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伍章 實驗二

在文檔中 排球跳躍發球之時宜探討 (頁 108-177)

根據實驗一的結果,個人在應對不同的發球方式時會發展出各自 的調整策略,而其調整方式與成敗因素之間具有某種程度上的相關,

成功與失敗在動作時宜上的差異受到發球有效區等的影響並沒有顯 著差異,但肩上發球屬於基本的動作技術,能夠觀察到的動作時宜與 變異程度有限,因此,動作內容較為複雜的跳躍發球,其成敗是否會 反應在動作時宜上,個人的調整策略又是如何?跳躍發球屬於高技能 水準的技術,是單純在動作上多了助跑與起跳的變數,還是會影響到 揮臂動作呢?實驗二之目的在比較優秀選手在跳躍發球中成功與失 敗的啟動時宜與調整策略差異,並探討優秀選手在排球站立與跳躍發 球中的差別。實驗二的內容包括:第一節、研究方法,第二節、結果,

第三節、討論。

第一節、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內容包含:一、實驗參與者,二、實驗動作,三、實 驗器材與場地佈置,四、實驗流程,五、資料處理與分析等五小節,

依序說明如後。

一、實驗參與者

本實驗以實驗一的六位優秀選手(大專女子特優級選手,平均年 齡19.7 ± 1.2 歲、身高 169.8 ± 1.7 公分、訓練年齡 9.3 ± 2.2 年)為研

究對象,在參與者簽署「實驗參與者同意書二」(如附錄二)與「基 本資料表」(如附錄三)之後,開始進行本實驗。

二、實驗動作

實驗二之發球動作定義如下:

(一)排球跳躍發球

發球者在球場端線後方, 將球向上拋起,經過助跑、起跳,將 球以扣球方式擊出並落到對方場地之有效範圍內。

(二)發球成功之定義

同實驗一,將發球成功之有效區域訂為接球方場地一中間範圍 3 公尺寬、距離底線4 公尺長之範圍(請參考第肆章圖 4-1),若發球觸 網,仍然不算是成功的試作。

(三)失敗試作

本研究之失敗試作是指未能發過網的發球。

三、器材與場地佈置

(一)實驗器材

本研究所使用之設備器材如下列幾項:

1. 二顆 Mikasa 排球、室內標準排球場一面。

2. JAI Pulnix GigE (TM-6740GE) 每秒 200 幅之高速攝影機兩台及

與其連結操作之電腦。

3. 比例尺:長、寬、高皆為 53.5 公分之立方型支架

4. 軟體:JAI 攝影機軟體、攝影機同步錄製軟體 StreamPix4、

Kwon3D 動作分析軟體、Mathematica 6.0 高功能數學運 算軟體、SPSS15.0。

5. 水平儀、延長線、標示關節點用之白色貼布。

6. 側拍輔助紀錄用之 Sony 數位攝影機。

(二)場地佈置

方式如同預備實驗,在參與者的右側(擊球側)之腕、肘、肩、

髖、膝與踝(六個點)貼上白色標示,將JAI 攝影機架設在參與者右 側的斜前方及斜後方,以參與者為中心形成 90 度夾角,並在參與者 的左側放置黑色背景架(場地佈置圖請參考第肆章實驗一,圖4-1)。

四、實驗流程

本實驗進行之實驗程序包含以下幾個步驟:

(一)招募參與者

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女子甲組排球隊(大專特優級)及之教練商 討,並請予以協助,在其同意之後再向球員進行招募。

(二)取得參與者同意書並進行時間安排

研究者向參與者簡要說明實驗內容及程序,並強調此實驗之結果 僅供研究之用,與學業成績無關,再請參與者本人完成「實驗參與者 同意書二」之簽署,並安排拍攝動作之時間。

(三)實驗要求與順序 1. 拍攝前簡要說明、練習

向參與者說明動作拍攝時所應注意的事項,以及本實驗發球動 作之定義,在正式拍攝動作前,給予幾次練習機會,使參與者習慣 拍攝流程、攝影機的位置,並由研究者觀看是否符合實驗之動作要 求,在確定無誤之後,才進行正式拍攝。

2. 動作拍攝

JAI 高速攝影機以每秒 200 幅進行動作拍攝,參與者必須完成 以其最佳水準、球不觸網並成功落入有效區的 10 個成功發球,因 研究者欲蒐集 10 個失敗發球,當失敗試作不夠時,研究者會在參 與者不知情的狀況下請他繼續發球,但最多加 20 次發球。當參與 者就發球動作預備好之後,研究者先開始錄影,再發口令告知參與 者可以開始動作。整體實驗流程如下圖5-1 所示:

招募實驗參與者 簽署參與者同意書、安排拍攝時間

場地佈置、攝影機架設

熱身、適應拍攝流程及動作要求

蒐集跳躍發球(10 個成功發球與 10 個失敗發球)

資料處理與分析 圖 5-1 實驗二流程圖

五、資料處理與分析

(一)資料處理

1. 成功率、失敗率與發球試作選擇:

計算參與者完成 10 個成功發球時所使用的球數(使用球數),

以成功球數(10 個)除以使用球數作為其成功率,而當參與者在達 到10 個成功發球時的失敗球數低於 10 次,會在其不知情的狀況下 請她繼續發球,最多加發 20 個球,所以失敗率是以失敗次數除以 最後的發球總數來計算。若發球總數等於使用球數,失敗試作可能 超過 10 次,若發球總數大於使用球數,則其成功試作可能超過 10 次,當可使用之試作超過10 次時,取前 10 次來進行分析。

2. 將 JAI 高速攝影機所拍攝的發球動作,透過 Kwon3D 動作分析 軟體獲得各關節點之三維資料,以進行各參數的分析與檢驗。

3. 計算動作時宜

以 Mathematica 6.0 數學軟體運算動作時宜,包含各動作啟動點 之觸及時間 (TTC) 與觸及時間估計值 (Tau)。TTC 之計算方式與 實驗一相同(第肆章第五節),而 Tau 的計算是以先將各動作啟動 瞬時之球的高度減擊球時球的高度 (RBD),再將 RBD 除以啟動當 時球的垂直速度而得,計算過程如下:

(1) 球的相對啟動距離 (RBD):各動作啟動點瞬時之球的高度減 擊球時球的高度。

(2) Tau:RBD /啟動時球的垂直瞬時速度。

4. 檢驗之動作啟動點與動作時間包含以下 10 個:

收臂與揮臂啟動是採用 Michaels, Zeinstra, and Oudejan (2001) 之建議,其於各項啟動點則為研究者自行定義。以下 1、2、3 是以 肘關節運動學參數定義。4、5、6、7 以影片中之腳步動作特徵來制 定,藉以代表助跑與起跳的啟動時機,此亦為跳躍發球相關研究中 常用的方式(廖德泰,2001a;邱顯濱,2007),因為參與者皆為慣 用右手者,所以無論是幾步助跑,最後兩步一定是先跨右腳隨後左 腳才落地,因此統一將跨右腳前之左腳跟離地時視為助跑開始。而

8、9、10 則以膝關節運動學參數比照肘關節方式來訂定,其中最小 膝關節可代表準備起跳時的最大緩衝時刻。

(1) 收臂:肘關節角速度小於零時 。 (2) 預備揮臂:肘關節角度最小時。

(3) 揮臂動作啟動:肘關節角速度大於每秒 100 度時。

(4) 助跑第一步啟動:左腳跟離地,亦視為助跑開始。

(5) 助跑第一步結束:右腳跟著地。

(6) 助跑結束:右腳踩於地板上,左腳著地之時(雙腳皆著地)。

(7) 起跳:左腳尖離地時視為起跳。

(9) 屈膝:助跑結束前,膝關節角速度由正變負時(< 0)。

(10) 下蹲結束:起跳前,膝關節角度最小時。

(11) 起跳開始:膝關節角速度大於每秒 100 度時。

(12) 動作時間分為:

a. 總動作時間:助跑開始至擊球,即為助跑啟動之 TTC。

b. 助跑期:助跑開始到助跑結束。可區分為第一步(由助跑 開始至第一步結束)與第二步(由第一步結束至 助跑結束)。

c. 起跳期:助跑結束至起跳。

d. 空中動作期:起跳至擊球,即為起跳之 TTC。

e. 擊球預備時間:收臂至預備揮臂(最小肘關節)。

f. 揮臂時間:揮臂動作啟動至擊球,即為揮臂啟動 TTC。

5. 髖關節最高點之相關參數

將起跳以後髖關節到達最高點時的時間標出,計算髖關節到最 高點時距離擊到球的幅數,用以觀察參與者是否在最高點時擊球,

或者會在身體落下時擊球,再以髖最高點之高度減起跳時的高度作 為跳躍高度。

6. 其他相關運動學參數

檢驗參數與實驗一相同(請見第肆章第一節中的資料處理),

但增加了擊球高度、球飛出角度、跳躍高度與髖關節落下幅數。

(二)資料分析

雖然研究者增加發球數量,但優秀選手的失敗試作仍不盡相同,

因其成功與失敗試作之間並不具有一對一的關係,不適合以相依樣本 進行比較,所以用獨立樣本的方式來比較個人成功與失敗試作間的差 異(林清山,1990,頁 227)。

進行各項檢驗時,皆比較其啟動時宜、啟動時宜穩定性(標準 差)、各相關運動學參數與各相關運動學參數之穩定性(標準差)。

1. 以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優秀選手在跳躍發球與站 立發球(取自實驗一的肩上發球資料)的各項參數差異。

2. 以相依樣本 t 考驗檢驗成功與失敗發球之各項參數差異。

3. 以獨立樣本 t 考驗檢驗個人成功與失敗發球的各項參數差異。

4. 以皮爾遜積差相關比較參數之間的相關程度。

5. 以 SPSS15.0 軟體進行所有統計分析,統計水準定為 α= .05。

第二節 結果

實驗二之結果分為:一、各啟動點的順序與球的最高點,二、站 立發球與跳躍發球的各相關參數差異(成功試作),三、跳躍發球成 功與失敗試作的各相關參數差異,四、個人在跳躍發球中成功與失敗 試作的相關參數差異,五、各項參數之間的相關。

一、各啟動點的順序與球的最高點

圖 5-2 至圖 5-7 分別代表 A1 至 A6 在成功時的各次試作啟動順序

(失敗試作請參考附圖7 至附圖 9),除了在圖中放入檢驗的各啟動 點外,亦加上球的最高點及髖關節的最高點。

A1 的啟動順序(下圖 5-2)為助跑開始、屈膝、第一步結束、收 臂、最小膝關節、助跑結束、起跳開始、起跳、最小肘關節與揮臂啟 動,而A2(下圖 5-3)在助跑結束與最小膝關節的順序上與 A1 不同,

但兩位參與者的球最高點位置都在屈膝之前。

A1 成功試作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時間 (ms)

A3 成功試作

A5 成功試作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時間 (ms)

一步結束、助跑結束、最小膝關節、起跳開始、起跳、最小肘關節與

析時,皆不考慮最小膝關節,A2 與 A4 亦不分析屈膝,A6 則不分析 收臂。

表5-2 跳躍發球的動作啟動時機與球的最高點

次數 球的最高點 次數 球的最高點

次數 球的最高點 次數 球的最高點

在文檔中 排球跳躍發球之時宜探討 (頁 108-177)

相關文件