規類纂》,1924, 帝國行政學會刊,頁 368。轉引自佐藤秀夫,〈遠足‧修学旅行の歴史〉《日本の教育課題5学 校行事を見直す》,頁 443(資料Ⅲ-282)。 票價優待方式最初如上所列,以人數多寡作為折扣的標準,1913 年(大正 2)之後,增加了「距 離」,做為規定折扣比率時考量的項目。 33 佐藤秀夫,〈遠足‧修学旅行の歴史〉《日本の教育課題5学校行事を見直す》,頁 388。 19  .

(26)  . 之力,只穿著草鞋行走……。34 由上述可知,當時社會上對開始傾向遊憩性質的修學旅行,抱持質疑的態度。對 於在旅程中以車輛作為主要移動的工具、不必要的金錢開銷等等,認為已經喪失 了最初以行軍為出發點的美意。 儘管如此,教育界方面對修學旅行仍十分支持,長野縣校長松井要輔回應主 張廢除修學旅行者的意見時,便表示修學旅行可彌補學校教育所遺漏之處,希望 反對人士慎重思考。35修學旅行已然成為學校固定行事後,在學費中也出現了旅 費的項目,規定一到四年級每學年各繳交一次,每回金額 1 圓 40 錢到 60 錢不等。 36. 是故,明治 30 年代,修學旅行與行軍旅行分離後,兩者的界定為:修學旅. 政 治 大. 行前身的「遠足」 ,便以「身體鍛鍊」與「宿泊」兩點,作為與修學旅行的區隔, 亦即,當天往返,進行不過夜的步行訓練或教學延長的博物研究,稱為遠足;伴. 立. 隨著過夜,兼有遠足與野外教學,以獲得地理、歷史的知識為主的,則是修學旅. ‧. ‧ 國. 學. 行。37. (二) 修學旅行與國家主義. y. Nat. sit. 然而,森有禮主張以軍事訓練培育國民「忠君愛國」精神,這樣的國家主義. er. io. 教育觀,並未隨著修學旅行的制度化而被忽略。1890 年(明治 23)明治天皇公. al. iv n C 時,由於「開發教學」已流於形式化,因此由主張方法論的赫爾巴特(Herbart, J. hengchi U n. 布「教育敕語」,作為日本國民道德教育的依據,也是日本戰前教育的主軸。同. F. 1776-1841)派取而代之。,該學派認為「教育的終極目標乃是陶冶道德品性」, 加上其重視教育外部的控制,被解讀為教師權威性灌輸,以及教育受政治統制的 正當化,因此成為明治 20 年代後半日本教育界的主流。38                                                         34. 〈修学旅行に就きて〉 《教育時論》第 561 號,收錄於教育ジャーナリズム史研究会編, 《教育 関係雑誌目次集成. 第 1 期(教育一般編)第 3 卷(東京:日本図書センター,1987) ,頁 39-40。 35 佐藤秀夫,〈遠足‧修学旅行の歴史〉《日本の教育課題5学校行事を見直す》,頁 449(資料 Ⅲ-291)。 36 東京府師範学校, 〈東京府師範学校における学年別生徒学資の修学旅行費〉 ,1900。轉引自佐 藤秀夫, 〈遠足‧修学旅行の歴史〉 《日本の教育課題5学校行事を見直す》 ,頁 445(資料Ⅲ-287) 37 浜野兼一, 〈明治期における学校行事の研究--運動会・遠足にみる修学旅行成立への布石〉 《早 稲田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紀要 別冊》9-2(2001) ,頁 123。 38 內山克己、熊谷忠泰、增田史郎亮, 《近世日本教育文化史》 (東京:学芸図書,1973 八版) , 頁 205-206。 20  .

(27)  . 總之,教育敕語和赫爾巴特的教育理論,皆是從國民道德出發,重視國家在 教育當中的角色;另一方面,教育敕語當中,以天皇為中心的國家主義,也經由 高度的道德教育被強化了。 值得留意的是,修學旅行在日本萌芽、茁壯的過程,其實也是日本社會面臨 巨變的時刻:日本國內雖然在明治維新後,一改過去鎖國形象,但極力歐化的政 策卻仍無法改變遭到歐美列強資本主義壓迫的事實。1889 年(明治 22)公布〈大 日本帝國憲法〉後,接著文部大臣森有禮被刺殺的事件,被認為是國粹主義者的 陰謀,至此西化政策宣告結束,取而代之的是將日本傳統文化置於價值觀首位的 國粹主義。這裡的國粹主義指的是 1880 年末到 1890 年代在日本興起的政治浪 潮,也是對於明治前期歐化政策的反彈。. 政 治 大. 在此同時,以 1895 年(明治 28)的甲午戰爭為契機,日本對外國防意識高 漲,著重「忠君愛國」的教育理念,也經由修學旅行再度被強化。例如旅行之前,. 立. 自然是選定能陶冶國民成為臣民的場所為主,無論是從出發前參拜御真影,到旅. ‧ 國. 學. 途中參拜神社、遙拜宮城等充滿日本國家神聖意味的景點,或是至軍港、海防軍 事設施見學之類強化國防意識的行程,都是培養學生愛國心與敬神觀念。總之,. ‧. 國防意識與國粹主義的思維,也投射到教育政策中,這從明治 30 年代之後的修. y. Nat. 學旅行具體呈現出培養學生對國家權力、傳統宗教情感之忠誠與信賴的目標便清. io. sit. 楚可得知。然而,由於旅行的遊憩性質已逐漸成為既有模式,故這類參宮旅行,. 擊。. n. al. er. 只是在內容上加重對日本國民精神的宣揚,並未對修學旅行的遊憩型態造成衝. Ch. engchi. i Un. v. 日本學者羽山好作曾就旅行的教育性價值觀提出三點;首先是養成共同之精 神;其次為戰勝困難並鍛鍊體魄;最後則是從旅行之中得到對社會本身的智識。 就第一點來說,師生同儕之間的人際關係,經由旅行來達到和睦的目的,而這樣 傳統的人際網絡,也被視為形成臣民的基礎;後兩點則是使人們對國家本身盲目 地認同,並服從其權力,進而為了國家全力投入鍛鍊強健身心的行列;若將此三 點結合,所產生的近代精神便是愛國心與天皇崇拜。39再說,明治維新後,近代 教育進入日本的同時,教育自然而然地成為國家主義推廣的管道;因此,儘管修 學旅行已經逐漸走向與行軍遠足不同的道路,但仍身處學校活動的一環,無可避 免地作為實踐國家主義的手段。                                                         39. 山本信良、今野敏彥著, 《近代教育の天皇制イデオロギ—:明治期学校行事の考察》 ,頁 226。 21.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Scoring Criteria, not only the number of foreign students who came to Taiwan to study increased, but also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台師大數學系 洪萬生教授 三月三日下午 2-5 時,我們趁道本周 (Joseph Dauben)

As students have to sketch and compare graphs of various types of functions including trigonometric functions in Learning Objective 9.1 of the Compulsory Part, it is natural to

understanding of what students know, understand, and can do with their knowledge as a result of their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the process culminates when assessment results are

1, the Educational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RE) of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undertook four research projects on the medium of instruc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three of which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Master Taixu has always thought of Buddhist arts as important, the need to protect Buddhist arts, and using different forms of method to propagate the Buddha's teachings.. How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