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樂曲分析

第一節 第一樂章

【表 3-1-2】第一樂章

速度 調性 拍號 曲式

慢板(Adagio)-快板(Allegro) d 小調 4/4 拍─2/2 拍

21

奏鳴曲式 (Sonata Form)

一、第一樂章段落分句

- 17 -

第二主題 mm. 99-111

mm. 100-107=4+4 mm. 108-111=4

A 大調 呈示部尾奏 mm. 112-123 mm. 112-117=2+2+2

mm. 118-123=4+2

發展部

第一段 mm. 124-158

mm. 124-130=4+3 mm. 131-136=4+2 mm. 137-140=4

e 小調 mm. 141-144=4

mm. 145-154=5+5 升 c 小調 mm. 155-158=4

e 小調

第二段 mm. 159-192

mm. 159-165=4+3 G 大調 mm. 166-171=4+2 e 小調 mm. 172-178=3+4

mm. 179-182=4 b 小調 mm. 183-184=2

mm. 185-192=4+4 D 大調

再現部 mm. 193-276

mm. 193-200=4+4 mm. 201-207=4+3 mm. 208-219=4+4+4 mm. 220-227=4+2 mm. 228-237=4+2+4 mm. 238-243=4+2 mm. 244-249=3+3 mm. 250-256=4+3 mm. 257-264=2+3+2 mm. 265-270=2+4 mm. 271-276=2+4

D 大調

結束部 mm. 277-294

mm. 277-283=4+3 mm. 284-289=4+2 mm. 290-294=3+2

D 大調

- 18 -

二、樂曲分析

(一)序奏 mm. 1-16:

第一樂章以

ff

強而嚴肅的導奏,盛大莊重的進行,慢慢的增強了樂曲的重量,

以簡短的十六小節,音樂卻充滿著戲劇性的張力,莊嚴沉重的齊奏,寬厚且深遠,

再由中低音聲部以

p

帶出神秘的動機,持續延續導奏,與齊奏形成強烈的反差,

最後在屬音上半終止,插入一小節延長四分休止符結束了導奏。由於開頭兩小節 只用主音 D 與屬音 A,並無法明確知道是 D 大調或是 d 小調,直到第五小節巴松 管旋律出現降 B,才確立為 d 小調。參考【譜例 3-1-1】(mm. 1-5)

【譜例 3-1-1】(mm. 1-5)

- 19 -

(二)呈示部 mm. 17-31:

導奏後進入呈示部,小提琴帶入第一主題,第一主題由三個動機所組成,進 入快板的第十七至十八小節為動機一,第十九至二十小節為動機二,動機三由第 二十一至二十四小節的第二小提琴奏出切分音產生堆疊與流動感,與大提琴、低 音大提琴奏出下行音階所組成。這些基調的動機不斷的在第一樂章出現;參考【譜 例 3-1-2】

【譜例 3-1-2】(mm. 17-24)

第一主題反復一次到第二十九至三十一小節,音樂由下行音形轉換成上升音 形,音樂也帶入高昂。參考【譜例 3-1-3】(mm. 29-31)

【譜例 3-1-3】(mm. 29-31)

動機一 動機二

V1 V2 Va Vc

動機三

- 20 -

mm. 32-64:

第一主題以最強音

ff

全聲部的發展,第三十三小節低音管與小提琴加入十六 分音符的顫音音形的元素,加強第一主題的氣勢。參考【譜例 3-1-4】(mm. 32-35),

Violin I。

【譜例 3-1-4】(mm. 32-35),Violin I。

第三十二至三十九小節由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以

ff

奏出八小節的頑固音形,

規律的節奏穩定了全曲。參考【譜例 3-1-5】(mm. 32-39),Cello and Bass。

【譜例 3-1-5】(mm. 32-39),Cello and Bass

呈示部第三十八小節以定音鼓奏出

ff

音量的頑固低音,逐漸將推至第一主題 之高潮。參考【譜例 3-1-6】 (mm. 42-46),Timpani。

【譜例 3-1-6】 (mm. 42-46),Timpani ff

- 21 -

呈示部第四十四小節由第一小提琴以

f

的音量奏出連續不斷的八分音符,成為 新的動機四,到第四十六小節第二小提琴的同音型呈示,增加了更多雀躍的情緒,

直至第五十小節由巴松管隨後中提琴在第五十一小節也以同音型加入呈示,最後 再由第六十一小節巴松管與第二小提琴以中音域同音型節奏導入結束句,結束了 第一主題。參考【譜例 3-1-7】(mm. 44-49),Violin。

【譜例 3-1-7】(mm. 44-49),Violin

mm. 65-79:

此段運用屬調再次呈現第一主題,先由長笛、第一小提琴在第六十五小節反 覆動機一與動機二,接由第二小提琴在第六十九小節呈示第三動機,第六十七小 節由雙簧管、中提琴帶入動機一的變化,最後在加入第一小提琴、雙簧管以音量

p

齊奏第一主題,醞釀彭湃前的寧靜對比。參考【譜例 3-1-8】(mm. 65-73)

- 22 -

【譜例 3-1-8】(mm. 65-73)

mm. 80-98:

第八十小節小提琴以

f

的音量奏出動機四,八十六小節首次出現頑固音形的樂 團齊奏,動機四持續僅由第一小提琴至九十小節,將全樂團推向

ff

,氣勢磅礡的 結束這個樂段。參考【譜例 3-1-9】(mm. 86-92)

【譜例 3-1-9】(mm. 86-92)

- 23 -

mm. 99-123:

第二主題出現,由第九十九小節法國號延長音上出現,第二主題是單純的下 降和弦,發展的長度都比第一主題來的短,最後混合第一主題的動機一進入呈示 部的尾聲。依照當時的慣例,在反覆一次呈示部。參考【譜例 3-1-10】(mm. 99-109)

【譜例 3-1-10】(mm. 99-109)

(三)發展部 mm. 124-158:

發展部由第一小提琴以

p

奏出 e 小調以及動機,一百三十一小節開始交由中 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的中低音域的呈示堆疊,一百三十二小節長笛、雙簧 管以三個八度音與中低聲部對應呈示,接著一百三十七小節由豎笛、低音管、法 國號、小號加入主題的呈示。海頓將呈示部第一主題的動機二、動機四與第二主 題作為發展部的核心。參考【譜例 3-1-11】(mm. 137-143)

- 24 -

【譜例 3-1-11】(mm. 137-143)

mm. 159-192:

發展部結合第一主題的動機,並每次轉調都提升調性,持續系的轉調直至全 器樂奏出屬七和弦時,以

ff

奏出樂章最高音 G,這一連的發展是以高音 G 為終點,

卻在一百九十二小節做了延長二分休止符,戲劇性地結束發展部並轉回原調 D 大 調,進入再現部。參考【譜例 3-1-12】(mm. 188-197)

第一主題:動機二

第一主題:動機四

- 25 -

【譜例 3-1-12】(mm. 188-197)

(四)再現部 mm. 193-276:

再現部依式從呈示部第一主題的再現開始,獨自以弦樂部完整再現八小節(mm.

193-200),接著長笛、雙簧管輕巧的再現七小節(mm. 201-207),瞬間進入第二百零 八小節

ff

齊奏樂段,第一主題再度呈示(mm. 208-227)。中間高昂而以齊奏奏出第 一主題的動機二(mm. 228-231),逐漸安靜後忽然有兩小節全休止,依式再現第二 主題,最後以兩小節(mm. 275-276)漸強激昂的進入結束部。

- 26 -

(五)結束部 mm. 277-294:

結束部短強而有力,仍以

ff

力度由長笛、第一小提琴持續呈現第一主題的動 機四與全樂團其他器樂的齊奏奏出第一主題的動機二,而之後長笛與第一小提琴 不斷的奏出上升、下降的音型,最後所有弦樂加入了動機四帶動全樂團向上之音 型,強力的結束第一樂章。參考【譜例 3-1-13】(mm. 286-294)

【譜例 3-1-13】(mm. 286-294)

- 27 -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