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為說明研究對象及其教學環境等特性,分為研究對象及背景、訪談對 象、教學環境及教學者的角色四部份。

壹、研究對象及背景

研究對象為研究者任教之台中市L國小95學年度高年級學童,共4個班 132人為研究對象。

本研究五年級四個班學生為研究對象,由於在本研究中數位學習方式為 教學方式之一,所以針對學童的電腦課程學習作一說明:

學生是從四年級開始學習電腦課,四年級課程上學期為電腦概念課程,

下學期為Word軟體操作,作業以網路硬碟上傳方式繳交,學生從四下就開始 訓練打字,所以參與者皆有一定的能力基礎。而五年級上學期為powerpoint 簡報製作,五年級下學期為影像處理軟體操作,另外,經過研究者詢問各任 教導師是否接觸過奈米方面的課程時,教師皆表示學童尚未在正式課程中接 觸過此類教材。

為了讓兩組人數盡量相等,因此安排兩個班共 67 人作為 Moodle 網路平 台組,接受教師數位奈米科技學習課程;另兩個班共 65 人作為閱讀學習組,

由教師導讀研究者自編之奈米科技讀物方式讓學生學習,以探討奈米科技學

習成效是否達顯著差異(表 3-2-1)。

各組在教學前一週實施前測,並於教學後一週實施後測,藉此比較是否學 習前後有顯著差異。本研究以學童於奈米科技認知問卷得分之量化統計結果,

及研究過程質性資料的收集分析來進行研究,研究對象為國小五年級 132 位學 童,再從 Moodle 網路平台組中選取 12 位學童做為訪談的對象。

表 3-2-1 研究樣本人數表

班別 男生 女生 總數

Moodle 網路平台組 36 31 67

閱讀學習組 36 29 65

總數 72 60 132

貳、訪談對象

正式訪談對象選擇接受數位學習的學童中,於奈米科技認知問卷評量後 所得分數中,選取三位在後測所得分數中成績最高的人為「高表現」學童,

選取三位在後測所得分數中成績最低的人為「低表現」學童,選取三位在前 測、後測所得分數中成績相差最高的人為「差距高」學童,選取三位在前測、

後測所得分數中成績相差最低的人為「差距低」學童,共 12 位。期能於進 一步的訪談中探究產生差異之原因,以瞭解不同程度學童在教學後的感受。

參、教學環境

全校地處於台中市北區,學童家長多為工商業受薪階級或為老闆、醫 生,平均教育水準為高中、大學學歷,社經地位中上。詳細研究樣本人數如 表 3-2-1 所示。本學校有八十四班,每年級約十至十三班,每班人數皆約三

十三至三十四人左右。它是本市的新興小學,也是台中市國小學校學童人數 CPU:Pentium Ⅳ

Windows XP作業系統;附有 耳機、麥克風、喇叭 Ram:256MB

教師電腦(1台)

DVD-ROM:16X CPU:Pentium Ⅳ Ram:256MB

網路來教學,學生共坐五排,兩兩對向而坐。

圖3-2-1 電腦教室座位配置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肆、教學者的角色

研究者畢業於台中縣朝陽科技大學資管系,於民國 90 年考上台東師 範學院師資班就讀,畢業實習完後教師甄試順利考上國小教師,目前於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科學教育與推廣學系研究所碩士班進修,教學年資 3 年,曾任科任 2 年,目前為 L 國小資訊科任教師兼任文書組長。研究者 因資訊教師之身分,因此對於網路管理及資訊融入教學非常有興趣,也 認為在現今數位化、資訊化的年代,應該將資訊相關工具融入於教學環 境之中,來提昇教學品質。

在國內教學環境日新月異的情形下,研究者教學品質的需求是必須 逐年提升的,而媒體所宣傳及介紹的相關商業化學習網站,架設平台花 費不便宜,而且是否真如宣傳所說,能夠帶給教學及學習上的方便,是

令人懷疑的,在講究數位時代智慧財產權的今天,研究者希望也藉此研 究呼應洪朝貴(2001b)所提倡,使用者享有軟體自由接駁權力,免於壟 斷性商業軟體一再升級而收費之苦,形成教育資源的浪費,以上本研究 所利用 Moodle 網路平台為數位化的自由軟體的原因。而奈米科技教育往 下扎根人才的培訓已是刻不容緩,深感兩者的未來重要性與必要性,因 而引發研究者進行本研究之動機。研究者於本研究為雙重角色,既是研 究者,亦為教學者(教師即研究者)。經由資料的蒐集、教學方案及教材 研發、評量工具編修以及實地教學並觀察記錄學童的學習等過程,進行 教學研究與省思,最後分析資料,提出結論與建議。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