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北宋五臺山「文殊顯化」感應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北宋五臺山「文殊顯化」感應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2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中文學系第一〇二學年度 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丁敏博士. 北宋五臺山「文殊顯化」感應研究. 學生:邱仲勇.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六月.

(2) 論文摘要 本論文首先探討北宋五臺山佛教復興的外圍歷史背景;趙宋朝廷以皇權提高 五臺山佛教地位,並與北宋文殊信仰僧俗二眾共同支持北宋五臺山佛教修建寺 院、免稅、供養、政策援助、完善五臺山宗教組織結構系統,達到僧才栽培,寺 院管理與朝廷溝通三方面流暢循環乃促進北宋五臺聖山復興的重要原因之一。然 後,本論文進入核心研究,先探討《廣清涼傳》與《續清涼傳》兩本專書,再搭 配其他單篇中土文本與域外文本,以探討北宋五臺山文殊感應書寫的特質及其如 何影響北宋五臺聖山的復興? 以上這些文本書寫記錄巡禮五臺山者,透過禮拜、燃指供佛等儀式感得文殊 顯化。因此,他們的觀看視角,自是異於常人,如李豐楙曾提出「常」與「非常」 的觀念,指出宇宙運行、萬物生態與社會活動既有常態亦有非常態,就其表現在 社會生活的即是通俗與神聖的組合;故生活空間不是恆常不變的,可經由固定或 臨時設置的象徵物,經由宗教聖化後,將世俗空間轉化為神聖的空間,以此作區 隔。巡禮五臺山者或因某機緣,或依儀式將身心自常態轉為非常態,而值遇五臺 山景物突然由「常」態的人文自然景觀空間,轉換為「非常」的神聖空間,見到 諸色文殊顯相與化用,再透由朝聖者或是他者記錄為北宋五臺山文殊感應事蹟, 成為北宋中外僧俗大眾書寫的各類文本。 《廣清涼傳》為宋代五臺山文殊感應故事的總集,內容兼有文殊顯相與文殊 化用兩類,故事中的文殊顯相常顯出意料之外的神異性;另外,亦藉由眾人於同 時看到文殊顯相,強化五臺山文殊顯相的可信度。文殊化用凸顯出惡有惡報,善 有善報報應不爽的特色;能夠速現昭示五臺山文殊感應的靈驗性。延一亦將《廣 清涼傳》付與日僧成尋,遂將此書傳入日本,感召戒覺等日僧前來朝聖。 《續清涼傳》書寫張商英在五臺山看到的文殊感應事蹟,與《廣清涼傳》不 同處在於以文殊顯相為主,甚少文殊化用,文殊顯相中的燈、炬、光皆代表文殊 通曉萬事萬物的智慧,能袪除眾生為烏雲遮蔽的黑暗,光顯出眾生本自具足的智 慧。 張商英在三次巡禮五臺山中,一再經歷文殊感應等神祕經驗,於此過程中不 斷以儒家知識份子的審問、慎思與明辨的態度對文殊感應抽絲剝繭般的質問辨 惑,從而不斷反省與超越自己,逐漸體悟文殊感應中的大光明不可思議力量即是 自己心性光明與文殊法性相應的展現;之後,張商英得到兜率從悅禪師點撥,頓 悟禪宗要旨,成為法門龍象。 其他中土文本中的文殊顯相者如〈義宗和尚塔記〉中的義宗和尚領眾以虔誠 供養感得文殊顯相;《夷堅志‧五臺文殊》凸出文殊顯相的千處祈求千處應的特 色;〈宋工部侍郎諡忠節滕府君神道補篆碑陰記〉中的滕茂實夢遊五臺山與《曲 i.

(3) 洧舊聞》記述的一缽泉與光,凸出文殊顯相隨緣而現的特性。《叢林盛事‧五臺 艸衣文殊》提到文殊幻化為艸衣童子喝斥呂惠卿,顯示文殊化用有著士大夫不可 以凡情推度的特性。 域外文本有《奝然入宋求法巡禮行並瑞像造立記》 、 《參天臺五臺山記》 、 《渡 宋記》 、 《印度普化大師游五臺山啟文》 (P3931)與《青史‧息結派初、中、後三 期傳承情況》的文殊顯化如聖燈與幻化僧,皆象徵文殊智慧能袪除內心黑暗;至 於雲、燈、光接續顯現的文殊顯相,皆是自然景觀的顯現,象徵文殊擁有無比智 慧,能助眾生開啟智慧,而迷途歸返。文殊也顯相於夢中,有著預示與修行的功 能,至於順利渡海、瑞雪迎賓等文殊化用,乃文殊以神通鼓勵巡禮者,使巡禮者 升起對文殊的堅信。 比較域外文本與中土文本的文殊感應事蹟在「文殊顯相」方面相同者,如: 光、燈等;在「文殊化用」方面相同者,如:顯夢、天氣顯異等。域外文本文殊 感應事蹟在「文殊顯化」特有者,如:渡海成功、順利朝山等。中土文本文殊感 應事蹟在文殊特有的「化用」方面,如:祈雨成功、治癒疾病;在文殊特有的「顯 相」方面,如:散天花異香、現不同世界等。 以上域外文本與中土文本的文殊感應事蹟之獨特性多於相同性,顯示出文殊 感應之見證乃個人性與秘密性,透由個人見證宣傳文殊感應的真實性,塑造文殊 的魅力,此類感應是極為個別性的,係個人驗證性,並非是共通性與普遍性,可 說是人人有機會,個個沒把握,充分凸顯出五臺山文殊感應事蹟是不可預測與不 可掌握的。 衡諸全文,賜紫僧人延一、張商英與曾布兩位宰相、滕茂實、江遐舉與朱弁 等其他士大夫與成尋、奝然與戒覺等日僧、藏傳佛教祖師蕩巴與印度普化大師等 域外僧人,各自以書寫揭櫫宗教宣傳上的高度可信性、驗證性與神聖性,對中土 與域外宣揚五臺山文殊感應事蹟,再經大眾口耳傳頌,使五臺山文殊聖山信仰傳 遍中土、大理、西藏、回鶻、遼國、西夏、日本與印度等亞洲佛教國家,形成北 宋亞洲文殊信仰文化圈;繼而,五臺山文殊感應事蹟再經過時間沈澱,遂漸次形 成積累傳統,成為馳名亞洲佛教圈中的感應故事;最後,將五臺山塑成亞洲佛教 圈中僧俗信仰的文殊聖山。 關鍵字: 五臺山/文殊/感應/巡禮/祈禱/聖山. ii.

(4) ABSTRACT Mt. Wutai in Shanxi is the fundamental abode (道場;bodhimanadala) of Bodhisattva Manjusri in Chinese Buddhism. Bodhisattva Manjusri represents the wisdom of prajna in Mahayana Buddhism. The Manjusri Canons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Mahayana Buddhist Canons. Founded on its canons and dharma teachings, Manjusri Belief has developed the popularity. Sixty-Fascicle of the Flower Ornament Sutra, the Huayan jing (Skt. Avataṃsaka-sūtra) of Jin translation, mentioned the Manjusri’s abode locating in Mt. Qingliang. In the Sutra Dharani Dharma Ratnagarbha Manjusri (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 translated in Tang Dynasty, the China’s Wutai Shan was formally by analogy to the sacred Manjusri MountQingliang Sh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of Chinese Buddhism, Mt. Wutai as the Buddhist Shrine was founded in Northern Wei Dynasty, became officially the Sacred Majusri’s Mount by the imperial decrees of Sui and Tang Dynasty emperors, then revitalized in the Song Dynasty. Moreover, Mt. Wutai is the sacred mountain for the pilgrimage by monks and laymen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such as the famous domestic monk Chengguan﹑Amoghavajra﹑the Prime Minister Pei Xiu in Tang Dynasty, and the monk Qing Liao﹑Tao Hai and the prime minister Sang-Chang Song in the Song Dynasty. The Sill (Korean) monk Huizang altered the Korean Mt. Baitao by the belief of Sacred Wutai Mountain. In the Song Dynasty, there were India monk Puhua, Khotan (Yutian) monk Fazang and Japanese monk Cyonen etc... From the above, the pilgrimage to Wu Tai Shan is praying to see the manifestation of Manjusri, and becomes the character and the practice of the Manjusri belief in the mid-late Tang dynasty. The overseas pilgrim monks and laymen implanted the belief of Wutai in their homelands and worshiped as the Holy Mount. That comes into the particular Manjusri’s Belief in Holy Mount among Asia Buddhist Culture Circle in Tang-Song Dynasty. It proves the Manjusri’s belief in Wutai Shan, having the unique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m. However, Wu Tai Shan had been almost destroyed in Huichang persecution (會昌法難) by Emperor Wuzong of Tang, and restored gradually to vitality in Song Dynasty, thus the Song Dynasty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vival, the inheritance and the propagation. Besides, the collections of Manjusri’s Inspiration in literarily play a large part in it. “The Inspiration” constructs one of elements of belief. It proves by Huijiao founding the categories of Divine Wonders (神異 shenyi;thaumaturgy;miracle worker) in Biographies of Eminent Buddhist Monks in Liang Dynasty, then still found the chapter of spiritual resonance iii.

(5) (感通 Gongtong;penetration of sensitivity) in the Xu Gaoseng zhuan (續高僧傳;Continuation of the Biographies of Eminent Monks) written by Daoxuan in Tang dynasty and Tsan-ning's Biographies of Eminent Song Monks in Song Dynasty The pilgrims’ inspiration of Manjusri Belief is the core in constructing the Holy Mount of Wutai in Song Dynasty. “Ganying”(感應;moved to response through feelings) is the same characteristic to the “miracle” in the west traditio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explains "miracle" as "because of absolute power, or the existence of the power of gods and spirits, or the function of amazing magical events" which called the stories as " spiritual response(靈感), inspiration(靈驗 spiritual efficacy), fulfillment(應驗)in Chinese. Therefore we can call the Manjusri Inspirations as Manjusri’s miracle stories, which manifestate and verify the existence of the god’s power, moreover, consolidate and propagate the Manjusri belief. The events of worshippers to Mt. Wutai in Tang dynasty formed one important link of Manjusri belief. The Inspiration of the Song dynasty records the pilgrims to Wutai who saw the manifestation of Manjusri by moving to response. Through the records by their own selves or others, that forms the text of collective memory of pilgrims in Song Dynasty. This paper focus on this subject of the Inspirations of Manjusri Belief in Song Dynasty , to research the varied modes of Manjusri’s manifestation and to investigate how the Inspiration preserved the specific practice of Manjusri Belief of Mt. Wutai and how to play the function of propagation. Keyword: Mt. Wutai (五臺山)/ Manjusri (文殊)/Ganying”(感應;moved to response through feelings)/ pilgrimage(巡禮) /pray(祈禱)/ Holy Mount(聖山). iv.

(6) 誌謝 本論文首先獻予從小到大花盡心力栽培我的父母。感謝您們,讓 我可高枕無憂地完成碩士學業。. 感謝指導教授丁敏老師,謝謝您提供我工讀機會,以及對於論文 逐字逐句地檢閱。感謝論文口試委員蔡榮婷老師、涂豔秋老師,兩位 老師都花很多時間仔細閱讀論文初稿,不僅使我得以修正許多錯誤, 還給我許多建設性的建議,若沒有兩位老師的指導,這份論文不可能 順利完成。. 感謝欽哲基金會提供此一國際型獎學金使我在寫作論文過程中深 受激勵,順利完成此一論文。. 感謝我於寫作論文中遭遇父親生病住院提供協助的劉又銘老師、 王志楣老師以及福智基金會的陳儷文老師與沈書甄老師;感謝有你們 的幫助,使我能安心度過難關,專心一志的寫論文。感謝政大中文系 優秀的學長姐們,感謝秀卉學姐、右典學長以及政大宗教所的璟惠學 姐與政大歷史所的邱炳翰同學對我在寫作論文時提供想法與閱讀論 文的幫助與鼓勵,使我可以使論文精益求精!尤其要感謝巫政融同學 修於訂論文上對我的幫助,使我的論文更加通順流暢。. v.

(7) 這個研究主題的緣起以及撰寫過程,必須特別感謝我的師長日常 老和尚,在找資料上與寫作不斷給我靈感,讓我順利完成論文。另外, 也感謝楊開雲老師與黃英傑老師在我寫作論過程中的關心與幫忙。再 來,感謝福智基金會的黃淑清老師、矛慧卿老師、汪敏慧老師、林川 田老師、陳儷文老師、蔡明珠老師與卓玟湘老師在我讀碩士班的過程 中給予的照顧。尤其感謝在我至職場實習時照顧我的林鳳珠老師與廖 文忠師兄,使我之後能順利自職場返校完成論文。. 感謝在學術之路啟蒙我的師長,特別是政大中文系的竺家寧老 師在蒐集論文材料上扎實的教導與訓練,使我能夠順利蒐集到各種中 土文本與域外文本。. 感謝朋友們為我的生活增添豐富的色彩:感謝傅國倫、志偉學長、 長興學長與凱文學長的打氣與切磋。. 看著論文一章一章產出,內心感到非常開心。這些都是來自師長 殷殷教導,與學長姊與同學們不斷切磋琢磨。莊子云:「生也有涯, 知也無涯。」仲勇完成此碩士論文後,爾後,我會以此為本,努力學 習,在這條路上更上層樓。. 邱仲勇 謹誌. vi.

(8) 目錄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 ....................................................................... 1 一、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1 (一)、五臺山是北宋帝王重視的佛教聖地...................................... 3 (二)、五臺山是唐宋僧俗朝聖的聖山.............................................. 3 (三)、五臺山是唐宋域外僧人的朝聖聖山...................................... 4 (四)、五臺山仍是當代漢藏佛教信仰中的聖山.............................. 6 第二節:研究範圍與方法 ................................................................................... 8 一、研究範圍................................................................................................ 8 二、研究方法................................................................................................ 9 第三節:前人研究綜述 ..................................................................................... 10 一、學位論文.............................................................................................. 10 (一)、臺灣的碩博士論文................................................................ 10 (二)、大陸的碩博士論文................................................................ 12 (三)、美國的博士論文.................................................................... 16 (四)、日本的博士論文.................................................................... 16 (五)、新加坡的碩士論文................................................................ 17 二、期刊論文.............................................................................................. 17 (一)、中文期刊................................................................................ 17 (二)、外文期刊................................................................................ 24 三、專書...................................................................................................... 26 第四節:論文架構 ............................................................................................. 27 第二章:北宋五臺文殊聖山與信仰圈的復興之路.................................................. 30 第一節:北宋朝廷的支持 ................................................................................. 30 一、經濟上的支持援助.............................................................................. 31 (一)、修建寺院方面........................................................................ 31 (二)、蠲免賦稅................................................................................ 32 (三)、財物供施................................................................................ 32 二、建立完備的僧尼管理制度.................................................................. 33 (一)、建立完備的剃度制度............................................................ 33 (二)、建立完備的寺院制度............................................................ 35 (三)、建立完備的僧官制度............................................................ 37 三、北宋朝廷屢次下詔肯定五臺山佛教.................................................. 39 四、五臺山為北宋朝廷與他國交往的媒介.............................................. 42 vii.

(9) 第二節:北宋中外僧眾的支持 ......................................................................... 44 一、北宋中外僧眾的受戒中心.................................................................. 44 二、高僧雲集的教法中心.......................................................................... 45 三、佛教的祈雨中心.................................................................................. 47 四、北宋中外僧眾的的朝聖中心.............................................................. 48 五、北宋中外僧眾對五臺文殊聖山信仰的傳播...................................... 49 六、北宋中外僧眾的文字書寫的宣傳...................................................... 50 第三節:北宋俗眾的支持 ................................................................................. 52 一、北宋俗眾的朝聖中心.......................................................................... 52 二、北宋俗眾的經濟支援.......................................................................... 53 (一)修建寺院.................................................................................. 53 (二)中外俗眾的供養...................................................................... 54 (三)官僚士大夫對北宋朝廷政策的影響...................................... 55 三、北宋俗眾的文字書寫宣傳.................................................................. 57 四、北宋俗眾對五臺文殊聖山信仰的傳播.............................................. 58 (一)中土俗眾對五臺文殊聖山信仰的傳播.................................. 58 (二)域外俗眾對五臺文殊聖山信仰的傳播.................................. 58 第四節:小結 ..................................................................................................... 60 第三章 《廣清涼傳》中「文殊顯化」感應分析.................................................... 61 ■:《廣清涼傳》的作者及其內容簡介 ........................................................... 61 第一節 《廣清涼傳》中的文殊顯相 ............................................................... 62 一、菩薩的顯相.......................................................................................... 62 二、寺宇的顯相.......................................................................................... 63 三、天花飛墜的顯相.................................................................................. 64 四、夢中顯相.............................................................................................. 65 五、文殊顯相為婦女考驗僧人.................................................................. 67 六、文殊顯現為眾僧警告凡僧.......................................................... 68 第二節 《廣清涼傳》中的文殊化用 ............................................................... 69 一、因果業報的文殊化用.......................................................................... 69 二、治癒疾病的文殊化用.......................................................................... 75 三、改變天候的文殊化用.......................................................................... 76 四、文殊幻化為僧尼.................................................................................. 77 第三節、小結 ..................................................................................................... 82 第四章《續清涼傳》中「文殊顯化」感應分析...................................................... 84 第一節 張商英生平與《續清涼傳》的撰述 ................................................... 84 一、張商英生平.......................................................................................... 84 二、《續清涼傳》的撰述............................................................................ 88 第二節. 《續清涼傳》中張商英所見感應類型 ......................................... 91 viii.

(10) 一、夢相的感應.......................................................................................... 91 二、物相的感應.......................................................................................... 92 (一)菩薩出巡的陣仗:.................................................................. 92 (二)燈:.......................................................................................... 95 三、聖相的感應........................................................................................ 114 (一)文殊騎獅子 ................................................................................. 114 (二) 諸菩薩眾 ................................................................................... 116 (三) 白光菩薩 ................................................................................... 117 (四)聖僧 ............................................................................................. 117 (五) 白領而紫袍者、螺髻而結跏趺者、仗劍者與戴角者 ........... 118 四、境相的感應........................................................................................ 120 (一)光境 ............................................................................................. 121 (二)與天氣相關的境相:............................................................ 124 五、文殊化用............................................................................................ 127 第三節 《續清涼傳》中張商英友人感應類型 ............................................. 127 一、夢相的感應........................................................................................ 127 二、聖相的感應........................................................................................ 129 (一)儀式後見到聖相 ......................................................................... 129 (二)不期而遇見到聖相 ..................................................................... 132 三、境相的感應........................................................................................ 134 (一)光 ................................................................................................. 134 四、物相的感應........................................................................................ 137 (一)燈 ................................................................................................. 137 第四節、小結 ................................................................................................... 139 第五章 其他中土文本與域外文本「文殊顯化」感應分析................................ 142 第一節 其他中土文本與域外文本的簡介 ..................................................... 143 一、其他中土文本的簡介........................................................................ 143 (一)〈義宗和尚塔記〉 ..................................................................... 143 (二)《曲洧舊聞‧卷四》 ................................................................. 143 (三)《叢林盛事‧五臺艸衣文殊》 ................................................. 144 (四)《夷堅志‧五臺文殊》 ............................................................. 145 (五)〈宋工部侍郎諡忠節滕府君神道補篆碑陰記〉 ..................... 146 (六) 《(乾隆)代州志‧祥異》 ..................................................... 147 二、域外文本的簡介................................................................................ 148 (一)《印度普化大師游五臺山啟文》 (P3931) .............................. 149 (二)《奝然入宋求法巡禮行並瑞像造立記》 ................................. 150 (三)《參天台五臺山記》 ................................................................. 152 (四)《渡宋記》 ................................................................................. 154 ix.

(11) (五)《青史‧息結派初、中、後三期傳承情況》 ......................... 156 第二節 其他中土文本中的文殊顯化 ............................................................. 166 一、〈義宗和尚塔記〉的文殊顯化.......................................................... 166 二、《曲洧舊聞》的文殊顯化.................................................................. 167 三、《夷堅志‧五臺文殊》的文殊顯化.................................................. 167 四、《叢林盛事‧五臺艸衣文殊》的文殊顯化...................................... 169 五、〈宋工部侍郎諡忠節滕府君神道補篆碑陰記〉的文殊顯化.......... 170 六、《(乾隆)代州志‧祥異》的文殊顯化............................................ 172 第三節 域外文本中《奝然入宋求法巡禮行並瑞像造立 ....................... 173 記》與《渡宋記》的文殊顯化 ....................................................................... 173 一、《奝然入宋求法巡禮行並瑞像造立記》的文殊顯化...................... 173 (一)光 ................................................................................................. 173 (二)燈 ................................................................................................. 174 (三)瑞鳥靈禽與五色雲 ..................................................................... 175 (四)人物顯相 ..................................................................................... 176 二、《渡宋記》的文殊顯化...................................................................... 176 (一)順利登船 ..................................................................................... 177 (二)身心得冷 ..................................................................................... 177 第四節 域外文本中《參天台五臺山記》的文殊顯化 ............................. 178 一、文殊顯相............................................................................................ 178 (一)夢 ................................................................................................. 178 (二)光 ................................................................................................. 181 (三) 五色雲 ....................................................................................... 182 (四)人物聖相 ..................................................................................... 182 二、 文殊化用.......................................................................................... 186 (一)、順利渡海 ................................................................................. 186 (二)、夜無小便 ................................................................................. 187 (三)、瑞雪迎賓 ................................................................................. 188 (四)、順利朝山 ................................................................................. 189 第五節 域外文本中《印度普化大師游五臺山啟文》與《青史‧息結派初、 中、後三期傳承情況》的文殊顯化 ............................................................... 190 一、《印度普化大師游五臺山啟文》的文殊顯化.................................. 190 (一)燈 ................................................................................................. 190 (二)金橋 ............................................................................................. 191 (三)菩薩相 ......................................................................................... 191 二、《青史‧息結派初、中、後三期傳承情況》的文殊顯化.............. 192 (一)文殊化用─文殊幻化為仙人 ..................................................... 192 第六節 小結 ..................................................................................................... 194 x.

(12) 第六章:結論............................................................................................................ 196 參考書目.................................................................................................................... 202. xi.

(13)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山西中國五臺山是佛教文殊菩薩根本道場,五臺山乃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歷 來民間流傳:「金五臺, 銀峨嵋, 銅普陀, 鐵九華」突顯出五臺山在四大名 1. 山中的重要地位。文殊菩薩是大乘般若智慧 的代表者;文殊梵名乃 Mañjuśrī, 唐代音譯作「曼殊室利」2,義譯為妙吉祥3,又稱孺童文殊4。自造型看,文殊手 持智慧劍表佛智;文殊騎獅子表說法如獅吼,震醒三界沉迷眾生;文殊頭綁五髻 表佛的五智5。文殊在大乘經典多為上首菩薩,扮演諸佛之母6、導師7、與法王子 8. 等角色。文殊信仰依據是大乘文殊經典 ,及其所形成的文殊法門。. 1. 9. 10. 「不見好醜,不生高下,不作取捨。何以故?法無好醜,離諸相故。法無高下,等法性故。法 無取捨,住實際故;是修般若波羅蜜。」能夠運用離於好/醜、高/下二元相對立的角度,不落 人我之間取相的分別,這是完全的智慧。陳渝菁: 《文殊類經典所蘊含不二中道之義理及其實 踐》(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年) ,頁 59。. 2. 慈怡主編: 《佛光大辭典》(高雄市:佛光出版社,2002 年),頁 1426。. 3. 妙吉祥謂具不可思議微妙功德,最勝吉祥。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市:佛光出版社, 2002 年),頁 1424。. 4. 孺童文殊是取這位菩薩如童子般無我無執,了無所礙。慈怡主編: 《佛光大辭典》(高雄市:佛 光出版社,2002 年),頁 1426。. 5. (一)法界體性智。(二)大圓鏡智。(三)平等性智。(四)妙觀察智。(五)成所作智。慈怡主編: 《佛 光大辭典》(高雄市:佛光出版社,2002 年),頁 1161。. 6. 「善男子!汝今往詣文殊師利,問雲何菩薩學菩薩行、修菩薩道,具足成就普賢所行?彼當為 汝分別演說。何以故?文殊師利滿足無量億那由他菩薩願行,常為無量億那由他諸佛之母。」 此處的佛陀讚嘆文殊乃諸佛之母,因為文殊能滿足無量菩薩願行。《大方廣佛華嚴經》, T9, no.278p. 0783,b25。. 7. 「稽首文殊大導師,善除塵垢心已淨。無量功德莊嚴身,廣說妙法濟群品。天龍大力修羅等, 悉皆捧足而頂禮。」此處的文殊大導師是讚嘆文殊是已經証得空性智慧,是可以為人師指導眾 生步向成佛之道。《佛說妙吉祥菩薩陀羅尼》, T20, no. 1186 p. 807, b17。. 8. 法王子表文殊以大智慧演說釋迦法王的教法,一如子繼父業,法嗣不絕。慈怡主編:《佛光大 1.

(14) 西晉聶道真居士翻譯的《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云:「佛涅槃後四百五十 歲,當至雪山,為五百仙人宣暢敷演十二部經,教化成熟五百仙人,令得不退轉。」 11. 此經說文殊於佛滅後四百五十年,至雪山教化仙人;此雪山所在之處於經中並. 未說明。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的六十卷《華嚴經》即直指文殊菩薩道場在 清涼山,經雲:「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 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演說法,斯言猶漫。」12 故據華嚴經,文殊菩薩聖地乃清涼山。至於比附中國五臺山為「清涼山」,成為 文殊信仰聖山,乃依據唐代菩提流志譯的《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云:「佛告 金剛密跡主菩薩言: 『我滅度後,於此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那,其中有山, 名為五頂。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13。其中「大振那」 14. 即為中國。唐代華嚴宗澄觀國師詮釋五臺山象徵文殊菩薩智慧云:「以歲積堅. 冰,夏仍飛雪,曾無炎暑故曰清涼。五峯聳出,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 『五臺』 。表我大聖五智已圓,五眼已淨,總五部之真祕,洞五陰之真源。」15澄. 辭典》(高雄市:佛光出版社,2002 年),頁 1426。 9. 印順法師在《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與開展》中將文殊漢譯大乘經典四十七部,共分成三大類: 1 佛為文殊菩薩所說的經典,共七部。2 以文殊菩薩為論主的經典,或部分參加問答的,共二 十八部,這是「文殊師利法門」的主要依據。3 偶而提到文殊菩薩的經典,或參與問答而只一 節二節的,共十二部。印順法師: 《初期大乘佛教起源與開展》, 〈第十二章‧文殊菩薩師利法 門〉,(臺北市:正聞出版社,1994 年),頁 873-998。. 10. 文殊法門是指在文殊相關經典中,以文殊菩薩為中心的義理思想,依空義為基礎開展,以不 二中道為思想主軸,且在佛教義裡中有一套獨特又可實踐的系統。陳渝菁: 《文殊類經典所蘊 含不二中道之義理及其實踐》(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宗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年) ,頁 101。. 11. 《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T14 no. 463 p. 480, c21。. 12. 《大方廣佛華嚴經‧菩薩住處品》,卷二十九,T9, no. 278, p. 589 c21。. 13. 《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T20, no.1185, p. 798 a07。. 14. 梵名 Cīna-sthāna,巴厘名 Cīna,或 Cīna-rattha。又作真旦、真丹、振旦、振丹、旃丹、. 指難、脂難。或稱摩訶震旦(梵 Mahā-cīna-sthāna)。又略稱支那(梵 Cīna),或至那、致 那、指那、止那、脂那。又作摩訶支那(梵 Mahā-cīna)、摩訶至那、摩賀振郍、大支那,或 支那泥舍(梵 Cīna-deśa)。cīna,意譯為思惟;sthāna,意譯為住處。即對於印度等國而言, 指中國本部及與中國相鄰接之部分地方。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市:佛光出版社,2002 年),頁 6196。 15.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四十七》,T35, no.1735, p.0859b12。 2.

(15) 觀國師解釋五臺山乃清涼山,因五臺山至夏天仍下雪,無酷暑,故為清涼;另外, 五臺山為「五臺」乃因五臺山峰頂如土臺,這五個臺頂象徵文殊清淨圓滿智慧, 更確立五臺山乃文殊信仰的聖山觀念。 以上從佛典與教義分析文殊信仰的重要性及其與五臺山的關係;以下從歷史 發展脈絡分析五臺山成為文殊信仰的數個面向:. (一)、五臺山是北宋帝王重視的佛教聖地 北宋帝王延續前代帝王想法,認為佛教可助教化百姓與安定政局,故對佛教 加以信仰與保護。如宋仁宗、宋神宗與宋哲宗三代帝王以皇權崇奉與保護五臺山 佛教。自北宋皇帝屢下獎勵、褒揚五臺山十寺僧正詔書或敕書可見一斑:宋仁宗 下的敕書:《賜五臺山十寺僧正知今等敕書》,宋神宗下的詔書:《賜五臺山十寺 院僧正順行已下獎諭詔書》 。宋哲宗下的敕書: 《賜五臺山寺十寺僧正省奇等獎喻 敕書》以上三道敕書乃宋仁宗、宋神宗與宋哲宗三代皇帝對知今、順行與省奇三 任五臺山僧正的褒揚;可見北宋皇權支持五臺山,使五臺山得以休養生息,恢復 唐武宗會昌法難前的繁榮。另外,宋神宗亦遣使至五臺山祈雨,如《五臺山開啟 祈雨道場默詞本》云:「伏以物當長養,賴雨已成,苟為弗用,民則奚望?覺皇 仁惻,均覆萬生,忍視其艱,不以慈濟。」16從上可知宋神宗在年歲受旱時祈雨 於開封時,亦遣使上五臺山開祈雨道場,祈求年歲登豐。 綜上所述可知唐宋歷代帝王對五臺山崇信之篤,以皇權加被,使五臺山自北 周武帝與唐武宗滅佛後重臻鼎盛,在宗教上奠定屹立不搖地位,成為佛教四大名 山之首。 (二)、五臺山是唐宋僧俗朝聖的聖山 唐代時,五臺山在歷代皇帝扶植下,社經地位顯著提高,寺院與僧尼大幅增 長,如:窺基、道宣、澄觀、不空、志遠、神英、從諗、無名、智頵與願成等高 僧陸續巡禮五臺山,在五臺山講經說法,開闢道場,建立唯識、律宗、華嚴、淨. 16. 韓維:《南陽集‧卷十五》 ;收入楊訥,李曉明編:《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遺‧集部宋元卷》,第 一冊(北京市: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 年),頁 745。 3.

(16) 土、天台、密宗與禪宗等宗派17;唐相裴休亦曾巡禮五臺山。至北宋時,北宋僧 人延一著述的《廣清涼傳》內載北宋朝禮五臺山者的感應事蹟,在僧方面有僧道 海、僧惠通與僧宗新等人。在俗方面有書生李昇、安州人張氏、德州市戶王在等 人。《續清涼傳》乃宋相張商英入五臺山,朝文殊的個人感應心得;其中亦載郭 宗顏、劉進、陳聿、曹諝、吳君偁與張之才等士大夫朝禮五臺山的感應事蹟;除 此外,興盛普陀山道場的清了禪師亦曾朝禮五臺山。. 18. 綜上所述可知巡禮五臺山,祈得「文殊化現」的感應,在中晚唐後已成五臺 山文殊信仰的實踐方式,亦成唐宋文殊信仰特色。19文殊信仰在唐宋時上至帝 王、貴族、官員與士大夫;下至民間普羅大眾等社會各階層蔚為風尚,鼎盛一時, 形成大眾朝拜五臺,祈得感應「文殊顯化」的風氣。. (三)、五臺山是唐宋域外僧人的朝聖聖山 自唐宋以來,歷代皆有日本、韓國、尼泊爾、西藏與印度等外籍僧人不惜跋 涉萬里,遠渡重洋,冒九死一生之險朝禮五臺聖山,使五臺山成為國際化佛教朝 聖勝地,如唐密祖師北印僧人不空在五臺山開闢道場,建立密宗,使五臺山成為 密教重心。20北印罽賓國密宗僧人佛力波利譯畢《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梵本後, 上五臺山金剛窟隱居不出。天竺那爛陀寺僧人純陀至五臺山修建大聖金閣保應鎮 國寺和玉華寺。21天竺密宗僧人迦密多羅至五臺山瞻禮文殊聖蹟,將五體投地禮 傳入五臺山。南印度僧人仙那至五臺山禮拜文殊後,將五臺山華嚴信仰傳至日 本。日僧圓仁巡禮五臺山,從志遠大師受天台教義,寫下《入唐求法巡禮行記》, 詳載圓仁的五臺山文殊感應22;日僧慧萼巡禮五臺山文殊道場,迎觀音像一尊, 17. 賀瑞玲: 《唐代五臺山高僧著述研究》(臨汾:山西師範大學歷史與旅遊文化學院碩士論文,2009 年) ,頁 7。. 18. 賀瑞玲: 《唐代五臺山高僧著述研究》(臨汾:山西師範大學歷史與旅遊文化學院碩士論文,2009 年),頁 7。. 19. 林韻柔: 《五臺山與文殊道場──中古佛教聖山信仰的形成與發展》(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歷 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年) ,頁 291。. 20. 賀瑞玲: 《唐代五臺山高僧著述研究》(臨汾:山西師範大學歷史與旅遊文化學院碩士論文,2009 年),頁 7。. 21. 賀瑞玲: 《唐代五臺山高僧著述研究》(臨汾:山西師範大學歷史與旅遊文化學院碩士論文,2009 年),頁 13。. 22. 賀瑞玲: 《唐代五臺山高僧著述研究》(臨汾:山西師範大學歷史與旅遊文化學院碩士論文,2009 4.

(17) 至浙江舟山群島間不肯去日本,成為不肯去觀音,流傳成開啟普陀山觀音道場的 傳說,亦為五臺山文殊道場對普陀山觀音道場的影響23;日僧靈仙居五臺山五年 譯出《大乘心地觀經》;日僧宗睿、惠運、圓覺、濟詮亦至五臺山求法。新羅慧 超至五臺山,修持、整理與撰述唐密經典,圓寂於五臺山;新羅慧藏依五臺聖山 信仰改朝鮮白頭山為五臺山;另外,尚有新羅僧人崇濟、郎智、慈超至五臺山求 24. 五代宋初時,回紇25與西夏26等國家紛紛遣使朝禮五臺山; 《印度普化大師遊 五臺啟文》 (P3931)描寫印度僧普化朝五臺山27,得文殊感應事蹟。 《法藏狀》載 于闐僧人法藏受於闐國派遣入宋,朝禮五臺,終老於宋的一生;另有日僧奝然、 盛算、寂照、戒覺、成尋等人朝禮五臺山;其中奝然留下《奝然入宋求法巡禮行 並瑞像造立記》 ,盛算亦留下《優填王所造旃檀釋迦像歷記》 ;以上兩篇皆寫於宋 太宗時,記載二人朝聖天台山與五臺山,塑造釋迦像歷程;戒覺在宋神宗時寫下 《渡宋記》,記載自己巡禮五臺山歷程;另外,成尋於宋神宗時以日記方式寫出 《參天台五臺山記》,載錄自己巡禮中土天台山與五臺山所見所聞;如祈願國泰 民安者,成尋云:「以大日本國皇太后宮降來先帝御書經卷,於文殊師利菩薩真 容面前如法安置,永充供養,所集福利迴向,普願國清,君壽俗富康臺衡賛。」 28. 成尋踵繼前輩惠萼,代日本全國君民禮謁文殊聖容,將日本藤原太皇太后所託. 寶鏡、鏡奩與頭髮供養五臺山文殊菩薩。. 年),頁 14-19。 23. 賀瑞玲: 《唐代五臺山高僧著述研究》(臨汾:山西師範大學歷史與旅遊文化學院碩士論文,2009 年),頁 14-19。. 24. 賀瑞玲: 《唐代五臺山高僧著述研究》(臨汾:山西師範大學歷史與旅遊文化學院碩士論文,2009 年),頁 14-19。. 25. 景德元年, (甘、沙回鶻可汗)夜落紇遣使來貢。四年,又遣尼法仙等來朝,獻馬。仍許法仙 遊五臺山。又遣僧翟入奏,來獻馬,欲於京城建佛寺祝聖壽,求賜名額,不許。參見楊家駱 主編; (元) 脫脫等撰: 《外國傳‧六》 , 《新校本宋史並附編三種》 (臺北市:鼎文書局, 1994 年),卷四百九十,頁 14115。. 26. 宋寶元元年,西夏表遣使詣五臺山供佛寶,欲窺河東道路。參見楊家駱主編; (元) 脫脫等撰: 《外國傳‧一》, 《新校本宋史並附編三種》(臺北市:鼎文書局,1994 年),卷四百八十五, 頁 13995。. 27. 杜斗城: 《敦煌五臺山文獻校錄研究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年),頁 221-222。. 28. 平林文雄: 《參天臺五臺山記:校本並に研究》(東京:風間書房,1978 年),頁 164。 5.

(18) 由上所述,可知五臺山乃國外僧俗朝拜的聖山;亞洲各國佛教徒更將五臺山 信仰移植亞洲各國,成為亞洲各國敬拜的聖山,由此可見唐宋五臺山在亞洲各國 佛教徒心中的神聖性,亦形成亞洲各國朝聖五臺山的風氣,在唐宋亞洲佛教文化 圈中形成獨具一格的文殊聖山信仰。. (四)、五臺山仍是當代漢藏佛教信仰中的聖山 迄今五臺山仍是佛教朝聖聖山,乃是活著的聖山,如現當代漢藏高僧達賴喇 嘛十三世、虛雲老和尚、印光大師、聖嚴法師與隆蓮法師等人皆曾朝禮五臺山; 格魯派能海上師亦曾於五臺山創建道場,今日尚為寂度法師等徒子徒孫傳承不 斷;夢參法師至今亦仍長駐五臺山。聖嚴法師與十四世達賴喇嘛於西元一九九八 年在紐約進行「漢藏佛教大對談」時,亦相約下次相會於五臺山。綜上可知五臺 山迄今猶為當代漢藏佛教信仰聖山。五臺山由於在文化景觀上保有高度真實性和 完整性,故第三十三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將其作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在西元二零零九年成為世界文化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認為全人類共同保 護遺產;在世界文化上有其不可抹滅地位。 綜上四點可知五臺山在唐宋時即為亞洲多國的佛教聖山,至今更成為漢、藏 佛教共尊的活聖山,在中國佛教史上一直佔有重要的地位。 然五臺山在唐武宗會昌法難中被破壞殆盡,北宋朝廷重開譯經院、印刷大藏 經,保護佛教發展,使佛教漸復元氣,北宋五臺山亦居承衍與復興「文殊顯化」 的關鍵地位。是以本論文以諸本見證與宣傳五臺山「文殊顯化」的感應書寫為研 究核心,擬探討分析彼時中外信仰文殊的僧俗二眾,如何在感應書寫中大力宣傳 巡禮朝聖五臺山,所獲得的各式各樣文殊感應的靈驗故事?從而促使巡禮朝聖五 臺聖山蔚為風氣。論文首先探討北宋五臺山能夠再度成為聖山的外圍原因,也就 是探討北宋朝廷在政治與經濟方面,提供了那些方面的支持力量?以及如何形塑 五臺山,使之承衍唐代之後,再度復興成為聖山?其次,則是直探關鍵原因,也 就是五臺山文殊感應的書寫記錄。 「感應」是建構信仰的重要核心之一,自六朝以來中土就有各類關於佛菩薩 信仰的感應錄,如:劉宋‧傅亮撰寫的《光世音應驗錄》 、劉宋‧張演撰寫的《續 光世音應驗記》 、蕭齊‧陸杲撰寫的《繫觀世音應驗記》 、唐‧唐臨撰寫的《冥報 記》、唐《持誦金剛經靈驗功德記》、宋‧非濁蒐集的《三寶感應要略錄》、宋‧ 6.

(19) 宗曉編輯的《法華經顯應錄》、明‧袾宏輯錄的《華嚴經感應略記》與清‧周克 復編纂的《華嚴持驗紀》等書皆是有關感應的創作。此外,就僧傳觀察,梁代慧 皎著《高僧傳》設「神異」一科,唐代道宣律師著《續高僧傳》,將《高僧傳》 中的「神異」改為「感通」 ;並著有《集神州三寶感通錄》與《道宣律師感通錄》 等書;贊寧著《宋高僧傳》沿續稱為「感通」篇,可見一斑。然目前學界討論宗 教感應,多以觀音感應為主流,以于君方29、林淑媛30與孫昌武31等人為代表,至 今對文殊感應較少全面性討論;北宋五臺山文殊感應事蹟多半是藉由朝聖者巡禮 五臺山時向文殊虔誠祈求,得到文殊的神聖顯示,是作者以深信感應經驗為實的 態度所寫,強調的皆是「實錄」;另外,又受中國歷史傳統實證精神與佛教宣教 重視實際的影響;故能部分反應北宋五臺山文殊信仰實況。 又北宋五臺聖山的復興關鍵是以朝聖者對文殊信仰的感應書寫為核心,感應 在中西宗教脈絡比較下特徵又為何?學者于君方對感應的看法如下: 我稱感應故事為奇蹟故事(miracle tales),與西方宗教傳統中的「奇蹟」特 徵相同。《大英百科全書》解釋「奇蹟」是「因絕對力量,或神靈力量之存在, 或作用而生的神奇驚人事件。」漢語稱這些故事為「靈感」 、 「靈驗」或「應驗」, 這些名詞源於萬物相互關聯與依存的世界觀。此信念稱為「感應」,意即「刺激 與回應」,或「共鳴」。韓德森(John Henderson)稱之為「宇宙共鳴」,韓德森 認為「根據這種理論,同一種類但處於不同宇宙時空的事物,會由於交互感應而 彼此影響,就像音律準確的調音管一樣產生共鳴。」32故我們可說文殊感應故事 即文殊奇蹟故事,彰顯驗證文殊神靈力量之存,鞏固並宣揚文殊信仰。 林韻柔提到「唐代信眾聞五臺山文殊化現,入山巡禮;巡禮者得見感應事 蹟,越發堅定信仰,使傳說更堅實,如此循環,逐步確立五臺山文殊信仰道場。 五臺山巡禮活動與感應事蹟已成文殊信仰具體實踐方式。」33唐代信眾巡禮五臺 山感應「文殊顯化」事蹟,形成唐代文殊信仰的重要一環;北宋感應事蹟乃朝聖. 29. 于君方著;陳懷宇等譯: 《觀音:菩薩中國化的演變 》(臺北市:法鼓文化出版社,2009 年)。. 30. 林淑媛: 《慈航普渡:觀音感應故事敘事模式析論》(臺北市:大安出版社,2004 年)。. 31. 孫昌武: 《中國文學中的維摩與觀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年)。. 32. 于君方著;陳懷宇等譯: 《觀音:菩薩中國化的演變》(臺北市:法鼓文化出版社,2009 年), 頁 177。. 33. 林韻柔:《五臺山與文殊道場──中古佛教聖山信仰的形成與發展》(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年),頁 291。 7.

(20) 者巡禮五臺山,感得「文殊顯化」所記錄下來的。「文殊顯化」為文殊的顯相與 化用;「顯相」的相乃文殊真容,為營造出神聖空間之方式;「化用」乃文殊對 眾生的救渡,為展現宗教奇蹟之方式;二者皆為宗教神祕經驗之展現。由於五臺 山乃文殊聖山,在五台山產生之光、雲、護法與龍神等奇異現象皆廣泛一概視為 文殊變化的顯相。接著,透過自己記錄、或被他人記錄而形成北宋朝聖者集體的 共同記憶文本。故本論文以北宋五臺山「文殊顯化」感應的諸相態與諸化用為研 究核心,探討感應書寫中人物、事件與信仰儀式如何影響文殊的顯相與化用?突 顯出北宋五臺山文殊感應書寫的特質及其影響。. 第二節:研究範圍與方法 一、研究範圍. 34. 本論文研究範圍在中土文本方面有:北宋延一的《廣清涼傳》 、北宋張商 英的《續清涼傳》,由於明、清兩代的五臺山山志對於北宋五臺山文殊感應事蹟 之書寫多有重複,沒有新的材料;有鑑於此,本文則予以略而不提;在域外文本 方面有北宋日僧奝然的《奝然入宋求法巡禮行並瑞像造立記》、北宋日僧戒覺的 《渡宋記》、北宋日僧成尋的《參天台五臺山記》與北宋敦煌回鶻漢文文獻《印 度普化大師游五臺山啟文》 (P3931) 為核心文獻;輔以〈義宗和尚塔記〉、南宋 34. 歷代五臺山山志如下: 明‧正德年間,秋崖法師編的二十卷《清涼山志》。 清‧康熙三十三年,老藏丹巴編的十卷《清涼山新志》 。 清‧道光十一年,第三世章嘉國師若必多吉編的五卷《聖地清涼山志》。 清‧乾隆五十年,官修的二十二卷《欽定清涼山志》。 清‧乾隆四十五年,雅德修,汪本直纂的二卷《清涼山志輯要》。 民國二十二年,印光法師編的八卷《清涼山志》 。 以上《清涼山志》除秋崖法師編的二十卷《清涼山志》外;其餘皆以明代鎮澄法師編的 《清涼 山志》為底本。 唐‧龍朔二年(西元 662) 沙門釋會賾著的一卷《清涼山略傳》 。 唐高宗‧永隆至弘道年間(西元 680-683),藍谷沙門釋慧祥法師著的二卷《古清涼傳》。 北宋‧嘉祐五年(西元 1060)釋延一編的三卷《廣清涼傳》 。 北宋‧元祐三年(西元 1088)張商英著的二卷《續清涼傳》 。 明嘉靖間(西元 1522—1566)山西按察使喬世寧撰的《五臺山志》一卷乃是陝西南五臺山山志, 並非山西五臺山的山志,故肖雨誤把此部山志列為山西五臺山的山志;另外還要加上肖雨未列 入的民國二十二年印光法師編的《清涼山志》;故山西五臺山山志共有十一部。 8.

(21) 《曲洧舊聞‧卷四》的文殊顯相事蹟、南宋《叢林盛事‧五臺艸衣文殊》、南宋 《夷堅志‧五臺文殊》、明代〈宋工部侍郎諡忠節滕府君神道補篆碑陰記〉與清 代《(乾隆)代州志‧祥異》中有關北宋五臺山文殊感應事蹟。(各文本介紹詳 見相關各章節). 二、研究方法 本論文以見證與宣傳五臺山「文殊顯化」感應的書寫為研究核心,首先以 宏觀視野探討北宋五臺山佛教復興的外圍歷史背景;北宋朝廷、中外北宋僧 眾與中外北宋俗眾如何復興北宋五臺山佛教?再以微觀視野逐一分析《廣清 涼傳》與《續清涼傳》此兩本一僧與一俗的專書,其所撰寫的文殊感應類型 與模式,並搭配分析其他單篇記述五臺山文殊感應故事的類型與模式;此外, 更進一步搜羅探討域外文本的五臺山文殊感應故事類型與模式,並與中土文 本相互比較其異同,由此觀察北宋五臺山文殊感應書寫的特質及其如何影響 北宋五臺聖山的復興? 又文殊感應之實踐方式乃朝聖者巡禮五臺山時,以虔誠祈求文殊的信仰儀 式,感得「文殊顯化」回應,在這中間朝聖者對文殊的虔誠信心扮演著發動感 應的要角,進而決定文殊將以什麼真容化現與救渡化用作回應;「文殊顯化」 將受到文殊感應事蹟中的人物身分、事件和信仰儀式如何影響?本論文會先於 第三、四與第五章之始,釐清北宋五臺山文殊感應事蹟文本成書背景、動機與 版本,以確立北宋五臺山文殊感應事蹟範圍;再以比較、演繹與分析等諸多進 路探討感應事蹟中的「文殊顯相」與「文殊化用」;最後再歸納出中外北宋僧 俗在「文殊顯相」與「文殊化用」上的諸多面相的見證,並分析「文殊顯相」 與「文殊化用」在書寫上的特質與宣傳對北宋五臺聖山復興的影響。. 9.

(22) 第三節:前人研究綜述 一、學位論文 目前學界對五臺山文殊信仰研究的學位論文如下: (一)、臺灣的碩博士論文 1、黃懷萱的碩士論文《張商英及其佛學思想研究》35 此論文以張商英與其佛學思想為研究對象,以張商英生平事蹟與護法思想為 議題探討中心,論析張商英遊五臺山的神通感應。 2、黃靖芠的碩士論文《文殊師利菩薩本願研究》36 此論文以文殊法門為研究對象,以文殊本願為議題探討中心,以文殊信仰在 中國的影響為衍生議題,亦提及文殊信仰在五臺山道場的變遷與中國歷來的文殊 靈感事蹟。 3、陳渝菁的碩士論文《文殊類經典所蘊涵不二中道之義理及其實踐》37 此論文以漢譯文殊類佛典為研究對象,以文殊信仰義理與實踐為議題探討中 心,對文殊信仰有清晰的探討。 4、林昕的碩士論文《漢譯佛典文殊故事研究》38 此論文以漢譯文殊類佛典為研究對象,以文殊本生故事為議題探討中心,並 條理化文殊名號、身分與外形;初步整理文殊化身故事與感應故事作衍生議題。 5、周聖貞的碩士論文《「文殊即菩提」的修學義理—— 以《大寶積經‧文殊師 利授記會》為主要依據》39 此論文以文殊信仰為研究對象,以「文殊即菩提」義理為議題探討中心,以 35. 黃懷萱: 《張商英及其佛學思想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 年)。. 36. 黃靖芠: 《文殊師利菩薩本願研究》(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99 年)。. 37. 陳渝菁: 《文殊類經典所蘊涵不二中道之義理及其實踐》(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5 年)。. 38. 林昕: 《漢譯佛典文殊故事研究》(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年)。. 39. 周聖貞: 《 「文殊即菩提」的修學義理—— 以《大寶積經‧文殊師利授記會》為主要依據》(臺 北縣: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年)。 10.

(23) 《大寶積經‧文殊師利授記會》為經典依據探討文殊法門特色。 6、林韻柔的博士論文《五臺山與文殊道場──中古佛教聖山信仰的形成與發展》 40. 此論文以歷史視角寫五臺山自北魏至北宋的文殊聖山發展歷程,重心放在探. 討唐代帝王擁護五臺山,以政治皇權建構五臺山為文殊聖山的經過;接著,以國 防重地與聖山雙重身分探討北宋五臺山;另外,亦兼探討北宋五臺山之歷史實況。 7、簡慶齡的碩士論文《五臺山文殊信仰的宣揚─《古清涼傳》的研究》41 此論文討論《古清涼傳》如何宣揚五臺山文殊信仰,指出宣揚特質:(一) 展現隋唐五臺山文殊信仰初興之況; (二)具有超越宗派、特殊山嶽佛教型態; (三) 以文殊信仰為主體,重視示現與感通。42此論文重心仍放在《古清涼傳》中的唐 代五臺山文殊信仰;並對《古清涼傳》對五臺山文殊信仰的宣揚模式作深入探討。 8、孫政賢:《文殊師利菩薩之圖像研究創作》43 此論文以文殊為創作對象,重心放在探討文殊的圖像與視覺符號的成形與意 義;接著,應用到實際文化創意產業商品上,成為產品。 9、金玉琦:《朱弁戲曲故事研究》44 此論文以朱弁為研究對象,專門探討朱弁故事的戲曲、音樂與朱弁傳奇的一 生;亦深入探討朱弁的生平事蹟。 10、王年雙:《洪邁生平及其《夷堅志》之研究》45 此論文以洪邁之生平及其《夷堅志》為研究對象,評析洪邁及其《夷堅志》 在文學及學術史上地位;亦兼介紹洪邁之生平事蹟。 11、陳昱珍:《唐宋小說中變形題材之研究--以《太平廣記》與《夷堅志》為主》 46. 40. 此論文以唐宋小說中變形題材為研究對象,以《太平廣記》與《夷堅志》 林韻柔: 《五臺山與文殊道場──中古佛教聖山信仰的形成與發展》(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歷 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年) ,頁 8。. 41. 簡慶齡: 《五臺山文殊信仰的宣揚─《古清涼傳》的研究》(嘉義縣: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9 年)。. 42. 簡慶齡: 《五臺山文殊信仰的宣揚─《古清涼傳》的研究》(嘉義縣: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9 年),頁 3。. 43. 孫政賢: 《文殊師利菩薩之圖像研究創作》(高雄市:東方設計學院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碩士論 文,2013 年)。. 44. 金玉琦: 《朱弁戲曲故事研究》(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年)。. 45. 王年雙: 《洪邁生平及其夷堅志之研究》(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 年)。. 46. 陳昱珍: 《唐宋小說中變形題材之研究--以《太平廣記》與《夷堅志》為主》(臺北市:中國文 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年)。 11.

(24) 為材料,以計量學為方法研究唐、宋變形故事的數量與消長;亦兼介紹《夷堅志》 的著作背景。 12、陳美玲:《《夷堅志》之民間故事研究》47 此論文從民間文學角度與當時社會背景加以結合分析《夷堅志》的故事,將 其略分為動物故事、植物故事、物品故事、宗教故事、志怪故事、生活故事與復 生故事;亦兼簡介洪邁生平。 13、陳靜怡:《《夷堅志》夢故事研究》48 此論文從《夷堅志》中的夢故事探究宋人思想與社會文化;亦提及《夷堅志》 中夢故事呈現的預示作用。 14、邱詩華:《《夷堅志》所呈現的士人神祕經驗》49 此論文以《夷堅志》記載的士人的神秘經驗類型、神秘經驗之意義與呈現的 現實關懷為範圍,突顯《夷堅志》與前代志怪小說之差異;亦兼探析《夷堅志》 記載的士人神秘經驗的討論。 15、黃群玲:《《夷堅志》僧、道故事研究》50 此論文探論《夷堅志》中的僧人暨道士在佛、道教演變中,自身質變與影響, 亦提及《夷堅志》的宗教服務場域的討論。. (二)、大陸的碩博士論文 1、李海波的碩士論文《唐代文殊信仰研究》51 此論文以史學與宗教學視角勾勒唐代以前中國文殊信仰發展歷程,探討唐代 文殊信仰興盛之因與狀況;文殊信仰在海外、民間和敦煌流傳情形,並延伸探討 唐代文殊信仰對後世文殊信仰流傳的影響。52. 47. 陳美玲: 《 《夷堅志》之民間故事研究》(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 48. 陳靜怡: 《 《夷堅志》夢故事研究》(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年)。. 49. 邱詩華: 《《夷堅志》所呈現的士人神祕經驗》(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13 年)。. 50. 黃群玲: 《《夷堅志》僧、道故事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 年)。. 51. 李海波: 《五唐代文殊信仰研究》(西安市:西北大學,專門史碩士論文,2002 年)。. 52. 李海波: 《五唐代文殊信仰研究》(西安市:西北大學,專門史碩士論文,2002 年),頁 2。 12.

(25) 2、趙改萍的碩士論文《藏傳佛教在五臺山的發展與影響》53 此論文以五臺山藏傳佛教為研究對象,以元代至現代五臺山藏傳佛教發展與 影響為議題探討中心,亦提及五臺山在唐代成為文殊聖山過程。 3、郝祥滿的博士論文《奝然與宋初的中日佛法交流》54 此論文以「入宋日僧奝然為個案,探討宋初中日佛法交流現狀和意義。」55 郝祥滿以時間、空間與政治視角論證駁斥日本學者認為奝然僅為純粹巡禮的論 證;另外,更有向宋朝求法的意圖;亦清楚介紹入宋日僧奝然朝五臺山歷程及其 生平。 4、半田晴久的博士論文《日本入宋僧研究─以日本漢文史料為中心》56 此論文比較奝然、寂照與成尋等三位日本入宋僧與日本入唐僧和五代時至中 土日僧,突顯入宋僧的時代特徵與歷史意義;進而提及入宋日僧奝然、寂照與成 尋生平與巡禮五臺山過程。 5、羅淩的博士論文《無盡居士張商英研究》57 以張商英為研究對象,以文獻整理為進路,以張商英的宗教、社會、政治與 文學為研究重心,亦提及張商英生平與著作。 6、呂玲玲的碩士論文《宋以來藏傳佛教在五臺山地區傳播歷史考略》58 此論文建構藏傳佛教自北宋以來的五臺山傳播歷程,藏傳佛教促五臺山佛教 多元化;歷代帝王因支持藏傳佛教屢次朝拜五臺山,改十座五臺山青廟59為黃廟 60. ,呈現青黃並立盛況。61. 53. 趙改萍: 《藏傳佛教在五臺山的發展與影響》(西安市:西北大學,專門史碩士論文,2004 年)。. 54. 郝祥滿: 《奝然與宋初的中日佛法交流究》(杭州市:浙江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論文,2006 年)。. 55. 郝祥滿: 《奝然與宋初的中日佛法交流究》(杭州市:浙江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論文,2006 年),頁 1。. 56. 半田晴久: 《日本入宋僧研究─以日本漢文史料為中心》(杭州市:浙江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 博士論文,2006 年) 。. 57. 羅淩:《無盡居士張商英研究》(成都:四川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論文,2007 年) 。. 58. 呂玲玲: 《宋以來藏傳佛教在五臺山地區傳播歷史考略》(蘭州市:蘭州大學法學‧少數民族史 碩士論文,2008 年). 59. 五臺山漢傳佛教寺院的代稱。. 60. 五臺山藏傳佛教寺院的代稱。. 61. 呂玲玲: 《宋以來藏傳佛教在五臺山地區傳播歷史考略》(蘭州市:蘭州大學法學‧少數民族史 碩士論文,2008 年),頁 2。 13.

(26) 7、王勇鵬 :《唐宋時期五臺山佛寺與文化遺產研究》62 此論文以唐宋時期五臺山為研究對象,以唐宋時期五臺山佛寺與文化遺產為 議題探討中心,論文再次復原唐宋時期五臺山的佛寺盛況。 8、鄧根飛的碩士論文《藏族史學名著《青史》研究》63 此論文以《青史》為研究對象,以《青史》的藏族史學上的地位為議題探討 中心,進而深入介紹《青史》的作者、成書、命名及版本。 9、趙慧:《唐宋時期五臺山景觀資源及旅遊活動研究》64 此論文以唐宋時期五臺山為研究對象,以唐宋時期五臺山景觀資源及旅遊活 動為議題探討中心,論文中介紹唐宋時期旅遊目的分類可分為遊覽活動、遊學活 動、公務活動、弘法活動、化緣活動和朝拜活動。 10、劉啟旺的碩士論文《朱弁詩話研究》65 此論文以朱弁的詩話為研究對象,客觀評價《風月堂詩話》的詩論史地位為 議題探討中心,亦提及朱弁的出生背景、著作─《曲洧舊聞》。 11、黨燕妮 :《晚唐五代宋初敦煌民間佛教信仰研究》66 此論文以晚唐五代宋初敦煌民間佛教信仰為研究對象,以信仰的起源、興盛 與在敦煌的流傳情況為議題探討中心,文中亦介紹到五臺山文殊信仰的發展。 12、宋宇:《清政府對五臺山藏傳佛教的管理》67 此論文以清政府對五臺山藏傳佛教為研究對象,以清政府對五臺山藏傳佛教 的管理為議題探討中心,亦提及五臺山佛教在唐、宋的發展。 13、程佩的碩士論文《北宋張商英護法研究》68. 62. 王勇鵬: 《唐宋時期五臺山佛寺與文化遺產研究》(太原市:山西大學,旅遊管理碩士論文,2008 年)。. 63. 鄧根飛: 《藏族史學名著《青史》研究》(蘭州:蘭州大學,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碩士論文,2008 年) 。. 64. 趙慧: 《唐宋時期五臺山景觀資源及旅遊活動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專門史碩士論文,2008 年) 。. 65. 劉啟旺: 《朱弁詩話研究》(北京市:首都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論文,2009 年) 。. 66. 黨燕妮 :《晚唐五代宋初敦煌民間佛教信仰研究》(蘭州:蘭州大學‧歷史文獻學博士論文, 2009 年) 。. 67. 宋宇:《清政府對五臺山藏傳佛教的管理》(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學,宗教學碩士論文,2009 年) 。. 68. 程佩:《北宋張商英護法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11 年) 。 14.

(27) 此論文以張商英為研究對象,以張商英護法思想與活動為議題探討中心。 14、張元的碩士論文《格魯派在五臺山的發展》69 此論文以五臺山格魯派為研究對象,以五臺山格魯派的發展為議題探討中 心,亦提及清朝皇室對五臺山佛教發展之影響。 15、王健的碩士論文《朱弁研究》70 此論文以朱弁為研究對象,以客觀評價朱弁的一生、思想與著作為議題探討 中心,並簡介朱弁的著述─《曲洧舊聞》。 16、孫薇薇:《《夷堅志》與宋代城市民俗研究》71 此論文以《夷堅志》為研究對象,以《夷堅志》中的宋代城市民俗為議題, 從而探析《夷堅志》的寫作背景。 17、柳清:《《夷堅志》與民間信仰研究》72 此論文以民間信仰的角度研究《夷堅志》,亦提及洪邁的生平介紹。 18、丁雅:《《夷堅志》的敘事學研究》73 此論文以敘事學為方法研究《夷堅志》,對《夷堅志》的成書由來亦介紹十 分詳細,亦提及洪邁身世的概述。 19、張大江:《《夷堅志》故事流變考述》74 此論文以統計分析為方法研究《夷堅志》中的故事,考述《夷堅志》對後代 戲曲與小說的影響,亦探討《夷堅志》志名的由來。 20、關冰:《《夷堅志》神鬼精怪世界的文化解讀》75 此論文以文化角度研究《夷堅志》中神鬼精怪故事,探討宋代的神鬼精怪世 界,亦提及《夷堅志》的寫作背景。. 69. 張元:《格魯派在五臺山的發展》(鹹陽:西藏民族學院,專門史碩士論文,2011 年) 。. 70. 王健:《朱弁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1 年) 。. 71. 孫薇薇: 《 《夷堅志》與宋代城市民俗研究》 (哈爾濱:黑龍江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 2010 年) 。. 72. 柳清:《 《夷堅志》與民間信仰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0 年) 。. 73. 丁雅: 《 《夷堅志》的敘事學研究》(金華:浙江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 年) 。. 74. 張大江: 《 《夷堅志》故事流變考述》(石家莊市:河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 年) 。. 75. 關冰: 《 《夷堅志》神鬼精怪世界的文化解讀》(銀川:寧夏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4 年) 。 15.

(28) (三)、美國的博士論文 芝加哥大學 Lin, Wei-Cheng (林偉正)的藝術史博士論文“Building a sacred mountain: Buddhist monastic architecture in mount wutai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618--907 c.e”76。 此論文以唐代五臺山寺院建築歷程為焦點,探討五臺山如何成為四大佛教名 山中的第一座聖山;內容以寺院史、文殊信仰與文殊信仰的傳播途徑等角度討論 唐代五臺聖山的形成歷程。 (四)、日本的博士論文 大正大學,齊藤圓眞的佛教學博士論文《渡海天台僧の史的硏究》77 此論文以日本天台宗僧人渡海至中國的留學史為研究對象,以圓仁《入唐 求法巡禮行記》與成尋《參天台五臺山記》為材料,探討圓仁與成尋見到的唐 宋中國佛教狀況;論文中亦提及入宋日僧成尋生平與朝聖五臺山過程。. 76. Lin ,Wei-cheng, Building a Sacred Mountain: Buddhist Monastic Architecture in Mount Wutai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618-907 C.E, (Adviser: Wu Hung. Thesis H.D.)University of Chicago, Det. of Art History, 2006. 77 齊藤圓眞: 《渡海天臺僧の史的硏究》(東京:大正大學,佛教學博士論文,2010 年) 。 16.

(29) (五)、新加坡的碩士論文 新加坡國立大學,程瑜瑤的中文碩士論文《《夷堅志》報應類故事研究》78 此論文以《夷堅志》的因果報應為研究對象,以《夷堅志》的因果報應故 事為材料,探討人們對死後世界的想像、報應的方式、解決報應的方法以及人 與神之間的關係與互動等方面;79文中亦提及《夷堅志》的寫作動機與洪邁的 生平。 綜上所述可知以往的臺灣、中國、美國、日本與新加坡等學位論文或以歷史 與藝術史視角探討五臺聖山建構、文殊信仰、域外僧與《夷堅志‧五臺文殊》 的文殊感應事蹟,對本論文在材料的介紹、文殊信仰的研究、文殊感應和文殊 故事的研究皆有可資參考之處。. 二、期刊論文. (一)、中文期刊 1、蔣義斌的〈張商英《續清涼傳》與文殊法門〉80 略述張商英的文殊感應,比照法照的五臺山遊記,分析張商英的感應乃文 殊菩薩法身的無相說法。 2、王俊中的〈五臺山的「聖山化」與文殊菩薩道場的確立〉81 自歷史視角分析五臺山成為聖山的原因有二:一為民間僧俗推動。二為朝 廷帝王護持。 3、牧田諦亮的〈在日中文化交流史中《參天台五臺山記》的意義〉82. 78. 程瑜瑤: 《 《夷堅志》報應類故事研究》(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0年) 。. 79. 程瑜瑤: 《 《夷堅志》報應類故事研究》(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0 年) , 頁 3。. 80. 蔣義斌: 〈張商英《續清涼傳》與文殊法門〉,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 ,5 期,(2000 年,7 月)。. 81. 王俊中: 〈五臺山的「聖山化」與文殊菩薩道場的確立〉 , 《正觀雜誌》 ,7 期,(1998 年,12 月)。. 82. 牧田諦亮: 〈在日中文化交流史中《參天臺五臺山記》的意義〉 , 《世界宗教研究》 ,(1986年,2 17.

(30) 將《參天臺五臺山記》放在日中文化交流史脈絡中探討;亦提及日僧成尋 著作─《參天台五臺山記》的介紹。 4、馮大北:〈五臺山歷代山志編撰略考〉83 有條有理介紹《清涼傳》與《清涼志》 ,可資本論文介紹鎮澄版《清涼山志》 與《續清涼傳》等文殊感應文本作參考。 5、李裕民:〈北宋王朝與五臺山佛教〉84 自歷史視角看北宋五臺山的歷史演變,進而探析北宋王朝對五臺山佛教的影 響,可資本論文於探討北宋五臺山復興的外圍歷史作參考。 6、崔正森:〈五臺山與日本的佛教文化交流〉85 自歷史視角看唐宋日僧巡禮五臺山的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其中對宋代巡禮五 臺山的日僧有一定程度的介紹。 7、馮巧英:〈五臺山文殊道場的形成與發展〉86 自歷史視角看五臺山自北魏至清代的發展歷程,其中對宋代五臺山的發展有 詳盡的介紹。 8、黨燕妮:〈五臺山文殊信仰及其在敦煌的流傳〉87 自歷史視角看唐宋五臺山文殊信仰在敦煌流行之況,其中對宋代五臺山信仰 在敦煌的發展有相當程度的探討。 9、鎌田茂雄:〈東亞地區佛敎聖地五臺山和五臺山信仰在日本的傳播〉88 自歷史視角看唐宋五臺山信仰在韓國與日本發展狀況,其中亦探討到宋代五 臺山信仰在日本的發展。 10、黃啟江:〈張商英護法的歷史意義〉89 此文以張商英為研究對象,以儒家人士護法為議題探討中心,探討張商英護 法的歷史意義。 月) 。 83. 馮大北: 〈五臺山歷代山志編撰略考〉, 《忻州師範學院學報》 ,24 卷,3 期(2008 年,6 月)。. 84. 李裕民: 〈北宋王朝與五臺山佛教〉, 《山西大學學報》 ,1 期(1994 年,2 月)。. 85. 崔正森: 〈五臺山與日本的佛教文化交流〉 , 《忻州師範學院》 ,16 卷,4 期(2000 年,12 月)。. 86. 馮巧英: 〈五臺山文殊道場的形成與發展〉, 《太原大學學報》 ,3 卷,1 期(2002 年,3 月)。. 87. 黨燕妮: 〈五臺山文殊信仰及其在敦煌的流傳〉 ,《敦煌學輯刊》,(2004年,1月)。. 88. 鎌田茂雄: 〈東亞地區佛敎聖地五臺山和五臺山信仰在日本的傳播〉 ,《法音(學術版) 》,1 期 (1987 年,12 月)。. 89. 黃啟江: 〈張商英護法的歷史意義〉, 《中華佛學學報》 ,9期(1996年)。 1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Teachers may consider the school’s aims and conditions or eve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 and ability; or develop

(a) the respective number of whole-day and half-day kindergarten students receiving subsidy under the Pre-primary Education Voucher Scheme (PEVS) or the Free Quality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Through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Buddhism in the Song dynasty was within a “systemic society.” In response to a legitimation crisis, Tiantai Buddhism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