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程序

本研究的教學實驗流程分為以主要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實驗準備與前測,對 學生進行初步說明與施行前測。第二階段為實驗教學活動,將學生進行分組並導入 三種不同的線上學習環境:一般部落格組、基礎心智工具組、進階心智工具組。並 對各種線上學習環境進行操作教學。第三階段為線上資料蒐集與討論活動,進行兩 週學習部落格網路平台非同步討論,第四階段為實驗後測,以資訊科技相關法律認 知測驗試卷進行後測並蒐集資料。

第一階段實驗準備與前測:

由於本研究欲以線上討論活動作為主軸,事先必須先對學生進行分組,於是先 將討論案例公佈,並以問卷詢問全體學生對一資訊倫理法律案例的初步立場,該案 例為:Facebook「讚」不「讚」That is a question,內容簡介為(詳細如附錄所示):

高中生阿明是個臉書 FaceBook 的重度使用者,平日閒來無事就喜歡掛在臉書 上關心朋友們的動態並對其中有興趣的動態做出回應。而阿明有個好朋友青樹,是 個衝動且富有正義感的人,有天青樹懷疑班上同學月花似乎在超商買的時候偷偷偷 了東西,於是就將這件事情貼上臉書的動態,指名道姓的直指月花偷東西。愛用臉 書的阿明看到這則朋友發的動態,二話不說就按了讚,而這則動態在不久之後就被 月花看到了,月花認為自己並沒有偷東西,對於青樹的言論以及按讚的阿明非常的 不滿,誓言要他們付出代價,於是一狀告上了法院..

我們將學生分為認為案例有罪或者案例無罪兩種立場,並以此立場作為分組依 據。此外,並對全體實驗學生進行資訊科技相關法律認知測驗,以前測成績作為共 變項。

第二階段實驗教學活動:

為激發討論的深度與廣度,實驗採異質性分組,把全體學生依據不同立場的學 生兩兩分為四人一組。分別導入三種不同的線上討論的學習環境:一般部落格組、

基礎心智工具組、進階心智工具組。

(一)控制組:也就是一般部落格組,採用 Google Blogger 做為線上討論環境。

(二)實驗組 1:是在 Google Blogger 上,另外提供嵌入的基礎心智工具做為線 上討論環境,在網頁空間配置上,基礎心智工具將嵌入在討論部落格的側邊欄位,

如圖 4-2 所示。

(三)實驗組 2:在 Google Blogger 部落格平台上,另外提供嵌入的進階心智工 具做為線上討論環境,在網頁空間配置上,進階心智工具如同實驗組 1 之配置亦嵌 入在討論部落格的側邊欄位。

將學生導入此三種不同的線上學習環境後,對學生進行一週的課堂功能示範以 及教學,使學生能夠熟悉其所使用的線上學習環境。

圖 4-2 輔助心智工具與部落格整體配置圖

47

第三階段線上資料蒐集與線上討論活動:

本研究的實驗教學活動是讓學生進行「資訊相關法律議題的線上討論」,學生 以小組為單位,四個人一組,活動為期兩週。在第一週,學生被要求於際網路上蒐 集相關的資料,可運用任何網路資源,無論是照片、影片、文字、新聞完成討論案 例相關的資料之蒐集,並於平台對同組進行分享。在第二週,學生被要求於所使用 的網路平台進行線上討論,也就是發表、說明自己的立場並提供適當的資料作為佐 證,並且對其他的同學的立場進行反駁或辯論。網際網路線上討論平台支援非同步 的互動形式,意指學生無論在學校課堂內或者校外自家中皆可進行資料蒐集或者討 論活動。

第四階段實驗後測:

是在 Google Blogger 部落 格平台上,另外提供嵌入 的基礎心智工具做為線上 討論環境。

實驗組 2

在 Google Blogger 部落 格平台上,另外提供嵌

49 為評鑑與創造(Jansen, Booth, & Smith, 2009)。國內學者鄭蕙如、林世華(2004)

研究中提及較低層次的認知分為記憶、理解與應用,高層次的認知為分析、評鑑 與創造。因此,依據上述文獻理論,並與數位學習專家討論後,本研究將部落格 討論內容的編碼分為三大類:

(一)BC(Basic Cognitive Phase):基礎理解內容(記憶、理解、應用)

(二)AC(Advanced Cognitive Phase):高等分析評鑑創造內容(分析、評鑑、創作)

(三)OT(Off-Topics):與學習主題無關的討論內容

本研究請具備教學與心理背景的三位研究人員依照 Bloom 的認知歷程向度對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