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討論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0-43)

第五章 討論、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討論

本研究透過研究參與者的訪談敘說得知,組織變革後造成男性資深保險從業人員 工作壓力的因素有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產生工作壓力知覺的環境因素,第二個層 面是產生工作壓力知覺的組織因素,第三個層面是造成工作壓力知覺的個人因素。從 這三個不同層面的敘說內容可以發現,產生工作壓力知覺的因素與相關文獻有雷同的 部份亦有差異的部份,茲分別說明如下:

業績對保險從業人員是主要的壓力來源,從文獻中得知保險從業人員工作壓力的 程度調查,前三大工作壓力來源中有兩項都與業績有關(李淑惠、張芷芳,2010)。而 組織變革所帶來的衝擊,不只會給業務員帶來莫大的影響,公司也會因業務員的反彈 而造成間接影響。這與文獻提到組織變革對員工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尤其在企業價值 觀和制度規章的差異是最明顯,而且會影響成員對組織的承諾(李文瑞等,2009)是一 致的。保險公司併購後新東家勢必會對公司制度規章作調整,因而造成員工無法滿意,

進而想向公司提出一些建議,此時若公司無法立即給員工一些滿意的答覆,就會讓員

35

工認為公司沒有誠意來解決問題,因而造成員工內心的不滿,間接引起更多的工作壓 力,甚至會與公司產生對立,嚴重的話還會引起員工的抗爭。由訪談內容可得知,這 部份的衝擊對員工而言壓力是蠻大的。本研究亦證實「工作不安定性」對工作績效有 明顯的負向影響,這與歐陽彥慧(2009)的見解是一致的,管理者應隨時掌握最新且相 關的資訊以及隨時掌握員工的壓力知覺反應和工作投入的情形,來擬定最佳的管理決 策。然而從研究中得知三位研究參與者都有家庭方面的壓力問題,且影響工作壓力有 一定的程度;對現今的員工而言,若無法同時滿足工作與家庭的需求時,就會因此而 產生工作與家庭的角色衝突,要同時做到兼顧工作與家庭的雙重角色,確實會為個人 帶來較大的壓力,這與許碧芬等(2001)提出的見解是一致的。張婷婷、陸洛(2009)也 提到,會造成職家衝突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資源可以同時處裡工作與家 庭的要求,如此一來就會產生工作干擾家庭所造成的衝突(WFC)與家庭干擾工作所造 成的衝突(FWC)。而工作壓力與健康、經濟因素又息息相關,譬如工作壓力造成健康 問題,健康問題又演變成收入問題,而收入問題又會導致家庭問題,這一連串的相關 問題與本研究是相符合的。綜合保險從業人員工作壓力與一般工作者壓力有多數是一 樣的,高旭繁、陸洛(2011)提出的八大工作壓力,保險從業人員所承受的工作壓力都 有。而工作壓力帶來的後果,不只會造成員工身心的困擾,也會造成許多工安事件與 勞資糾紛,如此一來反而會給企業帶來相當大筆的支出。

透過研究者反思發現台灣從 50 年代開始有保險公司以來,這個產業在政府的督 促下穩定成長,沒想到最近幾年卻產生重大變革,這是保險從業人員始料未及的。譬 如政府開始要求業務員要專業,要專業就要開始考證照,也因此讓許多不適任的業務 員離開。另外是商品的多樣化,以前的商品較簡單易懂,現在商品的複雜度迫使從業 人員必須要不斷學習,否則很快就會因適應不良而被淘汰;還有商品年期從長年期變 成短年期型,如此一來不只業務員的業績下降,連佣金都比以前少很多,然而市場的 飽和度卻是造成壓垮業務員造成大量離職的最後一根稻草。另外研究發現近幾年來外 商公司大量撤走,造成保險業前途的堪憂:政府在 1986 年開放外商保險公司來台設

36

立,從此之後台灣的保險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的設立,台灣的保險業也漸漸走入春秋戰 國時期,沒有幾年的光景台灣的投保率已超過 250%。但是我們卻看到從 2008 年開始,

陸陸續續有外商保險公司撤走,主要是外商認為在台灣經營保險業已賺不到錢,甚至 離譜到連價值五十億資產的保險公司,竟然會以一塊錢新台幣象徵性的賣掉,如果再 這樣下去可能會變成台灣的外商保險公司都會撤走,甚至連本土的保險公司都會一一 結束經營。

另外必須考量外商保險公司賣給國內變成本土保險公司所衍生的問題,例如外商 公司的最高決策是在國外的總部,時效變差就會影響成效,成為本土公司後時效會提 升。另外在台灣的外商公司領導人幾乎都是空降,由總公司調派國外總經理來管理,

這樣會造成因不了解公司組織與文化,而決策難以推動甚至難以看到成效,最好的公 司領導人是由公司基層爬上來最好。但外商公司也有很棒的作法值得參考,例如他們 會有一部份的管理授權會給地方的副總經理來做決定,因此會有一些管理上的彈性空 間,例如從業人員的升級、評量等,但變成本土公司後這些權限都收回總公司,管理 上也較失去彈性。

而保險公司越來越難經營的另一個原因是利差損造成保險公司財務壓力,之前對 保險公司的印象是大多數的保險公司都是很賺錢的公司,但是這樣的印象從近幾年開 始就會被改觀了。因為早期保險公司的保單預定利率都很高,當景氣不錯時保險公司 都可以透過投資而賺到錢,如今的大環境變得很差,根本找不到有高報酬的投資管道,

導致利差損越來越嚴重,加上政府於 2011 年開始實施 40 號公報,勢必造成保險公司 的財務狀況雪上加霜,保險公司可能因此而結束經營,這是我們都始料未及的事,政 府需要儘快想出策略來,救救台灣的保險業。另外本研究亦發現在多通路行銷方面對 保險從業人員是弊大於利,多通路行銷主要是保險公司為了讓公司業績快速成長,透 過多通路來拓展業務的一種管道。然而此管道卻造成保險從業人員的銷售阻力,越來 越多的保戶透過多通路來買保險,甚至會像銀行一樣賣保險卻變相退佣送贈品,造成 保險從業人員的績效大受影響,因而造成了保險從業人員的業績壓力。以上幾點都是

37

本研究所發現出來跟以往所不同的問題,希望產業能有所蛻變,才能夠永續經營。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0-4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