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山西中國五臺山是佛教文殊菩薩根本道場,五臺山乃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歷 來民間流傳:「金五臺, 銀峨嵋, 銅普陀, 鐵九華」突顯出五臺山在四大名 山中的重要地位。文殊菩薩是大乘般若智慧1的代表者;文殊梵名乃 Mañjuśrī,

唐代音譯作「曼殊室利」2,義譯為妙吉祥3,又稱孺童文殊4。自造型看,文殊手 持智慧劍表佛智;文殊騎獅子表說法如獅吼,震醒三界沉迷眾生;文殊頭綁五髻 表佛的五智5。文殊在大乘經典多為上首菩薩,扮演諸佛之母6、導師7、與法王子

8等角色。文殊信仰依據是大乘文殊經典9,及其所形成的文殊法門。10

1「不見好醜,不生高下,不作取捨。何以故?法無好醜,離諸相故。法無高下,等法性故。法 無取捨,住實際故;是修般若波羅蜜。」能夠運用離於好/醜、高/下二元相對立的角度,不落 人我之間取相的分別,這是完全的智慧。陳渝菁:《文殊類經典所蘊含不二中道之義理及其實 踐》(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年) ,頁 59。

2 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市:佛光出版社,2002 年),頁 1426。

3 妙吉祥謂具不可思議微妙功德,最勝吉祥。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市:佛光出版社,

2002 年),頁 1424。

4 孺童文殊是取這位菩薩如童子般無我無執,了無所礙。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市:佛 光出版社,2002 年),頁 1426。

5 (一)法界體性智。(二)大圓鏡智。(三)平等性智。(四)妙觀察智。(五)成所作智。慈怡主編:《佛 光大辭典》(高雄市:佛光出版社,2002 年),頁 1161。

6「善男子!汝今往詣文殊師利,問雲何菩薩學菩薩行、修菩薩道,具足成就普賢所行?彼當為 汝分別演說。何以故?文殊師利滿足無量億那由他菩薩願行,常為無量億那由他諸佛之母。」

此處的佛陀讚嘆文殊乃諸佛之母,因為文殊能滿足無量菩薩願行。《大方廣佛華嚴經》, T9, no.278p. 0783,b25。

7「稽首文殊大導師,善除塵垢心已淨。無量功德莊嚴身,廣說妙法濟群品。天龍大力修羅等,

悉皆捧足而頂禮。」此處的文殊大導師是讚嘆文殊是已經証得空性智慧,是可以為人師指導眾 生步向成佛之道。《佛說妙吉祥菩薩陀羅尼》, T20, no. 1186 p. 807, b17。

8 法王子表文殊以大智慧演說釋迦法王的教法,一如子繼父業,法嗣不絕。慈怡主編:《佛光大

2

西晉聶道真居士翻譯的《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云:「佛涅槃後四百五十 歲,當至雪山,為五百仙人宣暢敷演十二部經,教化成熟五百仙人,令得不退轉。」

11此經說文殊於佛滅後四百五十年,至雪山教化仙人;此雪山所在之處於經中並 未說明。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的六十卷《華嚴經》即直指文殊菩薩道場在 清涼山,經雲:「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 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演說法,斯言猶漫。」12 故據華嚴經,文殊菩薩聖地乃清涼山。至於比附中國五臺山為「清涼山」,成為 文殊信仰聖山,乃依據唐代菩提流志譯的《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云:「佛告 金剛密跡主菩薩言:『我滅度後,於此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那,其中有山,

名為五頂。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13。其中「大振那」

14即為中國。唐代華嚴宗澄觀國師詮釋五臺山象徵文殊菩薩智慧云:「以歲積堅 冰,夏仍飛雪,曾無炎暑故曰清涼。五峯聳出,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

『五臺』。表我大聖五智已圓,五眼已淨,總五部之真祕,洞五陰之真源。」15

辭典》(高雄市:佛光出版社,2002 年),頁 1426。

9 印順法師在《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與開展》中將文殊漢譯大乘經典四十七部,共分成三大類:

1 佛為文殊菩薩所說的經典,共七部。2 以文殊菩薩為論主的經典,或部分參加問答的,共二 十八部,這是「文殊師利法門」的主要依據。3 偶而提到文殊菩薩的經典,或參與問答而只一 節二節的,共十二部。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起源與開展》,〈第十二章‧文殊菩薩師利法 門〉,(臺北市:正聞出版社,1994 年),頁 873-998。

10 文殊法門是指在文殊相關經典中,以文殊菩薩為中心的義理思想,依空義為基礎開展,以不 二中道為思想主軸,且在佛教義裡中有一套獨特又可實踐的系統。陳渝菁:《文殊類經典所蘊 含不二中道之義理及其實踐》(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宗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年) ,頁 101。

11 《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T14 no. 463 p. 480, c21。

12 《大方廣佛華嚴經‧菩薩住處品》,卷二十九,T9, no. 278, p. 589 c21。

13 《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T20, no.1185, p. 798 a07。

14 梵名 Cīna-sthāna,巴厘名 Cīna,或 Cīna-rattha。又作真旦、真丹、振旦、振丹、旃丹、

指難、脂難。或稱摩訶震旦(梵 Mahā-cīna-sthāna)。又略稱支那(梵 Cīna),或至那、致 那、指那、止那、脂那。又作摩訶支那(梵 Mahā-cīna)、摩訶至那、摩賀振郍、大支那,或 支那泥舍(梵 Cīna-deśa)。cīna,意譯為思惟;sthāna,意譯為住處。即對於印度等國而言,

指中國本部及與中國相鄰接之部分地方。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市:佛光出版社,2002 年),頁 6196。

15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四十七》,T35, no.1735, p.0859b12。

3

觀國師解釋五臺山乃清涼山,因五臺山至夏天仍下雪,無酷暑,故為清涼;另外,

五臺山為「五臺」乃因五臺山峰頂如土臺,這五個臺頂象徵文殊清淨圓滿智慧,

更確立五臺山乃文殊信仰的聖山觀念。

以上從佛典與教義分析文殊信仰的重要性及其與五臺山的關係;以下從歷史 發展脈絡分析五臺山成為文殊信仰的數個面向:

(一)、五臺山是北宋帝王重視的佛教聖地

北宋帝王延續前代帝王想法,認為佛教可助教化百姓與安定政局,故對佛教 加以信仰與保護。如宋仁宗、宋神宗與宋哲宗三代帝王以皇權崇奉與保護五臺山 佛教。自北宋皇帝屢下獎勵、褒揚五臺山十寺僧正詔書或敕書可見一斑:宋仁宗 下的敕書:《賜五臺山十寺僧正知今等敕書》,宋神宗下的詔書:《賜五臺山十寺 院僧正順行已下獎諭詔書》。宋哲宗下的敕書:《賜五臺山寺十寺僧正省奇等獎喻 敕書》以上三道敕書乃宋仁宗、宋神宗與宋哲宗三代皇帝對知今、順行與省奇三 任五臺山僧正的褒揚;可見北宋皇權支持五臺山,使五臺山得以休養生息,恢復 唐武宗會昌法難前的繁榮。另外,宋神宗亦遣使至五臺山祈雨,如《五臺山開啟 祈雨道場默詞本》云:「伏以物當長養,賴雨已成,苟為弗用,民則奚望?覺皇 仁惻,均覆萬生,忍視其艱,不以慈濟。」16從上可知宋神宗在年歲受旱時祈雨 於開封時,亦遣使上五臺山開祈雨道場,祈求年歲登豐。

綜上所述可知唐宋歷代帝王對五臺山崇信之篤,以皇權加被,使五臺山自北 周武帝與唐武宗滅佛後重臻鼎盛,在宗教上奠定屹立不搖地位,成為佛教四大名 山之首。

(二)、五臺山是唐宋僧俗朝聖的聖山

唐代時,五臺山在歷代皇帝扶植下,社經地位顯著提高,寺院與僧尼大幅增 長,如:窺基、道宣、澄觀、不空、志遠、神英、從諗、無名、智頵與願成等高 僧陸續巡禮五臺山,在五臺山講經說法,開闢道場,建立唯識、律宗、華嚴、淨

16 韓維:《南陽集‧卷十五》;收入楊訥,李曉明編:《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遺‧集部宋元卷》,第 一冊(北京市: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 年),頁 745。

4

土、天台、密宗與禪宗等宗派17;唐相裴休亦曾巡禮五臺山。至北宋時,北宋僧 人延一著述的《廣清涼傳》內載北宋朝禮五臺山者的感應事蹟,在僧方面有僧道 海、僧惠通與僧宗新等人。在俗方面有書生李昇、安州人張氏、德州市戶王在等 人。《續清涼傳》乃宋相張商英入五臺山,朝文殊的個人感應心得;其中亦載郭 宗顏、劉進、陳聿、曹諝、吳君偁與張之才等士大夫朝禮五臺山的感應事蹟;除 此外,興盛普陀山道場的清了禪師亦曾朝禮五臺山。 18

綜上所述可知巡禮五臺山,祈得「文殊化現」的感應,在中晚唐後已成五臺 山文殊信仰的實踐方式,亦成唐宋文殊信仰特色。19文殊信仰在唐宋時上至帝 王、貴族、官員與士大夫;下至民間普羅大眾等社會各階層蔚為風尚,鼎盛一時,

形成大眾朝拜五臺,祈得感應「文殊顯化」的風氣。

(三)、五臺山是唐宋域外僧人的朝聖聖山

自唐宋以來,歷代皆有日本、韓國、尼泊爾、西藏與印度等外籍僧人不惜跋 涉萬里,遠渡重洋,冒九死一生之險朝禮五臺聖山,使五臺山成為國際化佛教朝 聖勝地,如唐密祖師北印僧人不空在五臺山開闢道場,建立密宗,使五臺山成為 密教重心。20北印罽賓國密宗僧人佛力波利譯畢《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梵本後,

上五臺山金剛窟隱居不出。天竺那爛陀寺僧人純陀至五臺山修建大聖金閣保應鎮 國寺和玉華寺。21天竺密宗僧人迦密多羅至五臺山瞻禮文殊聖蹟,將五體投地禮 傳入五臺山。南印度僧人仙那至五臺山禮拜文殊後,將五臺山華嚴信仰傳至日 本。日僧圓仁巡禮五臺山,從志遠大師受天台教義,寫下《入唐求法巡禮行記》,

詳載圓仁的五臺山文殊感應22;日僧慧萼巡禮五臺山文殊道場,迎觀音像一尊,

17 賀瑞玲:《唐代五臺山高僧著述研究》(臨汾:山西師範大學歷史與旅遊文化學院碩士論文,2009 年) ,頁 7。

18 賀瑞玲:《唐代五臺山高僧著述研究》(臨汾:山西師範大學歷史與旅遊文化學院碩士論文,2009 年),頁 7。

19 林韻柔:《五臺山與文殊道場──中古佛教聖山信仰的形成與發展》(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歷 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年) ,頁 291。

20 賀瑞玲:《唐代五臺山高僧著述研究》(臨汾:山西師範大學歷史與旅遊文化學院碩士論文,2009 年),頁 7。

21 賀瑞玲:《唐代五臺山高僧著述研究》(臨汾:山西師範大學歷史與旅遊文化學院碩士論文,2009 年),頁 13。

22 賀瑞玲:《唐代五臺山高僧著述研究》(臨汾:山西師範大學歷史與旅遊文化學院碩士論文,2009

5

至浙江舟山群島間不肯去日本,成為不肯去觀音,流傳成開啟普陀山觀音道場的 傳說,亦為五臺山文殊道場對普陀山觀音道場的影響23;日僧靈仙居五臺山五年

至浙江舟山群島間不肯去日本,成為不肯去觀音,流傳成開啟普陀山觀音道場的 傳說,亦為五臺山文殊道場對普陀山觀音道場的影響23;日僧靈仙居五臺山五年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