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將個案研究新竹市稅務局訪談所取得的內容與次級資料,透過「敘說分析」

方法,整合分析出受訪者所表達的核心想法。訪談結果如下:

一、組織

(一)新竹市稅務局編組科別的建構方式:

1.組織扁平化、流程簡化

本研究依據受訪者之訪談內容,知悉新竹市稅務局在既有編制員額下,為充分運用人 力資源,歷經 89 年、90 年、92 年三次組織修編1。組織再造部份,新竹市稅務局有 別於其他稅務單位,依稅目導向及業務功能建立彈性組織,藉由精減行政人力、取消 股長層級,將組織扁平化,改置為直接承辦人力。課室從原先 7 課 4 室改為現在的 11 科 3 室不設股,大幅的縮減了新竹市稅務局的申辦案件辦理天數,提升其行政效 率。

2.成立多項任務編組、機動靈活

據訪談內容,瞭解新竹市稅務局為了提升其服務品質的作業,成立多項任務編組,舉 例如:資訊 5 人小組(定期開會研擬資訊系統改善方案)、法規整檢小組(就不合時宜法 令規章修正提案進行審議)、全功能服務小組(辦理全功能服務櫃檯 88 項服務)…等,

十多個跨科室因應小組,使其組織更具機動靈活。

有關訪談內容摘錄如後。

『新竹市稅務局組織再造部份,我們跟其他稅務單位不同,因為所有稅務局還是在精 省以前,有科員有股長有科長。那我們就不是這樣,我們就沒有股長的層級,我們就 是直接承辦員然後科長,科長上就到秘書、副座然後局長,減一級的層級。我們為什 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希望兵多一點將少一點,那承辦人員多一點,他可以服務的層 面比較多人,所以我們就做這樣的一個因應。』(A1)

1 89 年:因應精省、健全組織及重整人力資源,修訂組織編制精簡行政職人力,轉為稽徵人力。90 年:因應內政 部「課、室達 10 人以上得分股辦事…一股至少應有 5 人以上」 規定,課室架構組設由原 7 課 4 室 19 股修正 7 課 4 室 17 股,取消股長 2 人。92 年:為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建立彈性組織及組織扁平化,取消股長職務之行政 層級,縮短作業審核時間,提高為民服務績效。股長出缺改置承辦人力。

53

54

(二)新竹市稅務局科室間,其運作的連結方式:

在訪談過程中,瞭解到新竹市稅務局有一套完善的標準作業程序手冊。(B2)受訪者指 出新竹市稅務局有別於其他稅務單位,除了財政部原先訂頒的作業手冊外,他們要求 各科室為了使其業務運作獲得更高效益與效率,再更詳盡的訂定其標準作業流程手冊、

分層負責明細表及服務規範手冊等,提供新竹市稅務局每位職員以此貫徹執行,並定 期檢討編修,符合達到作業的標準化。譬如:稽核科負責的公文處理及稽催管制作業、

陳情案件處理、內部復核作業、檢舉案件管制作業以及文書、表報銷毀作業標準作業 程序。其科室間的連結,就是透過各科室標準作業手冊規範各細節,再依其規範與科 室間做系統連結傳遞(通報)。譬如:課地價稅的,可能也需要課房屋稅,那標準作業手 冊中就會進行兩稅務的課稅通報。透過各科室的標準作業手冊規範做連結(通報)。

有關訪談內容摘錄如後。

『標準作業程序手冊。我們各科室業務都有其標準作業手冊。譬如:稽核科負責公文 處理及稽催管制作業、陳情案件處理、內部複核作業、檢舉案件管制作業以及文書、

表報銷毀作業的標準作業程序。那再來,我們各科室課稅資料要連繫,我們會有一個 通報。所以我們就是透過各科室的標準作業手冊規範各細節的連結。』(A1)

『我們各科有各科業務,原則上,是獨立的作業。當我們需要通報的話,那我們會有 互相通報流程。那我們通報透過電子、紙本都有。有些外單位來的,他通報公文給我 們,那就是公文。那如果說我們自行勾稽比對做清查,這個部份,可能比如說業務科 它查到甚麼,他就用電子通報給他們。』(B1)

『我們還有要求,各科室要訂定標準作業手冊,除了財政部本來就有訂頒的作業手冊,

但我們認為不夠細,我們要求我們各科室要再自己定很多的標準作業,這也是可能跟 其他稅務單位不太一樣的地方。我們不旦訂出,而且還徹底執行的。那怎麼看待有沒 有徹底執行,我們有一個稽核單位,他會去看我們有沒有照著執行。所以說,內部也 這樣勾稽,那顯現出來東西就會不一樣。』(B2)

『像我房屋稅的話,因為它本身房屋一定是坐落在土地上面,才會有房屋。那就是說,

對於我們申請案件,我們覺得有需要提供給地價稅科查核的時候,我們也會就辦給他 們,那就是通報(我們有一個通報的機制-我們各科有標準作業手續)。就是外部機關、

內部機關我們都有通報機制。外單位來的,就是說第一個受理單位,就是說他覺得這 個還有需要再轉給其他運用的話,那我們這部份的資料,我們就會通報給他們。那他 們也會通報給他們覺得說要給我,因為我是在房屋稅,那他假如需要通報房屋稅運用,

那也會通報進來。所以我們的通報機制是非常的完整的。』(B3)

『透過我們的標準作業手冊。我們各科稅務依據這個標準,進行作業。整合上的話,

我們科室內,從科長到同仁,基本上都遵循同樣作業手冊再進行。』(B4)

『科室連結這部分,如果跨科室業務的統合協調的話,通常是透過秘書室這邊來做一 個統合調整。』(C1)

55

『透過每個月局務會議他們傳達下來,每個科室科務會議互相連結。或是,我們每科 室都會有開徵計畫,他們也會知會(通報)我們,要我們服務科做哪些,譬如媒體新聞 的發佈或宣導。他們在簽擬計畫的時候,會依各單位執掌甚麼去連結(通報)。』(C2) (三)全面品質管理強調整體通力合作。新竹市稅務局從頂層管理者至第一線基層人員 的組織品管圈活動:

新竹市稅務局擁有一個完善的品管圈,來達到整體業務的通力合作,多位受訪者指出,

他們有主管的局務會議以及各科室的科務會議(每個月進行一次的會議)。局務會議完 以後,由各科長帶領各科室再進行科務會議。科務會議主要針對局務會議上級交辦事 項或是市府單位要求辦理事項進行傳達,以及討論科室本身業務或與他科室相關單位 通報等事宜做交流。另外,新竹市稅務局還有組織跨科室的因應小組,也類似一個品 管圈。譬如:法規整檢小組(法務科主導,加入其他相關科室主管所組織的小組)-針對 法規修訂、資訊五人小組-針對全局跟資訊相關業務…等十多個小組。依不同問題,

透過不同小組討論。討論完後,進行推行,或有需要再上一層報告,及到局務會議進 行討論(局務會議為最高一層指導)。不斷藉由 PDCA(P:擬規劃 D:進行執行 C:局 務會議或小組會議評核 A:局務會議或因應小組會議檢討)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循 環運作。

有關訪談內容摘錄如後。

『我們成立很多的跨部門組織的小組。像全功能服務小組(辦理全功能服務櫃檯 88 項 服務)、資訊五人小組(定期開會研擬資訊系統改善方案)、法規整檢小組(就不合時宜 法令規章修正提案進行審議)…等等。透過跨組織,開會產生更廣的面向,那我們就 是用這個組織小組代替品管圈。另外,品管圈我們科室也會有科室的科務會議,針對 各科室業務。那全組織管理,我們就是跨組織的小組。』(A1)

『我們大的裡面,就會有一個主管的局務會議(每個月會開一次會議)。那局務會議完 以後,我們就會開科務會議。科務會議是由科長帶領科室。那科務會議就是針對局務 會議上級交辦事項或是市政府要求辦理事項進行傳達,再來就是我們科室本身業務以 及相關單位通報做交流討論。其他的話,我們也有一些小組的組織,那這也類似一個 品管圈。譬如法規整檢小組(法務科主導,加入其他相關科室主管所組織的小組)-針對 法規修訂、資訊五人小組-針對全局跟資訊相關業務。 那就是依不同問題,透過不同 小組討論。討論完後,要推行再去推行,或有需要再上一層報告,我們再到局務會議 進行。局務會議是我們最高一層指導。』(B1)

『其實我們,我們所有的業務都有分層負責。我們有一個分層負責的標準。那這個就 是說,每一個層次,就是說賦予各個層級他在做管理督導考核。就是都有一個很完整 的。所以說這個就是由下而上、由上而下的一個運作。』(B3)

『同仁的作業,我們主管會對案件品質進行抽核。我們內部標準作業手冊都有針對這

56

去做複核。原則上,我們各科是會透過每個月一次的科務會議,針對法令或同仁遇到 業務上的困難、環境上的問題進行討論。我們科長每個月也會進行局務會議加以討論。

從局務會議到科務會議間進行通報。』(B4)

『我們品管圈部份,應該是分為兩種。比較底層的話,我們每一個科室就室一個基本 的品管圈。那我剛剛提到的跨科室的小組,譬如說資訊五人小組或研究發展評審委員 會(主管組織而成的小組),它本身又是一個品管圈。這我們局裡就有十幾二十幾個品 管圈。』(C1)

『透過每個月局務會議他們傳達下來,每個科室科務會議互相連結。』(C2) 二、服務

(一)組織所提供的服務,最終目標是能夠符合顧客(服務對象)的需求。新竹市稅務局 三度榮獲政府的肯定,顯示了新竹市稅務局機關,在推動服務品質上,具有創新優異 的表現:

新竹市稅務局認為,他們三度榮獲政府的肯定成功關鍵因素,主要在於他們持續不斷 精進提供民眾創新加值服務,逐年創新措施如下:

1.全功能服務櫃檯(一樓大廳設置 12 個不分稅、不分區全功能櫃檯,提供一處收件、

全程服務、隨到隨辦、立即取件之高品質服務)。

2.全 e 化導引(結合雙螢幕、叫號機系統及服務滿意度調查)。

3.稅務把脈(主動檢視洽公民眾各項節稅權益) 。 4.轉介服務(民眾洽詢他機關業務,提供轉介服務) 。

5.組織扁平化(精簡行政人力,取消股長層級,增加承辦人力,大幅縮減辦理天數)。

6.四合一跨機關單一窗口(主動協調整合稅捐、戶政、監理、地政,設計一紙多用表

6.四合一跨機關單一窗口(主動協調整合稅捐、戶政、監理、地政,設計一紙多用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