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公司獲利率

由於訪談時有些中小企業主(f = 3, 20%)認為其公司的獲利率是一項重要的 機密,所以並沒有透漏,因此扣除這些企業主之後,本研究訪談台灣中小企業公 司獲利率,平均而言是 15.08%。

二、知識獲取活動

創業技術來源

訪談十五家國內中小企業中,印刷業 2 家(13.33%)、製造業 12 家(80.00%)、

軟體設計業 1 家(6.67%),這些中小企業的創業技術的來源,可歸納為以下七項:

1. 來自以前的工作經驗:中小企業主創業前的工作經驗在 0 至 26 年之間,

平均有 13.7 年,跨過 0 至 4 個不同行業。從這些工作中他們學到行銷、

採購、研發技術、產品生產等經驗,其中 13 位企業主(87.67%)創業的技 術是取自過去的工作經驗中所學得的技術。例如,有一位企業主(No.5) 說:

「…技術當然不用講,我待了 10 年之久,而且鐵工廠的東西沒有什麼特 別技術,經驗一久就會做了…」

2. 專業知識教育:本研究中的 15 位企業主的學歷以專科、大學理工科為 主,專業教育對企業主日後創業有相當的影響。5 位企業主(33.33%)提到 自己過去所學的專業知識是創業技術重要的來源之一。例如一位企業主 (No.2)說:

「…我曾經在 B 公司工作過 23 年,我本身是學機械,是台北工專畢業的,

一開始進去 B 公司是當工人,因為當時台北工專也算是有相當學歷了…

而我在 B 是修理部門的主管,當然要對這些機器都很了解,不然哪個部 門找我們過去修理,不會該怎麼辦,所以我對機器設計和很多原理都懂 很多,在日後創業自己設計機器,只是這些機器的一種應用而已…」

這位企業主是工專機械科畢業,對機械已經具備基本知識,再加上工作 是修理機械的業務,因此對此企業主日後在研發機械的時候,可以很順 利就研發出來。

3. 市場現有的技術:有 3 位企業主(20%)認為其創業的技術來自市場上已有 的技術,企業主只是進一步加以應用而已。例如一位企業主(No.3)說:

「…電腦動畫的技術算是最近這 10 年從西方電影所傳過來的,如侏儸紀 公園、星際大戰等電影的概念而來的,就是說類似像電影的一些特效用 電腦的技術來呈現,這些電腦的技術慢慢成熟,然後這些技術慢慢傳到 亞洲這邊來,然後台灣也是幾年而已,如果在早個幾年,我們公司根本 沒有辦法成立,因為這些軟硬體技術根本就不發達,那現在是軟硬體技 術已經很成熟的,現在就是一台電腦 PC 就可以做動畫了,所以這個產業 跟整個電腦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我們就是剛好在這個時間點進入 來做…」

中小企業擁有的資源少,無法像大公司有龐大的資源投入一項新產品或 技術的開發,因此中小企業大多仰賴現有市場的技術,將這些市場上已 有的技術應用在另依項產品身上。

4. 工會或同業之間:共有 5 位企業主(33.33%)認為其創業的技術以同業或 工會間得來為重要來源之一。例如,一位企業主(No.6)說:

「…剛開始一定是去同行那邊多問一些東西,買書來看,因為我也有大 學畢業,而且印刷這個工作的層次也不高,不像電腦程式設計的層次比 較高,那我們這種東西,有些學徒自己要好幾年才學會,那我們不用,

我就去四處看一看,之後買書回來自己看一下,自己在摸一摸就懂了…」

同業間互相幫忙、知識互相交流,可能會是造成這個產業成長的因素,

尤其是在某產業剛起步的階段。

5. 專業書籍:共有 6 位企業主(40.00%)認為其創業的技術以專業書籍為重 要來源之一。例如,有一位企業主(No.4)說:

「…美國一本有關橡塑膠的書籍啟發動了我的靈感,這本書是說有一台

射出機器,它會射出一塊材料,然後裝進模具裡面,在用熱壓成型,那 時候我就在想,你用這樣的方式,那不如我直接將它直接射進去這個模 具裡面,不是更快嗎?有了這個想法以後我就加緊再去買一些相關的書 來看…」

當同業間或者所在的市場沒有某種技術的時候,往往得需要從專業的書 中去搜尋所要的技術,就像企業主(No.13)一樣,由於其在研發一種新的 技術,發現市場上根本沒有人有這種技術,於是大量的尋找相關專業的 書籍,試圖去找出相關的技術,最後在一本專業的書籍中找到類似的靈 感,也順利研發出新技術出來。

6. 上下游廠商:共有 2 位企業主(13.33%)認為其創業的技術以上下游廠商 為重要來源之一。例如有一位企業主(No.5)說:

「…技術當然不用講,我待了 10 年之久,而且鐵工廠的東西沒有什麼特 別技術,經驗一久就會做了。只是還是需要自己去變動一下頭腦,很多 新東西你才能抓的到,像之前是做白鐵的,後來改成緞造,這些材料上 的改變,很多材料廠商會教你,但教你不是教你完整怎麼做,他只是提 供我們同業有做過的大致的做法,我們要自己去變通。我們也有參加五 金工會,但那個工會沒有提供什麼幫忙啦,主要還是同業和材料供應商 那裡得到比較多的新東西…」

這位企業主認為,其行業產品的改變,往往會是因為新材料的應用,因 此,此企業主往往會去材料供應商那詢問新材料如何應用在產品上的技 術。

7. 自行研發測試:共有 8 位企業主(53.33%)認為其創業的技術是以自行研 發為重要來源之一。例如,有一位企業主(No.10)提到:

「…除了我之前累積的很多經驗,所看到一些鐵工的產品都大概知道他 們是什麼原理,哪個地方有哪個東西其實應該都清楚,回家將設計圖畫 出來自己邊做邊想邊開發做測試和不斷的修改其實就可以做出來。當然 做好的問題就剛剛我跟你講的那個問題,一位沒有投入很大的時間在研

很大的問題,但之後花比較多時間專注在上面,邊做邊改缺點,之後品 質就沒有問題了…」

此位企業主在國外看見一項電動看版的產品,他想到可以將這產品加以 改成逐步的顯示方式,因此要開發如何製作這項產品的技術的時候,除 了本身過去的經驗之外,還得靠自己去研發測試。

綜合上述,本研究大致將其歸納成兩類,第一類是來自於產業內技術,如來 自以前的工作經驗、市場現有的技術、工會或同業之間的交流、以及上下游廠商 提供的技術指導。另一類則是來自於學術性研究,如,專業知識教育、專業書籍、

以及自行研發測試。

知識獲取管道

這 15 位中小企業主平時吸收資訊的管道,在 4 至 6 個之間,平均而言,有 4 個(平均 3.6 個),所使用的管道分別如下(表三):

1. 國內外產業資訊:共有 10 位企業主(66.67%);例如,有一位企業主(No.2) 說:

「…在我們剛創業的那個時候,有大概四、五家投入這各行業生產,其 他家其實都是這行業最早的一家倒閉之後所分出來的,所以那時候同業 也都不會互相傳遞資訊,各自的工廠也是不準參觀的,所以我們的知識 技術都是得靠自己摸索和看書學習而來的,其實那時候我是參照美國所 釋放出來的一種規格標準,然後自己從事設計,結果做出來的品質很不 錯,贏了別人,所以公司才變好…」

此企業主是參考美國的產業資訊,然後才從事設計工作,結果能成功的 開發出商品。

2. 國內競爭同業:共有 8 位企業主(53.33%)是透過國內競爭同業那吸收資 訊;例如,一位企業主(No.6)說:

「…再來就是同業那裡,我都為常常跑到同業那裡去看一下有沒有什麼好東 西,我們是不是也要來投資,我們做這行久了,很多同業都很熟了,大家都

表三 中小企業主吸收知識的管道

吸收資訊管道 中小企業主 總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 游 顧 客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8

外 在 產 業 環 境

供 應 商 ˇ ˇ 2

國 內 競 爭 同 業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8

外 國 競 爭 者 ˇ ˇ ˇ ˇ ˇ 5

國 內 外 產 業 資 訊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10

職 業 工 會 ˇ 1

專 業 展 覽 ˇ ˇ ˇ ˇ ˇ 5

學 術 單 位

學 術 研 討 會 ˇ 1

大 專 院 校 演 講 ˇ 1

專 業 書 籍、雜 誌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8

公 司 內 部

研 發 人 員 ˇ ˇ ˇ 3

表三 中小企業主吸收知識的管道(續)

吸收資訊管道 中小企業主 總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其 他

報 紙 ˇ 1

總計 2 5 2 6 2 2 4 4 6 3 2 5 4 3 4

會互相交流一下…」。

3. 專業書籍與雜誌:共有 8 位企業主(53.33%)是透過專業書籍與雜誌吸收 資訊;例如,一位企業主(No.14)說:

「…主要是從日本那邊和國外一些文獻上,我也會去買一些書回來研 究。書本可以提供很多知識,這些資料也成為公司研發重要的資料。大 概是這樣,主要還是要自己動手去研發…」

4. 下游顧客:共有 8 位企業主(53.33%)是透過下游顧客吸收資訊;例如,

一位企業主(No.4)說:

「…像我都會到顧客的大廠去看,有一些演講我也都會去聽,我也會跟 廠商和顧客來做資訊交流,獲取一些未來的趨勢等等…」

5. 專業的展覽: 共有 5 位企業主(33.33%)是透過參加專業的展覽,吸收資 訊;例如,一位企業主(No.12)說:

「…除了顧客提出要求之外,當然我們也需要多到外面去看看,比如說 展覽等等,主要是在台灣展出的國內外機器展覽,因為從展覽中,我們 才能知道說國外的技術實在比我們好太多了,那你要看看這些新的東西 若是在能力範圍之內,那我們會注意去看,回去去試試看是否可以做的 出來…」

6. 研發人員:共有 3 位企業主(20.00%)是透過研發人員吸收資訊;例如,

一位企業主(No.7)說:

「…公司研發人都會出去吸收新知識,他們(研發人員)也會看一些專業 的雜誌。不見得是只有我一個…」

7. 供應商:共有 2 位企業主(26.67%)是透過供應商那吸收資訊;例如,一 位企業主(No.5)說:

是教我怎麼做,主要是因為他也是提供其他同業材料,他手中一定有一 些資料,他提供給我們,我們要會稍微變一下頭腦…」。

8. 外國競爭者:共有 5 位企業主(33.33%)是透過外國競爭者的管道吸收資 訊;例如,一位企業主(No.7)說:

「…我們一直有跟一些日本朋友連絡,他們也都願意提供資料給我們。

我們在之前那家公司學的算是這產業一些比較基礎的技術,我們出來做

我們在之前那家公司學的算是這產業一些比較基礎的技術,我們出來做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