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第三節、章節安排與研究架構

為服務本文立意之需要,本文將分為柒個章節,首先介紹本文研究緣起、

「精準扶貧」政策背景、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介紹「精準扶貧」與貧困問 題,「精準扶貧」的相關文獻回顧;簡介中國大陸基層社會結構、「精準扶貧」

的基層制度安排;第肆、伍、陸章重點呈現「精準扶貧」的具體流程與方法、

房屋改造、產業扶貧與幹部考核機制,最後獲得本文研究結論。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章節安排與研究架構

第貳章、 文獻回顧:貧困問題、社會治理與「精準扶貧」的研究 第一節、 貧困問題及其成因研究

第二節、 社會治理研究

第三節、 「精準扶貧」績效考核與基層菁英研究 第參章、中國大陸反貧困組織結構、歷史與個案

第一節、中國農村基層政治結構與扶貧機構設置 第二節、中國扶貧開發機構與工作組制度

第三節、「精準扶貧」前的中國大陸扶貧開發 第四節、個案基本村情介紹:B 縣與 Y 縣 第肆章、「精準扶貧」的基礎措施

第一節、「精準扶貧」的基本措施(精準識別、建檔立卡)

第二節、「精準扶貧」下的危房改造與異地搬遷模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第三節、「精準扶貧」與幸福苑模式 第伍章、「精準扶貧」下的產業結構式與分配制度

第一節、「精準扶貧」下的政府與社會企業 第二節、「精準扶貧」下的農牧業

第三節、「精準扶貧」下的分配方式 第陸章、「精準扶貧」下的幹部考核模式

第一節、「精準扶貧」組織考核 第二節、「精準扶貧」業務考核 第三節、「精準扶貧」的第三方評估 第柒章、結論:後「精準扶貧」時代與永續發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圖1-2 研究方框架思維導圖,來源:作者製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第貳章 貧困問題、社會治理與「精準扶貧」研究

本章将對貧困問題及其成因,社會治理問題和現有「精準扶貧」研究進行 回顧。在理解中國大陸反貧困之前,需要首先定義什麼是貧困,了解國際社會 關於貧困及成因的研究;其次,反貧困行為涉及社會治理,第二節將回顧社會 治理理論及其研究;最後,「精準扶貧」現有研究,包括成效研究、幹部行為研 究將有助於站在前人成果上多角度理解中共當下的「精準扶貧」。

第一節 貧困定義、成因與反貧困理論 一、貧困的定義

貧困本身具有豐富的內涵且隨時代發展,含意日益豐富。最早對於貧困的研 究聚焦於社會化生產之下的「佔有」不足,體現在個人所能支配的產品無法維持 其基本生活需求。貧窮並不是一個亙古的概念,而是隨著對以「佔有物質資料」

為核心價值的近代生產方式的誕生而產生並發展15。當社會開始出現大規模產品 與愈來愈多的人口脫離土地、脫離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進入工業化生產或間接參 與工業化上下游產業開始,貧困脫離一家一戶的處境,從此具有社會意義。

貧困可在不同情景下做出多種分類,可依據貧困的程度與貧困的範圍進行劃 分據貧困的程度,可分為絕對貧困(Absolute Poverty)與相對貧困(Relative Poverty)。最早研究貧困問題的研究者,B. Seebohm Rowntree 於一個世紀 前這樣定義貧困狀態:

家庭總收入不能滿足維持生理需求的最低要求,這是貧困的主要形態

(Primary Poverty)…家庭總收入可以維持生理需求,但由於部分收入用於其

15 張帆,《現代性語境中的貧困與反貧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頁 20。

他支出導致無法維持既有需求,這是貧困的次要形態(Secondary Poverty)。16 即使以今天的貧困標準而言,1899 年對於貧困的定義也不為過時,

Rowntree 所描述之貧困的主要形態與次要形態有今日絕對貧困(Absolute Poverty)與相對貧困(Relative Poverty)的雛形,皆強調貧困的物質資料佔 有不足,特別是對於生活必需品食品的佔有不足。Lloyd Reynolds 在研究美國 貧困線標準時採取計算維持基本生活所需的熱量,然後將其轉化為食品數量,算 出購買所需的相應金額。17自英國研究者Rowntree(1899)與其搭檔 Charles Booth(1892)18之後,從來不乏將貧困定義為物質短缺的研究者。

Routledge/Thoemmes Press, 1997), pp.86-87.

17 袁一民,《傳播社會學中關於貧困的研究》(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7),頁 5。

18 黃建新,《反貧困與農村金融制度安排》(北京:中國財政經濟,2008),頁 2。

19 部分國家與地區採取 60%為標準。

http://www.qstheory.cn/llqikan/2017-12/03/c_1122049424.htm。(點閱日期:2020/04/01)

22 鄭寶華、張蘭英,《中國農村反貧困詞彙釋義》,頁 25。

23 鄭寶華、張蘭英,《中國農村反貧困詞彙釋義》,頁 11。

進行分析。站在馬爾薩斯(Thomas Robert Malthus)人口論的理論基礎上24。 1953 年,納爾遜(Richard Nelson Jones)使用統計法,發現了開發提出「低 水準平衡陷阱」。羅格納•納克斯(Ragnar Nurkse)於 1966 年撰寫《不發達 國家的資本形成》,通過研究人口增長與人均收入支出的關係,認為發展中國家 的窮人將長期陷入人口增長抵消微薄的經濟增長,從而陷入貧窮的惡性循環25

哈維•萊賓斯坦(Harvey Leeibenstein)於 1957 年提出「臨界最小努 力」,認為由於國際分工和缺乏高投資比率讓這些國家整體停留在長期貧困的狀

24 Thomas Robert Malthus, 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 London: J. Johnson Press, 1798.

25 鄒波,《中國綠色貧困問題及治理研究——以全國集中連片特困區為例》(北京:經濟科學,

2016),頁 12。

26 張賽玉,《新時代中國農村老年貧困精準治理研究——基於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北京:

世界知識,2018),頁 14。

濟可以達成「帕累托最優配置」(Pareto Optimality),但也規定了政府的職責,

如果政府不在此時進行公正的收入再分配,貧困現象可能一直存在27

一些學者從社會與文化角度解釋貧窮現象,1981,在反貧困領域頗有盛名 的年阿瑪蒂亞•森(Amartya Sen)於《貧困與饑荒》等一系列作品中提出貧 困首先是權利的貧困,機會與權利的雙重缺失造成窮人無法擺脫經濟上的貧困28。 岡納•繆爾達爾(Karl Gunnar Myrdal)於 1991 年發表的《世界反貧困大綱》

中指出,造成貧困的原因來自社會的不公正與經濟領域的不平等,減貧的首要任 務是促進社會平等,否則貧者會陷入貧困的惡性循環 。

奧斯卡•劉易斯(Oscar Lewis)是最早將貧困與文化相聯繫的學者,1959 年發表的《貧窮文化:墨西哥五個家庭實錄》中,劉易斯認為兒童在貧困家庭中 會逐漸習得貧困,接受安於現狀與貧困的價值觀29。持有此種觀點的學者不在少 數,保羅•威利斯(Paul Willis)在其 1977 年著作《學做工》中也通過個案分 析,描述了工人階級子弟如何通過生活環境的工人文化志趣而繼承父輩的工作。

另 有 學 者 將 貧 窮 歸 咎 為 市 場 經 濟 下 的 自 我 選 擇 , 布 坎 南 (James Mcgill Buchanan)和德沃金(Ronald Myles Dworkin)強調在這個「自由競爭」社

27 譚詩賦,《現代貧困學導論》(武漢:湖北人民,2012),頁 5。

28 Amartya Sen,《貧困與饑荒》(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另可參考 Amartya Sen, Development as Freedom, New York: Anchor, 2000.

29 Oscar Lewis,《貧窮文化:墨西哥五個家庭一日生活的實錄》(台北:巨流,2004)。

另有一些學者將貧困歸咎於地理條件,邁克爾•托達羅(Michael P. Todaro)

於1988 年在其著作《第三世界的經濟發展》31中發現,熱帶與亞熱帶等地區不

31 Michael P. Todaro,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Longman, 1989。

32 David Landes 著,門洪華、董素華等譯,《富國窮國》(北京:新華,2007),頁 5。

一、社會治理理論(Social Governance Theory)

現代治理(governance)理念誕生於 1970 年代,在經歷經濟高速成長後 發達經濟體普遍出現了某些治理危機,其中包括效率低下、貧富差距擴大、機構 冗餘等問題。治理理論開始從管理學引入政治學與行政學角度,早起主張政府職 能社會化的政治學者有海耶克(Friedrich Hayek)37和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38。現在國際社會流行的治理理論提出者為James Rosenau39,在 其著作《沒有政府的治理》(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中,Rosenau 將統治(rules)和治理(governance)進行比較,認為兩者並非等同,統治具

37 Friedrich Hayek, Law, Legislation and Libert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8.

38 Milton Friedman, Free to choose, Harcourt, 1980.

39 James Rosenau, 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 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40 James Rosenau 著,張勝軍、劉小林等譯,《沒有政府的治理一世界政治中的秩序與變革》(南 昌:江西人民,2001),頁 4-5。

41 R. A. W. Rhodes, Understanding Governance,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7.

Gerry Stoke 是研究治理理論的另一位重要學者,其著作 The Politics of Local Government 主張治理(governance)是統治(rules)的新發展,其 中公私部門的界限趨向模糊,治理理論明確肯定涉及集體行為的各個社會公共機 構之間存在權力以來,認為政府權威性的下達指令並不能夠一定導致好的社會治 理43

二、中國的社會治理研究

傳統西方漢學對中國社會治理的研究早即有所涉獵,但多著重於文化研究,

杜贊奇(Prasenjit Duara)仔細考察了 1900─1942 年華北農村的政治權力 結 構44。 在 其 他 海 外 中 國 學 研 究 中 , 中 包 括 愛 德 華 • 弗 里 德 曼 (Edward Friedman,)45、戴慕珍(Jean C.Oi.)46、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

卜正明(Timothy Brook)等學者的研究開始涉及中國地方社會治理,其中弗 里德曼的《中國鄉村、社會主義國家》(Chinese Village socialist State),對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109/c217905-29007954.html。(點閱日期:2020/07/10)。

44 Prasenjit Duara, 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 Rural North China, 1900-1942,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45 Edward Friedman, Paul Pickowicz, Mark Selden, Kay Ann Johnson, Chinese Village, Socialist State,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1.

46 Jean C.Oi,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11.

(Local Corporatism)47

許多學者讚同地方法團主義對中國基層政治的解釋,例如林南(Nang Lin)

48,陳志柔49等,陳志柔認為不同地區地方政權和的當利益集團的結合程度和方式 差異很大,產生了不同地方的法團主義模式。Max Boisot 和 John Child 的研 究強調了「地方領袖的鐵律」(The Iron Law of Fiefs),主張在市場化改革後 的中國大陸,地方性權力機構的生命力仍舊強大,很大程度左右了地方的政治治 26-43,網址來源:https://web.stanford.edu/~xgzhou/review99_CH.pdf. 。(點閱日期:2020/04/18)

48 Lin, Nan, “Local Market Socialism: Local Corporatism in Action in Rural China”, Theory and Society 24, 1995, pp.301-354.

49 Chen, Chihjou Jay, edited by J. Oi and A. walder, “Local Institution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in Southern Fujian”, Property Rights and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50 Boisot, Max and Child, John, “The Iron Law of Fiefs: Bureaucratic Failure and the Problem of Governance in the Chinese Economic Reform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88 , p.33.

Boisot, Max and Child, John, “From Fiefs to Clans and Network Capitalism: Explaining China& emerging Economic Order”,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 41, 1996, pp.600-628.

51 Helen F.Siu, 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

52 Kevin J. O’Brien and Li Lianjiang, “Villagers and Popular Resista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