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貢獻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84-95)

第六章 結論與未來建議

6.3 研究貢獻

本研究的研究貢獻可歸納出兩點,說明如下所示:

一、由於多數線上測驗系統僅提供單人測驗,透過不同的測驗方式,例如同儕間的競 賽及挑戰賽,可輔助學生進行ERP證照考試之練習。除此之外,根據研究結果顯 示,學生非常注重自己的學習歷程及成就表現,當獲得愈來愈多好成績及成就,

明顯可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二、本研究經整理文獻探討,歸納出MOGLS的雛型架構,未來後續研究者欲持續探 討,可參考本研究提出的系統架構。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王珩(2005),“從 ARCS 模式探討英語學習動機之激發策略”,臺中教育大學學 報:人文藝術類,第 19 卷,第 2 期,頁 89-100。

2. 江妮穎(2007),“運用「遊戲式教學法」提升識字困難學生識字學習成效之行動 研究”,特殊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 13-34。

3. 余鑑、于俊傑、余采芳(2011),“數位學習知覺與使用意圖間影響之研究”,電 子商務研究,第 9 卷,第 3 期,頁 323-352。

4. 李允中、王小璠、蘇木春(2003),“模糊理論及其應用”,臺北市:全華科技圖書 公司。

5. 沈中偉(2004),科技與學習 : 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6. 林振陽、蕭世文、羅際鋐、柯雅娟(2009),“應用模糊理論於創意形態設計之發 展”,應用藝術與設計學報,第 4 期,頁 25-37。

7. 林純言(2008),“英語學習中影響學習動機因素之探討-以大學通識英語課程爲 例”,教育暨外國語文學報,第 7 期,頁 57 -71。

8. 林清平(2002),“模糊理論在學生參與繪畫作品評量上的應用-以水彩作品為 例”,視覺藝術,第 5 卷,頁 89-142。

9. 林雅婷(2010),“抓住幼兒學習的目光-以 ARCS 動機模式提升幼兒園課程設計 中引起動機階段之效果”,幼兒保育論壇,第 5 卷,頁 134-144。

10. 林義翔(2006),“以多人連線遊戲模式為基礎的數位學習系統”,南台科技大學 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柯文容、林啟超、張珮鳳(2010),“運用 ARCS 動機模式之互動式多媒體圖畫 書設計探究:以數學課程認識時間與日期為例”,TANET2010 臺灣網際網路研 討會。

12. 翁榮源、莊坤鴻(2008),“遊戲式網路學習在「物質變化」單元之應用研究”,

生活科技教育月刊,第 41 卷,第 6 期,頁 82-103。

13. 張玉佩(2009),“遊戲、人生:從線上遊戲玩家探討網路世界與日常生活的結合”,

第 98 期,頁 1 -45。

14. 張鈿富、孫慶岷(1993),“學習成就評量與模糊模式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學 報,第 67 卷,頁 57-73。

15. 張靜儀(2005),“國小自然科教學個案研究-以 ARCS 動機模式解析”, 科學教 育學刊,第 13 卷,第 2 期,頁 191-216。

16. 梁姿茵、高世州(2006),“以模糊理論和管制圖建構「多元評量管控機制”, 淡 江人文社會學刊,第 25 卷,頁 71-90。

17. 許有德(2009),“國中英語拼字遊戲系統的設計與評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 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18. 陳文亮、沈銘秋、張旭銘、蘇于倫(2012),“燈具產品開發活動多準則設計評價”,

機械技師學刊,第 5 卷,第 1 期,頁 18 -23。

19. 陳萌智、何嘉原、吳東諠、王佩馨、嚴士翔(2010),“結合數位學習與數位遊戲 之研究--以國小自然科學課程為例”,吳鳳學報,第 18 期,頁 297-316。

20. 陳鴻文、包冬意、吳德仁(2005),“模糊理論與不確定推理在教學評量系統中之 應用”,科學與工程技術期刊,第 1 卷,第 1 期,頁 17-29。

21. 曾絲宜、林育玫、莊憶晴、吳茹蕙、李翔棟(2008),“數位學習系統設計原則之 研究─以故宮e學園為例”,圖文傳播藝術學報,頁 211 -224。

22. 程毓明、蘇怡仁、王俞揮(2010),“遊戲式學習虛擬貨幣對小學生數學學習成效 之研究”,第九屆離島資訊技術與應用研討會論文集。

23. 黃士滔、劉天賜(1997),“模糊理論在 ISO14001 環境考量面重要程度判定應用”,

中華民國品質發展學會八十六年會,頁 42-47。

24. 黃桂芝、曾憲雄、翁瑞鋒、何筱婷(2008),“採遊戲式學習教育平台之科學教育 活動設計”,數位學習科技期刊,第 1 卷,第 1 期,頁 56-71。

25. 楊淑晴(2011),“國中生參與線上遊戲經驗與自我概念、生活適應與幸福感之研 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第 48 卷,第 3 期,頁 407-442。

26. 葉秋呈(2007),“以模糊理論建構微積分學習之異同分析”,測驗學刊,第 54 輯,

第 1 期,頁 175-196。

27. 劉仲鑫、邵亦(2012),“統計式模糊邏輯應用於流量控制防止分散式阻斷服務攻 擊”,技術學刊,第 27 卷,第 2 期,頁 97 -108。

28. 劉威德、梁姿茵(2008),“以模糊理論和管制圖建構多元評量成績管控系統-以繪 畫科目為例”,測驗學刊,第 55 輯,第 1 期,頁 151-184。

29. 蔡福興、游光昭、蕭顯勝(2008),“從新學習遷移觀點發掘數位遊戲式學習之價值”,

課程與教學季刊,第 11 卷,第 4 期,頁 237 -277。

30. 鄧景宜、梁信源、呂季芳(2007),“線上遊戲玩家與非玩家人格與心理需求滿足 之差異”,電子商務研究,第 5 卷,第 3 期,頁 439-462。

31. 應鳴雄、黃浩軒、胡珮婷(2011) ,“影響參與證照考試行為意向之實證研究:

以 ERP 課程為例”,2011 年國際 ERP 學術及實務研討會,頁 288-305。

32. 藍友烽、劉昱君、黃惠忠(2007),“以多人連線模式為基礎之情境式多媒體教學互 動系統”,TANET2007 臺灣網際網路研討會論文集〔二〕。

33. 闕頌廉(2003),應用模糊數學,臺北市: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34. 羅立芸(2009),“線上遊戲虛擬社群對青少年社會化之影響”,2009 數位創世紀 學術實務國際研討會發表論文。

35. 羅昭強(2000),“模糊數學在數學科基本學力測驗上的應用”,八十九學年度師 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36. 蘇宜芬、簡邦宗、楊政育、陳學志(2008),“字補救學習系統之建立與效果評估 研究”,教育心理學報,第 39 卷,第 4 期,頁 589 -601。

37. 權淑芯、梁鴻鑑、黃久秦(2012),“高中生對老化課程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及

學習成效之探討─以新竹某私立高中為例”, 明新學報,第 38 卷,第 1 期,頁 192 -207。

英文部分:

1. Anastasi, A. (1988), “Psychological Testing (6th ed.)”, NY: Macmillan.

2. Bohlin, R. M., Milheim, W .D., & Viechnicki, K. J. (1994) , “The development of a model for the design of motivational adult instruc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ystems, Vol.22, No.1 , pp. 3-17.

3. Burguillo, J. C. (2010), “Using game theory and Competition-based Learning to stimulate student motivation and performance”, Computers & Education, Vol. 55, Issue 2, pp. 566-575.

4. Cheng, C.H. & Su, C.H. (2012), “A Game-based learning system for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iveness in system analysis course”,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Vol. 31, pp. 669-675.

5. Cheng, Y. M. & Chen, P. F. (2008), “Building an online game-based learning system for elementary schoo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Hiding and Multimedia Signal Processing, pp. 35-38.

6. Coştu, S., Aydın, S. & Filiz, M. (2009), “Students’ conceptions about browser-game-basedlearning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TTNetvitamin case”,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Vol. 1, pp. 1848–1852.

7. DeLone, W.H. & McLean, E. R. (1992), “Information System Success: The Quest for the Depend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System Research, Vol.3, No.1, pp.60-95.

8. DeLone, W. H. & McLean, E. R.(2003), “The DeLone and McLean Mode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Success: A Ten-Year Update”,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 Vol.19, No.4, pp.9-30.

9. Ellington, H., Adinall, E., & Percival, F. (1982), A Handbook of Game Design.

London, UK: Kogan.

10. Huang, W. H. (2011), “Evaluating learners' motivational and cognitive processing in an online game-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Journal, Vol. 27, pp. 694-704.

11. Keller, J. M.(1983) , “Motivational design of instruction”, In C. M. Reigeluth (Ed.),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An overview of their current status, pp.

386-434.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2. Keller, J. M. (1987a), “Strategies for stimulating the motivation to learn”, Performance & Instruction, Vol.26, No.8, pp.1-7.

13. Keller, J. M. (1987b), “The systematic process of motivational design”, Performance

& Instruction, Vol.26, No.9, pp.1-8.

14. Keller, J. M. (1999a), “Motivation in Cyber Learning Environm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Vol.1, No.1, pp.7 - 30.

15. Lin, W. S. & Wang, C. H. (2012), “Antecedences to continued intentions of adopting e-learning system in blended learning instruction: A contingency framework based on models of information system success and task-technology fit”, Computers &

Education, Vol.58, pp.88-99.

16. MacInnes, I. (2006), “Property rights, legal issues, and business models in virtual world communities”,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Vol.6, No.1, pp. 39-56.

17. Nunnally, J. C. & Bernstein, I. H. (1994), “Psychometric Theory 3rd ed. ”, New York: McGraw-Hill.

18. Small, R. V. & Gluck, M. (1994), “The relationship of motivational conditions to effective instructional attributes: A magnitude scaling approach”, Educational Technology, Vol. 34, No. 8, pp. 33-40.

19. Su, C. C. (2011), “A Study of Flow in EFL Classrooms through Free Online Games”, Hwa Kang English Journal, Vol. 17, pp. 95–123.

20. Vos, N., Meijden, H. V. & Denessen, E. (2011), “Effects of constructing versus playing an educational game on student motivation and deep learning strategy use”, Computers & Education, Vol.56, No.1, pp.127-137.

21. Warren, S. J., Dondlinger, M. Jo. , McLeod, J. & Bigenho, C. (2012), “Opening The Door: An evaluation of the efficacy of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game”, Computers & Education, Vol. 58, pp. 397-412.

22. Zadeh, L. A. (1965), “Fuzzy sets”, Informationand Control, Vol.8, pp.338-353.

網站部分:

1.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2012),2012 台灣網友行動暨遊戲娛樂調查,

http://goo.gl/ueJqC,檢索日期:2012 年 7 月 1 日。

2. 電子工程專輯(2009), MIC:口碑效應與朋友是線上遊戲吸引玩家主要因素,

http://ppt.cc/unZf,檢索日期:2012 年 7 月 1 日。

附錄一:問卷

結合ARCS動機模式及多人線上遊戲學習系統之研究 親愛的先生、小姐您好:

很高興您能撥冗參與本研究的實驗任務及填寫問卷,在此先感謝您的熱心協 助。這是一份有關「多人線上遊戲學習系統」的學術研究,想瞭解您對於 ERP 知 識學習的態度,以及對「多人線上遊戲學習系統」使用後的學習動機與系統滿意度。

您寶貴的意見對本研究有極大貢獻,請您依據本研究所給予的實驗任務填寫問 卷。您所參與的實驗任務及所填得問卷資料將僅供學術研究之用,敬請您安心作 答。誠摯感謝您的幫忙!

祝您 學業進步 健康快樂

中華大學 資訊管理研究所 指導教授:應鳴雄 博士 研 究 生:楊凱婷 敬上

【第一部份】系統效用量表 注意層面:

以下每一題的答案依照程度的不同分成五個等級,從「非 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請您根據使用遊戲式測驗系統後 的實際情況,在內勾選適當的答案。

非 常 不 同 意

不 同 意

通 同

意 非 常 同 意 1 2 3 4 5

1. 我覺得當我在遊戲式測驗系統中進行個人練習,並使用遊 戲中的求救道具時,會讓我覺得 ERP 知識的學習更有趣。

    

2. 我覺得當我在遊戲式測驗系統中進行團體競賽時,系統會 根據我的程度而提供適合我能力的試題,可維持我對知識 學習的好奇心。

    

3. 我覺得當我在遊戲式測驗系統反覆進行各項測驗時,有助 於我在 ERP 專業知識領域的學習。

    

4. 我覺得當我在遊戲式測驗系統進行模擬證照考試時,有助 於我考取 ERP 證照的知識。

    

5. 我覺得當我在遊戲式測驗系統反覆進行各項測驗時,有助 於我提昇自己的測驗成績。

    

6. 我覺得當我在遊戲式測驗系統了解到學習目標後,有助於 提升我的學習動機。

    

7. 我覺得當我在遊戲式測驗系統進行個人練習,分數有所進 步而加分時,讓我願意投入更多的心力獲得好成績。

    

8. 我覺得當我在遊戲式測驗系統進行個人挑戰成功時,能增 強我的學習信心。

    

9. 我覺得當我在遊戲式測驗系統反覆進行各項測驗時,讓我 更有把握考過 ERP 課程的證照。

    

10. 我覺得當我在遊戲式測驗系統中因為測驗後的能力程度     

晉級時,系統所給予的正向回饋鼓勵資訊,會增強我的學 習信心。

11. 我覺得當我在遊戲式測驗系統中藉由題庫的反覆練習獲 得好成績時,能增進我的成就感。

    

12. 我覺得當我在遊戲式測驗系統中進行各項測驗結束時,所 給予正面的回饋資訊,讓我感到滿足。

    

13. 我覺得當我在遊戲式測驗系統中獲得愈多成就時,能提升 我的成就感。

    

14. 我覺得當我在遊戲式測驗系統中進行模擬證照考試成功 時,能增進我的成就感。

    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84-9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