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科技接受模式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研究主要是探討使用者對於雲端運算服務的使用意願,藉由本章回顧關於 此類的相關文獻研究,以確立本研究所用之研究相關構面及理論基礎。

第一節 科技接受模式

一、 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Fishbein 與 Ajzen於1975年提出了理性行為理論(TRA),用以預測使用者對 資訊系統的使用意願,TRA理論認為人類通常是理性的,並有系統的使用其所合 適的資訊,個人是否進行實際行為(Actual Behavior)是受其行為意願(Behavioral Intention)所決定,而行為意願則由其行為態度(Attitude Toward Behavior)與主 觀規範(Subjective Norm)所影響。所謂的行為意願,是指個人對某項特定行為 實行程度,而行為態度是指個人對該特定行為所抱持的正負向評估,當個人對行 為的態度愈正向,則行為意願愈高,反之則愈低。主觀規範是其個人認為對他重 要的人對其是否應實行某特定行為的意見,涉及他人意見或社會壓力等相關因 素,其也因此影響其行為意願 (Fishbein and Ajzen,1975)。

圖 2 理性行為理論(TRA)架構圖 資料來源:Fishbein & Ajzen(1975)

Actual Behavior 實際行為 Behavioral Intention

行為意願 Attitude Toward Behavior

行為態度

Subjective Norm 主觀規範

7

二、 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Davis(1989)以理性行為理論(TRA)為基礎,探討個人對於資訊科技接受的 行為,但Davis認為主觀規範來自於外在的社會文化影響的不確定性且不易測量,

故此構面在科技接受度上影響不大,因此排除了主觀規範,認為比觀規範更有影 響性的是態度的影響,Davis(1989)另納入兩個特別的認知信念,分別是認知有 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認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提出科技接受 模式(TAM)理論,用以解釋個人對於資訊科技的使用及接受度的決定因素,認 為個人使用資訊科技的意願主要是受認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認知易 用性 (Perceived ease of use)的影響,是個人是否使用某特定資訊科技意願的主 要決定因素,是國內外許多研究者最常用來研究科技接受度的一種研究模式,在 許多關於資訊科技的使用及接受度的研究中已受到廣泛的證實。

科 技 接 受 模 式 理 論 中 共 有 五 個 主 要 構 面 : 認 知 有 用 性 ( Perceived Usefulness)、認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使用態度(Attitude Toward Using)、行為意願(Behavior Intention to Use)以及實際使用(Actual System Use)。 1. 外部變數(External variables):外部變數如系統特性、任務特性、個人

差異及組織因素等,在TAM中認為會直接地影響使用者的認知有用性及 認知易用性。

2. 認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認知有用性是指使用者相信使用某 系統可以提高其工作績效的程度。在TAM中,認為認知有用性會直接地

8 的使用意願。

4. 使用態度(Attitude Toward Using):使用態度是指個人對操作某一資訊 系統時所抱持的正向或負向評價。在TAM中,使用態度會直接地受到認 知有用性及認知易用性的影響外,亦會直接地影響使用者對資訊系統的 行為意願,並間接地透過行為意願影響使用者使用資訊系統的實際使用。

5. 行為意願 (Behavior Intention to Use):行為意願在TRA中所示,是指個 人實行某項特定行為的意願程度 (Fishbein and Ajzen,1975)。在TAM中,

行為意願會直接地受到認知有用性及使用態度的影響,行為意願會直接 地影響使用者對資訊系統的實際使用。

6. 實際使用(Actual System Use):使用者對資訊系統的實際施行。在TAM 中,實際使用會受到行為意願直接地影響。

圖 3 科技接受模式(TAM)架構圖 資料來源:Davis (1989)

三、 科技接受模式Ⅱ(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Ⅱ,TAMⅡ)

Venkatesh 與 Davis (2000) 在提出的科技接受模式多年後,以科技接受模式

實際使用 使用態度

認知有用性

認知易用性

外部變數 行為意願

9

為基礎並加以延伸,於2000年提出「科技接受模式Ⅱ」,除將使用態度去除外,該 模型將主觀規範、形象、工作相關、輸出品質、結果展示性等變數納入模式中,

並加入了經驗與自願性兩項調節變數。

圖 4 科技接受模式Ⅱ(TAMⅡ)架構圖 資料來源:Venkatesh & Davis (2000)

回顧相關文獻研究我們可以發現,關於資訊科技的使用意願此類的相關研究 中,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及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是最為各研究作者所普遍採用的理論基礎,科技接受模式 雖為較早期並較精簡之科技接受度預測模型,但已在許多有關科技接受度之研究 中皆已獲得實證支持。在Taylor 與 Todd (1995)的研究中亦指出,科技接受模式 雖較為精簡,但卻非常適合用來預測使用者之使用行為。Gentry 與 Calantone (2002)在其研究中發現科技接受模式 (TAM) 比其他模式更適合用來解釋及預測 使用者在網路上的採用行為。故本研究採用科技接受模式 (TAM) 做為驗證軟體

行為意願 認知有用性

認知易用性

主觀規範

實際使用

形象

工作相關

輸出品質

結果展示性

經驗 自願性

10

即服務(SaaS)特性對台東地區民眾使用意願之關係研究架構基礎。

11

(Wikipedia) 2011

一種基於網際網路的運算方式,透過這種方式,共享 的軟硬體資源和資訊可以按需提供給電腦和其他裝 置。

(續下頁)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