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以五年級平面圖形面積課程,搭配八年級複合圖形的面積為主題,於七年級 八個常態班,經前測將低成就學生以抽離方式,進行平面圖形面積補救教學實驗,探討 兩種不同的教材教法對後測、延後測、認知負荷造成的影響。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以 下根據研究的結果及分析,歸納研究結論與建議,作為未來研究之參考。

5-1 研究結論

本研究實驗組是以長方形概括底高為模組的教材教法,對照組是以切割拼合為主的 教材教法,分別就兩組學生的後測、延後測表現及認知負荷進行分析,其中後測及延後 測再區分為總分、三角形概念、平行四邊形概念、梯形概念等進行分析;認知負荷分析 以花費心力代替;以後測成績和花費心力的 Z 分數,探討兩組的學習效率和投入分數,

判斷兩組學生的學習情形,分析結果如下:

1. 後測表現:

實驗組於後測總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概念皆優於對照組,且均達到 顯著差異。

2. 延後測表現:

實驗組於延後測總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概念皆優於對照組,且均達到顯著 差異;梯形概念未達到顯著差異。

3. 認知負荷分析:

實驗組和對照組皆未達顯著差異。

4. 學習效率和投入分數:

實驗組呈現高投入高效率,對照組呈現低投入低效率。

由實驗結果佐以作答歷程可以發現,實驗組以長方形概括底高為模組,較能改善平 面圖形面積概念,相較於對照組的切割和拼合。

引導學生了解平面圖形面積底和高的關係,實驗組的教材教法,同學只要以長方形 的邊和平面圖形的任一邊疊合,再把長方形的另一邊畫出來即是高的方式,以 2 個步驟 的方式,完成長方形,也就找出平面圖形底邊所對應的高。相較於切割和拼合方式,平 面圖形是建立在切割後不同的幾何圖形元件,再做拼合組成新的平面圖形,以等積異形

80

的方式找出底所對應的高,易產生不同切割方式,不同高的情形,學生較易混淆;經由 此次教學實驗,以長方形概括底高為模組,運用模組化策略,確實較能改善平面圖形面 積學習。

5-2 建議

5-2-1 教學建議

(1)排入國小到國中銜接課程

本課程雖是國小五年級課程,因能力指標銜接上至八年級下學期課程才會 再進入幾何課程,依本次實驗結果來看,此單元若排在六年級進入七年級的暑 期銜接課程會更合適,也可以盡早將有迷思概念的同學及時調整回學習的軌 道。

(2)二位教師協同教學

低成就學生程度落差較大,在進行訪談時仍有部份學生面積概念並無改變,

因應個別學生差異不同,實施補救教學時,若能有 2 位教師同時進行可能更佳,

一位負責台前教材展示及引導,另一位負責有疑問學生可以立即到旁及時解說,

在疑問獲得解答,同學建立起信心專注度提高,對課程的進行參與度也就愈 高。

(3)解答歷程分享

在本次研究加入解答歷程訪談,因只訪談少數幾位同學,個人覺得若時間 許可在每節補救教學下課前進行示例討論,作為該節補救教學的總結,讓參與 的同學可以了解其它同學的學習狀況,也可讓學習低落的同學在同儕影響下,

形成伙伴關係互助學習提升自我程度。

(4)模組化概念推廣

運用模組化策略於其它單元、領域的學習,本研究採模組化的概念來將原 本課程於補救教學時重新教學一遍,確實對參與的同學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相 信其它單元或領域亦有相同適用的狀況,在提升學習效能上模組化概念確實是 一條可行之路!

81

5-2-2. 對於未來研究之建議

(1)擴大研究範圍及研究對象

本研究為補救教學,教學對象僅限於台中市某國中的七年級學生,建議未 來若可以將教學實驗直接於國小五年級教學進行,比較兩種教材教法差異,並 在不同縣市及學校實施以增加樣本數進行研究。

(2)延長教學實驗時間

本研究為低成就學生採抽離原班的方式進行補救教學,實驗時間僅一節課 時間,實驗效果易受到學習習慣、心理因素和新教學環境其他外在教學因素影 響,若可以延長教學實驗時間,放慢教學步調,降低外在因素干擾,則實驗結 果是否更能提升,有待進一步探究。

(3)模組化概念擴及其他教學單元或領域

本研究將平面圖形面積以模組化概念進行補救教學實驗,本研究未能就其 他單元或領域進行研究,建議未來可以在不同單元或領域嘗試以模組化概念進 行教學,探究是否在其它單元或領域一樣有成效。

82

83

參考文獻

1、英文文獻

Broadbent, D. E. (1958). Perception and communication. .

Clark, R. C., Nguyen, F., & Sweller, J. (2006). Efficiency in Learning: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to Manage Cognitive Load: Wiley & Sons.

Deutsch, J. A., & Deutsch, D. (1963). Attention: Som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Psychological Review, 70(1), 80-90. doi: 10.1037/h0039515

Ebel, R. L., & Frisbee, D. A. (1986). Essentials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4th ed.).

Toronto,Canada: Prentice Hall.

Kalyuga, S. (2009). Managing cognitive load in adaptive multimedia learning: Information Science Publishing.

Kelly, T. L. (1939). The selection of upper and lower groups for the validation of test item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30(1), 17-24.

Kirschner, F., Paas, F., & Kirschner, P. A. (2009b). Individual and group-based learning from complex cognitive tasks: Effects on retention and transfer efficiency.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5, 306-314.

LR, P., & MJ, P. (1959). Short-term retention of individual verbal item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58, 193-198.

Mayer, R. E. (2009). Multimedia learning (2nd e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yer, R. E., & Clark, R. C. (2009). E-learning and the science of instruction: Proven

guidelines for consumers and designers of multimedia learning: Pfeiffer.

Michelene T. H. C., Glaser R. , & Rees, E. (1982). Expertise in Problem Solving. [Hillsdale, NJ: Erlbaum]. Advances in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intelligence, 1.

Miller, G. A. (1956). The magic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to process inform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63 (2), 81-97.

Paas, F. G. (1992). Training strategies for attaining transfer of problem-solving skill in statistics: A cognitive-load approac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4(4), 429-434. doi: 10.1037/0022-0663.84.4.429

Paas, F. G. W. C., & Merriënboer, J. J. G. V. (1993). The Efficiency of Instructional Conditions: An Approach to Combine Mental Effort and Performance Measures.

Human Factors, 35(4), 737-743. doi: 10.1177/001872089303500412

84

Paas, F., Tuovinen, J. E., Merriënboer, J. J. G., & Aubteen Darabi, A. (2005). A motivational perspective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mental effort and performance: Optimizing learner involvement in instruc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53(3), 25-34. doi: 10.1007/bf02504795

Sweller, J., Ayres, P., & Kalyuga, S. (2011). Cognitive Load Theory. New York: Springer.

Sweller, J., Merrienboer, J. J.G.V. , & Paas, F. G. W. C. (1998). Cognitive architecture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0(3), 251-296.

Tall, D., & Vinner, S. (1981). Concept image and concept definition in mathematic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limits and continuity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12(2), 151-169.

Treisman, A. M. (1964). Selective attention in man. British Medical Bulletin, 20(1), 12-16.

Treisman, A. M., & Gelade, G. (1980). A feature-integration theory of attention. Cognitive

psychology, 12(1), 97-136.

Wolfe, J. M. (1999). Inattentional Amnesia. Cambridge, MA: MIT Press.

85

2、中文文獻

王儀雅. (2011). 台南地區七年級新生面積與體積概念調查之研究. 碩士, 國立嘉義大學, 嘉義市.

吳明隆. (2007). SPSS 統計應用實務. 台北: 知城數位科技。.

吳明隆、涂金堂(2012)。SPSS 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

李宏基. (2011). 互動式電子白板應用於國小五年級面積補救教學之研究. 碩士, 國立屏 東教育大學, 屏東縣.

李俊賢. (2007). 應用數學簡報系統發展國小面積教學模組之行動研究. 碩士, 國立臺北 教育大學, 台北市.

李政憲. (2007). 課堂多媒體教材製作與教學運用研究. 碩士, 國立交通大學, 新竹市.

李進福. (2006). 數學教材設計之研究-以視覺設計理論為基礎. 碩士, 國立交通大學, 新竹市.

林文慧. (2005). 動態幾何 GSP 融入國小學童面積概念補救教學之研究. 碩士, 屏東師範 學院, 屏東縣.

林柏嘉. (2008). 兩種改善四邊形辨識迷思的教學策略研究-以國中七年級學生為對象.

碩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台北市.

林雅楓. (2011). 結合概念構圖與遊戲融入國小五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童面積概念補救教 學之研究. 碩士,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屏東縣.

邱皓政. (2010). 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第五版). 台 北市: 五南.

洪蘭(譯), & Medina, J. (2009). 大腦當家-靈活用腦 12 守則,學習工作更上層樓. 台北:

遠流.

高敬文. (1989). 我國國小學童測量概念發展研究,. 國立屏東師院初等教育研究, (1), 183-219.

張令垂. (2008). 國小五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童面積迷思概念之補救教學研究. 碩士, 臺北 市立教育大學, 台北市.

教育部. (2008). 97 年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 教育部.

86

許嵐婷. (2003). 國小五年級面積概念之教學研究. 碩士, 臺中師範學院, 台中市.

許興國. (2011). 應用激發式動態呈現於攜手計畫學生之補救教學研究─面積概念. 碩士,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台北市.

陳一平. (2011). 視覺心理學. 台北市: 雙葉書廊.

陳志遠. (2010). 以 GSP 軟體融入探究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面積概念進行補救教學之 研究. 碩士,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彰化縣.

陳秀雯. (2009). 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於國小四年級數學領域教學之研究. 碩士, 淡江大 學, 新北市.

陳明璋. (2008). 一個以授課為導向之數位教材設計及展演環境簡介--Activate Mind Attention (AMA)系統. 國民教育, 48:6 2008.08[民 97.08], P.57-63.

陳創義. (2003). 青少年的幾何形狀概念發展研究(2/2).研究成果報告.台北市:行政院國 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陳創義. (2007). 青少年幾何形狀概念的『學習與教學』研究成果報告.台北市:行政院國 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陳鉪逸. (1996). 我國國小高年級學生平面圖形面積概念的研究. 85 年度師範院校教育學 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 2.

曾千純. (2002). 數學學習不利學生面積概念的診斷與補救教學. 碩士, 臺南師範學院, 台南市.

黃琡懿. (2007). 資訊融入國小四年級面積診斷教學之研究. 碩士,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台北市.

葉素玲. (1999). 視覺空間注意力. In 李江山 (Ed.), 視覺與認知-視覺知覺與視覺運動 系統. 台北市: 遠流.

蔡英斌. (2006). 透過數學遊戲對國小六年級學童進行面積單元補救教學之研究. 碩士, 國立臺南大學, 台南市.

謝東育. (2009). 激發式動態呈現教學設計之研究-以代數為例. 碩士, 國立交通大學, 新竹市.

譚寧君. (1998). 國小兒童面積迷思概念分析研究. 臺北師院學報, 11, 573-602.

蘇柏奇. (2005). 數學教材設計之研究-以知覺理論為基礎. 碩士, 國立交通大學, 新竹

87

市.

88

附錄一 補救教學實驗家長同意書

國民中學學生參加教材實驗教學成就評量 學生作品使用授權書

本人同意未成年子女 年 班 號 (學生姓名)

於「教材實驗教學成就評量」中所完成之作品,授權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專班數位 與科技教學組,在不包含個人識別資料(如:姓名.就讀學校)條件下,供學術研究使用。

同意 不同意

家長(監護人)簽名: .

89

附錄二 預試試卷

同學你好:

這是一份教學實驗的預試卷,感謝你的用心作答,請盡可能的把題目看清楚再作答!感 謝你的配合。

班別: 座號: 姓名:

答案卷

(作答說明如題目卷)

1. 2.

原因:

3. 4.

5. 6. 7.

大:

小: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90

1). 如下圖格子版中,若 L // M (L 平行 M)則 L 到 M 的距離? ? (cm)

2). 如圖L和M 平行? 是 否 原因: (未簡述原

因不計分)

3 ). 對於正方形及長方形(長方形)的描述,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 A ). 正方形及長方形 4 個內角都是直角。

( B ). 正方形及長方形周長相等,則其面積必相等。

( B ). 正方形及長方形兩雙對邊互相平行,所以它門都是平行四邊形。

( D ). 因正方形 4 個內角是直角,所以正方形是長方形。

( D ). 因正方形 4 個內角是直角,所以正方形是長方形。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