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研究以準實驗研究方法進行設計,將研究對象分為實 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接受「探究式教學」的實驗處理,對 照組則依照課本及教學指引的一般式教學,並在實驗前後對 學童施測,最後再比較兩組之情形,分析接受探究式教學的 實 驗 組 是 否 能 提 升 其 自 然 科 學 探 究 能 力 與 自 然 科 學 學 習 興 趣。

一、 實驗的相關變項說明如下:

1. 以「教學方式變項」為自變項,以「科學探究能力」

為依變項,探討不同教學方式變項對於國小低年級 學童在科學探究能力之影響差異,以國小低年級科 學學習探究能力量表為量測工具,科學探究能力量 表之前、後測所得分數差異來表示影響程度。本量 表主要在於檢測國小低年級學童之探究能力,因此 在量表的檢測所得的分數越高,表示科學探究能力 越高。

2. 以「教學方式變項」為自變項,以「科學學習興趣」

為依變項,分析不同教學方式變項對於國小低年級 學童在科學學習興趣的影響差異情形。以國小低年 級科學學習興趣量表為量測工具,科學學習興趣量 表之前、後測所得的分數差異來表示影響程度。本 量表主要在於檢測國小低年級學童的科學學習興 趣之情形,因此在量表的檢測所得的分數越高,表

76

示興趣越高。

二、 為什麼要在這個單元教學活動中輔以繪本呢?

原因:在雨後,學校的校園裡會出現蝸牛的蹤跡,也常 看 見 麻 雀 在 校 園 內 飛 來 飛 去 , 孩 子 們 常 會 很 好 奇 想 去 抓 牠 們。因此,研究者在教學此單元時,想讓學童除了瞭解課本 中所提到的自然小動物外,也能對蝸牛及麻雀有更深一層的 認識。因此,挑選了「小蝸牛漫漫」、「殺麻雀」此二本繪本,

納入生活課程教學活動中,引起學習的興趣,希望能使學童 留意到生活周遭常見的事物,培養細心觀察的能力。

三、 教學活動設計

本研究之實驗進行係配合國小二年級上學期生活領域翰 林版第四單元「可愛的動物」的教學單元教學活動進行準實 驗活動;在可愛的動物單元中包括動物與我及我的動物朋友 等二小單元,其預達成的教育目標為以五官知覺探索生活,

察 覺 事 物 及 環 境 的 特 性 與 變 化 , 透 過 各 種 媒 材 進 行 探 索 活 動,喚起豐富的想像力,並體驗學習的樂趣,探索生活中的 人、事、物,並體會各種網絡之間的互賴與不可分離性,接 觸生活中的人、事、物,理解文化、藝術與自然現象的豐富 性。

採用於生活課程進行當中引導學童對於蝸牛及麻雀進行 探究,就一般式教學與探究式教學之處理過程之差異彙總如 表 3-5 一般式教學與探究式教學之實驗處理比較表: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四、 研究步驟

本研究的流程如圖 3-2 研究步驟流程,可概分步 驟為以下三階段:

(一)、準備階段:

首先,廣泛搜尋各種學術論述,閱讀相關文獻資 料,並待確定研究主題後,再對研究範圍、步驟 加以界定,並確立研究方法、資料分析方式後,

才擬定研究問題,最後送教授修正。

(二)、研究進行階段:

確定研究的問題之後,便開始蒐集與探討相關文 獻,而本研究中各項相關文獻之蒐集係利用圖書 館蒐集相關論著專書、研究報告、ERIC 光碟索 引 、 微 縮 片 ; 經 由 網 際 網 路 線 上 搜 尋 引 擎 ( 如 Google)尋找;同時也在國內各大書店蒐購相關書 籍資料,最後再閱讀上述相關資料後,進行文獻 的分析與探討,並作為以後調查研究實施之參考 依據。接著,選定研究所需之樣本,聯繫學校取 得研究學校之同意,有了樣本研究才得以實施。

為顧及研究的嚴謹性,故先進行預試,預試量表 的編撰乃根據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經過專家效度 分析撰寫而成,在與指導教授討論研究後,由 W 國小全體三年級共 96 位學童實施預試,最後經由 信度分析結果修訂及調整題目以編製正式量表,

85

進行正式施測。

正式施測選定高雄市鳳山區 W 國小二年級學童為 研究對象樣本,隨即進行前測、教學課程活動、

後測,取得前後測資料後進行初級的檢視與整理。

(三)、完成階段

施 測 量 表 回 收 後 進 行 資 料 編 碼 及 整 理 , 並 利 用 SPSS for Windows 版統計軟體進行統計分析量表 之考驗結果,並將結果進行論文撰寫。

86

圖 3-2 研究步驟流程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