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回顧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因此本文欲從消費面著手,提出以下三點問題:

1.臺灣製糖技術的發展對砂糖生產有什麼樣的影響?

2.所生產的砂糖在消費上有什麼樣的趨勢?

3.砂糖消費對臺灣社會有什麼樣的意涵?

本論文主要論述時段為日治時期,但為更完整呈現發展脈絡,對於日治之前 的製糖業發展與消費習慣的變遷也會加以鋪陳,再論述日治時期的轉變,由於臺 灣在1940 年(昭和 15 年)8 月 15 日起實施「砂糖配給統制規則」,在戰時體制 下,採配給制的砂糖在使用上與過往的習慣不同,數量受到統治者的統一與管制,

因此本文討論時域到1940 年為止。

第二節 研究回顧

本論文所指的砂糖,在定義上則以甘蔗製造的蔗糖為主,不包含甜菜糖,及 其他帶有甜屬性的楓糖、麥芽糖和代糖等等。不僅因為臺灣主要生產的為蔗糖,

且蔗糖亦是發展歷史悠久、使用最為廣泛的糖種,對人類社會有重要影響。因此 本節先是將砂糖置於世界史的脈絡下,回顧砂糖的發明與傳播過程,其次說明臺 灣的糖業相關研究,及砂糖有關的消費意涵。

一、製糖業的發展

川北稔《砂糖的世界史》提到製糖業的發展與傳播過程是世界史的縮影,由 於甘蔗栽培和加工製糖需要廣大的土地和大量勞動人口,因此原先只適合種植在 亞熱帶地區的甘蔗,製成砂糖後如何在歐洲流行,又伴隨歐洲人的海上貿易傳播 到世界各地,而為了滿足殖民母國的消費需求,又涉及到奴隸制度的發展,砂糖 消費的普及亦與工業革命有關等等,藉由砂糖的傳播過程得以說明人類歷史發展 的重要事項。

砂糖在歐美社會的傳播途徑可分成三階段。34第一個階段,首先自中古世紀

34 三階段的概念可見 Felipe Fernández-Armesto 著、韓良憶譯,《食物的歷史:透視人類的飲食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起,世界主要糖產中心逐漸西移,可說砂糖從阿拉伯世界移轉到天主教、基督教 世界。8 世紀阿拉伯帝國的勢力不斷往西擴展,支配區域拓及地中海地區,甘蔗 的栽種和製糖技術也因此傳播開來,而有「砂糖隨著可蘭經」不斷往西的說法。

不過歐洲的基督徒要到 11 世紀末期的十字軍東征時期,才真正取得甘蔗的栽種 和製糖的技術。到了15 世紀時,砂糖的生產重心已從東地中海沿岸地區不斷向 西,轉移到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在大西洋岸上的馬德拉群島、加納利群島,以及 位於西非幾內亞灣內的聖多美島等地。35

第二階段,隨著地理大發現,甘蔗隨哥倫布的腳步移植到西印度群島、中南 美洲,西方商人開發了海外新的貿易路線,也帶來了甘蔗、馬鈴薯、咖啡和可可 等改變歐洲飲食的食物。至16 世紀,掌握了非洲西海岸及巴西的葡萄牙將巴西 成為世界砂糖生產的中心。36

第三階段,17 世紀以後,荷蘭、英國和法國的殖民勢力取代葡萄牙和西班 牙,掌控砂糖的生產和貿易,砂糖的製作也轉移到加勒比海地區,這裡的島嶼被 開發成大量種植甘蔗的種植園(plantation),這樣的經濟及農業模式稱為「單一耕 作」,並從非洲引進大量的黑奴,改變了島嶼的經濟形態、族群構造和社會架構,

進入「砂糖革命」時期。形成從歐洲運送槍砲、玻璃珠和紡織品到非洲,再從非 洲將奴隸運往美洲及加勒比海海域,最後再將砂糖、菸草和棉花等運回歐洲的航 程,稱為「三角貿易」,砂糖在此時期成為「世界商品」。37

不過至此製糖技術本質上並沒有多大的變化,榨汁、精煉方式的改良有限,

是藉由大量土地和勞力來提升產量,來滿足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而非拉高每英 畝土地的產量、每噸甘蔗的榨汁量等方式。38要等到18 世紀末工業革命,甘蔗壓 榨機、真空結晶罐、多重效用罐、遠心分離機等現代的製糖設備才陸續出現,從

文明》(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出版:遠足文化發行,2005),頁 241-242。

35 川北稔著、陳惠文譯,《砂糖的世界史》,頁 21-28。

36 川北稔著、陳惠文譯,《砂糖的世界史》,頁 29、34。

37 川北稔著、陳惠文譯,《砂糖的世界史》,頁 34、38-45、57。

38 Sidney W. Mintz 著、李祐寧譯,《甜與權力:糖─改變世界體系運轉的關鍵樞紐》,頁 7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手工業制朝機械工業制發展,39才能在19 世紀各國陸續廢除奴隸制度後,得以持 續供應便宜且大量的砂糖。

由於甘蔗的栽培需要高溫、廣大的土地及龐大的勞動力,所以西方列強為了 取得加勒比海等地區的殖民地,反覆出現衝突,也尋求甘蔗以外能製作砂糖的原 料,如從楓樹汁液中萃取制作的楓糖,40在加勒比海和美洲地區沒有砂糖殖民地 的普魯士也投入甜菜糖的栽培。1747 年普魯士的學者瑪格拉夫(A.S Marrggraf)

發現甜菜的根含有糖分,其弟子阿查德(K.F Achard)著手進行甜菜的品種改良 和從甜菜中提煉砂糖的方法,不久歐洲各國和美國都開始從事甜菜糖的製作,讓 溫帶地區的國家也得以生產砂糖。不過甜菜糖的生產仰賴國家的投資,成本極高,

不如蔗糖僅需取得充足勞動力就能維持足夠的產量。41就世界產量來說,蔗糖仍 佔最多數。

隨著西方帝國的勢力不斷外擴,歐洲各國逐漸掌握甘蔗的栽培和砂糖精製的 技術,控制了砂糖的供給量,而歐洲人的蔗糖消費量也在這過程中持續攀升,砂 糖的歷史幾乎等同西方強權國家的海外勢力擴張史的縮影。

Sidney W. Mintz, Sweetness and Power: The Place of Sugar in Modern History 一書被視為飲食人類學的經典,以英國的糖業發展為例,將砂糖作為主體,探討 砂糖與各種權力和影響力之間的關係。砂糖的生產與消費兩者關係緊密,砂糖因 被使用而獲得意義,可分為兩個層面,第一為「內涵」意義,是存在於特定族群 的習慣與生活作息中的,社會群體自身明確知道這些事物所具有的意涵。並藉由

「強化」和「擴大化」的過程而讓砂糖的使用變得更普及。42第二層稱為「外在」

意義,將社會表現視為一個整體,強調社會支配權力的影響。因此可說砂糖的供 給與需求是受到「外在」意義和「內涵」意義的共同影響,砂糖能大量生產和普 及到一般民眾都能消費,是透過統治階級、商人們推動的結果,砂糖與國家掌握

39 社団法人糖業協会編,《糖業技術史:原初より近代まで》,頁 93。

40 社団法人糖業協会編,《糖業技術史:原初より近代まで》,頁 53-56。

41 川北稔著、陳惠文譯,《砂糖的世界史》,頁 168-172。

42 Sidney W. Mintz 著、李祐寧譯,《甜與權力:糖─改變世界體系運轉的關鍵樞紐》,頁219-221。

不同於歐美帝國糖業發展有賴殖民地經濟的情況,Sucheta Mazumdar, Sugar

and society in China : peasants, technology, and the world market

44和周正慶《中囯 糖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研究:16 世纪中叶至 20 世纪 30 年代》,45說明製糖技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由其自然結晶生成糖霜,是霜樣結晶糖。糖霜具有脫水結晶、質輕乾燥、不易 變質和耐儲存等特點。產量也有增加,因此宋元時期產糖區的民眾食糖量增 加、糖的品種豐富,用途也更廣泛,開始有各式各樣的甜食製作,不過對於非 產糖區的民眾來說,糖還是屬於稀有品。49

到了明代,製糖技術有再一次的突破。首先是在製糖工具上,明代發明了 榨蔗用的「糖車」,榨蔗的生產模式從過去以人力為主改以畜力為主,既省力又 能使甘蔗的出汁率提升。50(見圖1-2-1)

圖1-2-1《天工開物》軋蔗取漿圖

資料來源:宋應星著、潘吉星譯注,《天工開物》(臺北市:臺灣古籍,

2004),頁 77。

再來是掌握了白糖發明和冰糖技術。白糖的發明時間約是在 16 世紀中葉明 嘉靖年間,宋應星於1637 年(明代崇禎 10 年)成書的《天工開物》有較全面的 技術總結,51提到作法同紅糖將甘蔗置於糖車取蔗汁後,用火熬糖,煮好的糖漿

49 王灼撰,《糖霜譜 一卷》(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67)。周正庆,《中囯糖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 研究:16 世纪中叶至 20 世纪 30 年代》,頁 65-71。

50 周正庆,《中囯糖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研究:16 世纪中叶至 20 世纪 30 年代》,頁 73。

51 周正庆,《中囯糖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研究:16 世纪中叶至 20 世纪 30 年代》,頁 7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此時仍呈黑色,用桶子盛裝,等待凝結成膏狀的「黑沙」。一方面將名叫「瓦溜」、 外型上寬下尖、類似漏斗的陶具置於缸上。用草將瓦溜底部的孔洞塞住,再將桶 子內的黑沙倒入瓦溜內,待黑沙凝固,除去孔中塞草,用黃水泥淋下,「其中黑 滓入缸內,溜內盡成白霜。最上一層厚五寸許,潔白異常,名曰洋糖,(西洋糖 絕白美,故名。)下者稍黃褐。」52,採用「黃泥水淋法」,能夠起到脫色、除蜜 的作用,瓦溜內便只留下白糖,最上層顏色更是潔白。(見圖1-2-2)

圖1-2-2《天工開物》澄結糖霜瓦器圖 資料來源:宋應星著、潘吉星譯注,《天工開物》,頁79。

而冰糖的製作也建立在白糖的基礎上,作法是「將洋糖煎化,蛋青澄去浮滓,

候視火色。將新青竹破成篾片,寸斬撒入其中。經過一霄,即成天然冰塊。」53 利用蛋白加熱後能凝固、除雜質的特點,掌握好時間與溫度,如此一來只需一晚 就能製成冰糖,比起宋代的糖霜製作更省時、質量更好,品質更穩定。54

由於明末已經熟練掌握了製糖的方法,清初時這些製糖技術已經得到推廣和 普及,糖製品豐富,且得以在市場上流通。中國在 17 世紀初便已逐漸形成以廣

52 宋應星著、潘吉星譯注,《天工開物》(臺北市:臺灣古籍,2004),頁 79。

53 宋應星著、潘吉星譯注,《天工開物》,頁 80。

54 周正庆,《中囯糖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研究:16 世纪中叶至 20 世纪 30 年代》,頁 7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東和福建為主的糖業生產中心,55同時期的臺灣先後歷經荷蘭、鄭氏家族的統治,

糖業也在發展。

另一方面,17 世紀中葉到 19 世紀中葉,同時期的歐洲人開始流行在飲用咖 啡和茶時加入砂糖,使砂糖的需求量增加,因歐洲市場需求遽增,中國的糖業生 產進一步得到發展,生產範圍除了原有的閩粵臺地區外,四川也成為重要的產糖

另一方面,17 世紀中葉到 19 世紀中葉,同時期的歐洲人開始流行在飲用咖 啡和茶時加入砂糖,使砂糖的需求量增加,因歐洲市場需求遽增,中國的糖業生 產進一步得到發展,生產範圍除了原有的閩粵臺地區外,四川也成為重要的產糖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