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研究設計與實施 研究設計與實施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三節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工具有研究者修改編製之「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 式量表」、羅瑞玉(1997)編製之「國小學生利社會行為調查表」。茲將量 表內容論述如下:

壹、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量表 一、量表架構

本量表是參考劉淑媛(2004)的「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量表」,進 而修改編製而成「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量表」,其原量表的架構與本研 究所欲探討的內涵大致符合,共分為六個類型,有溺愛保護、嚴格專制、

疏於管教、忽視敵意、開明自主、寬鬆容忍等,但因為量表的受試對象為 國、高中生,而本研究對象為國小階段的學童,為了符合研究的適切性,

因此研究者參考其架構進行修改編製。

表3-3-1 第一次預試的修訂內容(續)

該題與所屬分量表總分校正後之相關r值小於.2者,即成為刪除之可能;

(3)若刪除該題項後其所屬分層之內部一致性α係數將提高者,該題項 亦刪除等以作為試題篩選的標準。

經表3-3-2可知,第8、9、10、18、19、20、23、24、32、33、35、

39、42、43、45、47等十六題鑑別度t值小於3且未達顯著水準;第23、24

表3-3-2 項目分析結果(續)

表3-3-3 信度分析結果

分量表名稱 題數 量表α值

溺愛保護 8 .844 嚴格專制 8 .803 疏於管教 8 .635 忽視敵意 8 .749 開明自主 8 .870 寬鬆容忍 8 .665

由上表可知各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α值介於.635~ .870之間。

3.結果分析

經過第一次預試之初步分析後,父母教養方式量表題數大幅減少,各 分量表的題數也不相等,部份分量表只有四題。研究者評估這樣的情況可 能由於不是研究者親自發予學生施測,學生可能並未加以重視,填答沒有 反應出真正的想法,或是學生對於題目有所疑問而亂填以及受測的樣本數 過少,受測的樣本數應是總題數的 3 至 6 倍等以上因素,進而影響施測的 結果,故研究者決定將擬刪除之題目暫予以保留,並再進行第二次修題及 預試。透過閱讀相關文獻,將可能刪除的題項進而修改,或是直接擬題,

並透過王慶福教授、林清文教授、歐滄和教授、指導教授以及台中縣宜欣 國小的教務主任等專家審核修訂,之後再將第二次預試結果進行項目分 析、信度考驗以形成正式量表。

(二)第二次預試

由於第一次預試受到干擾的影響因素較多,故對於一些可能刪除的題 項予於保留,之後為了更貼近國小學生的生活背景,訪問了國小高年級學 童的看法,以及透過專家審核的修訂,將量表內容進行修改。量表修訂內

表3-3-4 第二次預試的修訂內容

表3-3-4 第二次預試的修訂內容(續)

(3)若刪除該題項後其所屬分層之內部一致性α係數將提高者,該題項

表3-3-5 項目分析結果(續)

表3-3-6 信度分析結果

分量表名稱 題數 量表α值

溺愛保護 8 .675 嚴格專制 8 .751 疏於管教 8 .760 忽視敵意 8 .860 開明自主 8 .857 寬鬆容忍 8 .726

由上表可知各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α值介於.675~ .860之間。

3.依據題目分析結果,決定正式量表題本

根 據 兩 次 的 預 試 結 果 , 第 一 次 各 分 量 表 的 內 部 一 致 性 α 值 介 於.635~ .870之間與第二次預試結果介於.675~ .860之間的比較,其第二 次各分量表的係數值較為平均,差距較第一次預試結果來得小,而就總量 表的信度係數而言,雖然第一次總量表係數值為.849,第二次總量表係數 值為.791,但本研究不探討總量表的得分,主要探究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 女在其各分量表的得分情形,因此就第二次各分量表的係數值較為理想,

故決定以第二次的預試題本,其總共有48題作為正式量表的題本。

三、正式量表內容

(一)溺愛保護

本分量表是指父母對於子女的課業、人際狀況、休閒、經濟支援及溝 通等方面,完全以子女的想法為主,對於子女的要求,只要做得到的都會 盡力去做,而遇到困難時會完全代為處理,保護子女的心態,不讓子女自 己解決。共包含第1題至4題以及第13題至16題。

(二)嚴格專制

從父母的決定,甚至不容許子女有犯錯的可能,此外,也不願意瞭解子女 的想法,認為自己的觀點才是正確的。共包含第5題至8題以及第17題至20 題。

(三)疏於管教

指父母對於子女的課業、處理事情、做決定、休閒及交友等方面,完 全不會予以干涉,且不管教子女,更不會主動關心子女,不了解子女在這 些行為上的表現情形。共包含第9題至12題以及第21題至24題。

(四)忽視敵意

指父母對於子女的課業、經濟支援、休閒、生活作息及溝通等方面,

完全不相信子女,對於子女的想法與表現給予忽視或懷疑的反應,且當子 女有所要求時會表現出敵意的反應。共包含第25題至28題以及第37題至40 題。

(五)開明尊重

指父母對於子女的課業、處理事情及溝通等方面,能夠尊重子女的想 法,並鼓勵子女盡力去嘗試,從過程中學習,父母則在背後支持且信任子 女所做的決定。其原量表的命名是「開明自主」,但考量題意的解釋,將

「自主」改為「尊重」較為恰當,因是父母尊重子女的想法,使其子女能 夠自行做主。共包含第29題至32題以及第41題至44題。

(六)寬鬆容忍

指父母對於子女的課業、交友、生活作息及休閒等方面,雖然也會有 所要求,但不會給予太多的注意,亦即當子女沒做到時,會有隨便子女如 何處理的心態,與「疏於管教」的界定在於「寬鬆容忍」是父母對子女仍 有一定的管教範圍,而「疏於管教」是完全不管教子女。共包含第33題至 36題以及第45題至48題。

四、填答與計分方式

合(33%)」、「符合(67%)」及「非常符合(100%)」,共分四個等級。

計分時自「非常不符合(0%)」計 1 分,逐次增高至「非常符合(100%)」

計 4 分。

將分量表中題目之分數累加,即為分量表之分數,而若在六個分量表 其中的某個分量表分數愈高,表示受試者所知覺到的該種教養方式愈明 顯。

貳、國小學生利社會行為調查表 一、量表簡介

本量表乃採羅瑞玉(1997)編製的「國小學生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 素調查問卷」,編製者根據文獻探討的結果,選定利社會行為的範疇,藉 由實際觀察、記錄、開放式問卷及與學生談話,且經過二次預試後所編製 而成。目的是測量國小學生日常生活中利社會行為的實際表現與利社會行 為的可能傾向,對象適用於國小中、高年級學生,方式為紙筆式自陳檢核,

內容主要分為兩個向度,「利社會行為表現」與「利社會行為傾向」,分 別以「日常利社會行為自陳量表」及「利社會行為紙筆情境測驗」來代表,

其中均包含關照、救助及合作三層面的利社會行為。其因素內涵如下:(1)

「關照」:包含慷慨中的分享、安慰中的非緊急狀況的行為、幫助中有關 家事部分,(2)「救助」:包含慷慨捐獻、救難幫助等行為,(3)「合 作」:包含互助合作及同學間的幫助行為。

「利社會行為表現」係指日常生活中,兒童在利社會行為包含關照、

救助與合作行為上的實踐程度,在「日常利社會行為自陳量表」的得分越 高,表示利社會行為表現越好。在「日常利社會行為自陳量表」中,包括 關照行為表現(題號1至13)、救助行為表現(題號14至26)、合作行為 表現(題號27至39),共計39題。在量表的得分越高,表示利社會行為表 現越好。

為包含關照、救助與合作行為的可能程度,在「利社會行為紙筆情境測驗」

的得分越高,表示利社會行為傾向越好。在「利社會行為紙筆情境測驗」

中,包括關照行為傾向(題號1至9)、合作行為傾向(題號10至18)、救 助行為傾向(題號19至27),共計27題。在量表的得分越高,表示利社會 行為傾向越好。

二、填答與計分方式

本量表有「日常利社會行為自陳表」及「利社會行為紙筆情境測驗」

兩個分量表,由兒童根據自己實際情形選擇適合的選項。其計分方式採用 Likert 五點計分。

1.在「日常利社會行為自陳表」分為「從不」、「很少」、「有時」、「經 常」、「總是」,分別給予1、2、3、4、5 的分數,共有39題,全部是正 向題,各分量表總分為65分,總量表最高為195分,分數越高,表示「利 社會行為表現」越高。

2.在「利社會行為紙筆情境測驗」分為「不可能」、「不太可能」、「有 可能」、「很可能」、「非常可能」,分別給予1、2、3、4、5 的分數,

共有27題,全部是正向題,各分量表總分為45分,總量表最高為135 分,

分數越高,表示「利社會行為傾向」越高。

三、量表信效度

此量表在信度方面,各因素的 Cronbach α 係數在 .7699 至 .9157 之間,代表內部一致性,而「日常利社會行為自陳量表」的 Cronbach α 係 數 為 .9536 ; 「 利 社 會 行 為 紙 筆 情 境 測 驗 」 的 Cronbach α 係 數 為 .9184,顯見本問卷有良好的信度。

在效度方面,本問卷除經預試、因素分析等審慎過程外,並採用教師 評量之效標關聯效度,預試選取151名學生施測,並求教師評量與學生自 陳量表之積差相關,所得相關係數在 .5312 至 .7861 之間,由此資料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