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歷經長達近八個月的研究,從思索研究題目、文獻搜尋與分析、選擇合適科學玩具、

設計教學活動、課後訪談、記錄到撰寫論文,這段過程對研究者來說是種未曾有過的人 生體驗,就像歷經一段旅程,透過了這段旅程,解決了教學實務中面對的難題,體會了 理論與實務間的差距,讓研究者對自己的教學專業有了不同的觀感,而這也就是行動研 究的意義所在。本節將分為兩部份,依次是教學專業知識的成長、經由行動研究充實自 我,來描述研究者的省思與專業成長。

壹、教學專業知識的成長

一、在課程設計中運用過程技能

研究者在進修研究者課程前,自然科大都採食譜式教學,實驗器材先幫學生準備妥 當,上課時講解實驗步驟,學生只須如食譜般去遵照教師或課本提示的實驗步驟一步一 步「驗證」結果。雖然教學手冊會將教學活動要運用那項過程技能明白列出,但研究者 甚少思索將過程技能融入教學活動中。直至從此研究後,才體會教師在自然與生活科技 領域教學應適時引導學生運用過程技能,雖然研究者在有些階段的教學成果不盡理想,

不過這些經驗都將成為研究者未來教學的參考。

前陣子在自由時報看到一則新聞「作物即時診斷農改場 LINE 服務」,內容 大意指農友只要將作物狀況拍照並上傳至農改場 Line 帳號,就能得農改場 專家的即時回饋與建議。當時正指導三甲學生種植蔬菜,課本提到種菜過 程中若遇到任何問題,可藉到圖書館或上網查資料、請教專家等方式解決 問題。由於學生非農民,於是我事前先 line 訊息給農改場,希望他們站在

「鼓勵小朋友學習」的立場,能回答小朋友的提問,我的構想得到台南農 改場的專家同意。雖然學生對農改場的回答不甚滿意,但我想讓他們學會

「由網路獲得資訊解決問題」的教學目標已達成了。(日誌-2014-0226)

讓學生實作,看結果是否驗證課本所說的觀念(理論)。不過我這次改變做 法,我先讓學生猜測冰塊在熱水還是冷水融化較快?大部份學生都回應「那 還用說,當然是在熱水融化較快。」我於是拿出一個大冰塊及另一個體積 較小冰塊,兩個體積相差很大的冰塊,大的放進熱水,小的放進冷水,學 生當下馬上反應「老師,不公平,因為兩塊大小不一樣,而且兩邊的水也 不一樣多」藉由一個實驗讓學生理解「操作比較性實驗時,要能控制變因,

做定性的觀察。」以這實驗為例,要放進冷水及熱水的冰塊的大小要接近 一樣。(日誌-2014-0310)

中年級過程「傳達」技能指標有一是「能由電話、報紙、圖書、網路與媒 體獲得資訊 」,以往查詢資料大都是透過網路、圖書室、國語日報。這學 期三甲「認識氣象」單元,我就讓學生學習打電話 166、167 跟中央氣象 局詢問天氣預報資料。(日誌-2014-0505)

圖 4-4-1 指導學生打電話至中央氣象局查詢氣象資料

二、在教學活動中運用不同類型的「問題解決能力教學策略」

九年一貫課程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師不單是傳授學生知 識,還要教導學生如何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研究者在文獻探討的歷程中,閱讀了 許多可以提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教學模式,例如: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創造性問題解決模式(Creative problem solving,CPS)、腦力激盪 法(brainstorming),六頂思考帽(Six thinking hats)等,雖然在教學研究過程中,

並沒有每樣都嘗試運用,不過這些知識日後將成為研究者教學的參考。

因下次上課就要動手實做氣球動力車,我今天上課利用網路搜尋氣球動力 車造型圖片,豐富學生的想法,並運用腦力激盪法,與學生討論如何改造

氣球動力車的設計構造,如輪子材質、車身造型等,儘管過程中有些學生 提出的想法荒誕不經……。(日誌-2012-1223)

圖 4-4-2 學生設計的氣球動力車

三、學習到最新的科學教育觀念

在論文計畫審查時,口委老師建議研究者研讀美國科學教育框架,並將相關內容引 入文獻探討。研究者在研讀及嘗試翻譯部份內容的過程中獲益頗多。新框架包念三個架 構,分別是科學與工程實踐、跨學科概念、四個主要科學學科的核心概念。其中研究者 分析「科學與工程實踐」的內涵與九年一貫自然與科技領域能力指標相符合。《科學教 育框架》中用「科學和工程實踐」來取代「科學探究」,其論點認為「知識」與「實踐」

是同等重要,參與科學研究和工程設計不僅需要實踐技能,還需要對相關知識有深入理 解才能知道如何運用相關技能。《科學教育框架》也強調知識和實踐應整合於中小學科 學課程的教學設計中,學生要親自參與體驗各種活動,從中深刻理解科學和工程的核心 概念,這個觀點是研究者在設計教案時,宜深思和借鑑之處。

知識具要透過實踐才會產生力量,否則只是累積一大堆沒有用的資訊。記 得研一上科學教育專論時,靳知勤老師曾提醒我們「你們不要報告完這些

它。」(日誌-2013-0830)

四、教學技巧的改進

研究者文獻探討階段,除學習到問題解決理論及相關的課程規畫設計外,也習得指 導學生解決問題的教學技巧。例如:王鴻儒(2005)曾提出四個階段做法來幫助學生解決 問題,分別是(1)學生自己找資料(2)同儕合作解題(3)長輩的協助(4)專家的協助。其中

「同儕合作解題」是先將問題寫在黑板上,進行「你寫我答」的活動,如果順利得到解 決的策略即結束問題,若無法解決再交由小組討論或讓老師以合作者的身分加入討論。

研究者在教授「認識昆蟲」單元,曾運用「你寫我答」的活動。研究者先讓小朋友 在養殖蠶寶寶期間,將所遭遇到的問題或疑惑寫在提問單上,接著教師佈題在黑板上,

透過學生的互助回答來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其提問單及上課情形詳見圖 4-4-2。

圖 4-4-3 「昆蟲單元」運用「你問我答」解決問題

貳、經由行動研究充實自我

一、體會行動研究的意義

誠如前蘇聯教育家蘇霍林斯基所言「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帶給教師樂趣,使 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 條幸福的道路上來。」(引自陳向明,2002)在尚未進修研究所課程前,在學校有位喜歡 做研究的吳老師曾建議研究者「在教學之餘,可以考慮做行動研提昇自己的專業能力,

因為如果我們做理論,贏不過那些教授,但我們的好處是在教學現場,有現成的學生可 供我們研究,例如:你可以研究……。」同事的好意提醒,研究者始終放在心理,但並 未化為實際行動。就讀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所後,指導教授也鼓勵研究者要從 事行動研究,因為「別人是很難改變的,唯一能改變的就是自己。」藉由行動研究的歷 程,察覺自己的教學問題,進而提出解法方法改善它,可以對教師的專業成長有所幫助。

研究者在研究教學期間,常發生研究者的教學期望與學生的表現存在落差,為了 將兩者間落差縮短,研究者藉由文獻探討、與指導教授討論、教師反思日誌、觀看教學 錄影等方式思索問題解決的方式,經由這次的行動研究之後,研究者理解到行動研究著 重在教學活動的不斷修正,而在修正的過程中,有機會來面對自己的缺點,檢討自己的 教學,讓自己獲得真正學習與成長的機會,如同鄭增財(2006)認為教師是可以透過行動 研究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學實務,對於自己的教學實務可以有更多的批判與反思,使教 師更關心自己教學工作的方法、知覺、理解和整個教學的策略。

今天跟黃老師 meeting 時,跟他提到「我實在很擔心我會做錯」的疑慮,

黃老師反過來安慰我說「唉呀!行動研究的精神就在這,一開始對教學有 某種預期的理想看法,但實際教學後,才發現理想與實際有一段落差,行 動研究者就是要去反思檢討落差的原因及有什麼方法可以縮短這兩者間 的落差。所以不要怕做錯,沒有結果也是一種結果,就只是證明此路不通。」

聽到黃老師這段話,讓我有自信繼續從事行動研究。(日誌-2013-0513)

二、培養撰寫教師省思日誌的習慣

對行動研究者而言,日誌可作為質性資料佐證之一,也因此研究者在研究教學期 間,養成寫教學日誌的習慣。剛開始也不曉得要如何撰寫,好像在寫流水帳記錄教學經 過,不過參閱多本談行動研究的書籍後,理解到教學日誌除了忠實描述教學現場實際狀 況外,也要反思和分析其教學實務,包括檢討教學目標、內容、方法,和反思未預期的 正負方面的影響等。林素卿(2012)也指出「藉由日誌撰寫的過程,使研究者養成慎思的

項有利的工具。」

…………《尋熊記》中有一段話我讀了以後很有感觸,很符合我在行動研 究歷程中寫教師省思日誌的心境,摘錄如下:在那段「逐熊而居」的日子 裡,我好像愛上寫東西或記錄,它變成是一種冥想的方式,一種習慣,思 考與獨處的過程,好像它能讓我重新審視這刻骨銘心的生活,為自己記錄 生命軌跡的同時,也讓心靈沈澱淨化。這樣一對一的對話,最後反成一種 苦難中的莫大享受。(日誌-2013-0613)

為找第一手文獻,到中教大圖書館借閱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撰寫 的《給教師的建議》。作者鼓勵教師應養成寫教育日記的習慣,其中有幾 段話,我覺得頗受用,摘錄如下:「我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

為找第一手文獻,到中教大圖書館借閱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撰寫 的《給教師的建議》。作者鼓勵教師應養成寫教育日記的習慣,其中有幾 段話,我覺得頗受用,摘錄如下:「我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