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科學史應用於教學的理念

本節探討科學本質及其與科學教育的關係,以及科學史融入教學對於學習科 學本質的影響,並從文獻中歸納科學史融入科學教育的研究,從中探討科學史教 材的設計原則,並探討不同科學史教材的設計方法,作為教材設計時的依據。

壹、 科學史與科學本質學習

科學教育的改革中,科學本質和科學史受到相當廣泛的重視,美國科學促進 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1989)呼籲科學 教育學者及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對於科學本質的瞭解,其所提出的 Project 2061 將科學本質分成三個領域,如下所示。

1. 科學的世界觀 (scientific world view):科學的世界觀著重於科學家擁 有共同的信念,並在嚴謹的科學規範之下,對現象提出解釋。但這些 經由解釋產生的理論是不斷變化的,新的觀察證據會影響已存在的理 論,也因此科學家所提出的理論也僅是暫時的。

2. 科學探究活動 (scientific inquiry):科學的探究活動是科學家在面對問 題時從提出假設,以邏輯的方式分析證據,最後得到理論的過程。

3. 科學事業 (science enterprise):科學事業強調科學家與科學社群之間 互動的情形,亦即理論辯證的過程,與人文社會及時代背景有關。

林陳涌(1996)的「了解科學本質量表」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Scale, UNOS)將科學本質分成三個部份,分為科學知識,科學方法以及科 學事業。科學知識指的是學生的科學世界觀,科學方法指的是學生對於科學探究 活動的理解,而科學事業則是指學生對於科學事業的瞭解。

國外的學者對於發展科學本質的評量工具研究已久,如 Cooley 和 Klopfer

(1961)發展的「了解科學測驗」(Test on Understanding Science, TOUS),偏重 在科學家與科學社群,科學知識本質的題目較少。Rubba 和 Andersen(1978)發 展的「科學知識本質量表」(Nature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Scale, NSKS)則偏重 於科學知識的議題;林陳涌(1996)的「了解科學本質量表」則綜合了國內外學 者對於科學本質的定義,並以國內的高中作為研究的對象,其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均有嚴格考驗。

謝甫宜和洪振方(2010)以林陳涌(1996)科學本質的三個向度為範疇,對 科學本質提出進一步的闡述:

1. 科學知識的本質:科學知識具有經久性與可重複性,亦可被新知識所取 代,也必須被公開發表和被科學社群接受。項目包括:累積性、暫時性、

可重複性、創造性、公開性以及可預測性。

2. 科學方法的本質:科學方法是建構科學知識的過程,沒有固定的科學方 法和步驟,且受到科學家本身的信念和理論影響。此面向包括:質疑性、

經驗性、實證性、理論蘊含的、科學方法的多元性、邏輯推論性以及科 學的限制。

3. 科學事業的本質:科學家兼具科學專業與公民的身份,並且受到倫理和 道德、科學社群的規範,同時科學、科技和社會三者會互相影響。此面 向包括:倫理與道德原則、科學家的身份、科學社群的重要性以及 STS 的交互影響。

上述對於科學本質的闡述,與蘇明州和高慧蓮(2006)提出科學本質的範疇 吻合,兩者之差異僅在前者使用「科學方法的本質」,後者使用「科學探究的本

質」,兩者在名稱上稍微不同,但實質上其內涵是一致的。

許良榮和蕭培玉(2007)調查近三十年的國內外文獻,發現仍有許多學生具 有不恰當的科學本質觀。因此,如何培養學生具備有良好的科學本質觀,是科學 教育上應重視的地方。科學本質必須內含於科學的教學之中(Lederman, 1986;

Duschl, 1988),而以科學史融入教學可以達到科學本質的教學目標(巫俊明, 1997;

Solomon, Duveen & McCarthy, 1992; Abd-El-Khalick & Lederman, 2000)。

科學史和科學的發展緊密連結(William, Susan, & Wilke, 2011),科學史不僅 僅是歷史,其中包含了科學的知識與辯證過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產生迷 思概念,而這些迷思常常與科學史的發展並存(Simona & Barbara, 2010)。透過 科學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及早發現迷思,並且提供當時代科學發展時的社會文 化、政治、和歷史的背景,協助學生可以想像和模擬,進而引起學習的興趣

(William, Susan, & Wilke, 2011)。而許多的抽象概念也融合在科學史當中,學生 可以經由科學史,很容易地了解這些抽象的概念(Bülent, Bilal, Cemalettin, &

Selahattin, 2011);學生可以像科學家一樣地從事科學的發展過程(Simona &

Barbara, 2010);科學史正是扮演穿針引線的工作,協助學生了解科學本質,例 如科學的變動性、科學與社會文化的相關性、科學是暫定性且可靠和可重複被驗 證的、定理和定律是嚴謹證明等(William , Susan, & Wilke, 2011);科學史在科 學教育上,具有強化學生對於科學本質的認識 (Lin , Cheng & Chang, 2011)。

貳、科學史融入科學教學的方法

許多研究發現融入科學史在科學教學中,對學生的科學本質觀、學 習態度,以及學習成就都有正面的影響(Simona & Barbara, 2010; Lin, Cheng &

Chang, 2011; Bülent et al., 2011)。科學史可作為進入核心的科學概念前探究科學 現象的背景(Simona & Barbara, 2010),歷史事件圖(Historical Episode Map, HEM)

可以完整呈現科學發展的來龍去脈(Lin , Cheng & Chang, 2011),科學史與生活 經驗的結合使學生容易了解抽象的概念(Bülent et al., 2011)。教師有許多種融入

科學史在科學教育上的方法,大致上可以分為「科學傳記或史料閱讀」、「角色扮

& Chang, 2011)。而在教材設計的取向,因設計的教學方法不同而有相對應的方 式,例如以「角色扮演」和「議題討論與辯護」的教學方式,其教材內容偏向強 調科學發展歷程中具有辯論性的議題,因此多以歷史對話,互動式歷史小故事等 方式呈現,如拉馬克和達爾文的演化理論辯論(廖麗貞、林寶英和洪振方,2000),

以及拉瓦節與卜利士力爭辯是否存在燃素說(張容君、張慧博和鄭子善,2010)

皆屬此類。而若是「實驗重現」或「科學史料的閱讀」,則教材的內容多呈現科 學家如何找到證據的過程,屬於歷史個案研究(Lin , Hung & Hung, 2002;李明 昆、劉靜怡和洪振方,2011)。由此可見,教材的編寫應考量教師的教學設計,

並考慮教師使用的彈性與方便性,以期能推廣科學史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