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探討浦羅柯菲夫的大提琴奏鳴曲作品,主要從下列三個方向進行:

一、從俄羅斯的歷史與文化開始了解:查閱俄羅斯歷史與文化發展的相關書籍和期刊,

以及閱讀浦羅柯菲夫的生平傳記資料。浦羅柯菲夫生於帝俄時期,二十七歲離開俄國,

在海外將近二十年,晚年再度回到俄國已經是史達林統治時代,他的一生與俄國一同經 歷改革,成長的背景與創作也一起經歷改變。

二、從樂曲中分析創作元素與曲式架構:在分析過後對演奏樂曲和詮釋樂曲有很大的幫 助。

三、聆聽與閱讀浦羅柯菲夫不同時期的作品:音樂家以音樂創作反映出心靈與環境的變 化,藉著聆聽不同時期的作品理解作曲家作品風格與創作背景。

在蒐集資料時發現中文書目資料很少,大部分是從翻譯書籍《偉大作曲家群像:浦 羅高菲夫》中理解,也參考了與浦羅柯菲夫同時期的蕭斯塔科維奇的傳記,藉以了解在 動盪不安的俄國音樂家成長的時代背景。研究浦羅柯菲夫大提琴奏鳴曲作品一一九的碩 博士論文不多,因此,筆者參考了東吳大學研究生李毓寧的論文,以及部分浦羅柯菲夫 小提琴作品的論文,西文的生平資料介紹很完整,還有專為書信整理的著作,提供了豐 富資訊,在撰寫論文中皆有參考。

3

“ Music was important in the daily life of Russian families. It was played during ceremonies, receptions, festivities, and hunts. It was a popular pastime in the homes of the Kiev nobility. Although the church did not approve of secular music, Russian aristocrats cultivated musical entertainments and supported singers and instrumental players. Some members of the nobility composed music in a style similar to that of Western troubadours.1

( 在 俄 羅 斯 的 家 庭 中 音 樂 是 日 常 生 活 中 重 要 的 部 分,在 典 禮、宴 會、節 慶

1James Bakst. A History of Russian-Soviet Music: Greenwood Press(New York: Dodd, Mead & Company, 1966), 6.

4

因 此,樂 師 是 當 時 社 會 階 層 中 最 低 層 的 地 位。到 了 十 六 世 紀 教 會 音 樂 發 展 越 趨 成 熟,進 入 複 音 音 樂,歌 唱 音 樂 就 從 單 聲 部 獨 唱 發 展 到 多 聲 部 合 唱。一 般 人 民 同 樣 喜 愛 唱 歌,作 曲 家 開 始 將 歌 詞 改 成 貼 近 人 民 生 活 的 內 容,歌 曲 反 映 了 社 會 現 象。五 線 譜 在 十 七 世 紀 晚 期 才 傳 進 俄 羅 斯,到 了 十 八 世 紀 開 始 在 教 堂 禮 拜 中 開 始 使 用 樂 器,但 僅 可 以 演 奏 民 謠 及 聖 樂,一 般 的 人 民 在 家 裡 也 只 能 唱 唱 聖 歌,

比 起 其 他 歐 洲 國 家 , 俄 羅 斯 的 音 樂 發 展 算 是 起 步 很 晚 。

十 八 世 紀 是 俄 羅 斯 帝 國 (簡 稱 俄 國 )歷 史 上 的 轉 捩 點 。 俄 國 本 來 只 是 一 個 小 國 家,彼 得 大 帝 繼 位 後 對 外 以 武 力 爭 戰,對 內 則 不 斷 地 改 革,進 行 西 化 政 策 , 建 立 軍 隊 制 度,改 革 貨 幣 制 度、社 會 階 層 制 度 等 等,增 加 國 家 的 生 產 與 經 濟 力 , 使 得 俄 國 變 成 歐 洲 的 一 個 強 國。在 彼 得 大 帝 的 西 化 政 策 中,參 考 了 歐 洲 其 他 國 家 的 藝 術 文 化,將 義 大 利 的 音 樂 戲 劇 引 進 俄 國,以 及 器 樂 手 和 作 曲 家,開 啟 了 歐 洲 音 樂 對 俄 國 的 影 響。在 彼 得 大 帝 之 後 的 凱 薩 琳 女 皇 以 及 安 娜 女 皇,也 都 持 續 將 西 方 的 藝 術 文 化 帶 入 俄 國 境 內,包 括 歌 劇、喜 歌 劇、歌 曲 等 音 樂 形 式,帶 動 國 內 的 音 樂 氣 氛,一 些 沒 有 名 氣 的 作 曲 家 紛 紛 出 現,開 始 編 寫 關 於 歌 劇、鋼 琴 作 品、管 弦 樂 的 作 品,西 化 政 策 的 影 響 讓 俄 國 的 音 樂 家 以 模 仿 的 方 式 學 習 其 他 歐 洲 國 家 的 音 樂 作 品。盡 管 如 此 藝 術 氣 息 漸 趨 活 躍,俄 國 的 音 樂 仍 是 局 限 於

5

2葛令卡(Mikhail Glinka, 1804-57),俄國作曲家。

6 夫斯基的芭蕾舞劇《天鵝湖》(Swan Lake,1875)、《胡桃鉗》(The Nutcracker, 1892)組曲 中感受到有浪漫的俄羅斯民族風格。

6俄國五人組(The Five)成員為:巴拉基列夫(MilyAlexeyevich Balakirev, 1837-1910)、玻羅 定(Alexander Borodin, 1833-87)、居伊(César Cui, 1835-1918)、穆梭斯基(Modest Mussorgsky,1839-81)、李姆斯基 -柯薩科夫(Nikolay Rimsky-Korsakov, 1844-1908)。

7

8Eric Roseberry, 楊敦惠譯。 《偉大作曲家群像:蕭士塔高維契》(The illustrated lives of the great composers: Shostakovish)(台北:智庫文化出版,1996)。

8 遇 見 了 米亞斯科夫斯基(Nikolai Yakovlevich Miaskovsky, 1881-1950),兩人相差十歲,

卻成為同學,常常一起談論作曲、彈奏音樂,米亞斯科夫斯基時常鼓勵浦羅柯菲夫要大

11尼古拉‧齊爾品(Nikolay Tcherepnin, 1873-1945),俄國作曲家、指揮家。

9

所 長 在 創 作 鋼 琴 作 品 。 1913 年 浦 羅 柯 菲 夫 在 學 校 的 最 後 一 年 , 他 以 自 己 創 作 的 第 一 號 鋼 琴 協 奏 曲 參 加 校 內 魯 賓 斯 坦 鋼 琴 比 賽 並 獲 得 首 獎,那 是 最 高 榮 譽 獎 。 自 聖 彼 得 堡 音 樂 學 院 畢 業 後,浦 羅 柯 菲 夫 開 始 在 俄 國 旅 行,尋 求 音 樂 創 作 的 想 法 與 對 自 我 的 探 索 。 在 一 次 偶 然 機 會 下 , 浦羅 柯 菲 夫 跟 著 狄亞格烈夫(Sergei Pavlovich Diaghilev, 1872-1929)12

1914 年 一 次 大 戰 爆 發 , 俄 國 也 接 著 在 1917 年 爆 發 十 月 革 命 , 俄 國 的 帝 制

12狄亞格烈夫(Sergei Pavlovich Diaghilev, 1872-1929),俄國芭蕾舞團經理人,1911 年成立狄亞格烈夫 俄國芭蕾舞團(Ballets Russes de Sergev Diaghilev)並擔任該團團長,至 1929 年病逝於維也納為止。他對 於歐洲芭蕾的推展改進有深厚貢獻,雖然該團經常處於瀕臨破產的狀態,但他仍然鍥而不捨持續的經營。

俄國十月革命時,該團正在巴黎演出,從此無法返俄國,而成為一個流亡巴黎,享譽國際的俄國芭蕾舞 團。

10 品 31 鋼琴小品《老祖母的故事》(Old Grandmother’s tale, 1918)與作品 32《四首舞蹈 組曲》(Four Dances, 1918)。除了紐約之外,浦羅柯菲夫也在 1919 年前往芝加哥,演 出了《塞西亞組曲》(Scythian Suite, 1915)13及《三個橘子之戀》(The Love for Three Oranges, 1919)14

13《塞西亞組曲》(Scythian Suite)是 1915 年創作,此曲一開始是為戴亞基列夫的俄羅斯芭蕾舞團所 寫,原名是「阿拉與羅莉」(Ala and Lolli),故事以西元前住在中亞的塞西亞族為題材,但因為戴亞基列 夫對故事不感興趣,普羅高菲夫就將它改為音樂會組曲。

14《三個橘子之戀》(The Love for Three Oranges)是 1919 年的作品,根據威尼斯作家葛齊(C.

Gozzi,1720-1806)於 1761 年寫作的童話劇《三個橘子之戀》撰寫的。戲劇內容有極為銳利的諷刺性,並 取用象徵式的結構,藉著現代感的機智音樂流洩而出。整個聲樂部分很少有旋律性,重視管絃樂的活躍。

11

在 1920 年前往巴黎及倫敦,留在歐洲的三年創作了許多作品,其中 1921 年於巴黎 上演的歌劇《丑角》(The Buffoon, 1915)15

俄國在 1920 年開始經歷了文化復興,小說家、詩人、藝術家、音樂家、文學家、 祭》(The Rite of Spring, 1913)等在歐洲大受歡迎,相較於浦羅柯菲夫自己的際遇,使 得心裡懷才不遇的想法越來越深。

等。在音樂界也出現兩派,一是「俄國無產階級音樂家協會」(Russian Association of

Proletarian Musician),與「現代音樂協會」(Association for Contemporary Music)都是 無產階級意識抬頭的現象,一般人民厭惡了資產階級的高尚音樂,期望貼近人民心聲的 音樂出現。

16形式主義是俄羅斯二十世紀的文學學派,主要是對形式注重而非注重內容。

17唯美主義主張藝術哲學應獨立於所有哲學之外,藝術只能以自身的標準來評判,發生在法國,卻影響 了歐洲其他國家。

12 蕾舞劇《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 1938),共有五十二段音樂,融合抒情 與戲劇的張力,激動人心,在當時非常受到歡迎。

13

14

19David Gutmann 1996, 177。

,以 及 許 多 具 有 創 造 性 的 作 品,他 開 始 著 手 一 些 短 小 而 容 易 親 近 的 小 品 , 都 是 給 兒 童 的 , 如 作 品 65《 給 兒 童 的 音 樂 》 ( Music for children, 1935)、 作 品 67《 彼 得 與 狼 》( Peter and the wolf, 1936)等 。 除此之

20《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是浦羅柯菲夫根據托爾斯泰的小說《戰爭與和平》故事內容改編而 成的歌劇,於 1941 年完成,作品編號 91。

21《杜耶納》(The Duenna)完成於 1941 年初,題材改編自十八世紀謝里丹(Richard Shereidan)的喜 劇,經過幾次的修改,在 1946 年首演。

15

外,他也開始接觸電影音樂的創作,就在回到俄國不久後,電影製作人艾森斯坦(Sergey

Eisenstein)邀請浦羅柯菲夫為影片《亞歷山大‧涅夫斯基》(Alexander Nevsky)創作配 樂,之後又將此部電影改寫為清唱劇,成為一部膾炙人口的合唱作品。這樣多樣性的作 品嘗試,使得浦羅柯菲夫的音樂充滿了變化與突破,不斷地有新的想法與做法,浦羅柯 菲夫的音樂創作因此持續不斷。

1940 年開始浦羅柯菲夫的健康日漸惡化,高血壓導致頭痛的毛病一直折磨他的身體,

但他仍然不停止作曲,並在健康狀況允許下親自參與演出,歌劇《戰爭與和平》、芭蕾 舞劇《灰姑娘》(Cinderella, 1945)、以及第五、六、七號交響曲等龐大的作品都是在 浦羅柯菲夫晚年完成。到了 1950 年浦羅柯菲夫健康狀況不佳,待在療養院,於 1953 年 3 月 5 日逝世,與俄國領導人史達林在同一天辭世。

16 首敘事曲,分別為: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作品 58(Cello Concerto in e minor, Op.58, 1938)、

e小調交響協奏曲作品 125(Symphony-Concerto for Cello and Orchestra in e minor,Op.125, 1950-52)、g小調大提琴小協奏曲作品 132(Cello Concertino in g minor, Op.132

incomplete)、C大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 119(Cello Sonata in C Major for Cello and Piano, Op.119, 1949)、升c小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 134(Sonata in c# minor for Cello, Op.13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