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研究的主體為中小型企業企業主,為了發掘影響中小企業主創新的因 素,研究中以訪談的方式探討企業主採取的組織學習的方法為何,以及產品創新 的觀念、技術來源、產品創新的方式等問題。

由於本研究屬於探索性的質性研究且中小企業主的樣本不易獲得,因此並無 法用完全隨機抽樣方式來收集資料,因此本研究是透過老師、同學、親戚朋友、

企業主間的介紹共獲得 15 位研究樣本(表一)。

一、受訪者

為了探討台灣企業主創新的途徑與其相關因素,本研究以訪談的方式進行資 料蒐集。這幾家企業的員工人數在 2 至 162 人,平均 32 人。資本額在 100 萬至 9120 萬元之間,平均 1749.6 萬。他們的營業利潤最少者為持平狀態,最多為 30%,

平均為 15.08%(有 3 家沒有提供資料)。這 15 家中小企業所屬的產業類別,如表 二所示,2 家屬印刷業(13.33%)、製造業 12 家(80%),1 家軟體設計業(6.67%)。

這 15 位中小企業主的年齡在 33 至 70 歲之間(M = 54.5, SD =10.46)。企業主 創業前的工作年資在 0 至 26 年之間,平均 13.7 年。創業時的年齡在 21 至 53 歲之間(M = 33.3, SD = 7.54)。教育程度為國小 2 人,國中 2 人,高中(職)3 人,高中職以下的學歷佔了 46.67%;大學、專科畢業者共 7 人(46.67%),此 7 人中 5 位主修為理工相關科系(如工業工程管理系),1 位為社會學、另 1 位是企 業管理。研究所以上僅 1 人(6.67%),主修管理。

表一:訪談中小企業主基本資料總合:

表一:訪談中小企業主基本資料總合(續):

中小企業主

年齡、學經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總計 平均

ˇ 1

創業前工作年資

與創業相關產業 8 23 0 11 10 0 7 4.25 10 11 20 12 21 1 12.42 10.04

與創業不相關產業 16 0 0 0 0 11 0 6 0 0 6 0 0 16 0 3.67

總合 24 23 0 11 10 11 7 10.25 10 11 26 12 21 17 12.42 13.71

橫跨的產業數目 3 1 0 3 1 3 1 4 1 1 4 1 1 2 2 1.87

總計

表二:訪談中小企業主之行業別

行業別 小計

印刷及其輔助業 2 金屬製品製造業 6 橡膠製品製造業 2 機械設備製造修配業 3 塑膠製品製造業 1 軟體設計業 1

總計 15

二、訪談問題

為了使受訪者能在無拘束的情況下,能針對問題暢談其看法與經驗,本研究 是採用非結構式的訪談問題 (如附件一)共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公司基本資料,共 4 題:

1.公司員工人數?公司資本額?近幾年的利潤?

2.產品種類?研發人力?每年研發投資額?

3.公司的上下游產業情形?

4.公司的主要顧客?

第二部分訪談問題為企業主的基本資料調查,共 7 題:

1.企業主的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學習主修領域?專長為何?

2.成為企業主之前曾經擔任過哪些職務?年資有多少?有哪些工作經驗?

3.創業的動機?創業的歷史、過程?創業的技術與資金來源?

4.是否有合夥人?合夥人的知識背景?如何合作?

5.創業的成功要素是什麼?創業過程中遭遇的困難?失敗的經驗?失敗經 驗的啟示?

7.如何獲取產品、市場相關知識?新知識的取得方法與管道?

第三部分訪談問題為產品研發的例子,目的在了解產品開發的過程,以及 分析產品成功與失敗的原因,共 4 個問題:

1.有何制度促進研發投資?如何尋找新觀念?

2.如何將觀念實現成產品?如何市場化?

3.可能遭遇的問題?如何解決?

4.新產品開發的實例?產品創新成功、失敗的例子?

第四部分訪談問題為企業經營理念與策略,主要在了解公司對於創新產品優 勢的維持以及公司如何將公司知識、技術傳遞與保存;另外就是探討企業接班人 計畫的有無,是否影響公司生存問題。共 8 個問題:

1.面臨公司所缺乏的知識,公司透過何種方法吸收這些知識?

2.公司的知識是透過何種方法讓員工學習?

3.公司專有知識的保存方法?

4.如何教育新員工?教育員工有何問題?

5.用人培植的原則、方法?

6.是否有接班人計畫?如何培育接班人?

7.企業發展的計畫?

8.公司目前遇到的困難?對未來的期望?

三、過程

訪談是在企業主的公司/家中進行,以面對面、一對一的方式進行,為了讓 企業主能暢談,訪談時並沒有時間限制,平均而言,每個訪談皆花了一個半小時 左右。全部訪談過程皆用錄音的方式紀錄。

四、資料分析與變項定義

錄音的訪談內容先轉換成文字稿之後,再做內容分析以萃取出如下的研究變 項:

1.企業主之學、經歷與技術背景

由於樣本的取得不易,此研究的樣本不多,因此進行統計檢定的意義不 大。研究的資料分析乃以質性的描述與比較為主。

五、內容分析法

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 )是透過量化的技巧以及質的分析,客觀且 系統的態度,對文件內容進行分析,目的是要推論該項文件內容的環境背景及其 意義的一種研究方法。最常被大眾傳播研究所使用,後來應用範圍更廣,漸為社 會學、歷史學、政治學、教育學等領域所採用(Kerlinger,1986 )。

此外,內容分析主要在解釋某特定時間某現象的狀態,或在某段時間內,該 現象的發展情形,該法與史學家使用的歷史研究法類似,差別在於後者以探討較 遙遠的過去的紀錄為主。本研究主是探討影響中小企業主產品創新的因素,產品 創新可能會是一個時間點下突然的引發,或者是某段時間所蘊釀產生的結果,因 此,本研究選擇利用內容分析法進行研究。再者,內容分析法還運用量化的技巧 與質化的分析,對文件內容做客觀化、系統化的研究,以解釋該文件所呈現的明 顯內容和潛在意義。在一般應用上,也可能採取綜合的方式,定質與定量並重,

因此也可以說是「質的量化」分析方法。本研究樣本數並不多,所以採取質性的 描述與比較為主,但本研究仍有將一些變項資料化成客觀的量化數據(如企業主 年齡、年資、獲利率以及知識的吸收管道數量等等),以求整個研究的完整性。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