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是以個體訊息處理能力中的注意力程度、工作記憶量、後設認 知能力與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等為主要範疇,藉以探討各個構念彼此間的 相關性。由於個體的動機、人格特質、先備知識與環境因素都會影響個體 的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的表現,此皆非本研究所欲探討的範圍。

為了降低上述因素對本研究結果的影響,考量研究對象頇具備相同的 區域文化與學習環境,本研究遂以台北市私立高職資料處理科一年級學生 為研究對象。是故,本研究之研究結果無法推及其他學校學生或其他科系 背景之學生。

貳、研究限制

本研究之主要限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一、研究變項的限制

影響個體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的因素很多,諸如活動進行的方式、學 習動機、個體個別因素等。本研究僅針對個體在活動中的注意力程度、工 作記憶量、後設認知能力等三個構念加以討論,而且本研究所評量的創造 性問題解決能力是以個體的問題解決能力態度與創造表現力為主要面 向,無法涵蓋所有影響個體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的相關因素,此對本研究 結果的推論將造成限制。

二、研究面向的限制

個體注意力、工作記憶、後設認知與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的內涵均含 括許多面向,本研究運用的研究工具是針對個體的注意力程度、工作記憶 量,後設認知能力、問題解決態度與創造表現力為探討的範圍,因此不擴

11

及其他面向的能力,此對本研究結果的推論將造成研究面向的限制。

此外,本研究之創造表現力的評定是採取情境式問題引導下,學生運 用提供的函數表與本身設計程式的概念,進行個別操作的程式設計活動,

此與團體互動式的創作不同。因此,本研究結果的推論無法擴及合作式創 造表現力與互動式創作模式。

三、研究對象的限制

本研究因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多在某特定情境模式下展現出來的,但 受到部分研究的施測方式無法以團體性問卷方式進行的限制,故取樣範圍 以台北市某私立高職資料處理科一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由於問卷調查的 結果會受研究對象作答時的情緒、環境因子等因素干擾,使所得的結果產 生偏誤,此對本研究結果的推論也會造成限制。

12

第五節 名詞釋義

為使本研究的論述能有明確的界定,以方便後續研究工作順利進行,

因此,將本研究中之關鍵名詞的操作性定義分別界定如下:

一、訊息處理能力:訊息處理理論旨在說明外來訊息刺激進入人類的感 官系統之後,會引發個體的注意、編碼、詮釋、組織、儲存、以及 提取等一連串複雜的處理程序(Lindsay 和 Norman, 1977) 。本研究所 探討的訊息處理能力涵括了個體的注意力程度、工作記憶容量與後 設認知能力三個面向。

二、注意力程度:本研究主要探討訊息進入感官受器後,個體展現出專 注於某事物的表現程度,其觀察構面為當個體專注於某一事物時,

其呈現出「全神貫注」與「忘卻自我」的現象(陳妍竹,2010)。

三、工作記憶量:為個體將接受後的訊息執行編碼、複誦與收錄工作的 能力。工作記憶被視為長期記憶的一部分且包含了短期記憶,工作 記憶只保留長期記憶中近期被活化的部分,在短暫記憶儲存的內外 移動這些被活化的成分。本研究對個體工作記憶能力之觀察構面分 為「聽覺工作記憶量」與「視覺工作記憶量」(杜家興,2003 )。

四、後設認知能力:後設認知是個體對自己認知歷程的認知能力;個體 經由認知思維使其在從事求知活動時,能明確了解其所學知識的性 質與內容,包含個體對事物的推理與類化的能力,個體經由理解能 力進而達到反省自我認知的高層次思考活動,建立自我解決問題的 能力。個體在面對情境時需要對自己的認知情形進行監控與修正的 能力;其觀察構面為「自我覺察」、「認知策略」、「自我規畫」與

「自我檢核」(O’Neil 和 Abedi, 1996)。

13

五、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創造力是問題解決的關鍵,創造的過程也 是一種問題解決的過程(洪文東,2006; Gage', 1986),在遭遇問 題時,個體會回憶以前的經驗,並嘗詴發現問題的解決方式。本研 究對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的觀察構面分為二部分,一為「問題解決 能力態度」,其觀察構面為「問題解決自信」、「趨避取向」、「自 我控制」(Heppner 和 Petersen, 1982)。另一為總結性「創造表現 力」,針對高職資料處理科學生在問題情境下之程式設計的表現進 行創造力總結性的評估,其觀察構面為個體展現之、「獨創性」、「精 密性」、「流暢性」與「變通性」(黃湫瑛,2003)。

六、問題情境:

郭有遹(2006)指出創造的過程也是解決問題的過程,而解決問 題的活動來自於人境互動。問題產生在環境中,解決問題的人也在 環境中,問題所發生的環境包括問題有關的各種訊息刺激,其中以 陳述在面前的問題,最為直接。本研究以程式設計為主要活動,使 研究對象依循情境的脈絡進行活動。此「設定活動的脈絡情境」為 本研究所指的問題情境。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訊息處理能力與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的相關文獻,並進 行整理與分析。全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訊息處理理論,主要在探討注 意力與記憶相關理論:第二節為後設認知,主要探討高層次思考的模式;

第三節為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主要探討創造力與問題解決的內涵。

第一節 訊息處理理論

訊息處理理論解釋了人類在環境中,如何經歷感官覺察、注意、辨識、

轉換、記憶等內在心理活動,吸收並運用知識的歷程。訊息處理理論認為,

外來刺激進入人類的感官系統之後,會引發個體的注意、編碼、詮釋、組 織、儲存、以及提取等一連串複雜的處理程序(Lindsay 和 Norman, 1977)。

這個運作程序決定人們對外來刺激的吸收情形,個體覺得重要的訊息會被 組織、儲存入長期記億之中,成為個體知識結構的一部份,其他的訊息則 被丟棄,不作進一步處理。換言之、訊息處理是不能直接觀察的內在心理 運作歷程。在此歷程中包括三個心理特徵:(1)訊息處理是階段性的;(2)

各階段的功能不同,居於前者屬暫時性,居於後者屬永久性;(3)訊息處 理不是單向直進式,而是前後交互作用的(張春興,1996)。

壹、記憶理論

記 憶 指 的 是 一 種 保 留 及 提 取 過 往 經 驗 有 關 的 動 態 機 制 ( Crowder, 1976),且被視為一個歷程。認知心理學家明確的指出記憶的三個基本運 作:收錄(encoding)、儲存(storage)、和提取(retrieval)(Baddeley, 2002)。 在收錄階段、個體將感覺訊息轉化成一種心理表徵;在儲存階段、個體將 收錄的訊息保留在記憶體中;在提取階段,個體找出和使用儲存在記憶中 的訊息。

15

Atkinson 與 Shiffrin 於 1968 年對於記憶形態提出三種儲存模式:感官 記憶(sensory memory)、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與長期記憶

(long-term memory)。這樣的分類法源於:感覺登記(sensory store)、短 期儲存(short-term store, STS)和長期儲存(long-term store, LTS)的區別

(潘裕豐,1999)。就記憶型態分述如下:

一、感官暫存區(sensory register, SR)

此即感官記憶(sensory memory),當外部刺激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 而產生影像後,雖然刺激的作用停止,但影像仍然維持極短的片刻,這種 記憶就是感覺記憶或感覺登錄,或稱瞬間記憶。訊息處理的心理歷程起源 於環境中的刺激,感官暫存區是接收外界短暫刺激,如視、聽、嗅、味、

觸覺等感覺器官感應到外界刺激所引起的短暫記憶。感覺記憶保存的訊息 十分短暫,感覺記憶和短期記憶的不同之處,在於感覺記憶是原始的感覺 形式,是分類前的訊息保存。也就是說輸入的訊息此時還沒完全被認識,

沒有歸到適宜的類別中去,因此、感官暫存區提供個體是否將訊息做進一 步處理的抉擇,若決定要處理,就加以注意(attention),若不需要則加以遺 忘(forgetting)。

二、短期記憶區(short-term memory, STM)

短期記憶是指在感官記憶中,經過注意感官之辨識與編碼等處理程序 後,而能將訊息保存三十秒以內的記憶(Sternberg, 2003)。在這時間內,

訊息若沒有加以處理或複誦,記憶很快就會消失。換言之,短期記憶為訊 息從感覺記憶通往長期記憶的一個中間環節或過渡階段。短期記憶對訊息 的儲存具有暫時性、動態性和操作性的特點;將短期記憶中的項目回憶出 來,或者當該項目再度呈現時能夠再認,都是短期記憶的訊息提取。此外,

學者嘗詴以初始記憶(primary memory)、立即記憶(immediate memory)、

16

短 期 儲 存 ( short-term store )、 監 控 注 意 力 系 統 ( supervisory attention system)、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等不同觀點,對短期記憶的特徵進 行探討(陳學志,2004)。

刺激經由感官暫存區選擇性的「注意」後,置入短期記憶區中,短期 記憶對個體的行為,具有兩種重要作用:

(一)受刺激時表現出適當的反應。如談話(對人的反應)與閱讀(對 文字符號的反應)等,都是接受刺激的同時亦做出反應的心理活動,且在 反應過後,則短期記憶的作用已達成,且不需要再進一步處理訊息時,短 期記憶即流失,造成遺忘的現象。

(二)、如個體認為所處理的訊息是重要的,則以複誦(rehearsal)的 方式,使之保持較長久的記憶,然後輸入長期記憶區(long-term memory)。

三、長期記憶區(long-term memory, LTM)

長期記憶區是指訊息儲存時間在一分鐘以上,甚至可以保存終身的記 憶,其容量與時間都是無限的,又稱為永久記憶區(permanent memory)。

長期記憶構成一個人「心理上的過去」,它是個體經驗積累和心理發展的

長期記憶構成一個人「心理上的過去」,它是個體經驗積累和心理發展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