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研究步驟 研究步驟 研究步驟 研究步驟

根據研究目的、研究問題,並參考相關文獻擬定本研究之實施程序與步驟 及研究計畫時程表:

壹 壹壹

壹、、、計畫時程表、計畫時程表計畫時程表 計畫時程表

整個研究過程在 97 年 09 月開始,在 98 年 6 月提出計畫通過後,由 98 年 6 月到 98 年 9 月進行至少 40 天的觀察,並在同時進行資料之彙整,98 年 9 月起進 行資料之整理、編碼、分析、探討,並開始撰寫呈現結果。

閱讀相關文獻

擬定研究問題

文獻整理與分析:

1. 自閉症之定義、成因及特質 2. 學前融合教育重要性

3. 自閉症幼兒與融合教育之相關 研究

選擇研究方法:質性研究

進入場域進行 完全觀察

整理分析資料:

資料編碼、分類、質化分析、進行撰寫

呈現結果

擬定訪談大綱 進行訪談 文件資料收集

貳、研究流程

圖 3-1 研究流程圖

第五 第五 第五

第五節 節 節 節 資料 資料 資料收集與 資料 收集與 收集與 收集與分析 分析 分析 分析

本節說明研究蒐集資料的方式及內容,並描述資料分析的過程及方法。

依據 Bogdan 和 Biklen(1992)的看法,在質性研究之信度上,研究者無 法接受標準化,強調的是資料收集的開放和彈性;質性研究不期待在相同場域 中,兩個不同的研究者會有同樣結果,在研究者的背景、經驗、學術研究、領 域各不相同的前提下;質性研究強調資料收集之正確性,信度是指所紀錄的資 料與場域中實際所發生的事件是否符合,而非不同研究者所做觀察的表面一致 性。

在特殊教育場域裡,以人為研究之個體原本就有很大的個別差異,較不易 使用量化之方法收集資料,而質性研究不受限於研究工具其開放和彈性的本 質,反倒能對研究問題作較深入、豐富、全貌之了解,重視研究者與參與者之 間的互動,重視問題形成的過程而非結果,並利用背後之意義和情境之脈絡探 討,幫助歸納一些觀點與理論。

至於研究者的觀點與偏見是否會影響對資料的解釋。Denzin(2001)認為,

所謂價值中立的研究是不存在的,但是需要更具反省力、覺察自己的信念、以 開放的心胸收集資料,時時反觀自己的想法與偏見。研究者可以藉由寫省思日 誌,與研究團隊成員間互相驗證等方法來省察、控制自己的想法與偏見

(Bogdan & Biklen, 1992)。

在檢核與提高可信度、增加研究發現可靠性上,包括長期投入(prolonged engagement)、持續觀察(persistent observation)及三角驗證(Lincoln & Guba, 1985)。Erlandson 等人(1993)指出長期投入可以建立信任發展和建立關係,

獲得寬廣和正確的資料(鈕文英,2007)。因此研究者希由每週至少觀察三天 持續進行四個月,並在進行觀察之際,與班級導師進行非正式訪談,資料彙整

後並經由第三者進行資料之審核以達一致性。

Yin(2001)提出個案研究中,檢核和提高品質的技術,可建立構念效度,

包括在資料收集階段,使用多種來源的研究證據,在寫報告的階段,安排關鍵 的研究參與者檢核。研究者將提供觀察、訪談的原始記錄給個案教師進行檢 核,以檢視資料是否有疏漏或錯誤之處。

質性研究的挑戰在於從大量的資料中尋找出意義之所在,減少訊息的數 量,辨別出對所研究之事物具有重大意義的組型,並為展現資料所揭示的實質 內容建立出架構,並找出其脈絡(吳芝儀等譯,1999)。然而質性研究的資料 龐大,而有效的資料處理方式可以幫助研究者方便閱讀及提取。本研究將採用 下列方式進行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壹 壹壹

壹、、、進行之方式、進行之方式進行之方式 進行之方式

為了解師生互動的連續歷程,本研究採取參與觀察的方式,以期能夠深入 班級情境脈絡,詳實紀錄師生之間的互動行為。實地參與個案研究的情境中,

研究者直接、公開觀察與參與個案的學習場域。在參與觀察中,研究者和觀察 者一起生工作、學習,在密切接觸與直接體驗中,傾聽與觀看他的言行,參與 觀察的情境比較自然,研究者不僅能夠深入的了解被觀察的現象,且可以隨時 提問自己想了解的問題。(黃瑞琴,1999)。觀察資料的目的是描述被觀察的場 合、在這一場合中所進行的諸多活動、參加這些活動的人們,以及從那些被觀 察者的關照取向來看被觀察者的意義。而透過直接觀察方案的實施和活動,研 究者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方案實施時所處的完整情境脈絡(吳芝儀、李奉儒譯,

1999)。

一、觀察紀錄

本研究資料之收集以自然觀察法為主,配合個案在幼稚園內課程之進行,

每週至少觀察三天,從 98 年 5 月起至同年 9 月止,進行為期四個月的觀察,

記錄教室內各項之教學活動,及教室外的其他活動,並將師生互動、幼兒表現 及內在需求之學習,進行深入之長期觀察。

而在觀察的過程中,研究者盡量不帶任何成見進入研究現場,以期能夠使 觀察資料能夠盡量呈現師生互動的原貌。並隨著觀察的進行,逐漸聚焦與本論 文主題相關的觀察重點。

在質性研究裡以自己作為主要的研究工具,研究者在研究場域中扮演的角 色相對來說是重要的,余光弘(1995)認為僅靠旁觀與訪談的資料是死的,參 與觀察的資料是活的,參與觀察的紀錄常會是所觀察事件的另一個面向,利用 每次觀察記錄表,將個案參與學習之情形與行為表現,歸納、整理及分析。並 選取一天進行教學活動紀錄,主要以個案在當日之學習行為進行軼事記錄,將 個案在學習活動時出現之上課干擾行為,如起身離坐、發呆、自言自語、言不 及義、捉弄同儕等,行為次數及行為描述。

二、訪談資料

在研究之進行中,針對學校之教師及相關人員進行非正式會話訪談,希望 在訪談中維持最大彈性,針對個案之學習及其行為、教師之教學理念方法及應 用、對個案之引導與要求及家長之對應態度等,非正式訪談的進行雖為隨機、

開放的日常對話模式,但仍隱含著研究目的,以佐證個案之在園所中之表現與 學習。

貳 貳貳

貳、、、資料整理之、資料整理之資料整理之描述資料整理之描述描述描述

描述是對教學現場的一種鏡射效果,其中不加入研究者的任何看法與評

論,本研究中描述性資料的來源以研究者自己在現場的觀察及錄影的內容,以 及現場中其他人所提供之資料,這些資料將配合研究架構、順序、目的,在各 章節中加以事實應用以清楚的呈現情境、瞭解事件的真相。

參參參

參、、、資料之、資料之資料之轉譯資料之轉譯轉譯轉譯、、、、編號編號編號 編號

本研究將把每次的觀察記錄及訪談記錄轉譯成逐字稿,並標明觀察或訪談 的日期、科目名稱或下課時間,以利將來資料分析提供佐證時,尋找資料來源 的方便性。觀察資料的編排以觀察的時序性為標準,將逐字稿按照日期編排。

觀察紀錄編號方式的舉例:「觀0819-2」。觀代表觀察資料,08 代表月 觀察,19 代表日期,-2 代表當天的錄影第二段。而訪談的資料則是將原本觀 察資料的「觀」改成「訪」,後面數字代表的意義皆相同。

待觀察了兩個禮拜,蒐集且轉譯一定量的資料後,研究者開始進行編碼的 工作。在下一次資料累積一定份量後,將第一次已經編碼好的資料與第二次資 料再次作編碼並修正第一次編碼。如此的編碼工作持續循環直到資料蒐集結 束。資料蒐集、轉譯結束後,將所有轉譯資料重複審視並編碼數次,以求能夠 找出最好的編碼分類。

肆 肆肆

肆、、、找出研究目的所欲探討之結果、找出研究目的所欲探討之結果找出研究目的所欲探討之結果 找出研究目的所欲探討之結果

待編碼工作完成之後,研究者將依所有的編碼分類,由下而上,逐步找出 各層次的編碼分類,進行分析,並依此找出本研究目的所欲探討之結果,及整 篇論文的主軸。

伍伍伍

伍、、、研究的可信度、研究的可信度研究的可信度 研究的可信度

待所有工作完成後,再次參考相關文獻,開始撰寫論文的討論、結果、詮 釋、發現、心得與建議。質性研究並不如量化研究,關心研究結果的可類推性,

故本節將只討論提高研究信度的方法(黃光雄主譯,2001)。Lincoln 和 Cuba

(1985)也認為質的研究品質判斷標準在於研究的可信賴度(引自林佩璇,

2000)。

因此本研究分別以可信賴性(credibility)、可靠性(dependability)、可 轉換性(transferability)、可確認性(confirmability),來提升質性研究的可 信賴度,針對研究之做法作以下之說明:

一、可信賴性(credibility)

林佩璇(2000)提及在詮釋過程中,一旦發現共同主題與其個人經驗有所 出入時,可一再修正主題,使主題的用語或用詞達到最高的詮釋性。在本研究 中,研究者本身就是局內人,長期投身在研究場域中,與現場教師及家長有其 一定之信任度,由於現場老師工作較忙,並未在每次觀察之後立即討論,而是 在轉譯資料時,再與現場老師進行當事人檢核,共同驗證其正確性。像是有一 次小羽上課中不願自己做,完全等待老師協助,缺乏主動性;後來跟陳師、小 陳師透過討論才瞭解小羽不是依賴老師,只是因受能力限制,小羽慣用手是左 手,持剪時會有困難,有時適時在一開始給予協助,其之後的學習較不易被挫 折影響,對其學習效果會較佳。

二、可靠性(dependability)

本研究以現場觀察並輔以訪談來描述事件,並使用錄影器材協助蒐集資 料,高淑清(2002)認為:一直以互為主體的理念環繞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求 得最佳的驗證與認同。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為求取最佳驗證,會不斷請求參與

本研究以現場觀察並輔以訪談來描述事件,並使用錄影器材協助蒐集資 料,高淑清(2002)認為:一直以互為主體的理念環繞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求 得最佳的驗證與認同。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為求取最佳驗證,會不斷請求參與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