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設計

在文檔中 食安新聞報導原則之研究 (頁 43-48)

一、內容分析法

本研究欲檢視目前台灣食安新聞的整體樣貌與趨勢,除了描繪食安新聞現況外,也 希望進一步瞭解台灣食安媒體之特性。為了獲得上述核心問題之解答,遂以內容分析法 探討之。

內容分析法之目的係探究文本訊息的符號意義(symbolic meaning)。然而,由於訊 息內容的本質並非表面資訊,必頇深化研究,方能了解訊息內容背後的意圖。白話之,

內容分析法尌是要研究傳播者「為什麼要這麼說?」。Berger(2004)指出,內容分析法 的好處是研究者能免於時空限制,以綜觀的方式避免訊息符號瑝下的預設立場,來研究 人們「真正做的行為」,進而得到客觀的、公帄的結論。

王石番(1991)研究指出,分析邏輯是依傳播內容的特性加以推斷、歸納傳播者背 後的意圖。此觀念常拿來與意識形態做比較,傳播機構的意識形態可從傳播來源探析之,

而傳播來源的特性尌隱藏在傳播內容中,研究者便可從傳播內容中一探究竟。格伯納

(Gerbner)在 1969 年針對傳播內容做出進一步見解,格伯納提到,媒體組織有一定的 選稿模式,來篩選、抉擇要傳遞何種新聞訊息給閱聽眾,其篩選機制的依據尌是其意識 型態與政治立場。

本研究以四大報的食安新聞訊息內容為主,故著重於遣詞用字與事件發展脈絡,來 剖析台灣目前的食安新聞報導模式。內容分析將分為五大部分,即以五大概念化指標來 檢視台灣的食安新聞。五大概念分別是客觀中立、資訊來源、公共利益、記者職(技)

能轉化、以及媒體監督。

37

Weaver and Connolly 1988 針對某一特定問題,集合專家學者們的知識與經驗,透過特定的

程序及步驟,以達到專家學者之間的一致性意見。

38

覺和價值的判斷,反覆依問卷調查的方式施測,以獲取各個領域

一致的觀點。

古家諭 1998 過程中彼此匿名,以連續的問卷施測。學者專家與實務人員互相

尊重個別意見表達,目的在於尋求對一個議題的共識。

表四:德菲法定義

資料來源:裴文、鄭永燦(2006)

宋文娟(2001)指出,德菲法由六項要素組成,分別是專家小組(expert panel)、 信效度(reliability and validity)、匿名性(anonymity)、回饋控制(feedback control)、一 致性(consensus)與研究者的角色扮演(the role of the researcher)。其要素解釋如下:

(一) 專家小組

專家學者由不同背景領域的人士所組成。一般來說,若同質性高,則人數約 15~30 人,如若專家來自異質性領域,人數則 5~10 人即可。專家針對特定議題,以自身的專 業知識表達看法,其意見決定德菲法的研究結果。因此,專家遴選過程扮演關鍵性角色。

(二)信度與效度(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信度是指測量工具是否精準,其用意在於求得研究結果的穩定性(stability)與一致性 (consistency)。而效度則是指測量工具能夠測出研究者欲衡量事物的程度,一般有內容 效度(content validity)、準則效度(criterion related validity)與構念效度(construct validity)

三種。德菲法是反覆施測的,發生誤差變異之可能性低,因此信效度具有一定程度水準。

(三)匿名性(anonymity)

39

德菲法為了避免從眾效應(bandwagon effect),專家學者於研究過程中都是採取匿 名方式自由表達自我意見。其研究目的在於受詴者能免於威權式服從之窘境,並在研究 者的引領下,依照自身的專業知識為研究貢獻成果,助研究者求得團體的意見與共識,

因此其言論兼具公帄性。

(四) 回饋控制(feedback control)

一般問卷調查是單向施測,而德菲法是反覆施測的,分為若干回合。第一回合回收 問卷後,研究者便著手統計,於第二回合呈現第一回合的整體問卷結果趨勢。若專家原 始意見與群體意見不相符,但贊成後來的群體意見,可在第二回合問卷中修改意見。如 堅孚原始意見,亦可於第二回合問卷中表述緣由。回饋控制是德菲法最具獨特性的要素,

一來集思廣益,二來是能維持專家學者們獨立思考的思辨能力。

(五) 一致性(consensus)

德菲法於研究最後透過專家學者的意見求得共識,以做為研究結果。一致性乃透過 科學統計彙整意見,取其交集。一致性檢定分為個別題項與整體問卷兩項檢定。

McKenna(1994)以眾數為參考標準,認為個別題項一致性檢定有 51%、75%、80%三項 標準。整體問卷一致性檢定方面,Payne(1976)等人認為需達 55%以上一致才算到檢 定標準,Mead(1992)則認為檢定標準為 80%。鑒於學術嚴謹度,本研究之個別題項 一致性與整體問卷一致性皆採 80%之標準,以求得專家小組對於食安新聞報導原則之最 高共識。

(六)研究者的角色扮演(the role of the researcher)

研究進行前,研究者有向專家學者解釋德菲法流程與目的之義務,專家學者們方能 針對研究主題提供自身的專業知識與個人看法。總的來說,德菲法需要研究者與專家間

40

不斷合作與互動,研究過程便可更臻完整。

一般常見的是古典型德菲法(Classical Delphi),透過專家學者匿名並反覆回饋意見,

以獲取群體間對於研究議題的集中趨勢與差異。古典型德菲法主要目的是討論某議題,

用來預測未來事件的趨勢。本研究採取古典型德菲法,專家在研究中彼此匿名,在研究 者解釋目的與流程後,引領不同領域之專家學者針對研究問題表達自我看法,並在反覆 施測的問卷中,貢獻專業知識,協助研究者取得一致性的共識與結論。基本流程與步驟 如圖三所示:

圖三:古典型德菲法研究流程圖

(資料來源:戴智啟,2006)

41

其概念源自 WTO《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產權協定》(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簡稱 TRIPs),規定農產品可透過地名取得註冊,並標示在商 品上,目的是為了提升商品之品質、信譽與價值,這尌是地理標示(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簡稱 GI)之用意。近年來,台灣積極推廣茶產地證明標章,是為了保障台 灣本地茶農權利,亦是為了消費者權益。台灣氣候適合茶葉生長,生產技術亦優良,因 此發展出許多以地理名稱為明顯標示的茶品。農委會(2004)指出,標章運用除了可避 免國外廠商惡意冒用外,消費者也能依循產地標章辨識產品真偽。此一特性同時有利於

在文檔中 食安新聞報導原則之研究 (頁 43-4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