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曲式結構與分析

第一節 第一樂章

第一樂章是奏鳴曲式(Sonata Form),莊重的行板(Andante grave),C 大調,3/4 拍子。第一樂章抒情的開頭充滿敘事性,呈示部和緩、莊重,發展部快板段落生動活潑

21

22

呈示部中有兩個主題,各由兩樂句所組成,第一主題的兩個樂句為 1-13 小節及 14-21 小節。呈示部開頭由大提琴獨奏開始(譜例 4-1),第 2 小節的升 F 音及升 D 音,與樂 句一中許多音型 B 的旋律線條,讓人感受到不穩定的感覺,形成一種神祕的氣氛。鋼琴 第 3 小節以 C 大調的屬九和弦進來,聲響上出現大二度不和諧的音高,並在第 4 小節有 連續大二度進行,聽覺上是一種不安分的感覺。雖然樂句有回到 I 級,確定樂曲的調性 沒有改變,但是,在和諧的和聲進行中穿插不安分的效果,改變和聲的色彩,是普羅柯 菲夫喜愛的作曲方式。

【譜例 4-1】 第一樂章第 1-11 小節

第一主題樂句二低音部分是平穩的八分音符伴奏,鋼琴展開兩小節為主的節奏動機 B 旋律(譜例 4-2),與大提琴的旋律一問一答銜接,優雅而浪漫,連續的音型 A 堆疊著 大二度在下方持續流動著,直至第一主題結束。

23

【譜例 4-2】 第一樂章第 12-15 小節

第一主題結束後進入過渡樂段,大提琴撥奏連續的八分音符和弦,表現強烈的縱向 節奏感,鋼琴則以明亮的音色帶出節奏動機 A 組成的橫向旋律(譜例 4-3),增加了強 度及飽滿亮麗的音色,作曲家利用相同的節奏素材做不同發揮,而節奏動機 A 與 B 是 第一樂章中的主要素材,貫穿全曲的發展。過渡樂段到了 27 小節角色交換,由大提琴 演奏主旋律,鋼琴以連續的八分音符伴奏。

【譜例 4-3】 第一樂章第 20-24 小節

24

第二主題進入 C 大調的屬調 G 大調,由鋼琴起頭,接著大提琴加入一起奏出非常 抒情的、吟唱的八小節樂句,使用節奏動機 C 素材,並將 3/4 拍子、2/4 拍子、4/4 拍子 連續混合使用(譜例 4-4),形成一種流動的美感,比第一主題更輕快。鋼琴緊接著再次 演奏,並以卡農的方式和大提琴互相對唱(譜例 4-5),就像兩個人在「對話」一般的自 然。

【譜例 4-4】 第一樂章第 37-42 小節

【譜例 4-5】 第一樂章第 33-36 小節

49 小節使用節奏動機 D,這是節奏動機 C 的變化,將樂句縮短成三小節,從 E 大調轉 到 a 小調,在情緒上由明轉暗,預告了主題即將結束(譜例 4-6)。

【譜例 4-6】 第一樂章第 49-53 小節

62 小節進入呈示部的節束句(譜例 4-7),由鋼琴將節奏動機 C 的主題接給大提琴,

再交由撥奏,音高跟著遞降,三次的重複突顯主題旋律並留下伏筆,最後停在 V 級,大

25

提琴輕飄飄的泛音長音節束了呈示部。

【譜例 4-7】 第一樂章第 60-64 小節

發展部中運用到節奏動機 A、B、C、D 做不同的發展,其中將節奏動機 B 加快速 度,在 71 小節就是使用節奏動機 B 的素材,四小節樂句反覆進行一次,各個小節的起 音也剛好構成音型 B(譜例 4-8),第四小節的音高特別提高了八度。同樣的手法也出現 在 90 小節及 186 小節。

【譜例 4-8】 第一樂章第 71-74 小節

除了主要的節奏動機素材發展之外,在發展部中還有另外兩個重點:一個是速度變 化,另一個則是調性變化。發展部分成四段速度,分別為快–慢–快–慢,快板部分以 節奏動機 B 發展速度感,慢板部分則以節奏動機 A 及節奏動機 C 發展旋律性。而在每 段不同的速度中,調性也都有變換與銜接。

71 小節發展部的速度標示為生動的中板(Moderato animato),拍號改成 2/4 拍子。

同樣的節奏動機 B 素材在發展部以對比的方式呈現,第一次出現在呈示部時速度為

=54,是優雅而浪漫的旋律(參考譜例 4-2),在此則改為 =100,強調十六分音符快

26

速而清楚的節奏。

先由大提琴 C 大調的旋律單獨展開發展部主題,再銜接給鋼琴,以模仿方式再演奏 一次,主題轉為 E 大調,主題結束時又回到 C 大調主音,旋律的進行中有許多音型 B 的連接,80 小節回到第一主題節奏動機 A,速度回到呈示部開頭的行板速度(譜例 4-9),

拍號也改為 3/4 拍子。在速度確定後調性又從 C 大調轉為 F 大調,此時的旋律比樂曲開 頭的大提琴獨奏旋律高了四度(參考譜例 4-1),再次證明作曲家喜愛使用四度的音程關 係。

【譜例 4-9】 第一樂章第 71-80 小節

90 小節又回到生動的中板(Moderato animato),2/4 拍子。這次換成由鋼琴單獨開 始,降 E 大調的旋律接給大提琴後轉成 G 大調,在樂句結尾二小節處轉調到升 f 小調,

27

樂句的結束音停留在升 C 音與升 G 音,形成四度音程(譜例 4-10)。

【譜例 4-10】 第一樂章第 90-98 小節

99 小節開始即以 E 大調的華彩樂段進入,回到行板速度,3/4 拍子。發展節奏動機 D 與節奏動機 C,鋼琴開始一連串三十二分音符,引導大提琴進入 E 大調的旋律,這段 節奏動機 D 的旋律在呈示部中只有三小節(參考譜例 4-6),在此結合節奏動機 C 讓旋 律延伸發展,旋律線條唱得更長,成為七小節的樂句(譜例 4-11)。

28

【譜例 4-11】 第一樂章第 99-103 小節

112 小節以非調性的半音音階進行,進入到類似第二主題的 115 小節。115 小節開 始 g#小調的節奏動機 C 旋律在大提琴與鋼琴兩聲部之間交替輪流演奏,從鋼琴開始,一 小節後交由大提琴,一小節後再回到鋼琴,兩個不同音域的聲部銜接一段旋律,並且伴 隨著轉調,升 g 小調開始,兩小節後轉為 G 大調,三小節後轉成 E 大調,四小節後轉 到 a 小調,進入結束句(譜例 4-12)。

29

【譜例 4-12】 第一樂章第 115-124 小節

發展部的結束句與呈示部的結束句使用相同的旋律,由鋼琴開始將旋律銜接給大提 琴,再由鋼琴接上,最後由大提琴進入平靜的結束句(譜例 4-13)。

【譜例 4-13】 第一樂章第 124-127 小節

30

31

【譜例 4-15】 第一樂章第 147-157 小節

【譜例 4-16】 第一樂章第 159-162 小節

第二主題使用節奏動機 C 的素材,一開始即以卡農的方式奏出旋律,由鋼琴先開始 再交由大提琴(譜例 4-17),這當中兩聲部將節奏動機 C 輪流呈現,互相對話,強調動 機的存在。鋼琴伴奏部分有連續的四度音程進行,和聲上是 C 大調的 I 級和弦,在這四 小節中伴奏部分有頑固節奏的伴奏型出現。

32

【譜例 4-17】 第一樂章第 162-171 小節

第二主題結束後,186 小節出現發展部由節奏動機 B 組成的快板段落(譜例 4-18),

速度變成節制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2/4 拍子,比發展部的中板速度再稍微快一些。

接下來的再現部出現長達十七小節的快板,和發展部的快板段落銜接方式有些不同(參 考譜例 4-8),首先由大提琴演奏完整的九小節的降 A 大調樂句,再由鋼琴奏出下一句 降 D 大調,接著銜接給大提琴,回到 F 大調,沒有主旋律的聲部則輕輕地用八分音符或 四分音符伴奏。

【譜例 4-18】 第一樂章第 186-189 小節

33

在快板樂段後速度轉慢,回到開頭的行板速度(Andante grave),進入過渡樂段的 手法和呈示部相似,都是使用節奏動機 A 的素材,但是交換了聲部,改由鋼琴擔任和弦 伴奏的角色,大提琴擔任主旋律,五小節後又交換角色,大提琴撥奏和弦伴奏,鋼琴擔 任主角(譜例 4-19)。

【譜例 4-19】 第一樂章第 203-211 小節

過渡樂段之後進入長達二十八小節的尾奏,分成兩個段落,前面十二小節大提琴演 奏由許多三十二分音符以及十六分音符所組成的快速音群,兩小節為一組,音高階梯式 的下降,出現四度及三度的進行,樂曲氣氛趨向平靜,鋼琴的和弦則安靜地進行,也為 結束做緩和的預備。調性上從不安定趨向平穩,從升 f 小調 I 級原位和弦–降 B 大調 I 級六四和弦–D 大調 I 級原位和弦–升 g 小調 I 級原位和弦–d 小調 I 級原位和弦–C 大 調屬九和弦,和聲持續到 231 小節回到主音 C 音,確定了 C 大調調性的和諧(譜例 4-20)。

最後十六小節是第二個段落,緩和安靜的旋律,仍不忘有音型 A 以及大二度音程不安分 的音子在當中,但樂曲已進入尾聲,大提琴使用泛音的演奏,輕輕的流動,讓聲音似有

34

若無的飄起,傳達一種美好的意境,結束第一樂章。

【譜例 4-20】 第一樂章第 214-224 小節

3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